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求職經驗分享】資深產品設計師面試流程(上) Sr. Product Design Job Interview Process I

Shandy Tsai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12 min readAug 20, 2019

【本文適合想了解美國求職環境與找工作的你】

曾經好奇在美國求職的經驗嗎?或是正在找工作,而不知從何開始準備?

這次想和大家來分享在美國前半年找工作的經驗。在國外求職,除了必備的設計實力和工作經驗,語言表達能力是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練習的,自信是世界通用的,了解自己的優勢,加以放大,讓公司看到你的獨特之處。希望本文對大家找工作有幫助!

(以下是個人真實經驗,並不代表所有立場)

1. 概要 Overview

背景簡介 Snapshot學歷 Education
臺灣學士
美國碩士
工作經驗 Work Experience
產品經理1年
產品設計師2年
美國簽證狀態 Visa Status
H1B 特殊專業人員/臨時工作簽證
申請職位 Job Title
資深產品設計師 Sr. Product Designer
求職時間 Timeline
3個月 (準備作品集到確認Offer)
錄取/申請公司 Offers/Applications
2/75 (2.6%)
***以下為個人面試經驗,僅供參考

2. 準備時程 Timeline

我把準備過程整理成時間軸,讓大家可以大概了解美國申請過程的狀況。花最多時間的是在整理過去的作品跟思考呈現方式,畢竟作品集是面試的篩選第一關,必須有效傳達過去的工作經驗和個人特色。

有了初步的作品集,就開始丟公司,作品集不需要到盡善盡美,可以根據面試的過程作調整。我每天至少都會丟五家公司,主要管道是LinkedIn,這次反倒沒有用Indeed。

美國注重工作實戰經驗,比起剛畢業找第一份工作,公司回覆率較高,也曾有公司主動在LinkedIn私訊我工作機會。

面試包含各家公司的人資電話面試、設計主管電話面試,到現場面試。最後一關則是從拿到錄取,到決定公司,和公司談薪水、條件等。

圖1. 個人申請美國資深設計師的面試時程

3. 面試流程 Overview Interview Process

經歷三次在美國找工作過程,我列出了在美國設計師面試流程的基本項目,以下會分項說明。

圖2. 美國資深設計師面試流程彙整 Sr. Designer Process Overview

3.1 自我介紹 Self Introduction

準備時間 Preparation Time
花費精力 Effort
★★★

最基本,但也是製造第一印象的重要機會,短短一兩分鐘,如何讓面試官在茫茫人海中對你有印象?試著列出自己特長與記憶點,保持積極的語氣,需要不斷的練習。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30秒電梯說話術,試著在30–60 秒提出簡明扼要的資訊讓對方對你有興趣,不論是求職、社交場合都非常重要。

我個人會提到自己是工業工程背景,除了數學統計外,對人因工程更有興趣,也一直想往創意與設計的方向走。UX領域是工程與設計的完美結合,因此來到美國學習更多知識。在求學期間,和三五好友從LA開到San Francisco參加Emirates Hackthon,雖然兩天沒有睡覺,那份興奮和成就感特別深刻,之後便決定往UX發展。

1.2 作品集回顧 Portfolio Review

準備時間 Preparation Time
★★★★★
花費精力 Effort
★★★★★

有條理地敘述自己曾做的項目與專案,向面試官闡述自己的經驗與貢獻。建議在開始講解過程前,給面試官一個摘要,快速掌握這項目的重點,包含:項目簡介、挑戰、職責、時程、產出、對公司的影響等。

在資深設計師的面試更強調設計決策、用戶測試、回饋及迭代過程,例如:在用戶測試中學習到什麼?如何評估產品成效?如何決定迭代的方向?

除此之外,面試官也會詢問與團隊合作的經驗,如:和產品經理職責的區別?和工程師合作過程?項目中的困難點?如何解決?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會改善哪方面?等問題。

1.3 設計挑戰 Design Exercises/Case Study

準備時間 Preparation Time
★★★
花費精力 Effort
★★★★★

我個人稱作為「回家作業」,在電話面試後,面試官會出題目讓面試者做設計項目,通常時間為一到三天不等。

題目會有一個主題,定義較為廣泛,面試者必須自做假設,進行背景研究、用戶分析及設計。面試官主要想看你解決問題的流程、分析能力,以及設計實力,因此研究和設計的完整度在這裡十分重要。

曾做過的題目包含設計Google食譜頁面、Edtech介面改善、遊戲工具介面設計、針對糖尿病患者的數位產品等,下集會與大家分享更多細節,敬請期待😉

1.4 產品分析 Product Critique

準備時間 Preparation Time
★★★
花費精力 Effort
★★★★

這環節有多種形式,有的面試官會在聊天時問:「聊聊你最喜歡哪個產品?為什麼?」或是「不喜歡的產品?為什麼?」;或是正式提前告知有產品批判環節,面試者從多種角度進行分析(交互、視覺、商業等)。

臉書面試APP Critique是必備環節,在Video call面試前,通知面試官你使用的手機款式,通常面試官會指定App,開始進行分析(UX Audit)。

除了以產品設計師角度專業分析產品外,面試官也注重邏輯,和設計決策如何影響用戶和商業模式。分析角度可以從價值主張、用戶族群、架構、設計規範、介面元素、互動設計、視覺等。

這部分可以透過練習而專精,不過平常使用產品時,可以訓練自己多思考,多問自己為什麼這產品會這麼設計?優點缺點在哪?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熟讀iOS guidelineGoogle Material Design十分有幫助。

1.5 白板挑戰 Whiteboard Challenge

準備時間 Preparation Time
★★★★
花費精力 Effort
★★★★★

白板挑戰是臨場面試常見的方法之一,通常公司會出一道題目,讓面試者與面試官brainstorm,在很短的時間內發想、做假設,畫出解決方案,一邊解釋自己的思考過程。時間大約是30分鐘到兩小時不等。

我個人覺得抗壓力在這階段很重要,在時間限制下,以及當場遇到陌生人會緊張,有許多現場狀況必須臨場反應。

根據公司,白板挑戰可能會有些不同,大部分注重思考邏輯、表達能力、以及與面試官們的互動。我遇過得比較像是和他們一起brainstorm,釐清問題、想出設計並視覺化。所以在溝通上,如何問對的問題?遇到不同意見如何反應?讓面試官試著想像未來和你工作的合作模式,更了解面試者的性格與工作態度

曾遇過的白板挑戰包含:如何讓Uber可以request多人路程?Instacart如何確認多人合購訂單和結帳?協助紐約市政府設計官方旅遊的app、設計Airbnb老年人屋主規劃的dashboard,以及設計Netflix business dashboard等。

***題外話:用英文解釋、思考不簡單,可以多看題型、模擬面試,尋找適合自己的方式。然後記得當場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若有任何不清楚,不要害怕問問題,摸清楚題目方向與定義問題scope,不要離題更重要。

1.6 專業/情境問題 Technical / Behavioral Questions

準備時間 Preparation Time
★★
花費精力 Effort
★★★

曾被問過的專業問題包含:

  • 如果開發新功能,工程師說做不出來,這時候你會怎麼處理?
  • 跟產品經理如何合作?如何定義產品roadmap?
  • 設計團隊有幾個人?如何合作?
  • 對程式語言的了解有多少?工作需不需要寫code?
  • 是否有做過Design system?說明開發的過程

在跟Uber Eats設計主管面試的時候,有整整45分鐘都在問行為問題:

  • 你為什麼喜歡設計?
  • 下一份工作你在尋求什麼機會?
  • 在工作的期間,印象最深刻的時刻?
  • 下一份工作,最想成長的領域?
  • 你的強項是什麼?UX, UI 或是其他?

這個環節,是面試官更了解你的經驗和人格特質的好機會,我個人是認為在這裏盡情展現自己的性格與獨特之處,讓對方印象深刻。

譬如我提到自己是工程背景,一開始並沒有任何平面設計的經驗,在Fevo的期間嘗試辦B2B客戶活動,自學branding、繪圖、印刷等技能;以及私底下經營社群UX四神湯Asian Creatvie Collective的過程及成果 😉

2. 各公司面試過程 Interview Process by Company

根據公司,面試內容會稍作調整 Hiring process is different at every company

不同的公司,在順序上會稍微更改,不過形式大同小異。以下是我這次找工作,親身經歷+蒐集資訊的整理。

有趣的是,科技公司都有現場的白板挑戰,看重臨場反應及實力;BCG是唯一有設計挑戰的公司,可能跟顧問業有相關,畢竟顧問業必須根據客戶需求做研究和簡報,在面試時特別注重表達能力。產品分析App Critique是Facebook獨特的環節,可以事先做準備。

像是較有規模的公司,會根據團隊工作內容及領導者風格,問問題的方向也會不太一樣。這次有機會面Uber底下外賣(eats)跟無人車(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 ATG)的組別,Eats的主管比較注重個人成長及學習,因此問了許多行為問題;而ATG因為還在前期發展,因此必須能接受不確定因素(ambiguity)與各部門的溝通。

圖3. 各公司的面試流程不盡相同

4. 不藏私面試結果 Results

當初丟了近80家的公司,真正回應的大概只有10家,經過兩到三次的電話面試,到實際現場面試,最後拿到兩家錄取通知。

除了設計實力、實戰經驗、英語溝通能力,雇主必須願意或是有能力幫你申請外國人的工作簽證,通常大公司比較有經驗,小公司不一定有能力申請,在丟工作時也是必須注意的一點。

圖4. 作者不藏私的面試結果

5. 小結 Summary

找工作是個身心靈的考驗,除了準備好自己的作品集、面試外,面對公司不回應或是拒絕的結果,必須保持平靜正面的心態。當然,認清自己的輕重緩急,保障原本工作,用最少力氣達到最大效果。

準備面試的文章有很多,這次想跟大家分享親身經歷,讓大家對美國的求職環境有更一步的認識。下集會介紹更詳細的案例分析和白板挑戰,請大家拭目以待,有任何問題也歡迎留言喔 😎

圖5. 當拿到錄取通知的那片刻還是挺感動的~

--

--

Shandy Tsai
UXeastmeetswest

Sr. Product Designer @ Duolingo | Co-Founder @ UXEastMeetsWest & Asian Creative Foundation | @shandyartadven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