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其實和找對象很像?

那些我在求職過程中學習到的事情

Erin Lee
UX Pacer
4 min readFeb 13, 2019

--

隨著今年的畢業季/暑假將近,無論是大公司、小公司或是新創都在陸續釋出UX職缺,而我也開始了一趟求職之旅。上學期跟朋友聊天時,曾聽過「求職就像相親」、「找工作就像找另一半」的說法,那時的我還不太理解,直到這陣子密集準備找正職工作,再加上想起去年找實習的經歷,才對這句話的意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所以,我想在這篇文章聊聊幾點我認為這兩者類似的地方。

Photo by rawpixel on Unsplash

在對方還不認識你時,強調自己的特點

在這個網路發達的年代,我們會透過交友軟體認識人,或透過朋友介紹和別人交換社群媒體的帳號。這時,雙方認識彼此的基準點,就只有包含個人基本資料的profile而已。為了讓自己的形象受到青睞,我們通常都會盡量展現出好的、特別的一面,例如擅長烹飪的人會分享自己最近做菜的照片、熱愛旅遊的人會附上自己旅行的所見所聞等等。同理,我們也會比較容易被擁有「亮點」的人所吸引,而想多與他接觸。

找工作的時候,我們會從公司的招聘系統投遞履歷,並附上作品集連結,HR也是憑藉著你給的資訊來篩選candidate。從HR的角度思考,他每天看數十封甚至上百封履歷,當大家的學歷、工作經驗、作品集排版都長得差不多,我們要如何在這片茫茫人海中被HR注意到?找到屬於自己的特點,就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法。不管是寫文章、做side projects、參加UX events/meetups/hackthons、學習新的domain knowledge,都是能夠展示自身能力及特質的經歷。如果公司對這項經歷有興趣,又剛好跟他們開的職缺相關,被挑中進入下一輪面試的機率就會高一些。

在對話之間,製造出「我們很適合」的氛圍

在我們知道對方的基本資料、稍微打過招呼後,就會藉由聊天來了解對方的人品、個性、嗜好、地雷等等,進而推測彼此合不合得來。當對方談到自己喜歡的事物,講得特別起勁的時候,我們也會從自己的經驗中找到共通或相像之處,順著對方的話接下去,讓他產生「我們之間好有共鳴喔」的感覺。

和找對象一樣,找工作時若拿到面試機會,面試其實也是一個雙向互動的流程。面試官會向我們介紹職缺內容,並檢驗一下我們的soft/technical skills,看看我們是不是適合的人選。而身為求職者的我們,也可以透過面試官的回應,來判斷這份工作和自己的想像是否符合。大致瞭解情況之後,我們就可以針對公司的需求,積極展現出相對應的優點、熱忱,讓面試官知道我們是有做過功課的,也足以勝任這個職位。

一次不成功沒關係,感謝這個機會並繼續努力

世界上有超過七十億人口,我們能一次就找到適合的人的機率可說是微乎其微。所以,當我們和一個人無法發展下去時,不必感到絕望、氣餒,甚至否定自我,認為都是自己的問題。只要好好感謝曾經與對方共享過的美好回憶,繼續朝著自己喜歡的模樣過活就足夠了。

同樣的,應徵工作時,我們收到的拒信往往遠比offer來得多。每當看件一封email的開頭是”Thank you for applying to XYZ company! Unfortunately, …”我不用再讀下一句也知道結果是什麼。被公司拒絕的確很容易令人灰心喪志,但我學會了感謝每一個回覆我的公司,感謝每一個願意跟我交流、給我建議的面試官,也感謝為了得來不易的機會而拚命準備的自己;我學會了培養一個更健康的心態,不要因為過去的挫敗而感到過度焦慮,而是為了未來的可能性繼續努力進步。

小結

寫完這篇文章之後,我發現這些道理不止適用於UX新鮮人,似乎也可以套用在其他領域之上。因此,希望我的分享對正在找工作的人都有所幫助。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下拍手讓我知道,也歡迎在下方分享你的求職心得及秘辛!

--

--

Erin Lee
UX Pacer

Product Designer | Design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for technical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