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作簽證簡介 / UX科系參考

uxeastmeetswest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May 29, 2017

【本文適合對赴美求學、就業、對UX/UI相關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在美國工作,說容易不容易。除了課業、工作外,自己需要處理許多生活上的事,電信公司、公寓租約、銀行開戶等等。然而最重要,大家時常討論的是:美國工作簽證申請

來美國前,對於簽證的事,我真的完完全全什麼都不知道。很天真的認為,好好上學、認真面試、畢業後拿到工作,就可以後枕無憂了。

但在求學的最後一個學期,陸陸續續準備申請OPT的資料、工作後隔年四月要繳稅、申請H1-B時要準備各種身份居留的文件、沒有抽到H1-B的話,必須申請OPT 24-month extension。看到現在,坐在電腦前的你,可能被這些專有名詞弄得一頭霧水。

因此,促成作者寫這篇文章的動機。讓對UX/UI有興趣,想赴美求學、工作的孩子們,透過深入淺出的圖解,對美國工作簽證法規有基本的認識。

今天的文章,主要想讓大家了解:

1. H-1B 工作簽證是什麼?

2. 我們為什麼需要工作簽證?

3. STEM是什麼?在簽證上的優勢?

4. 若未來想從事UX相關工作,選擇科系參考

同時會簡介以下五個與工作簽證相關的名詞:

A. H1-B 工作簽證

B. 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 (CPT) 課程實習訓練

C.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OPT) 選擇性實習訓練

D. STEM OPT 24-month Extension 理工科系學生工作簽證延期政策

E. 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Document (EAD) 美國工作許可證

圖1. H-1B為美國最主要工作簽證的一種,取得後外籍人士才能在美合法工作

網路上有許多更深入的介紹及申請流程,請於文章最後點擊連結:)

1. H-1B 工作簽證是什麼?

H-1B是一種非移民的居留資格,為美國最主要工作簽證的一種,全名為Specialty Occupations/ Temporary Worker Visas,發放給美國公司雇用外籍具有專業技能的員工

許多外國人赴美求學,美國政府為了留住外國高等人才(如工程師、科學家、醫生等),於1990年,美國政府開放H-1B工作簽證,議會同時保證會保護當地美國人的權益。

因此,每年總共開放85,000個名額,於四月時隨機抽選。其中65,000是給至少具有美國大學學歷的外國人,而另外的20,000名額保留給具有碩士學位或更高學位的外籍人士。

持有H-1B簽證者可在美國合法工作三年,之後再延長三年,六年期滿後如果簽證持有者身份尚未轉化,則須離開美國。或有定居在美國的計畫,同時間可以申請綠卡。

在2016年時,申請人數達到高峰236,000,將近是2013年的兩倍(124,000申請者),錄取率是36%。

圖1. H-1B近五年申請人數(數據來源:USCIS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

2. 我們為什麼需要工作簽證?

想像你是美國政府,有大批的求學子弟來美國求學,畢業後這些外國人想留在美國工作,你想要留住好的人才,創造經濟的繁榮。同時,不希望批准過多的人,影響美國公民的工作機會。因此,美國政府限制了簽證數量,制定了相關的標準,如:

A. 教育需求 Education Requirement
最低持有美國大學學歷 ( 或同等學位或經驗 ),而在與工作名稱相對應

B. 合法雇主 Valid Employer-Employee Relationship
有效證明員工與雇主之間明確的關係,例如:開工日期、薪水、如何評斷績效等

C. 專業需求 Specialty Occupation
這些工作是需要專業知識的職位。例如:工程師、科學家、研究員、醫生等

而我們在美國人眼裡是”外國人”,因此,我們必須申請工作簽證,才能在美國境內合法工作。就像在台灣,外國人若要來台灣工作,也必須向政府提出申請。

以下圖表為H-1B相關統計資料,讀者可以發現H-1B的申請人多從事科技相關產業,工作地點大部分在美國的科技重鎮 — 矽谷,年薪也比美國人平均年薪($50,756)將近多了50%。

關於川普上任後,政策偏向保護、增加美國公民工作機會,對H-1B簽證發放的相關條例可能會更加嚴苛,例如:增加申請費用等,在此不特別探討。

圖2. H-1B申請者相關統計資料 (資料來源:CCN money)

3. STEM是什麼?優勢?

STEM的全名為: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美國政府一項鼓勵學生主修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計劃

美國政府STEM計劃讓其專業人才能在美國境內,有較充裕的時間申請工作簽證,轉換移民身份。

我製作了以下圖例,讓大家對工作簽證申請時間有基本的概念:

圖3.1 美國工作簽證申請時間軸

在了解優勢前,以下有幾個名詞要說明:

3.a 課程實習訓練 Curricular Practical Training (CPT)
是允許學生在外合法實習的許可,且工作領域必須與學習專業相關

3.b 選擇性實習訓練 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OPT)
是指持有學生簽證 (F-1 Visa) 的學生在畢業可以有一年合法工作的身份許可,工作必須和所學的專業相關。
畢業前90天向美國公民和移民服務局USCIS (U.S.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 申請,必須通過申請EAD卡才能開始工作,在沒拿到EAD卡前,無法合法在美國工作。

3.c 美國工作許可證 Employment Authorization Document (EAD)
簡稱EAD卡,是移民局准許外國人在某段時間内(通常為一年)在美國工作的一份授權就業卡。擁有EAD卡,外國人可以在美國合法地為任何雇主工作。

2016年,美國政府DHS國土安全部將STEM專業OPT延期從17個月調整為24個月。也就是說畢業後至少可以合法在美工作三年,每年四月可以申請H-1B。比起一般科系,STEM專業的人可以有三次抽H-1B的機會。

圖3.2 申請STEM OPT延期的資料至少十件,缺一不可,過程十分嚴謹慎重

4. 若未來想從事UX相關工作,選擇科系參考

【在此所謂的參考,是指以簽證為選擇科系的主要考量】

舉例來說:圖中的煎蛋是指設計能力。你有可能設計能力很純熟,但由於選擇的科系,OPT只能提供你在美合法工作一年,抽H-1B的機會只有一次。有些公司不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花了時間面試你,給予你很好的薪水,但你有可能只能在公司待一年。與其如此,這些公司寧願給予工作機會給當地美國人,或者工作簽證相對穩定的候選人。

圖4. 應徵工作可能會遇到的情形

由於STEM計畫有利於未來簽證申請,其會影響到找工作時的談判能力。因此,在選擇科系上,可用STEM科系作為選擇的參考 ( 筆者立場單純就工作簽證發放為主要考量,當然學校、課程內容、學習環境、學費等,也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 。

以下簡單列了五所在STEM計畫內的UX科系(研究所):

  1. UC Berkeley: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HCI)
    https://www.ischool.berkeley.edu/programs/mims
  2.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Human Centered Design & Engineering (HCDE)

    https://www.hcde.washington.edu/
  3.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
    Master of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MHCI)
    https://www.hcii.cmu.edu/academics/mhci
  4. University of Michigan: Master of Science in Information (MSI)
    https://www.si.umich.edu/academics/msi/pathway-success-user-experience-designer
  5. Bentley University:
    Master’s in Human Factors in Information Design (HFID)

    http://www.bentley.edu/graduate/ms-programs/hfid/program-overview

在美國求學的好處是,美國大學對學生就業非常重視,校內都會設置專業的職涯中心,學期間都會舉辦許多相關講座及就業博覽會,也有特別對外籍生舉辦的簽證說明會,多去參加,了解美國就業環境,都是很棒的資源。

恭喜你!在短時間內接收這麼多資訊及專有名詞,還沒有頭昏腦脹,至少你對美國工作簽證有了初步的認識。當初作者在學校懵懂無知,走了許多遠路,希望藉由此文章,減少大家的疑惑。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指教!謝謝觀看,讓我們期待下星期的文章:)

--

--

uxeastmeetswest
UXeastmeetswest

We are 4 passionate UX designers, working in both China and the US. We share our work experience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personal UX perspec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