成立WTM X I-LIFE 專案的緣由

Ping (Genie)
UX Support Group
Published in
8 min readMay 22, 2021

緣由

Google WTM 常與 Google GDG 合辦一到兩天工作坊,但在舉辦途中常覺得由於完成的並不是真正的專案,所以總會有各執一詞的場景,如果產品不是真正的面對 User,會讓各領域的專業人士更偏執於自己的意見,而不是 “開放接受別人的意見”。所以今年 WTM 想嘗試舉辦長期的工作坊,並拉近彼此的距離。

我們發現到一般的開發環境與 User 的距離總是太遠,希望藉由這個工作坊將產品成員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從一開始就能與專案成員從訪談、繪製流程及需求規劃…等起步,最後實際面對面聽到 User 回饋,學習如何用產品及設計思考製作產品。

概念

想完成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專案,不是只有 side project;且不希望讓特定單位牟利,所以跟「非營利組織」 — 夢想騎士(I-LIFE)合作。

期望在進行 side project 的同時,也能真正的為這社會做點事情。目前挑選的非營利組織皆為有數位轉型需求的非科技業組織。

第一間挑選到「夢想騎士(I-LIFE)」這個非營利組織。

夢想騎士(I-LIFE)長期在幫助脆弱處境的青少年,結合社工、諮商與教練等方法,以心輔師陪伴半熟大人,在初入社會的高壓時期,長出自立的實力。
看更多夢想騎士(I-LIFE)介紹 →

預計開始日期:

  • 從 3/7(日)下午15:00–18:00 團員 kick off
  • 正式開始專案日為 3/20(六)早上,預計之後每週禮拜六都有固定的訪談及例會(遇到連假會跳過),預計到 7 月底結束
  • 輪到自己職位時,需額外花1–2週製作

預期得到的收穫:

  1. 0到1產出真正被使用的產品
  2. 透過參與本次專案,協助公益團體建設數位產品,可以累積自己的作品集、溝通技巧、練習解決實際問題等等。
  3. 真正實踐設計思考,並學會如何融會貫通
  4. 真實面對客戶及業主的回饋 可與客戶接觸接收實際回饋
  5. 學習「使用者為導向」的思維及實作 可透過與客戶接觸,了解哪些是使用者所需的功能並實作
  6. 參與每次的例會,一起定義訪談、產品策略
  7. 利用自己的專長,幫助有需要的人 善用自己專業的能力來做志工

對於參加人的要求:

  1. 跟 Side project 不一樣,要能夠承受真實的回饋
  2. 實際完成的作品會真正上線
  3. 工程師的 coding 必須要考慮到易維護性,這些程式碼最後會交還給這單位
  4. 需考慮到有真正的後台,讓這單位可以自己發表內容
  5. 請以『真正需求單位』來思考產品,而不是自己的技術或是自己想做的
  6. 要考慮 SEO

參與人員組成:

  1. UX research*1
  2. UX designer*1
  3. UI designer*1
  4. 前端工程師*1
  5. PM*1
  6. 主機管理*1
  7. 專案脈絡及活動紀錄*2
  8. 我的角色負責替工作思考的過程中替小夥伴解決問題及幫助導向。

融合設計思考工作坊

學習了很多設計思考的流程,但在坊間實在很難找到實際運用到實際案例的機會,幾經思考之後,決定自己來創這樣的工作坊。

所謂的設計思考流程,請參考簡介:

那麼我所期望的設計思考是什麼?

在業界工作已經有一段時間,跨部門的溝通及發想點子、定義問題及測試這件事在國外的公司中一直都是習以為常的事情,但在台灣似乎這些事情都還只是個新想法,所以這次有幾個目標:

目標一:每個角色都要參加全部的流程,一起從產品的0到1全部了解這個專案的所有痛點並一起定義問題、想解決辦法及實際聽到回饋。

目標二:每個角色都是不同領域的人才才是重點。因專案找人限制,所以預計要找 PM*1、前端工程師*1、雲端工程師*1、UI*1、UXD*1、UXR*1,因為過程龐大,也想將每次開會的精華節錄,所以加入了兩位想轉職到科技領域的夥伴*2一起從頭參與專案。

在發想點子及收斂的過程,最重要的是要最大化的讓不同背景及專業的人參與。從客服、行銷…到工程師,在設計思考發想的階段就會各個層面都有兼顧到。

目標三:參與者的重要性。正式開始之前最重要的還是打造一個環境,讓大家能夠自由提出自己的意見,就算是很荒謬、很瘋狂的點子,都必須得到包容。

目標四:要以小型創業團隊,沒什麼資源的情況下去思考此專案的可行性,而不是用超乎期望的標準去面對。

目標五:此專案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學習如何在限制中發揮自己的能力跟領導力去組織自己想要的東西。

期望參加者能帶走的東西

  1. 學習得到實際的回饋很重要,讓平時跟 User 距離很遠的人也能有實際的接觸,我們在做的產品必須真實的結合到真正的 User,而不是內部的人總是用自己的觀點在討論產品
  2. 學習接納別人的聲音及聽起來不可能的創意,說不定這樣的創意能夠激發出更多東西。
  3. 學習說出自己的想法。每一次寫完或者是投票之後,都要說出自己的看法及原因。
  4. 學會團隊合作。
  5. 了解產品設計流程及發想收斂的流程。
  6. 實際的作品集。
  7. 在專案中發生的問題要能夠一起討論並解決。
  8. 就近了解到不同職位的人的工作流程跟方式,並自己主動提出要幫忙與學習。
  9. 其他自行設立的…

遇到的困難

  1. 計劃很龐大,要做好最壞的打算及事先預想可能發生的情況,並與小夥伴們一起討論。
  2. 與合作單位的溝通,讓他們了解我的計畫及能幫上的忙,避免過多的期待。
  3. 此專案有一定程度的限制。必須先多方了解夢想騎士的組成、人員及做事的方式還有預算,在找團員時才能夠先提出在限制中完成此專案的辦法及方式,並找到適合的人選。
  4. 找人的困難。團員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很感謝 WTM 持續舉辦的活動,在參與的途中認識到了很多人,立刻就拉了一位常常來幫忙的小夥伴來當設計思考工作坊的 Leader,及朋友介紹朋友,剛好想要轉職的小夥伴,在一開始找人時幫忙一些前置作業。
  5. 因為是一個屬於實驗型的計畫,發出去這個專案後,會收到很多人對於此計畫覺得吃力不討好,或者是會收到很多不好的反應。但其實還是有很多人認同專案的理念,所以願意加入一起進行。
  6. 與團員的事前溝通很重要。在邀請人進來時必須得溝通好專案的長度及計畫時間及希望對方內心裡的預期。所以在專案正式進行前,有小夥伴計畫先來個 Kick off,了解大家的期待及做事方式,還有專案的 Scope。
  7. 創造的樂於助人及分享的氛圍,自己本身就要有包容所有問題的心胸及態度。

時間規劃

我們會由小夥伴們一起協作 Notion,並且協調好每週的進度跟要做的事情。我大致上已拉出差不多的時間及流程,並依照實際情況做調動。

對於自己的期許

  1. 想讓更多人了解怎麼與不同意見的人進行協作,並利用實際的方式運行。
  2. 幫助想要轉職、需要作品集或者是經驗的人。
  3. 了解帶團隊會遇到的事情。
  4. 讓每個人發揮自己的能力變成領袖去影響大家的意見。
  5. 如何在不過度干擾的情況下,一邊帶領大家不離題且分享經驗。
  6. 不讓任何一個“資深”的角色去評估專案,而是多安排讓小夥伴們實際接觸到真實反饋的機會。
  7. 因為資源有限,必須要很彈性且協調的處理問題。
  8. 一邊培養自己帶團隊的經驗。
  9. 給予學習跟成長的空間,並學會下指令後不干涉其中細節。只在夥伴們有問題時,出來幫忙解答並導正。

關於 WTM

Women Techmakers TW Region(簡稱 WTM) 是 Google 為科技產業女性提供能見度的一項計畫,WTM Ambassadors 與成員們會不定期舉辦女性有興趣的科技活動及軟性議題,希望鼓勵更多女性加入科技產業,若男性對活動有興趣,也歡迎來參加。

本活動支持『多元與共融 Diversity & Inclusion (D&I)』的思維,請帶著友善與同理心前來參與活動。

歡迎追蹤我們 →

另外我們還有 UX Support Group →

--

--

Ping (Genie)
UX Support Group

Passionate about the UX industry, I champion the belief that technolog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l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