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所以還在,在互聯網的日子

NathanChen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Aug 11, 2019

本文沒有專業分享,只想單純 murmur 下這幾年在互聯網的心路歷程。

2019 年,是 Nathan 在台灣外飄蕩的第三年頭; 也是而立;

與 Nathan 同時期的 UXer,大多是在華文圈沒有太多資料,沒有設計大神,沒有每年必須進香的大型設計論壇,甚至連個教育資源都沒有的情況下成長的,也因此,這個時期的 UX 領域工作者,基本都是跨領域背景。

說實話我不是一個特別喜歡念書的孩子,雖然初中高中智力測驗分數還挺高的,也被學校老師帶去所謂的精英班培訓。但聯考成績也就恰好能上清華工科的尾巴,在本科時期也完全不是大家口中的學霸,成績都是吊車尾的那種,還不時在二一邊緣(笑

但現在回想起來,在自學 UX 的那段時間,真的是充滿著滿滿好奇心,可以一天十幾個小時都泡在網路上找資料學習。

而當初從台灣來到杭州阿里巴巴的機緣,現在想想也只能以誤打誤撞形容。回到 2014 年,當時阿里巴巴的實習生招聘,基本仍是找設計本科畢業生的時候。

一個只上過一堂服務設計選修,其他基本靠自學的工科生,竟然最終能成功錄取。現在想想真不知道當時哪來的勇氣,去到面試官面前自我介紹自己的作品(笑

Anyway,本篇文章不是純 UX 設計,或一如往常的 Design Thinking 文,如果你是抱著學習專業的心態來閱讀,可能會無法被滿足。但如果想窺探一下別人的內心思考,或許能在這篇文章品嘗到不一樣的風味。

BTW,這真的是一篇 Murmur 文,往下閱讀請三思:P

是否錯把團隊或公司影響力,當作個人能力?

中國互聯網其實是個講求成果與速度的地方,成果導向的組織相對的也容易造成制度永遠在追趕變化,而當一個組織無法透過規範與制度來保證產出品質時,組織內保有優秀的個體就變得非常重要。

因此,也造就了互聯網中的英雄個體主義。

組織對於優秀個體會自然的傾斜較多資源,以保障整體的產出質量與數量。不管從日常項目和結果考核上來看,優秀個體能獲得的資源,與一般個體的差距是非常有感。

回過頭來看,如果恰好成為頭部互聯網公司中的優秀個體,有時候的感覺真的就有如在風口上飛的豬。公司知名度加成與組織資源加成,非常容易讓人迷失。當時為了保持這樣的狀態,12 小時加班是基本,甚至採取了很多殺雞取卵,不求甚解的工作模式。

有趣的是,常態性加班的問題,一部分原因也正是這樣的英雄個體主義所造成。優秀個體為了用獲得的資源保持優勢,必須更長時間工作,而一般個體為了爭上去成為英雄,必須更長時間的去工作。

但風要是過了,摔死的也正是那隻豬。

每半年阿里內部都會有一次績效考核,通常組織也會在這個時間點,組織績效通曬。或許有不少新人或不習慣如此做事方式的人懼怕這個場合。但這其實一直都覺得是一個最好去做自我挖掘自我重組的時間點。

哪些事情哪些成果,是因為組織的期望而去完成的?哪些專業能力是我現在的職位具備,高一級的職位需要的?我的角色產出什麼是符合標準,什麼是會超乎期待的?

久而久之,似乎對每件事情應該怎麼做,都會像剝洋蔥般做比較多層次思考的拆解。

01 這件事情的長期、中期、短期目標是什麼?

02 這件事情的短期、中期、長期價值有什麼?

03 這件事情我能在裡面起到什麼關鍵作用?獲得什麼?成長什麼?

04 這件事情如何放大取得的成果與影響力?

05 這件事情怎麼做能具有可復制性、可規模化、可賦能性?

Design Thinking 之所以叫 Design Thinking ,正式要求將這些思考模型內化為自己的思考模式。有個思考方式叫做 MECE 二元分析,將所有事情的根本和利基點找出來後,只要目標和要素對了清晰了,那執行過程就是個過程了。

直到現在,仍不斷的告訴自己得把做事情的方式和思考的方式,設計成一個系統化的、標準化的、無法質疑的模型。那麼即便風吹過了,浪退潮了,還能保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核心價值。

回歸到商業組織來看,我們常在談的職場年齡瓶頸必定是存在的。尤其是互聯網行業這種講求腦力、心力、體力的地方。

年齡變長跟薪資提升關係,其實就像是個正金子塔結構。當你年齡低的時候,這個金字塔的邊界仍較寬,因此組織對於個人的要求也相對不高。但年齡上升的同時,這個金字塔的邊界也往內縮了,有新人的同時,也會有成長跟不上的老人需要淘汰,但只要是跟得上了,當然報酬跟身價也會上漲。

道理非常簡單,但身為個體,真的容易迷失在過程中。得自己隨時保持向內看與向外看,知道自己目前有什麼,外面需要什麼,跟人相比我還差了什麼。

是否認為自己還不夠好,還不足以被稱讚?

心理學中有個名詞叫做「達克效應」,就是在說自我認知跟外界認知不協同的問題。

這幾年,其實一直處在對外界的看法很敏感的狀態,時刻擔心自己不夠好,非常害怕自己在別人眼中被貼上不行的標籤。即便在他人眼裡你已經做得不錯了。

可能有人會說這種症狀叫做自我完美主義,是個比較理想的狀態,因為不可能所有事情都盡如人意。

但其實歐美的 UX 設計師也陸許有人在談到這種情況,並且為這樣自我否定以及自我懷疑的狀態下了名稱:

冒牌者症候群( Impostor Syndrome)

簡單說就是覺得目前的成就或成果,不是自己帶來或影響的,只是因為恰好幸運或是有人幫助了我。

可能是跨領域過來的背景、成長經歷和從事 UX 這樣的工作,不斷的自我否定其實對自己的起步期,帶來非常快速的成長,讓人感受不到個人能力的瓶頸。

常有人會說 Nathan 你的主觀能動性很強,盡然可以在高強度的工作中,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但其實知道並不是自己具有非常高的能動性。而是每次在設計時,都會覺得還不夠,方案不對、品質不好,想一直去看看其他人怎麼做這樣。

即便是已經做過好幾次的題目,也常常不斷的問自己,做對了嗎?夠好了嗎?別人來接手會不會有更好的方案?

慢慢的自己這樣的狀態,開始為合作方帶來了壓力,雖然成果都不錯,但合作過程比較辛苦。自己雖然能力有感的提升,但也變得越來越單打獨鬥了。

當然,現在願意分享出來,也是自己慢慢找到了一些比較能調適這狀況的方式。不一定適用於所有類似的人,但或許多少有些幫助。

01 嘗試將自己不確定的成果量化並橫向對比,減少主觀上的不確定性

02 當你不特別確定時,找一位沒有利害關係,但又理解脈絡的人給予建議

03 未必需要害怕成為團隊中的特別,只要這個特別對團隊有價值

04 如果真的已經影響的自己了,約個 Tea Time,與對方坦然地聊聊

最後,記得正確的去學習來自周遭的反饋信號,並且不要過度解讀,或許會開始發現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變化。

是否要學習能立即獲得關注的工作模式?

曾經有段時間 Nathan 非常在意自己,是否是管理層眼中的團隊一號位; 是否能第一時間知道關於團隊內或是個人的消息(八卦?); 是否是團隊中與大家處的最好的對象。

簡單說,就是做的事情要是最好的,產出的結果要是最棒的,獲得的資源要是團隊中最多的,並且要持續被人稱讚,團隊中人緣還不錯。

現在想想,當時這樣的自我預期和要求,已經到了一個病態的狀況,不健康的程度甚至影響到了生活

這段時間,算是 Nathan 在職場上的自我迷失期,把受關注 =有能力 = 好績效作了掛鉤。最後甚至開始為了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一點風吹草動,就開始感到焦慮。

如果妳仔細觀察,團隊中大概率有這三種人,較為容易取得關注和資源:天生自帶天賦的人、觀察敏銳善於讀空氣的人、不段自我調整修正的人。

觀察敏銳的人,通常反應也較快,但這其中會有一群比較特殊的人群,擅長結合臨床心理學中的一些心理操控方式,比如:拉攏團隊中比較弱勢的人形成合力,在與業務方合作時突顯聲勢,甚至比如 PUA、情緒勒索。通過影響他人的感性層面,來達到自我目的。

某段時間,其實也為了保持這樣的關注度,往這方面下了一些心思,漸漸也就發現,我在思考的已經不是怎樣做出好項目,怎麼樣帶給項目組正確地信息。更多是在想著,怎樣透過現在這件事情這個機會,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在某些環境,這樣做的確是最快向上走的方式。但離開了這個環境,這樣的公式還能成立嗎?

後來因為某段時間,嘗試著在看關於團隊管理以及經理人的書,以及因緣際會的跟某位資深管理者深聊,才發現了所謂的個人英雄主義。從團隊管理的角度來看,是不能成立的。或者說,是需要在一個既定天花板下的。

團隊需要明星,是因為要在團隊評比間獲得更多的資源。But That’s It,團隊獲得的成果需要分配,每個人都需要受到關注與獲得成長。英雄式主義在團隊管理工作中,其實是一個十分容易造成人才流失的管理方式。

了解了這些點,突然也就放過自己了。因為再怎麼努力,再怎麼要求自己,天花板已經被天然確定了。與其在意這些關注度,不如回歸到更專注在確定自己於團隊甚至組織中的定位與標籤。

把更多的心力思考,放在提升自己在團隊中的必要性與不可取代性。取得話語權方式,不一定要透過取得關注,把獲得關注轉向提升取代成本,自己才能處在一個良性的心態上。

如果特別想知道,除了專業能力因素外,什麼樣的個人特質是團隊比較需要,會受到關注和培養的。可以參考 The Ideal Team Player 一書,對於三種團隊需要的人格特質有比較精準的描述。

當然,與期關注別人對你是否有關注,倒不如強化自己能獲取關注的因素。把關注的心力,投資在確保你的階段成果,是否能符合你所訂定的成長目標,每件事情是否都在軌道上前進。

然後上善若水,Be Water,讓一切紛擾留給逐利的人群。

這件事情其實也是自己目前正在不斷的調整與修正,慢慢的去把心沉澱下來,並不是說不在意了,而是選擇想清楚了真正需要在意的事情。

畢竟每個團隊、每個業務、每個老闆都是變量,在這種奪取受關注的環境下成立的工作方式,並不一定能帶走能復用。短期快速成功的工作模式,也是間接的限縮了自己在其他環境成功的可能。

每個階段,總是會有一句話、一篇詩、一首歌,總是能打動此時的自己。之於我,是在「Interstellar 星際效應」中的一句詩。

“ 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

我希望我的 UXer 旅程,把能力、精力、活力花在做正確的事情上,以使用者為先,讓一切水到渠成。不段的挑戰直到有個自己也滿意的代表作。

希望看到這裡的你,也有這麼一段話是目前的自己,所相信的。

對,這就是篇情懷抒發文,前面提醒過啦。

三,或許不是個特別突出的數字,但常代表開始熟能生巧,一個新階段的起點。因此 Nathan 在寫這篇文章的同時,其實也是在留下給自己的一些反思。正如文章標題想說的:

“ 我思,所以還能在。 Who I Am, Where I Go “

謝謝大家看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也請記得贊一下喔!如果覺得寫道你的心坎裡,但也不要吝嗇用力點個五次贊!我們下次見囉 See ya~

-Nathan

--

--

NathanChen
UXeastmeetswest

Staff Product Design @Dingtlak.inc Alibaba Cloud., believe in design is communication, to User, to Product, to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