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 UXer 的 WFH,紀律使我們自由

NathanChen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9 min readMar 31, 2020

本文適合(1)最近正在 WFH 的 Anybody

嗨,想必最近的時間裡,小夥伴們多多少少都受到了 COVID-19 影響,相信也陸續開始嘗試在家/遠距工作的方式,當然或多或少也為設計工作者帶來新的工作問題。

其實,遠距工作 (Remote) 的模式,在很多的互聯網公司早就盛行有年,比如大家熟知的建站軟體 Wordpress 的母公司 Automatic,一直以來都是採用的全球 Remote 工作的方式。

而身為腦力工作一份子,原先的工作方式其實處在相對低約束的工作環境裡,比如無打卡的上班時間、責任制的工作模式,一直以來應該是習慣處在這種低約束,講求創造力的環境裡。

因此,如果是首次嘗試遠距工作,可能會因這樣的低約束工作習慣,導致自己的工作產能不增反降。

接下來,本篇文章就會從遠距工作的幾個角度,談談身為 UXer 的我們,該如何轉換心態,讓自己的工作效能提高,還能真正擁有更多創造力的時刻。

“ 最關鍵也是最優先的,是先調整自己的心態 ”

對於身為腦力工作者+需要感性創造力的 Uxer 來說,聽到 WFH,第一反應大多數是能處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擁有更多不被人打擾的時間,肯定能創造出更多令人驚豔的設計。

是的。在家/遠距工作方式的確不用受到來自公司的約束和管理,但是熟悉的環境卻未必能增加自己的創造力。

由於工作和生活的界線開始變得模糊,加上周遭的干擾因子(比如眼前的電視,垂手可得的 Switch),大腦會不自主的暗示你,將心態往生活的方向傾斜。

因此,對於以往講求自由的設計師來說,能真正提高產能,保持創造力的重要關鍵,反而卻是保持紀律,畢竟,遠距工作依然是工作。

“保持良好的紀律,才能讓自己處在正確的狀態 ”

因此,分享幾個在遠距工作中,身為 UXer 可以嘗試保持紀律的好方法。

01 建立一個啟動工作狀態的儀式

簡單說,就是找到一個能將自己的身心向工作狀態轉移的方式。

遠距工作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生活與工作的界線變得十分模糊。因此最大的問題首先是如何讓自己在起床後,能在離開床上到達電腦前的這段時間內,進入工作的狀態中。

在以往的工作日中,準備早餐、趕大眾交通、坐到工作位上,這些過程其實都是間接在告訴大腦進入工作狀態中的暗示。

因此,找到一個區別於休息日早晨的「行動」,就是一個進入「工作狀態」的不錯方式。比如簡單做個暖身運動、簡單梳洗換裝,都能幫助自己的大腦識別今天並非休息日的信號。

另外,由於來自外部的約束變少,排定每天工作的優先級變成了「必做事項」。當同事或合作者也同樣進入遠距工作時,滿足對方工作的協作需求,會變得更加頻繁。

如果在短時間內來看,這些協作需求的滿足十分重要,但放到以天為時間的單位來看,可能會因為這些瑣事影響到自己今天產出,間接影響到了明天或後面的協作,導致晚上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加班。

因此每天早上確認自己必完成的三件事情,把時間主要放在這上,並適時留出 Buffer 應對其他突發請求,能幫助自己更順暢的適應 WFH 生活。

另外,工作與生活的界線模糊,其實也帶來了對應好處,在排定工作的三件優先事項外,也能設定每天在生活中要完成的三件事情,並在工作遇到困境時,適時轉換穿插處理生活中的事項,比如準備中午晚上的食材。

如此,除了能做好工作上的事情外,也能在「上班時間」處理生活瑣事時,讓自己的大腦可以有個緩衝的留白。

或許你會發現,在大腦有了緩衝留白後,再回頭進入工作,會異常順暢的解決之前遇到的問題。

當然,一件事情必定有始有終。將自己從工作狀態拉回生活狀態的儀式,也是遠距工作中的重要紀律之一。

在家/遠距工作中,一個常見的困擾就是工作狀態無法脫離,即使闔上電腦後,思緒仍然處在尚未解決的問題上打轉。有時甚至會影響到與家人相處的時間。

這時給自己定下「下班時間」,反而變得十分重要。除了能適時的給自己施壓未完成事項的壓力外,也是給大腦一個脫離當前狀態的暗示。

在「下班時間」來臨後,可以安排一個與工作無關的事情,盡可能地轉移掉注意力,比如拿起 Switch 打個動物森友會犒賞自己(精神時光屋 :P),或是大喊一聲「下班啦!」都是推薦的好方式。

當然,事情總是做不完的,「下班時間」到了後,如果手頭剛好有個重要的未完成事項,「未完成工作的罪惡感」就會不自覺而生。

此時可以先問問自己,今天是否有按「上班時設定的優先級」完成待辦事項?今天花了多少時間在「幫助自己集中注意力進入狀態」?是否有適當的將今天「工作與生活的事情穿插完成」?

千萬不要讓自己處於「有件重要的事情得完成,但又莫名想休息」的狀態,既影響到了生活,也讓自己處在一不健康的心理狀態中。

RECAP:

01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進入工作狀態的儀式

02 設定自己今天工作上與生活的三件事情,並排出優先級

03 找到一個適合自己脫離工作狀態的儀式

04 結束工作時,短暫回顧今天的執行狀況與優先級安排

02 善用注意力集中方法,降低干擾源

一個好用也有效降低遠距工作干擾源的方式,就是「Pomodoro method」工作法,也就是大家比較熟知的「番茄鐘工作法」。

番茄鐘工作法的重點,是種有效在「專注」、「放鬆」之間切換的工作技巧,且不必執著於兩種模式的時間週期,藉由高強度的「專注」,再搭配短時間的「放鬆」,讓大腦中的資訊可以互相連結,提升工作效率。

番茄鐘工作法的基本操作方式,可以按照:

  • 決定一個目標
  • 設定一個專注週期 X 分鐘,全心投入在該事項中
  • 一次的 X 時間到,休息 Y 分鐘
  • 重複以上 4~5 次,休息較長的 Z 分鐘

較常見的番茄工作法,大多是建議以「專心工作 25 分鐘,休息 5 分鐘」作為剛開始的時間設定。但其實時間的設置是因人而異,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切換週期。

Source: https://unsplash.com/

有沒有印象有這麼幾次在工作日下班後,回到家沖澡放鬆思緒的時刻,突然對於工作上的難點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 WHITE SPACE 」。

White Space at Work 的概念,其實說的是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一段刻意留白的時間,漫無目的放空,可以幫助大腦整理短期、長期記憶。

當結合番茄鐘工作法時,可以嘗試在循環幾次的專注週期後,嘗試給自己一個放空的時間,但記得不要做過於強烈的休閒運動(比如打 Switch),如果大腦仍然保持思考,那其實是沒有達到 WHITE SPACE 目的的。

RECAP:

01 基於每日排定的優先級,設定番茄工作時

02 進入每段番茄時中較長的休息時段時,進行放空 WHITE SPACE

03 「下班時間」後,概算每個事項的難度,及需要的番茄週期

04 以此類推,保持每天的工作紀律

03 透明的信息,可以降低無謂的溝通

遠距工作中最難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溝通」與「協作」。

當你們都在公司的座位上時,由於面對面的關係,你可以清楚的知道對方正處於專注狀態。藉此來判斷是否要立即打斷對方的工作,或是稍後。

但在遠距的工作中,動動手打個電話是如此的簡單。如果再搭配好用的視頻會議工具(Zoom、釘釘 了解一下),那分分鐘就會有奇耙在遇到問題時,拉上一堆人進到會議裡溝通。

然後你就會很想很想衝到對方家裡,當面幹死這個奇耙仔 :目

遠距工作中最需要以小團隊方式來制定規則的部分,就是針對「非即時溝通」有個約定俗成的機制。以協作小團體的方式,更加明確訂定每天固定「大家要在一起的」時間。

所謂「大家要在一起」,就是保持最小單位必須要與會的人,約定好每天的固定時刻在一起對焦問題。這個固定的時刻長久下來,無形中會幫助協作者省掉很多可能不必要的溝通成本。尤其在跨國團隊中特別需要這個機制。

另外一個不錯的遠距工作協同小技巧,就是組織者盡量降低每個協作團體的「不安定感」。盡量把每個要完成的工作目標具體化、精確化、微小化。

比如說以協作單位建立「專案資料庫」,讓相關的資料與檔案共同存放,將積即時溝通和相依賴的訴求。同時也間接讓每個人的工作進度更加透明。

而在需要協同的文件上,需要更強化「版號註解」的可視度。明確傳達當前文件的經手人、最新處理時間、更改內容範圍。這樣可以降低轉移文件時的溝通成本。

RECAP:

01 以最小協作團隊為單位,針對「非即時溝通」有個約定俗成的機制

02 明確訂定每天固定「大家要在一起的」時間

03 工作目標具體化、精確化、微小化,降低協作的「不安定感」

04 強化「版號註解」,降低轉移文件時的溝通成本

最後的最後,祝福大家都能順利在 Work From Home 後回到 Walk From Home,平平安安的渡過這次危機,不管在哪個國家工作,都能順利的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讓我們一起在心中默念一下

“紀律使我自由,紀律使我自由,紀律使我自由“

謝謝大家看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也請記得贊一下喔!如果覺得寫道你的心坎裡,但也不要吝嗇用力點個五次贊!我們下次見囉 See ya~

-Nathan

--

--

NathanChen
UXeastmeetswest

Staff Product Design @Dingtlak.inc Alibaba Cloud., believe in design is communication, to User, to Product, to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