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分享:UX四神湯作者群靈感清單

uxeastmeetswest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Jun 16, 2020

--

【 特別企劃:集結2020上半年作者群喜愛的作品】

inspired by Cecilia Castelli
圖. inspired by Cecilia Castelli; illustrated by

2020是個不安動蕩的一年,COVID疫情、Black Lives Matter等。這次想來點不一樣的,集結各作者上半年喜好的作品,與各位讀者分享交流,若有其他推薦的靈感來源,也歡迎大家留言喔!


Anna Wintour — Teache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線上課程)


Blind Robbery!: How the Fed, Banks and Government Steal Our Money(書)


Let’s Talk About Mental Health(Instagram帳號)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線上課程)


NPR — How One Woman Inspired The Design For The N95 Mask(廣播)


82年生的金智恩(電影)

Shandy Tsai, Sr. experience designer at BCG Digital Venture, New York

名稱Master Class | Anna Wintour — Teache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性質:線上課程

簡介

Master Class 是於2015年成立的線上學習平台, 口號是 “online classes from the world’s greatest minds”,邀請名人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及事業成功,甚至是對興趣的探索,例如Serena Williams教打網球、Dan Brown教寫驚悚小說、Gordon Ramsay教廚藝等,跳脫以往學校只有教授、老師傳授知識的觀念,且特別著重於藝術、創作、娛樂領域,更貼近現實生活與商業。

安娜·溫特 Anna Wintour自1988年起擔任美國《時尚Vogue》雜誌的主編,影響了三十年的高級時裝和文化,是時尚界呼風喚雨的大人物。在Master Class裡,她分享在Vogue裡帶領團隊、追求藝術、提拔新人等的過程。

原因

我從來沒有看完一個完整的線上課程,這是我第一次完成課程。Master Class的課程結構,和專業的剪輯方式讓觀看者很容易消化,每一篇章節大約8–15分鐘,總共10–15章節。對我來說,反而像是看著紀錄片,了解講者的背景、個性,及創作決策過程,這是在傳統教學上很難體現的,以往課程大部分教導硬實力,也離現實的商業背景較遙遠。

我一直對時尚產業都很有興趣,而Anna是在此領域擁有崇高地位的領導者。我喜歡master class用現實例子去佐證導師說的話,每一個觀念都是職涯經驗帶來的領悟。課程中介紹她如何帶動時尚產業,不只是雜誌編輯、藝術指導、內容創作,還包括與大都會博物館的展覽合作、策劃Met Gala時尚慈善晚宴。

最讓我感到啟發的,是創造CFDA時尚基金會,提攜傑出的年輕時尚設計師,給予他們資源與舞台。讓我領悟到,要在一個產業中成功,不只是專業領域的傑出,更是多方面的發展,運用資源去提攜後輩,才能讓這產業源源不絕、欣欣向榮。不禁讓我反思,UX四神湯這三年來的堅持與成長,我們可以如何運用現有的資源,去創造更友善、多元的環境。

圖. Master Class | Anna Wintour — Teaches Creativity and Leadership
Wen Shaw, product manager, facebook ,san jose

名稱Blind Robbery!: How the Fed, Banks and Government Steal Our Money

性質:書籍

簡介

Blind Robbery 用淺顯易動的文字描述國家如何透過獨佔貨幣供給,在神不知鬼不覺中剝削了整個社會,特別是社會上經濟弱勢的人。國家控制貨幣在我們看來好像理所當然,但在最一開始出現貨幣時,國家並沒有這樣的權力。書中也指出為什麼貨幣應該要回歸市場控制,並且對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書中抽抽財富稅的建議強力批判。

原因

我在大學時因為 2008 經濟危機,接觸到了政府如何控制貨幣與信用的知識,這件事我一直有很深的印象,因為其影響可能大到無法想像的程度。最近我在查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的相關評論時,看到 Philipp Bagus 這個德國經濟學家竟然對 Capital 這本號稱近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著作有強烈評論,讓我就很好奇他所謂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y 對貨幣政策的看法是什麼。為什麼抽全球財富稅跟遺產稅會沒有效果?

本書不失所望,非常有思想挑戰性。他解釋為什麼貨幣不需要由政府控制,在現在體系裡,政府獨佔貨幣讓政府自己、銀行與大企業獲利,並且造成在社會不同階層以不一速度發生的通貨膨脹,進而產生社會不公義的問題。

非常符合時事地,美國聯準會才了擴張信用到史無前例的程度,美國政府通過史無前例大的經濟刺激方案,這麼多信用跟錢,首先進到了美國人中誰的口袋?這一大筆債,又會是誰來償還?透過帳目上或隱性的方式?美國大舉提高美元貨幣流通,又對全世界其他仰賴美元做交易的國家有什麼影響?我們看到三月時聯準會與各國央行合作,大量輸出美元到全世界。擴張信用後,美國變有錢了,是否會削弱其他國家經濟實力?也許我們都會活在一個很大的騙局裡。

Blind Robbery!: How the Fed, Banks and Government Steal Our Money
圖. Blind Robbery!: How the Fed, Banks and Government Steal Our Money

名稱:Let’s Talk About Mental Health

性質:Instagram 帳號

簡介

世界上每四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為心理健康問題所苦,如此龐大的社群卻鮮少有人公開談論自己的心情,因此知名設計師 Jessica Walsh 成立 Let’s Talk About Mental Health,讓每個人有機會分享他們的故事。

原因

現今社群平台上充斥著正能量、積極進取、光鮮亮麗的故事,但生活總有沮喪、困擾、憤慨、悲傷的時刻,無法分享那份寂寞只會更加感到孤獨。

心理衛生(mental hygiene)對保持生活水平非常重要,但人們經常忽略這點,因為它不像一般個人衛生一樣肉眼可見、容易感知,例如:刷牙、洗澡等。

設計師是容易想很多的一群人,本身就是自己最苛刻的評判者,時不時會陷入「自己不夠好」的負面情緒中,深陷低潮的時候刷刷 @letstalkaboutmentalhealth 就會發現原來有人跟我有類似感受,這樣的被接納感對我來說能有效舒緩焦慮。

另外,Jessica Walsh 本身就是功力高強的品牌視覺設計師,Instagram 帳號版面設計得很美,非常賞心悅目。

Let’s Talk About Mental Health
圖. Let’s Talk About Mental Health

名稱Coursera |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Yale)

性質:MOOC線上課程

簡介

耶魯大學有名的一門課,關於快樂以及正向心理學的線上課程。課程當中探討很多關於快樂的迷思,還有一般人做決定和行動的背後原因,也談到人類心理一些(惱人)的特質。最近因為疫情,大家能夠外出的機會變少,線上課程網站Coursera特別將幾個熱門的課程,免費開放給大家,這就是其中一門課。

原因

最近很關注Well-Being這個領域,這個字有人翻成幸福,安康,或是身心平衡。搜尋Well-Being相關的資源,會看到不少關於正向心理學,冥想,瑜珈,self-reflection(自我反思)等相關文章或App。我之前也分享過相關的書籍,和在哈佛商學院上過的課程

這門課其實並沒有講什麼太高深的道理,但是是一門很好的入門課程。他總結相關的知識和學術研究,用很多深入淺出的方式解釋給大學生聽,我覺得上班族和社會新鮮人都一樣很適用。課程最後還有提供為期四周的改造計畫,給了一些很具體可以實現的步驟,讓人覺得追求快樂不再只是虛無縹緲的學術研究,而是可以每天一點一滴實踐的事情。尤其最近舊金山封城,不能常常出門旅遊運動,或是和朋友聚會,懂得怎麼照顧自己,適時釋放壓力,就變得更加重要,推薦給大家參考。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by Coursera (Yale)
圖. The Science of Well-Being by Coursera (Yale)

名稱:NPR - How One Woman Inspired The Design For The N95 Mask

性質:Podcast

簡介

NPR(National Public Radio)全球公共廣播電台是美國的獨立非營利廣播媒體,最近推出的Up First以及Coronavirus Daily都是充滿知識性蠻有趣的Podcast,除了新聞和知識類以外,NPR也涉略了廣泛領域,像是音樂性的Tiny Desk就是在辦公室和小房間舉辦的小演唱會,非常的棒。

原因

在芝加哥大家都在家工作的狀態下,偶而出門散步變成一種奢侈的休閒,新的所謂正常生活(New Normal)和社交距離減少了人與人的互動,我現在的生活就是在家上班一整天後,出去曬太陽散步時聽著各種Podcast,聽到這集講述N95口罩 — 在現在病毒肆虐的時刻成為醫護人員和大家不可或缺的救命工具。

這集介紹N95口罩的歷史,Sara Little Turnbull,一位產品設計師,一位女性如何在當時男性主導的3M之中去影響公司的策略,進而推演成現在的N95,幫助了無數醫護人員的健康,一位沒有醫學背景產品設計師,如何用設計思考去推動醫學界。

The fundamental question that exists in my life is — why? In any explanation that I got, I ask the question “why?”

NPR - How One Woman Inspired The Design For The N95 Mask
圖. NPR - How One Woman Inspired The Design For The N95 Mask

名稱82年生的金智恩

性質:電影

簡介

金智恩是個82年出生的韓國女性,她普通的活著,然後結了婚。在有了女兒之後的某天,金智英的行為突然變得和以往不同了。在她感到壓力時,她會突然用和自己口吻很不一樣的方式去說話,而這些說話的方式,又都和她生命中所遇過的一些其他女性一模一樣。她就這樣像是被這些女性附身了一般活著,而這種狀態大大的影響了她周圍的人們,和她自己,最後她的生活有了一些轉變。

原因

這是我這幾年裡面看過最好的電影之一。我相信 “82年生的金智恩” 在講述女性主義的同時,也講述了個體對體制的反抗。然後也因為這樣,身為男性的我在故事中也可以找到投射自己人生經驗的地方。

愛戰勝一切在最近算是一個蠻流行的概念,所以不意外的,這概念也充斥在那些描述反抗的故事中。 不過“82年生的金智恩” 不同。它也是個反抗的故事,但它嘗試告訴你『只有愛是不夠的』。在電影中,金智恩有個深愛她的丈夫,愛著她的原生家庭,支持她的前輩和朋友,但這些人在金智恩人生出現問題時,都沒有辦法在根本上幫助她。

這也讓我開始思考,如果我是金智英,除了愛以外,我需要的還有什麼。

此外,這部電影在細節上描寫得很清楚,製作的很細緻。鄭有美很美孔劉很帥,演技又很好。因為這樣相信是個可以讓不同人有不同發想的好電影,推薦大家去看(尤其理工異男)。

電影:82年生的金智恩
圖. 82年生的金智恩

結語

很高興能做這次的特別單元,起初是被Anna Wintour的領袖氣質所感動,一股腦在社群媒體上推薦給大家。不禁靈機一動,「誒?那其他作者們是否也有想推薦的作品、靈感來源?」,因此詢問了大家,也發現每個人吸收知識的來源都不太相同,也拓展我的視野。

第一次做這樣的嘗試,希望大家喜歡!Enjoy your week 🌞

--

--

uxeastmeetswest
UXeastmeetswest

We are 4 passionate UX designers, working in both China and the US. We share our work experience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personal UX perspec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