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成為一個專職的使用者經驗研究員的?(大學時期)

鄭婕 Sabrina Cheng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May 22, 2021

哈囉UX四神湯的各位讀者們大家好,最近又到了新鮮人求職的時期,每年到了這個時間,總是會有許多年輕的小夥伴們詢問關於職位選擇、職涯發展、求職技巧相關的問題。在各大場合回答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以後,筆者總是覺得自己的回覆總是只能傳達片面或表面的思維邏輯,無法將筆者的中心思想表達得清楚明白,因此,想和各位讀者分享筆者進入UX行業的過程,希望透過我這幾年來的故事,可以幫助你在思考職涯發展的過程中,獲得一些啟發。

時間回歸到筆者高三那年,當時,筆者就讀的是台北市的大直高中,在高中期間,因為受到許多補習班老師的洗腦,“如果考不上好大學,你的人生就毀了”,因此筆者非常非常的用功唸書。憑藉著高中三年優異的在校成績,我靠著繁星計畫申請上了國立清華大學的工業工程系。當時的我,完全不知道這個系所在教什麼,要學什麼,畢業後出來又要做什麼。只是想著,我真的不想再考試了,清大很好了,就去念吧。

國立清華大學的校門-圖片來自於Google

上了大一以後,第一個學期,我的班排名是29名,大約是全班的中間位置,我被嚇到了,從來沒有在成績單上看到自己的排名在二位數的我,決定下個學期要開始用功讀書。還記得當時,我心裡最煩惱的事情就是要不要輔系,可是我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也不確定自己要不要念研究所,要念的話要念什麼所,但心裡就是想著,反正保持成績好就是最好的策略,進可攻退可守,最好保持自己可以靠著在校成績就能無痛申請上研究所的狀態,等到大三再決定也不遲。就這樣,接下來的幾個學期,我大概都維持自己在10–20名的班排成績,不高不低,剛剛好在歷屆可以申請上研究所的名額範圍內。

又過了一年,大二下學期,我接觸到了兩門UX的啟蒙課程,第一門是工業工程系開的選修課程“人因工程二”、另一門是通識中心與學習科學研究所合開的“互動設計概論”。在“人因工程二”這門課程中,老師介紹了使用者中心設計的概念“User-center design”,讓我覺得實在是太有趣了!而“互動設計概論”這門課的教科書更是Don Norman的設計心理學系列。我印象很深刻的事情是,“互動設計概論”的授課老師許有真老師帶著我們利用了一個學期的時間實際跑了完整的設計思考的流程。當時的我和同學們ㄧ起做著小組作業,訪問了有登山習慣的博士班學長,利用腦力激盪想了許多改良式帳篷的好點子,在海報上畫產品概念圖,最後更在那門課上的小組報告中拿到了第一名(笑)

這兩門課讓我體驗到了使用者中心設計有多好玩、互動設計與產品設計有多迷人。但當時的我,並不知道我接下來的人生會跟這些內容有多大的連結。

到了大三上,受到班上兩位精通程式開發的夥伴們邀請,我們一同組成了專題研究的小組。我們專題研究的題目是要利用圖片辨識的技術來做手機APP的應用開發。至於要開發什麼,不知道,而這也是我被這兩位夥伴邀請進這個小組的原因,幫忙他們看英文paper,找相關的應用,就是我的主要工作。

就在加入這個團隊兩個月左右,我感受到了班上輿論批評我是冗員的壓力,因為這兩位夥伴在當時許多同學眼中都算是黃金拍檔、最佳神隊友,可以帶你飛的那種超強同學。當時的我很苦惱,找了助教詢問,自己是不是應該也去多加磨練程式設計與開發的能力,才不會讓自己一直停留在研究助理這般冗員的角色。

當時的助教學姊聽完我的煩惱以後,就馬上問我是不是有收到一些壓力,我點了點頭,沒說話,然後學姊告訴我:

“這個團隊裡已經有兩個非常會寫程式的人了,一個團隊裡,不需要每個人都很會寫程式,這也是他們找上你的原因,團隊裡的成員們的能力是要互補,希望你能補足他們沒有的能力,才能使得團隊更強大”

而我也鼓起勇氣問了其中一個夥伴,問他,他們有這麼多人可以選擇,為什麼選擇我加入他們的團隊?這位夥伴也老實的告訴我,我當時並不是他們的第一團隊候選人,只是因為知道其他人已經有找好專題組別了,所以才找上我的,然後和我說:

“我明白你現在問我這個問題,是因為你受到了壓力,但我們選擇你是有原因的,我們看上你認真的態度、時間規劃的能力、整理資料的能力,這些都是我跟另一位夥伴欠缺的,這些能力看起來不怎麼樣,但卻會讓我們停止熬夜,加快開發效率,你不應該妄自菲薄,做好自己的工作,對我們來說就很好了”

這兩段對話,對我的人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力,他們的話讓我明白了很重要的道理,也是我進入每個團隊時候會時時刻刻思考的事情

“永遠要清楚自己在團隊中的定位與價值。若是一開始擔任的角色是個看似沒有價值的角色,那就努力找到價值,並以建立更強的團隊為目標,努力將價值發揮到最大”

在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不應該是程式設計與開發以後,我一邊做著例行工作(看paper,整理資料)之類的,一邊和助教學姊討論我在團隊中應該要發展哪些能力才能幫助到團隊,於是學姊問了我在大學時期中有沒有對什麼課程很感興趣過,然後我和學姊說到了人因工程二與互動設計概論這兩門課,我覺得真是太有趣了,但感覺對我們團隊來說沒什麼用處。學姊才告訴我這兩門課的內容與這個團隊正在開發跟尋找應用方向的事情大大有關,於是給了由資策會撰寫的:服務體驗工程方法:藍圖工具案例,裡面介紹了服務設計基本概念,並引導企業一步步利用服務設計的概念實行設計與技術創新。

就這樣,我一邊讀著這本書,一邊找夥伴們進行技術相關的討論,然後訂定我們要製作的圖片辨識APP的應用領域是美妝品的辨識與比價資訊。隨著圖片辨識技術開發的算法越來越成熟,這兩位夥伴也開始分工,一個繼續負責伺服器的架設與算法開發,另一位負責APP的開發,而我,擔任起了專案管理、產品研究、產品設計的角色。

那一年,2013年,我們大三,在清大裡說:我們在開發APP。

真的是潮到不行!

(然後隔年差不多是全校都在開發APP的狀態lol,我們很快就不潮了哈哈哈)

和兩位專題夥伴的合照

時間到了大三升大四的暑假,我透過清華大學的兩岸暑期交流計劃,交換到了北京的清華大學,加入了饒培倫老師的人機互動實驗室。

當時我並不不知道饒老師是台灣人,也不了解饒老師的實驗室與影響力,是因為看到老師的研究方向有跨文化設計和人機互動,覺得很有趣,(而且老師當時時任人因所所長,我想說他應該很忙沒空管我,所以我應該可以出去玩吧XD,再加上老師長得比較帥想說選個賞心悅目的老師XD),就寫信問老師願不願意收我,就這樣,我誤打誤撞的進入了饒老師的實驗室。

(插個題外話,事實上清華大學的兩岸交流計劃是可以申請去不同院系交流實習的,我當時第一優先申請的是清華大學的美術學院裡的互動設計系,然而沒有老師要收我QQ,我只好還是申請工業工程系的人因所,才因此有機會認識饒老師的。)

我還記得,第一次和饒老師咪挺時,饒老師就說了幾句很經典的話:

“你來這裡,千萬不要想說很輕鬆,在我的實驗室裡,沒有人可以混,你的小論文沒寫好,我就是不會給你過” (兩岸暑期交流計劃的作業是每個學生要在對方學校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一篇小論文)

“你現在代表的就是台灣的清華大學,你表現得好,就表示台灣學生的素質好,你表現得不好,就表示台灣學生品質很差”

“一個研究生一週的工作時數通常是六十到七十個小時,你現在不是正式的研究生,工作五十到六十個小時也算還可以接受”

“我們如果約好星期三要交報告來review,那你要交的時間就是前一天的下午,只要超過前一天下午後才交,就是遲交”

反正,我那一個小時被恐嚇的不要不要的…= =

從我個人到學校到國家的榮譽使命都被賦予了一番,就這樣,我背負著北京清華工業工程系全體師生的目光(誤),開始了一個半月整整的研究生生涯。

暑期交流計劃是七月十號左右開始的,當年六月,北京迎來了一個風生水火的新APP- 滴滴打車。在大陸造成了一陣炫風,許多人開始試用,也有許多共享共乘相關的討論,於是老師希望我寫一篇論文,從使用者體驗的角度去分析使用者的persona、使用者需求、使用情境、顧客旅程、新功能開發與商業模式。

這是我第一次專注在使用者研究領域。一週五天,每天九點進實驗室,查資料寫論文到七點左右(有時候會到九、十點),回到宿舍看個影集或電影,洗洗睡。週末再和其他交換生一起出去玩。

在這個專案裡,我訪問了兩位使用者(分別是大學部的學生以及實驗室的研究助理)以及兩名計程車司機。

具體到底寫了什麼內容我也忘記了,但在當時,在我即將實習結束時,實驗室的學姊偷偷告訴我,饒老師對我的評價是:

“不愧是台灣清華的學生啊!”

(當然,以我現在的眼光看來,會覺得自己當時方法論的選擇、樣本選擇都有很多很多的瑕疵啦)

因為在饒老師面前留下了不錯的印象,再加上見識到了實驗室的資源,產學合作的案子都是國際大企業的合作案,如波音公司、西門子、三星、BMW等大型企業,且見識到了北京科技業的蓬勃發展,比如北京清華大學校門口一公里處就是Google (2013年,Google還沒全面退出中國)、阿里巴巴等大企業,讓我心生了前往北京就讀研究所的想法。

於是,在我大四上學期時,我申請了北京清華大學的人因研究所,希望可以進入饒老師的實驗室繼續進行人機互動相關的研究。

當時我一共拿到了三所學校的入學資格,北京清華大學人因所、台灣清華大學人因所以及台灣交通大學人因所,最終我選擇前往北京。

“我相信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我想去到更大的世界,擁有更大的視野,做更有影響力事情”

未完,待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