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回顧:聆聽內心和獨立勇敢的一年 A year of self-care and growth

離開BCG,加入Duolingo — 專注於充實自我、大膽探索的一年

Shandy Tsai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13 min readJan 2, 2023

--

如果只能用一個詞彙來形容2022,我會用 探索 Explore

這應該是唯一的一年,真正的「一個人」,不論是在情感或是思想上,真正的 “ 獨立Independant ”

Figure 1. Sunset in Brooklyn Navy Yard
圖1. 紐約Brooklyn Navy Yard的黃昏美景

文章摘錄 Table of Content

職涯 Career
離開 ” 舒適圈 ” 與頭銜 Leave my comfort zone and the title
回歸熱愛產業、打造一流產品 Join a mission I truly care

冒險 Adventures
一個人的東亞行,重新追朔根本 Solo trip to North East Asia
透過心理諮商、戶外活動、朋友,陪我度過低潮與焦慮 Therapy, outdoors, friends help me cope with anxiety and fears
充分利用紐約的多元豐富,探索熱愛的藝術人文 Fully explore New York art scene
重新思考人與人的關係,珍惜更寶貴的時間 Prioritize my time and relationship

職涯 Career

離開 ” 舒適圈 ” 與頭銜 Leave my comfort zone and the title

是的,我離開了工作將近兩年半的BCG Digital Venture。在這期間我參與了10 個專案,客戶產業包含:金融服務、醫藥保險、能源、民生用品、政府機構等;從 Sr. Experience Designer 升遷到 Lead Experience Designer,帶領著設計師與研究員的團隊。

在全球頂尖的產品顧問公司我學習了做專案的系統方法剖析問題的角度提案報告的架構、溝通說服向上管理。最重要的是,我認識一群來自世界各地聰明、有才華、善良、有趣的同事們,打開我的視野眼界。我起初以為顧問都有種自以為是的跩跩樣 😂 ,但不是,每個人都是帶著好奇心、想學習的心,去協助客戶解決問題,發展各自的職涯。

我一生都不會忘記這難能可貴的經歷,並且懷抱著感激的心情,讓我實實在在體驗了 ” 實戰MBA “(包含星期一凌晨的飛機到客戶端、熬夜準備簡報資料、犒賞團隊的豪華大餐、用全英文帶領客戶工作坊…等等)。

離開的原因主要是我真的很想打造一個 ” 非常好 “ 的產品,真正為用戶帶來更深遠的影響與團隊一起發展成長,除了設計以外,能參與經營產品、工程、商業、行銷…等過程 — 我想回到甲方公司,而且是我”喜歡”的產品

Figure 2. Colleagues, Clients, Friends at BCG
圖2. 在BCG工作兩年半,認識很多很棒很聰明很讓人敬佩的客戶同事朋友們

回歸熱愛產業、打造一流產品
Join a mission I truly care and passionate about

其實當初二三月開始找工作的時候,真的沒有想到Duolingo。最一開始的目標是想進入我內心的夢幻公司 — Spotify, Airbnb, 或是Coinbase虛擬貨幣相關產業。

很幸運地透過獵人頭公司,幫我接洽Duolingo — 全球最大的語言學習平台。其實想一想,對耶!我一直都很喜歡教育,不論從高中當家教、大學當志工、在美國教鄰近的小學生中文、甚至建立UX四神湯分享。Duolingo 結合教育、語言、文化、科技與設計,不就跟我的熱情不謀而合嗎?

九月中加入後,說真的,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加入一個公司是這麼的自然,所謂的自然,包含公司文化理念、團隊間合作、人與人的互動,都非常自然地融入 naturaly blend into the team。

下圖是我在11月底代表團隊參與語言教育者的研討會,認識來自全美的國高中大學的外語老師,向他們介紹我們的產品、做前期的用戶研究與測試、或是解決任何的疑難雜症。

在演講的Q&A,一個高中外語老師Marcela問了一個跟產品相關的問題,但由於時間關係演講者沒辦法即時回答,於是結束後我跑上前與Marcela詢問更詳細的細節,並順利地解決她的疑惑。我記得她緊握著我的手說:

「謝謝你!真的很謝謝你!很少人會這麼用心的聽我們 (老師) 的聲音,你解決我一個大麻煩,讓我和學生們可以繼續順暢地使用Duolingo了!」

當下真的有種雞皮疙瘩,覺得做了正確的選擇。

Figure 3. Join Duolingo in Sep 2022. It’s a wonderful company aligned with my passion
圖3. ACTFL 2022 美國語言教育研討會十一月在波士頓舉行,與許多外語老師互動交流

冒險 Adventures

上半年的冒險寫在這,包含:

  • 報名喜劇表演,在紐約俱樂部表演
  • 出乎意料的舊金山打工換宿,與世界各地的旅客結交朋友

一個人的東亞行,重新追朔根本 Solo trip to North East Asia

年底回臺灣約一個月,決定在這段期間安排出國旅行,因為大部分的期間都在美國,也很久沒去亞洲,最後決定去東京與首爾,總共8天的行程。

我喜歡獨自旅行的自由隨性,待在青年旅館,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很幸運的也有當地的朋友帶我走走看看。

這次旅行的感觸挺深刻的,很多感官與思考上的刺激。在美國生活也將近8年了,接受十分多元豐富的西方現代文化,這是第一次好好深入的探索體驗東亞的歷史人文。

如果說東京是個彬彬有禮、乾淨整潔、有秩序得體的選美小姐冠軍;首爾就是一個活力聰慧、在街上熱情叫賣的人氣攤販吧!

Figure 4. Tokyo solo trip. really enjoy the cleanness, organization, and stability
圖4. Tokyo 東京自助行,享受日本的規律與恬靜

兩地我都去了歷史悠久的寺廟與宮殿、美術館、熱鬧流行的區域,甚至特色文化(秋葉原的御宅族文化、韓國汗蒸幕燒酒等)。

在東京很幸運地剛好遇到冨樫義博展(日本知名漫畫家),展示出歷代作品、珍貴原畫與角色故事設定。不論是繪畫的高超技巧和創意,或是複雜精細的故事場景規則設定,都讓人歎為觀止。除此之外,也很喜歡明治神宮的恬靜,以及InokashiraUeno公園,如同在城市中的綠洲,都非常適合悠閒的散步與思考,享受片刻的寧靜。

而在首爾,除了參觀壯麗的世界文化遺產 — 景福宮昌德宮,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東大門設計廣場(DDP)三星美術館 (Leeum Museum of Art)DDP是國際建築大師Zaha Hadid的作品,不規則的流線形狀及銀灰色的金屬質地,充滿未來科技感,首爾市府計畫讓DDP成為設計與時尚產業的核心。三星美術館則是由韓國傳統文化藝品一館,以及未來開放想像的二館,巧妙地結合而成。喜歡館內的規劃及呈現,如燈光、室內裝潢等的小細節都非常精美。

這次的旅行比我意外的驚喜非常多(非常開心)!可能是長大了,人生體悟不同了,所欣賞、注意的事物也隨之改變。也許對在台灣生活的讀者們,很多小細節都不以為然;然而對長年居住在美國的我 (7、8年也算是個不小的數字吧),對於亞洲的乾淨、秩序、細心都覺得十分感動,包含準時的捷運、乾淨的座位、安靜的車廂、合胃口的食物、熟悉相似的亞洲面孔等,提醒我著「啊!原來世界的另一端,人們是這麼生活著」的感受。

Figure 5. Seoul solo trip. exhilarating energy and vibes
圖5. Seoul 首爾自助行,感受整個城市的活力與脈動

透過心理諮商、戶外活動、朋友,陪我度過低潮與焦慮 Therapy, outdoors, friends help me cope with anxiety and fears

不能說生活完全順遂,有開心享受的時分,也會有難過寂寞的片刻。想在這篇文章分享,就是因為希望更多人討論、分享脆弱。

你不是孤單的 You are not alone

每個人都有自己面對情緒的方式,我透過心理諮商,與諮商師探討這些情緒;透過戶外運動,藉由揮灑汗水、擺動四肢,釋放緩和混亂的思緒;透過與好友親密的分享,去紓解難過與焦慮,得到心理層面的支持。

今年低潮包含結束一段感情、被路人騷擾、面試結果被拒、工作場合上表現不佳、或是在約會時彼此認知並不適合,決定不再見面…等。

每個人的生活都會遇到這些挫折,或是讓自己焦慮難過的事情。首先,先深呼吸,紓解平緩情緒、花些時間了解促發的原因、如果再次遇到該如何面對。我相信這些都會是對自我成長非常有幫助的養分,深入地認識自己,加強自己的抗壓力,生活的齒輪也才能繼續轉動、更正面積極的探索。

Figure 6. Thanks for all the moments with my friends
圖6. 感謝我的朋友和我一起探索、聆聽 some great memories with friends in 2022

充分利用紐約的多元豐富,探索熱愛的藝術人文 Fully Explore New York Art Scene

回頭回憶今年,真的是參加各式各樣的藝術人文表演,趁年底年初好好整理清單。我對吃沒什麼要求,但很願意把錢投入在這些藝文活動,一方面非常喜歡藝術帶來的啟發與感受,同時很享受現場演出的震撼與驚喜。

紐約是地靈人傑的藝術之都,尤其是在夏季時特別多表演,包含中央公園夏季舞台 Central Park Summer Stage,和公園裡的莎士比亞 Free Shakespeare in the Park,探索一些新的現場表演地點Elsewhere,透過非營利組織Asian Creative Foundation參加Coachella音樂節。今年心靈層面非常豐富爆滿啊!

流行歌手 Pop Music

  • Billie Eilish 怪奇比莉:我可以重複聽她的歌 Everything I wanted進入專注模式,在Spotify上我應該是Top 0.5%的聽眾 😂
  • Dua Lipa 杜娃·黎波:很喜歡她的復古流行舞曲,現場演唱會視覺效果與舞蹈也是非常動感
  • Tones and I:在澳洲街頭演唱而被發跡的歌手,2019 因為第二張單曲”Dance Monkey”走紅全球,當時年僅19歲
  • Coachella 科切拉谷音樂藝術節:每年四月在加州Indio舉辦的音樂節,現在成為沙漠、綠洲、音樂、與時尚結合的盛事

其他類型音樂 Other Music Genres

  • 嘻哈 Hip-Hop (D Smoke 參加Netflix實境秀Rhythm+Flow注意到的歌手)
  • 爵士 Jazz (Herbie Hancock, Keyon Harrold Pete Rock)
  • 巴西 Brazilian (Ney Matogrosso, Francisco El Hombre, Fado Bicha)
  • 非洲 Afro Music (Patoranking, Flavour, Juls)
  • 迪斯科 Disco (DiscOasis)
  • 電子音樂舞曲 EDM House (Zimmer, Yacine, Alejandra Sabillón)
Figure 7. I love live music!!! so powerful and inspiring
圖7. 看到現場音樂真的是最震撼興奮的時刻啊 I LOVE LIVE MUSIC

音樂劇 Musical

其他類型表演 Other Performance

  • 舞蹈 Dance
    B_TTERLAND:沈浸式實驗性舞蹈
    Fall for Dance Festival @New York City Center:紐約秋天舞蹈節,包含各式各樣的舞蹈:現代舞、芭蕾、踢他舞…等,印象最深刻的是阿根廷探戈,非常有力道與美感,十分精彩!
  • 戲劇 Play
    The Life @New York City Center故事發生在紐約皇后區,講述性工作者遭遇的社會壓迫,與屹立不搖的精神
    A Man of No Importance @Classic Stage:由The Big Bang Theory 宅男行不行 的男主角Jim Parsons領演,發生在1960s愛爾蘭都柏林的故事
  • 獨立電影 Independent Film
    You Resemble Me:講述一名穆斯林女性在法國的文化衝擊、尋找自我認同,改編真實事件 2015 Paris attacks 法國地鐵爆炸案
  • 喜劇表演 Comedy Show
    Steve Way 個人脫口秀:很喜歡Ramy這齣電視劇,Steve為其中的演員
Figure 8. inspiraing performance art
圖8. 發現自己在看表演時才會穿洋裝,展現比較氣質的一面 🤣 inspiring performance art

重新思考人與人的關係,珍惜更寶貴的時間 Prioritize my time and relationship

最後的最後,回歸到自己與家人朋友的關係。

也許是年紀漸長,覺得時間越來越 ”寶貴” 。自己已經不像20出頭歲,在學校認識很多新朋友、參加各種社團系上活動、職涯起初需要證明自己的能力、花時間建立人脈培養關係等。

雖然我還是很喜歡認識人 (身性外向者 Extrovert,透過與他人交流充電),但漸漸開始會篩選社交活動,覺得獨處休憩思考的時間也非常重要,讓自己平緩心境,才能繼續給予能量、在工作上表現、保持身心平衡。

Figure 9. my friends in Taiwan, Tokyo, and Seoul
圖9. 這次回台灣不長的時間,見面的”老”朋友們 / 右上角為在東京和首爾的朋友

經歷一年半再次回到台灣,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小到看著他們看著電視喀喀地笑、陪媽媽一起去水彩色鉛筆課、和爸爸去魚市場買魚、和哥哥到酒吧喝點小酒、和家人到戶外走走,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小片刻,都是在國外生活得之不易的珍貴時光。

家人總免不了衝突嘴角,長大漸漸了解這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畢竟是家人,必須了解包容,以良好的意圖為核心,在適當的時機溝通彼此的初衷與想法。人長到一定歲數也很難去改變,我能做的就是調整心態。最重要的,要提醒自己:「我們都是愛彼此的」。

Figure 10. my beloved family
圖10 . 永遠愛你、包容你的家人們 My beloved family

最後,

謝謝2022
謝謝我的家人好友們
謝謝我自己很努力充實地豐富這一年

期待2023
目標相對實際,會是個成熟、穩重、踏實、領導力的一年

Figure 11. Beautiful Shihmen Reservoir
圖11. 美麗的石門水庫 Beautiful Shihmen Reservoir

--

--

Shandy Tsai
UXeastmeetswest

Sr. Product Designer @ Duolingo | Co-Founder @ UXEastMeetsWest & Asian Creative Foundation | @shandyartadven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