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X面試經驗分享!十億人看了都驚呆了!!!

uxeastmeetswest
UXeastmeetswest
Published in
7 min readFeb 19, 2017

--

各位鄉親父老兄弟姐妹們大家好。

希望這種垃圾標題可以為我們專頁騙些點閱數。

先附上現在時下最潮流的鴿子好成為封面照好衝高人氣(卯足全勁騙讚)

我是Wei,目前在Shure擔任Experience Designer,主要負責公司音頻系統的桌面及手機軟體的用戶體驗調查和交互設計。(下次來分享公司工作環境~Shure是一個歷史悠久做麥克風起家的公司,做許多音頻系統、耳機、麥克風等等。)

由於這是我第一篇,決定分享一下在米國找UX工作經驗和小撇步分享(以我找junior的經驗),雖然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每個地方每個場合,希望各位對這塊領域有興趣的可以有些頭緒需要準備啥毀。

好了大家聽好囉,首先呢,你先要準備一個美國公民身份。

END

開玩笑der顆顆,畢竟我也不是,身份問題跟這篇無關就先不提惹。

在米國找UX工作是個辛苦的過程,當初我也是投了許許多多的公司(數字多到不好意思講)九成都被打槍過來的,而且面試時很注重你的設計思路和跟其他設計師的互動,對非米國人實在是非常的超級不吃香,每家公司對UX designer的定義也不太一樣,有些公司叫interaction designer,有公司叫UX/UI designer,也有公司叫experience designer內容也不太一樣其實。

一般面試大約三四關,大概如下:

HR → designer (or design related person) → designer (higher level)→ on-site interview

根據公司不太一樣,但是一般來說都是這樣的流程,或許也有人一輪就拿到,但是你也要考慮,你以後要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沒聊過天,安捏乾後?

我把幾個重要的方向大約分成作品集(Portfolio)、設計挑戰(Design Challenge)、行為面試(Behavioral Questions)、履歷(Resume)這幾塊去講

Portfolio

作品集是找工作最重要的東西惹,面試官光看你的作品集就大約可以決定你適不適合他們公司,以及你的設計思路和經驗是不是符合他們要求。

並不是說你一定要弄出一個酷炫充滿飛來飛去的動畫,我個人認為保持簡潔清楚是最好的準則(當然有些agencies他們也很愛那種很酷炫的),維持這兩個準則並在你的作品設計流程好好闡述清楚會比較容易表達作品的開發流程。

當然爾找UX都是做網站比較好,畢竟個人網站就是代表你的user experience經驗和想法。如果前端太花時間不想又不太會寫(就像我),可以使用很多現有的工具如WordpressSquarespaceWix等等都有模板可以套套來然後自己設計自己改,某些工具自由度又比較高可以自己放些有趣的動畫和程式碼可以研究看看。

至於作品要放什麼? 除了完成的作品之外,UX最重視的就是你如何解決使用者的問題。我建議可以把這件產品的problem statement先放在前面,再秀出你的結果,加上中間你(或團隊)的設計過程,使用的調研方法、低階產品原形至高階產品原型,中間做了usability testing(可用性測試)發現了什麼有趣的東西對產品做改進,或是中間如何決定哪個方向比較重要…等等

準備好要怎麼講你的作品,和回答很多批判性的問題(譬如你為何這裡這個按鈕要這樣放啊,你有考慮過色盲啊等等)一開始要解決的問題你的貢獻設計過程結果個人經驗是一次講完太久很多人都會開始恍惚,我覺得可以先大略講一下,不需要琢磨太多過程,再去詢問面試官有什麼過程想要多瞭解。

這個回答方法叫做STAR Technique,提供你一個比較有架構式的方式去講你的作品集。

Design Challenge

許多公司會在第一二輪結束時給你一個設計題目,給你一些時間準備生出一個解決方案,抑或在公司面試時當場給你題目叫你現場設計,我真的不喜歡叫你帶回家做的,根本就不知道競爭者會花多少時間花在這上面啊,玲北很忙低!(才怪)

真的不需要花好幾十個小時在準備這個上面,除非你真的很閒或是你想把它放在作品集上面。仔細看看公司要求什麼,多多互相溝通,仔細詢問他們期望的產出是什麼,他們重點放在那個部分,是設計研究過程,還是是漂亮的介面。若他們要求三張產品原型,想好你整個產品是怎樣的,至少大概想過這三張之外的東西還有什麼,這樣現場被問時,你就立馬拿出白板,立馬畫出你的想法一邊很有條理地闡述,直接嚇死面試官,直接錄取,直接上工。

Behavioral Questions

行為面試是人資拿來判定適不適合該公司團隊的判定問題,基本上他們會問你的問題都大同小異,譬如「你有沒有跟團隊合作不愉快的經驗?」「你的弱點是什麼」「你期望你在五年內達到的目標是啥?」等等。千萬千萬不要說出你真正的願望!(我希望以後可以中樂透開跑車再也不工作)。可以延續我之前提過的STAR Technique當作架構來回答問題,盡量讓結果導成對你的學習的增長或是好的結果。

Resume

履歷是大家看到對你的第一印象,你履歷的排版對面試官對你的印象是很重要的。

我沒有想花時間在這上面,已經有很多文章在討論UX履歷要放什麼(像這個)。我想還是以保持簡潔乾淨,資訊清楚排版,不相關的像是當過什麼營隊或以前社團之類的就別放了。有些人會在最前面放一句話來形容自己,這也是一個很好行銷自己的策略。

總而言之,尋找UX工作不僅是公司挑你,也是你在挑公司。UX產業千百種,有做硬體的、軟體的、消費者產品的、B2B的、物聯網產品的、金融app的、遊戲產業的都有。在大公司又跟在新創公司是完全不同的體驗(之後會分享我在startup跟大公司做UX的差異感受),面試時不只是公司在面試你,也是你在面試公司,你一定會要準備有許多問題去詢問公司做UX的狀況、環境、合作方式等等(可以問公司什麼問題可以參考這裡)。

面試就像是在追女友(聽別人說的,我不太懂兒),有時候要欲擒故縱,時放時收,就像你剛認識他/她時會一直肉搜他的過去偷偷看他以前的動態,算在職場上就有Glassdoor可以查詢公司評價、薪水和面試問題。再來呢?像是被追求者就可以很囂張的談條件,換在找工作呢就像面試上其實大部分拿到offer時還有一些空間還可以談薪水。(如何談薪水請參考這個

另外一點,我認為在這裡找工作不只是要想說網路申請多多丟履歷就好,大部分的機會是要靠自己去認識別人(Networking),多多跟別人認識這個產業、分享作品、參加meetup多認識相關職業的人然後創造讓別人內推你的機會的。所以靠關係在這裡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Photo credit: http://angatou.blogspot.com/2014/09/blog-post_16.html)

這篇文章是基於我在米國找UX工作的經驗,和學校career developement center的建議所彙整起來的,希望對這塊有興趣,或是想要找UX工作的人一些方向準備起,如果有問題想討論歡迎留言討論!

感謝大家耐心看完!

— Wei

--

--

uxeastmeetswest
UXeastmeetswest

We are 4 passionate UX designers, working in both China and the US. We share our work experiences,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personal UX perspecti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