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UXer的生活方式

鄭婕 Sabrina Cheng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Nov 26, 2017

--

這週,UX四神湯想來說一點和UX沒有這麼相關,但是又重要的事情-生活。台灣近年來由於種種的原因,大量人才外流,很多人都在想著要離開台灣,去其他國家找工作。

自作者來到大陸後經常和想來大陸工作的台灣小夥伴們聊天,而這些小夥伴們大多還是學生或是剛畢業沒多久,本篇文章也藉著UX四神湯的平台,希望有系統性的介紹在上海的UXer的生活方式。

所以,如果你正想著 "我在想要不要去大陸工作...",建議可以先看看這篇文章。

作者的辦公桌

首先,先來談談溫飽問題,

住房:

上海和北京的住房是出名的貴。以上海舉例,距離市中心約半小時的住處,沒有電梯,家庭式住房,共用衛浴的4-5坪雅房,一個月的價格大約是3000人民幣。當然,如果努力一點、運氣好一點能夠找到環境不錯、裝修不錯有電梯但不到3000的房間。另外,大陸的房租一般是押一付三,一個月押金,三個月一付。有興趣的小夥伴們可以再自己看看自如、Airbnb、smart shanghai、Zuber看看。

生活費:

2017年初,台北的大麥克指數是2.16美元,上海的大麥克指數是2.83美元,大約是台北的1.3倍。作者一般會建議以一天100人民幣的價格來估計伙食費,再加上500-1000人民幣/月做為額外支出的預算,其他額外支出包含回台機票、社交費用、生活必需品、防寒電器衣物、健身房等等。

工時:

亞洲工時普遍都長,不論是agency或是in-house都會加班。一般來說,歐美資的企業在工時、管理與福利上都會比較健全,不過薪水可能不會有操勞的陸資企業要來得高,所以算是各有各的好。以大陸的設計諮詢公司舉例,一週正常工時40小時,不過一般來說一週工作50-80小時都有可能,也就是說好一點的情況下,週末不加班,但每天加班一至兩小時不等。差的情況底下大約是連續工作20天,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然後是在外出差、訪談的情況。

由於作者擔任的職位是用戶研究員,所以出差往往會比設計師要來的多的多,每三個月(約一個專案長度)就會飛遍大江南北是基本,如果客戶不在當地城市就會更常飛。出差時,玩是不可能的,加班是必須的,不過能吃到當地特色的食物倒是很不錯的美事。

值得一提的是,agency相對in-house來說工時更彈性,彈性的意思如上所說加班的時間長,然而,放長假或是工作型態可談的空間也更大。許多agency可以用contractor、freelancer的方式工作,甚至可以和公司談part-time工作,一週只上班兩到三天,或是每半年就有長假可以出國、回家,以這點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疲累的同事們

薪資與福利:

一般來說,陸資的新創互聯網公司薪資通常開的會最高,接下來可能是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然後是外資五百強和agency。以用戶研究員來舉例,作者找到這份薪資數據,覺得還算準確。當然依據每個人的實力、作品狀況、學歷、科系背景、公司性質、職位還會有差異。薪資這件事是談出來的,根據你自己的經驗、能創造多少價值,然後勇敢的提出你的要求,反正,大不了就是被砍價而已XDD。

另外,特別注意,大陸一般年薪是以13薪計算,而台灣人在上海可以不用繳五險一金(但還是要繳所得稅)。如果需要買意外險或是醫療險的話,有的公司會給外籍人士定額的保險津貼,建議可以多問問。

看到這邊,如果你有仔細算的話,就會發現,應屆畢業生至兩年工作經驗內的小夥伴們,薪水減減扣扣後可支配所得並沒有想像中的多。所以我們來看看加薪、跳槽與外快這件事XD

指南創新烤肉會

加薪與跳槽:

一般年度調薪的幅度大概是5%-7%,不過去年似乎有點停滯,有的公司並沒有加薪。因為房價一直都在漲,所以公司如果不調薪的話,很快公司就會成為空城了,但是通常年度調薪與物價漲幅差不多,所以要真正實質加薪可能還是得跳槽加薪。

一般來說,工作兩年左右跳槽漲薪的價格是30%,不過agency有可能漲幅會更大,作者目前聽到指南創新跳槽出去別的新創或agency,薪水一般都能翻兩倍不只,但是當然,有多少實力有多少潛(錢)力。

外快/freelance:

上海的外快機會還是挺多的,很多人能夠在工作之餘偶爾接點小案子賺個外快,設計案就不說了需求很多,各式各樣的小型設計案都有。而研究員能夠接的外快機會其實也不少,比如當講師、辦workshop或甚至是做小型的研究案。而透過這些外快案其實也都能學到許多新的經驗、認識更多新的人,對於資歷尚淺UXer來說,價值遠比報酬要來的更高(其實報酬通常也不少XD)。

之前擔任螃蟹快跑learning jam的講師

然後,我們來談談具體能怎麼到大陸工作的問題,

招聘:

在大陸,招聘分為社會招聘校園招聘。社會招聘就和台灣的狀況一樣,公司可能會在招聘網站(LinkedIn 、智聯招聘、獵聘、Boss直聘)上發佈職缺,或是公司公眾號、台灣的各大臉書社團也經常出現大陸企業社會招聘的職缺。而校園招聘則是針對應屆畢業生的的招聘管道,每年的八到十月是大陸大企業的校園招聘時間,大部分的應屆畢業生都會在這個時間開始投履歷,然後結果通常會在過年前出來,等到明年七月畢業後就直接入職。一般來說,毫無經驗的應屆畢業生都是透過校園招聘拿到工作的,社會招聘一般會要求有工作經驗。

對於在台就讀的應屆畢業生來說,兩種招聘方式都可以試試看。不過,在沒有實習經驗、沒有工作經驗、也沒有在陸就讀經驗的情況下,找工作就會非常困難。

實習:

大陸和美國一樣,都非常重視實習,光有好學歷沒有好實習經驗也一樣很難進入大公司。

每年各大公司在春季初期與秋季初期都會開出許多實習職缺。春季開缺一般都是夏季實習生,早一點的從五月份開始實習,晚一點的從七月份開始實習。秋季開缺的就是秋季實習生,一般會從十月、十一月開始實習。夏季實習很多會要求full-time實習,不過當然因為是學生的關係所以可以和公司談實習的方式,甚至可以work from campus。

實習的工作內容也和美國電影裡能看到的很像,從買咖啡到寫報告無一不做,和台灣流行的體驗式實習program或假實習真工讀生不同,而是全面但粗淺的學習某一個職位的所有工作。

在大陸,實習就是學習,所以大部分的公司開的實習工資都很低,剝削一點的甚至沒有實習工資。上海的研究生公訂價是150人民幣/天或是3000/月(而且可能還是得扣所得稅)。如果是專門針對台灣的實習招聘的話,可能還會給予定額的住房補助與機票補助。

所以說了這麼多,到底具體怎麼能到大陸工作?

對於有一兩年工作經驗的小夥伴來說,找到大陸的工作機會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是對於沒有工作經驗的學生來說,到底怎麼才能到大陸工作?

現在要教大家開大招了。善用學生的身分:學校

近年來,兩岸的學術交流越來越多,來大陸高校交換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作者有認識一些學生很聰明,他們利用交換生的身分在大陸成功申請上知名企業的實習機會,然後申請轉正,或是透過社會招聘再去其他的好公司。所以,如果你還在念研究所,不妨可以試試看這個辦法,口試後先不要畢業,申請交換生到大陸,有宿舍可以住,學校食堂又便宜,一邊實習,一邊找工作,然後想辦法留下來。或是像作者一樣直接申請大陸研究所然後找實習,畢業後留下來工作也是一條路。

這一點對於台灣學生來說很有利,因為台灣學生到大陸高校,一般都是大陸的尖子學校,自然在找實習時就帶有名校光環,相對來說,能拿到的好機會的機率也更大。

如果是已經畢業正在工作的小夥伴,建議可以找找看有沒有在大陸有職缺的台資企業,從台資企業著手,說不定會有點幫助。很多資深的工作者到大陸工作都是因為有人脈,有轉職的機會然後才到大陸工作的。記住,轉換工作需要從長計議,轉換到另一個國家工作更需要從長計議,需要有耐心和計劃。

最後,我們來說說你到大陸以後還會遇到什麼困難,

氣候與飲食:

氣候與飲食在上海算是很小的問題,除了冬天冷了十度以外,基本上上海和台北沒有太大區別。但是,在其他地方可能是個大問題。舉例來說北京的天氣乾燥、空氣不好、寒冷的冬天、短日照,再加上重油重鹹重辣的食物,待超過三個月可能會歷經一段崩潰時期,然後有一天習慣了就好了。

時時懂得保護自己:

上海的治安很好,倒不像歐美國家需要擔心治安或是恐攻的問題,不過身為外地人,由於生活經驗的不足,總是會遇到許多本地人欺負外地人的情況,無非就是騙點小錢、耍點無賴,倒不至罪大惡極,但也能讓你心情不好好幾天。時時懂得保護自己,多和本地人交朋友,問問本地人遇到什麼情況能怎麼處理,自然而然你也能學會用當地的方式解決當地的問題。

寂寞與挫折:

寂寞與挫折算是最大的問題,在新鮮期過後,往往就會開始迎來適應期,而這樣的適應期可能會長達一年到兩年。直到現在,作者還是經常會有受挫或覺得孤單的時候。受挫時,躲在廁所裏哭,責怪自己,懷疑人生。想家時,打電話回台灣聊天,抱著被子哭。獨自在國外工作的日子就是會因為怕會太想家所以不敢看花甲少年(笑)。

雖然大陸和台灣都講中文,較於去歐美工作語言沒有造成太大問題,可是寂寞空虛覺得挫折懷疑人生都是會有的,而這些寂寞或挫折不見得可以透過多認識新朋友就能解決。

作者有四個建議,

一,想清楚你來大陸的目的,記得初衷,設定目標。

這樣一來每當受到挫折時才更有堅持的動力。眼淚擦擦,自己安慰自己,告訴自己要勇敢要努力,對鏡子笑一笑,然後推門出去面對所有的困難。

二,和老朋友保持聯絡。

對作者來說,四神湯的作者群們不僅是夥伴更是朋友,我們有相似的背景,遇到相似的問題,一起相互吐槽,一起彼此加油,一起寫文章,一起成長。記得,要有一起哭一起笑的夥伴,才能成就完美的冒險。

三,對自己有信心。

有太多台灣長者總會恐嚇台灣年輕人說台灣年輕人競爭力不夠,因此讓台灣年輕人來到大陸時都擔心自己會被狼性吃掉。但是說真的,我們沒有這麼差,不需要莫名的驚慌。當然,自信不是莫名來的,自信來自成就,而成就來自經驗與實力。只要每件事情都盡全力做到最好,有的成功,有的不那麼成功,漸漸的成長,自信就會長出來,不再害怕。

四,先去你想去的城市體驗一次。

了解城市的交通狀況,了解城市的街景文化,也想像想像自己在這個城市工作的樣子。畢竟,這是你未來要工作至少兩三年的城市,你得喜歡它,這才有意義。

三年多來,作者遇到太多想來上海工作,卻從來沒有來過上海,但對上海有股莫名美好想像的年輕人。親愛的,這就像是你和一個從來沒聊過天,也沒見過面的人,然後你想像中這個人又好又體貼於是想和他交往結婚生小孩一樣,沒有道理。

美麗的上海

性情一來,文章就有點太長了(笑),寫著寫著很多回憶和很多人都出現了。
在作者來到大陸三年多的時間,受到了無數貴人的幫助,因此,每一次遇到有小夥伴打電話、私訊作者說想來大陸工作卻覺得困擾時,作者總是會抽空和他們聊聊。作者想把這份力量傳下去,透過寫作、透過諮詢,雖然不夠成熟,但還是希望能幫助到任何有理想卻困惑的台灣年輕人。

謝謝你們。

一起加油。

以上。UX四神湯和你們下週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