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使用者體驗設計實習心得

Andy Hsu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Aug 30, 2022

--

這個月剛完成在美國 Amazon 總部的 UX Design 實習!想趁這個機會紀錄分享今年暑假的收穫!本篇內容一覽:

  • 🙋🏻‍♂️背景和申請時間線
  • 👤 團隊:人力資源組織/人員體驗科技/招聘引擎 (HR Org/People Experience Technology/Recruiting Engine)
  • 👁 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的觀察
  • 🍌 亞馬遜獨特的文化
  • 👥 設計人資工具的心得
  • 🦮 無障礙設計/ 通用設計 (Accessible design)
  • 🤝 軟實力的重要性
  • 🧠 筆記:在面對新的設計專案或工作時…
  • 👋🏼 結語

🙋🏻‍♂️背景&申請時間線

我目前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升大四,主修一個融合設計、商業和技術的學程。以往的工作經驗都是在小於200人的新創團隊,這是我的第一次大型科技公司的實習經歷。在專注在產品設計這條路前有先涉略產品管理

我在去年 11 月初左右透過內推申請了 Amazon 的 UX 設計實習。直到 2022 年 1 月下旬,我才收到最終輪面試的邀請(直接就是最後一關)。最後一輪包括兩個 45 分鐘的會議,中間有 15 分鐘的休息時間(一場是作品集面試、一場行為面試)。而一周內便收到了回覆。

👤 團隊:人力資源組織/人員體驗科技/招聘引擎 (HR Org/People Experience Technology/Recruiting Engine)

我被分配到的團隊隸屬人資組織內為亞馬遜員工、候選人和招聘人員打造人力資源相關工具。雖然這不是像是 Alexa 這類型的消費者產品,但此團隊的產品可以直接影響了亞馬遜全球 160 萬員工、用 Amazon.jobs 的無數申請人以及亞馬遜招聘人員。

在亞馬遜每天都是「Day 1」,因為要抱持著第一天工作的熱情和創新 🙌🏼 (左圖 Day 1 大樓是之前貝佐斯工作的大樓)

👁 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的觀察

以下是我在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工作的一些個人觀察。雖然之前有聽說過在大型科技公司進行設計是什麼感覺,但實際體驗過後的感觸更加深刻!

  1. 影響到整體經驗最大的關鍵在於你被分到的團隊。不同的產品團隊都各自會有不同的設計文化、團隊價值和工作平衡。在亞馬遜,有些團隊歷史悠久有既定的程序、有些像新創公司般迭代快速;有些設計團隊還在用 Sketch、有些已經轉移到 Figma 好段時間了;有些團隊設計師要回報給產品經理、有些則有自己的設計總監。
  2. 在大公司比較難有「在同一艘船上的共患難感」。以往在新創團隊的時候,因為公司規模相對比較小,在日常的相處中更能知道其他同事們在做什麼、公司目前發展的情況,這也增進了彼此相處的感情。
  3. 在成熟的公司或團隊大部分的時候都會有既定的設計系統 (design system),因此不會有太多創造嶄新介面的機會。大公司設計師的工作就好比在拼拼圖一樣,而不是去製作這些拼圖。
  4. 內轉往往都會比從外面申請進來還來得容易。亞馬遜全職工作的申請流程冗長、難度較高。但是當你進來後,想要換到另一個團隊只需要該團隊的主管同意即可。
  5. 大公司往往都會有許多內部工具來解決大公司獨特的程序以及問題。像是在亞馬遜就有內部類似維基百科的資源,用來搜索公司成立以來各種不同的資訊。因此在大公司的設計師很多時候解決得問題都跟內部工具相關。
  6. 大部分的全職員工都仍在家工作。儘管美國已經開放了,西雅圖總部大部分的辦公室仍然非常空蕩。這個趨勢很難回到疫情前的狀態,美國科技業人才搶手,能不能遠端工作時常對有家庭的員工是個決定性的因素。
  7. 在大公司工作更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渺小。每天進辦公室都會看到非常多完全沒有見過、叫不出名字的人。透過內部組織圖以及員工卡也能感受到公司規模之大。這也很難不有我是「小小螺絲釘」的感覺。
位於西雅圖市區林立的亞馬遜大樓群

🍌 亞馬遜獨特的文化

  1. 領導原則 (Leadership Principles)亞馬遜的領導原則是公司特有的價值。剛開始我只以為這只是面試時我用來說說的而已,但是真的開始工作後發現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領導原則被提起。這些原則使不同的亞馬遜組織以及團隊能夠有一個共同語言。這讓不同人在做產品、人資或任何決定時,都能夠有一套標準。
  2. 執著於客戶、以客戶為中心 (Customer Obsession):這是領導原則中的第一項,也是在亞馬遜最常被提起的。不管什麼決定最後都應該要回歸到服務客戶。 這也回應到在學設計時,我們時常聽到要以使用者為中心。因此亞馬遜設計師在和非設計師溝通時,能夠有共同的立足點。
  3. 寫作文化 (Writing Culture):亞馬遜的寫作文化非常出名,創辦人 Bezos 就曾有名的禁止開會中使用簡報,並要求大家在開會時花10分鐘閱讀已經寫好的摘要。原因是當你嘗試把腦中抽象的思緒寫成具體的文字時,你將被迫更有邏輯性地思考。儘管你在亞馬遜不是領導職位,你還是會有非常多的機會要寫不同的文件。
  4. 以終為始 (Working backward):另一個著名的亞馬遜文化是寫 PRFAQ (Press Releas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 文件。這是一份模仿產品發表時,發給媒體的新聞稿。目的為先讓大家在結果上有共識,並從理想狀態下回推要怎麼達到。以我的實習為例,一開始我和主管便一起討論我們在這三個月想達到的目標,而從那邊開始回推每個禮拜應該要達到的里程碑。
  5. 單向門 vs 雙向門(One-way door vs two-way door):儘管亞馬遜規模非常大,整體來說公司文化某方面還是蠻像新創公司的。這要歸功於公司賦權讓各個員工快速做決定的這個框架。單向門意旨做出後無法回歸的決定。例如,發表 Prime 會員能有兩天到貨的決定就像是潑出去的水一樣,如果收回的話將會影響到公司信譽。雙向門則是做出後還能夠回到上一步的決定,做出後還能夠有回歸到原始狀態的餘地。當一個決定是雙向門時,我們可以盡快做;當一個決定是單向門時,我們則需小心前行。

👥 設計人資工具的心得

  1. 人資工具牽扯到許多不同的組織、程序以及團隊,因此設計起來和消費者產品來比相對繁瑣。因此,時常和不同人溝通、詢問回饋能夠有效推進專案的進度
  2. 「使用者」有許多不同的層級:我的其中一個專案,第一層直接的使用者是亞馬遜的人資人員、第二層是外部工作申請者、最後一層則是亞馬遜的領導階級。因此,在設計該工具時需要考量各個使用者不同的需求來做取捨。
  3. 無障礙設計/ 通用設計的重要性:在人力資源這個領域能夠直接的影響一個人的職涯(例如對有些人來說拿到亞馬遜的工作機會是能夠改變他們人生走向的)。因此,確保整個面試過程中所使用到的評量與測量工具對於不同族群是友善、公平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公司內部領導原則的海報

🦮 無障礙設計/ 通用設計 (Accessible design)

近年來美國相當重視團隊的多元性以確保產品能夠符合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而由於團隊內部對於無障礙設計/ 通用設計的重視,我在這個暑假對 “Accessibility” 有更新的見解。

  1. 大部分的人都有無障礙的需求。如果你有曾戴眼鏡、在燈光不足的地方手機亮度下降,甚至是搭電梯,都是有使用到無障礙設計。
  2. 無障礙設計能夠推進創新。例如,利用手指觸控螢幕來放大這個手勢原本是在 Xerox 發明以確保人們可以清楚看見印出來的字。後來這則被 Apple 運用在他們的手機面板上。
  3. 無障礙設計應該在設計過程中的一開始就列入考量,而不是設計完了才去想。如果只是為馬後炮的形式來做的話,不僅得花上更多的時間去更改決定好的設計,也會浪費許多資源。
從其中一棟辦公大樓望出去可以看到西雅圖地標 Space Needle

🤝 軟實力的重要性

今年暑假讓我意識到開始工作後軟實力跟硬實力一樣重要(甚至更重要)。

  1. 硬實力是職涯的敲門磚,而軟實力是職涯的墊腳石。在設計師的日常中,充滿運用軟實力的機會:和同事聊天、使用者訪談、問好的問題、高維度的思考和書寫產品文件等。這些都是運用並精進軟實力的機會
  2. 設計師的工作和「建立關係」息息相關。不管是和同事、使用者、內部團隊內以及公司主管等等的關係,都會影響到一個產品的設計結果
  3. 學會有效地「尋求回饋」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在比較大的會議中,有時很難得到有用的 feedback。因此,針對你想得到回饋的部分特別去問比較有可能得到有用的回饋。今年暑假看見一個同事尋求回饋的方式學到很多:先利用 FigJam 帶大家走過他的設計,然後再花 10 分鐘請大家自己在檔案上寫下反饋。這種方式不僅讓大家更簡單明瞭的對於該專案有更多了解,也讓不喜歡在人多的會議發言的同事們願意給予回饋。
亞馬遜提供的社區香蕉站,每個人都可以來這裡拿免費的香蕉 🍌

筆記:在面對新的設計專案或工作時…

  1. 入職 (onboarding) 時有三個階段:「公司」的入職、「團隊」的入職以及「專案」的入職。通常大公司都會有清楚的入職程序,像是觀看一些影片或是閱讀一些文件。而「團隊」的入職通常都是透過與主管或是同事的對話,來釐清該團隊的現況以及文化。對於「專案」的入職,可以閱讀團隊內部的文件和產品藍圖以了解該專案在於整體團隊的目標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2. 在設計初期的過程中建立元件 (Components),這可以有助於你在設計不同狀態時探索的速度。(Figma 官方有許多相關教學影片
  3. 進行用戶訪談時,先想清楚你想要知道以及測試的是什麼。才不會在訪談過程中偏離主題。而在開始專案時應該先和產品經理以及用戶研究員討論產品的使用者族群。
  4. 在各個過程中,記錄並整理好設計檔。當我在準備第一個專案的報告時,由於沒有好好記錄以及整理整個設計的過程,我花了好一番功夫才把簡報做好。
  5. 在每次分享設計的過程中,提供適當的背景資訊以及看待該專案的角度。如此觀眾則不會因為不重要的小事情而分心、沒有討論的重點。
  6. 「學習」可以在各個地方發生。當學習沒有自然的發生時,你可以主動的去尋找他們。例如,多看看其他設計師的設計檔、閱讀公司的內部資源或是去找其他團隊的設計師聊聊等等。
  7. 定期回顧專案的目標以及時程。意料中的變化時常都會發生,因此重要的是如何在執行專案的過程中有效的回顧並重新審視。當我在執行第二個專案時,越深入了解問題的核心,就發現問題的複雜性越大。考量到時間的關係,我們也因此重新衡量該專案的目標以及期待成果。
著名觀光景點亞馬遜室內植物園 ,讓員工可以在從真正的亞馬遜熱帶雨林運過來的植物群中工作

👋🏼 結語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讓你更加了解在亞馬遜做設計實習是什麼樣子。今年夏天短暫三個月的實習,只是這個科技巨擘的一小部分。在亞馬遜工作的好處就是亞馬遜有非常多不同的產業以及領域,所以只要在內部找一下,或許就可能找到在做你有興趣的事情的團隊!如果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或是在 Twitter 上跟我說!喜歡的話也請為這篇拍手唷!🤩

鳥瞰西雅圖和遠處的華盛頓州第一高峰 Mount Raini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