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設計新挑戰 Conversational UX 系列 「05 Start First CUI Design<下>」

NathanChen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Apr 7, 2018

本文適合(1)初進入 UX 領域 1~3 年的 Designer(2)喜歡探索和了解新領域的 Geeker(2)近期對 CUI/VUI 有興趣的 Anybody

本篇是 Conversational UX 系列的第五篇,是延續兩 Start First CUI Design 的續集,如果你尚未閱讀過 <上> 與 <中> 集的話,建議妳先閱讀後在了解本篇內容。

如果你還沒看過本系列的第一篇和第二篇,關於 CUI 的入門內容,也建議你可以先看完後再繼續閱讀後續的文章,會對 Conversational UX 有更完整的認識。

前幾篇的文章,除了介紹語音設計的背景以及需要掌握的知識外,也大略的介紹了如何開始進行語音設計,並且說明了幾個重要的觀念,比如 Mapping Flow 的編寫、 Intent 的設計與掌握等,讓大家快速了解 CUI 設計中比較重要的設計知識。

但除了這些前置的工作外,CUI 設計中設計師很重要的工作還包含了對話內容的編寫與設計。

要知道,語言溝通是大多數人從小時候開始,潛移默化掌握的能力,長時間所培養的對話習慣,是難以在短時間內被改變的。因此在設計對話內容時,必須遵循人們熟悉且自然的對話方式,並依循一定的對話架構與規則,幫助用戶以熟習的方式完成對話。

最重要的還是因為目前技術的限制下,無法讓用戶採取自由的對話來進行交互,因此透過對話內容的設計,幫助用戶在目前的情境中完成任務,才是真正對話內容的編寫與設計的重點。

01 Nathan 所參與的 天貓機靈火眼也正式發布囉,結合語音和視覺能力,對於 A.I. 能力進一步升級

How User Start Their Conversation

如果有學過行為學或心理學的讀者,想必都知道對話行為乍看之下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但背後涉及到的認知行為與機制卻是十分複雜。

02 對話行為的幾個重要節點

過程中的每一個變量,其實都會影響著雙方的對話上下文走向,因此放到目前的技術限制下,也不難理解為什麼市面上的智能語音類產品,使用起來都偏傻 :P

因此 CUI 設計師的價值,也正在透過這些對話內容的編寫,讓用戶在對話交互的過程中,不經意地往我們已經設計好的終點前進。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對話行為機制,更詳細的內容可以參考:

01 <Paul Grice , 會話合作理論( Cooperative Principle)>

02 <John Austin & John Searle, 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 Theory)>

Differentiate User’s Conversational Intent

在語音交互的過程中,使用者或發話者第一步所給予的關鍵信息是否充足,將會大大的影響後續的對話成功率。

因此為了設計有良好用戶體驗的對話,區分發話者的當前對話屬於「清晰意圖」、「不明確意圖」或「無意圖」等。根據不同的意圖類型,我們可以直接引導用戶前往正確的對話情境。

01 清晰意圖

用戶發起的對話中,可直接拆解出對應的 Intent 時 (如還不了解用戶的 <Intent>, 或 NLU 中的<關鍵實體>,建議先閱讀上篇文章) ,代表用戶是帶有明確目的性進行交互,針對這類型的操作,用戶更多的期望是「講出一句話後」,就能獲得反饋。

因此針對這類型清晰意圖,在編寫 Mapping Flow 時,可以帶有針對情境意圖的反饋,幫助用戶更有效率的完成對話。

03 清晰意圖的對話內容

這類清晰意圖,在 CUI 設計中是相對容易的問題類型,只要再針對不同的意圖情境(ex. 任務型、命令型、搜索型、問答型 etc.),針對性的設計你的反饋機制,其實交互體驗上,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02 不明確意圖

這類型意圖才是 CUI 設計師在對話內容設計中的挑戰。

如上篇內容所介紹的關鍵實體(Slot),目前的 NLU 基本上需要這些 Slot 來判斷用戶當前的對話內容是屬於什麼樣的領域。

因此如果用戶發起的對話中,包含了可以判斷屬於什麼對應領域的關鍵實體詞,但還需要更多實體詞來完成反饋時,許多時候需要透過「多輪對話」的方式,向用戶提問關鍵信息,以進行下一步並完成反饋。

04 不明確意圖的上下文對話

本文後面會簡單介紹幾種編寫內容的技巧,編寫 CUI 產品或服務時,可以考慮遇到這類型意圖時該如何處理。

這類不明確意圖,需要設計者透過不同的內容編寫技巧,讓用戶在多輪對話中,被一步一步的限縮談話走向,最終成功完成對話意圖。從反饋的方式、反饋的內容、提問的內容等,不同的設計都會影響到使用者不同的回話下文。

03 無意圖

用戶在不了解產品或智能語音的能力時,會習慣以原生的對話方式來進行交互,很容易就會產生沒有任何關鍵實體詞的對話內容。

因此在用戶不帶有特定意圖的對話時,可以透過幾種場景化的提示引導對話,快速地引導用戶返回正確的路徑,或幫助用戶以技術所能理解的方式,給出真正的對話意圖。

Construct Your Conversation Strategy

如前面所說的,依據用戶的對話行為機制和不同的意圖類型,可能會產生許多種多輪對話的情境。因此整個對話過程中的內容設計,最好也結合著當前對話的流程,設定對話框架與設計策略。

01 提供明確的能力說明

考慮用戶在使用語音交互時,可能會遇到的各種狀況,到用戶真正終止與語音進行交互前,最好能先推測當前場景中,用戶可能會有的各種使用情境,並提供各種可能的說明,在用戶進入錯誤場景時,適時的提供幫助。

a. 盡量以簡潔、高效的目標,來設計你的說明與幫助內容

b. 透過有限選擇項,清晰地告知用戶下一步可以進行的操作,避免用戶思考

c. 善用反饋的對話內容,引導用戶進入正確的意圖操作

d. 避免不必要的信息、多餘的信息出現在能力說明中,避免用戶疑惑

02 限縮用戶的選擇項

CUI 不如 GUI 般可視化,用戶僅能依靠有限的語音提示以及短期記憶來操作。因此在回覆內容中,通過明確的提示用戶所需要進行的下一步,以及可以進行的選擇,逐步的限縮談話走向,幫助用戶完成意圖。

a. 當可選擇的選項超出 3 項時,可加入「更多選項」,避免用戶一次性接受過多信息,同時透出的選項也最好「熱門度」、「重要性」排序

b. 避免一次向用戶獲取 2 種以上的實體詞,避免用戶說出過於泛化的對話

c. 如果提供的選項並非特別重要時,可以預先填入一個熱門選項,幫助用戶快速完成操作

d. 針對垂直場景或典型目標用戶進行操作時,可以採用更具針對性的對話與選項,快速完成用戶的操作

03 修復對話內容走向

設計智能語音交互最容易遇到使用者輸入的大量無用信息,可能是因為語言錯誤性,或用戶還不熟悉如何進行語音交互所導致的。因此除了依據使用者的正常交互路徑,編寫對話流程 Mapping Flow。

還需要大量的編寫發生錯誤時的回覆內容,引導用戶脫離錯誤的使用情境,返回正常的操作中。

a. 關鍵對話過程的引導應包含 2 種信息,需要用戶明確反饋的「顯性實體」,以及幫助用戶了解當前進度的關鍵說明。

b. 加強建立用戶在對話中的信心,遇到錯誤時,應使用委婉避免過於直白的說明錯誤。

c. 針對「系統錯誤」、「服務錯誤」、「無此能力」etc. 等邊際情況,都設計對應的引導對話來幫助用戶

d. 設計離開或終止當前情境的對話指令與邏輯,幫助用戶在持續錯誤時能快速脫離當前場景

Design Your Conversation Reply

除了前面所提的三種設計策略外,在內容的編寫上也有一些已經驗證的編寫技巧,可以幫助設計師設計出更加自然更加流暢的對話。

簡潔、自然和考慮全面,是語音設計中的三大原則,實踐好這三點可大幅提高語音交互的可用性

簡潔清晰,實事求是

用戶在進行語音交互時,每次能接受的語音信息量有限,如果單次的對話內容中有超過複數的信息維度時,由於用戶無法針對語音信息來回並列瀏覽,會有大幅喪失當前信息的迷失狀況。因此只提供必要的信息,才能更好的幫助用戶完成交互。

01 簡短語言來傳達重要信息

02 避免出現過於武斷、不相干的信息

03 跟從對話合作原則進行有效對話

05 對話合作原則是由美國的語言哲學家 格萊斯(Paul Grice)所提出

用語自然,貼近生活

語音交互相比圖像界面的優勢除了效率外,就是用戶早就了解該如何進行對話交互,因此在設計對話內容時,要更加地利用這個優勢。

CUI 設計師在初次嘗試編寫對話時,很容易陷入無意識地使用書面語的結構來編寫,然後這樣的書面語在真正進行對話時,是非常的不自然且難以理解,因此編寫完你的對話內容時,建議可以大聲閱讀出來測試你所設計的對話。

01 避免使用技術類、專業類用語

02 以「說明+提問」的方式設計追問句

03「引導」比「提問」會來得更有效果

考慮全面,反饋即時

由於語音交互是無法透過有形實體,來限縮用戶的使用路徑。因此用戶在與你所設計的智能語音交互時,考慮所以可能發生的情境,適當提供修複性地引導,幫助用戶從錯錯誤中恢復,返回設計者所希望的路徑中。

01 制定正向信息確認策略,逐步加強對話信息

02 以「鼓勵」取代說明「錯誤」

以上的設計策略和對話內容編寫原則,都是幫助設計師在進行對話內容編寫的工作,許多原則和內容在沒有真正嘗試進行設計時,是很難直接理解的,所以有興趣的小夥伴們~也能嘗試自己設計一個對話應用。

比如使用 FB 的 Chatbot 服務,並試著結合本篇文章所提到的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如此你會對這些說明更有體感。

今年 5/3–5/5 在台北舉辦的 MIX 2018 創新設計年會。不僅在大會中有人工智慧專場,在 5/3 上午 Nathan 也會有一場 語音交互設計實作工作坊,歡迎大家到時來現場一起參與了解智能語音設計師的日常工作喔!

本篇是 CUI 設計系列的第五篇,提供一些語言編寫上的技巧與案例,幫助大家更快的認識 CUI 設計中,很重要的內容編寫環節,希望能幫助大家對 CUI 這個領域有更全面和更貼近的認識。

系列文目前到這邊,Nathan 主要想跟大家聊的 Conversational UX 也將告一段落,還有預備著幾個比較深入的內容,預計等到後面,再找機會跟大家聊聊。

如果你對於 CUI 設計也有不同的看法,或者發現 Nathan 的文章中有錯誤的部分,也歡迎你隨時讓我知道。有些名詞與定義,可能都是目前這個領域中還屬於比較模糊的部分,部分比較敏感的內容,也礙於保密協議問題無法公開。

這是一個隨時都在變化,隨時都在進步的領域:)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給我 1~4 個 Claps ,如果你想要看到更多 Nathan 分享更多關於 Conversational UX 的內容,請給我 5~以上的 Claps,對這個領域有興趣的話,也可以隨時騷擾 Nathan 關於 CUI 的資訊囉~

See ya~

-Nathan

--

--

NathanChen
UXeastmeetswest

Staff Product Design @Dingtlak.inc Alibaba Cloud., believe in design is communication, to User, to Product, to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