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顧問業與新創公司的10個不同 Management Consulting vs. Tech Startup: 10 Differences

Shandy Tsai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9 min readNov 4, 2019

--

【根據本人加入產品顧問業兩個月的工作心得,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今年九月正式加入BCG Digital VentureBoston Consulting Group波士頓諮詢是全球前三大的管理顧問公司,Digital Venture是BCG的其中一個部門,負責數位產品的創新,協助客戶開發產品、導入市場的策略

當初離開Fevo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產品成熟後,對於不斷優化的過程感到疲憊,以及想運用自己的專業在不同的產業。經過一番內心波折和找工作的歷程,最後決定加入BCGDV,希望能學習到不同的體驗。

現實和理想總是有區別,直到現在還在適應不同的文化,處理交綜複雜的情緒,這篇文章想簡單歸納我這兩個月的心得,希望能讓大家了解不同產業 🙂

圖1. 讓我們來窺探在諮詢業的工作內容吧!

工作內容 Job

1. 接觸到不同產業的機會 Different Industries

短短兩個月,我接觸到三種不同的產業:醫療健保、老人安養、能源電力。除此外,有機會接觸到早期產品創新的過程,包含使用者研究、發想、驗證、開發、市場行銷等全方位面向。

優點同時也是缺點,管顧業可以參與產品的廣度,但深度不及甲方公司,較少的的產品擁有權,這也是我還在糾結的地方。

圖2. 接觸到不同產業與早期產品創新開發的過程

2. 解決複雜問題 Complex Problem

由於客戶的產業及資源,我們的產品策略包含複雜的供應鏈、特殊用戶族群、財務與商業模式分析、或是考量到政府法規等。我們必須在短時間了解產業內容與趨勢,進行分析歸納,將其簡化成一般用戶能理解的內容。

新創公司當然也有複雜的問題,但是是不同的面相,例如:如何規模化(scalibility)、營運效能(operation)、內外部整合(integration)等。

圖3. 在短時間了解產業內容與趨勢,進行分析歸納

3. 注重溝通技巧 Communication Skills

除了公司內部水平和垂直關係,還有和客戶對外溝通,在短時間之內,必須表達目的、與不同人打交道、展現自己的價值,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開始新工作前,我自認為滿外向的,但工作和交朋友是兩回事展現友善的同時,也必須學習表達意見、提供解決之道、展現實力,才能在團體中獲得尊重

對於一個非母語的外籍人士,可能會遇到更多挫折,包含表達意見、反應速度、快速與人連結等。不過,目前而言我就是以真心和實力去證明,Wish me good luck 🤘

圖4. 除了公司內部水平和垂直關係,還有與客戶的對外溝通

人People

4. 接觸客戶的機會 Client-facing role

最大的不同點之ㄧ就是和客戶直接、長時間的溝通,並不是說新創公司沒有機會接觸到使用者,應該說管理顧問業是B2B business,除了產品使用者(User)外,接觸層面包含公司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有可能是高級領導、主管、執行者。

因此客戶關係管理(Client management)是consulting業必學習的技能之一,例如:如何確保客戶想法一致、贊同解決方法、滿意成果等。

圖5. 除了產品使用者(User)外,接觸層面包含公司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

5. 與不同性格的人合作 Work with different people

如前面所說的,因為兩個月內參與了三個專案、三個不同的團隊,成員包括策略顧問、業務、行銷人員、產品經理、工程師、設計師、用戶研究員等。除此之外,還有機會與來自全球辦公室的人交流,很榮幸在第一個專案與柏林辦公室的DVers一起合作,除了在優秀的專業能力,還在他們身上學了幾句德語呢!

在短時間內,必須摸索每個人的工作內容、工作模式、性格、能力內部團隊互動模式、並找到可以相處平衡的點,是非常有挑戰的

相較之下,新創公司的組成相對單純、較少變動,如果是好的團隊,恭喜你!你的生活會開心許多 😂

圖6. 在短時間內,必須摸索每個人的性格、工作模式、內部團隊等

6. 階級性的組織架構 Organization Hierarchy

由於組織較龐大、客戶關係管理、專業分工,難免會有內部階級架構,以及權力鬥爭。除了垂直關係:Partner -> Director -> Principal (Lead) -> Senior -> Associate,還有各部門的權力平衡,以及對外(客戶)溝通,菜鳥如我還在尋找生存之道。

圖7. 由於組織較龐大、客戶關係管理,難免會有內部階級架構

時間 Time/Schedule

7. 變動性高的行程 Unpredictable Schedule

由於客戶與專案的不確定性,專案有可能隨時停止,或是突然被分派到其他專案,而這些專案有可能分派在美國各地,大城市、小鄉鎮,甚至有機會被派駐倫敦、新加坡等辦公室。

在BCGDV,我第一個專案被提前中止,原本HR說我可能會被分派到墨西哥的project,在專案開始前可以放鬆一兩個禮拜,結果專案結束的下週,他說你可不可以幫忙Toronto一個禮拜的行銷企劃,現在我則被分派到Boston的能源專案 😂

圖8. 由於客戶與專案的不確定性,專案有可能隨時停止,或是突然被分派到其他團隊

8. 預期的長工時 Expecting Long Hours

當與客戶重大會議的前個禮拜,為了求好心切,有可能需要待到深夜。有一次,我們為客戶舉辦長達一個禮拜的workshop,我們幾乎天天待到半夜,隔天ㄧ樣早上八點半開會。

相對來說,在科技新創的行程較為穩定與彈性,我幾乎每個禮拜都有一天work from home,平時一般大概十點到公司,六七點下班,如果早上想在家工作,中午到辦公室也沒有問題。不過溝通上,新創公司比較spontenious,週末有可能要處理用戶的bug、客戶需求等。

圖9. 相較而言,在科技新創的行程較為穩定與彈性

其他 Others

9. 資源運用 Resource

大公司的營運相較穩定,因此資源較為豐富,包含辦公室、飲食、清潔、教育、出差費用等都有明文說明;在科技新創時,我們CEO算是很大方、信任員工:「把公司的錢當作自己的錢,該花的當然還是要花,但要懂得節制」

例如我們team上活動曾經去過Break Bar, 即興表演課,都是增進團隊感情的方式。即興表演課很有趣,我們分成小組,有不同的創意表達練習,除了緩和平時緊繃的工作氣氛,也更認識彼此的個性。

這方面我覺得美國西方文化相對自由,在亞洲社會可能會比較節儉。

圖10. 大公司的營運相較穩定,因此資源較為豐富

10. 商務穿著 Business Casual Dress Code

穿著也是很重要soft skill服裝可以間接地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這點其實是我一開始最擔心的,記得在開工之前,公司寄了一封信說明服裝規範:不要太暴露、不要太貼身等。平常習慣穿T恤、牛仔褲、寬褲、破褲、短褲、涼鞋的我,要叫我突然穿西裝外套、雪紡襯衫、高跟鞋,想到就很不舒服。

還好Digital Venture整體的氛圍還是偏科技新創,所以只要不要太誇張都在允許範圍,當設計師的其中之一好處,就是可以大膽的展現時尚。當然與客戶開會時,必須穿著正式。

圖11. 穿著也是很重要soft skill,服裝可以間接地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總結 Summary

「你喜歡新的工作嗎?」很多朋友問我這個問題,但我總是露出困惑的臉,一時答不上來。我仍在處理龐大複雜的資訊,適應新環境的文化,和消化內心的感受。

我懷念當初在新創公司,大家像是家庭一樣,互相關心、照顧,為了公司共同打拼;同時也珍惜在BCG的資源,看到各式各樣的人和產業,有了不同的體驗。

如果還有機會選擇一次,我想我還是會選擇一樣的道路,畢竟沒有走過,就不會知道其中的滋味,也期待之後有更多知識與大家分享!

以上簡單描述了我加入管理顧問業兩個月的心得,當然不慎完整,不過這是我第一手的資訊,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希望對你的職涯有幫助 ☺️

圖12. 在科技新創Fevo離職前的聚餐 / 加入BCGDV後的全公司會議
圖14. 看淡一點,其實就是一份工作罷了!
圖15. Thank you

--

--

Shandy Tsai
UXeastmeetswest

Sr. Product Designer @ Duolingo | Co-Founder @ UXEastMeetsWest & Asian Creative Foundation | @shandyartadven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