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Assessment可能長怎樣?

Chia Hsieh
UX Pacer
Published in
4 min readJun 11, 2020
圖片來源:Google

在找UXR工作(或實習)的時候,面試通常都會有一關是assessment,大多時候是take-home,但有時則會是在現場直接給一個research prompt,這種在現場的通常不會給一個需耗時太久的task (例如只給你15分鐘思考然後可能15分鐘解釋及Q&A),我目前也只碰過一次而已。這篇文章跟大家簡短分享我碰過的assessment形式,也歡迎有更多經驗的人加以補充 :)

形式一. Developing a research plan

我碰到這種形式的,通常都是發生在第一輪或是過了一個screnning 之後的第二輪。公司給你的時間有從48小時到五個工作天等不同的長短度。這種形式是目前我碰過比較多的模式 — 公司給你一個簡短的background story,裡面可能包含團隊的goal、各stakeholder的意見、時間、資源等基本資訊,然後請你生出一個research plan 說明你會如何去了解這個問題。

在寫research plan outline 時,常見考量的點包含 problem statement、research goals、user/stakeholder profiles、research activities 等,由於我之前有對這種形式的assessment寫過一篇較為詳盡的文章,因此在這裡就不再多贅述。

形式二. Analyzing interview transcripts

我碰過的第二種形式,是做訪談資料的分析,然後針對分析的結果來回答一些問題(例如要你根據所做的分析來給PM建議)。

三月的時候,曾面試了一家正在做數位轉型的傳產,經過了第一輪的stakeholder meeting及project presentation之後,他們給了我一個兩小時的take home assessment。實際的檔案我已經沒有了,在這只能大致分享一下assessment 的prompt以及問題:公司的產品部門想解決某一個問題,產品經理來找你,並說了他們自己針對這個問題的假設,以及他們認為該如何去處理這個問題。你希望產品經理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不要太快下決定,因此你訪談了三位公司的store associates 來更深入了解problem space。

Assessment的內容就是,請你code這三份transcripts,然後寫一份報告。報告裡內容需包含:解釋你的coding process、coding的結果為何(例如有發現哪幾個大主題或痛點)、根據coding 結果你會如何跟PM溝通、給出什麼建議、為什麼? 以及根據coding 結果,你接下來會想要做何種research activity、為什麼。

形式三. Conducting a usability study

我碰過的第三種assessment形式,就是實際去進行一個易用性測試,然後針對測試結果做presentation。

因為這種(實際去完整執行research activity的)形式相對費時間心力,因此公司通常會把這種assessment安排在像是最後一輪之類的。舉例我面過的一家公司,給了我大概3–4天的時間,請我針對他們產品的某一個feature做易用性研究。公司提供我三個內部員工的聯絡資訊,讓他們當作我的使用者,同時也提供我一組公司的帳號和密碼讓我可以較為深入的了解要測試的產品。3–4天的時間到之後,要做一個30分鐘的presentation,包含10分鐘的Q&A,同時也要把進行測試時所錄下的session影片傳給他們。

我在Q&A階段被問過的問題包含:針對這個研究的結果,你在與不同的stakeholder溝通時會做出何種差異化(例如對設計團隊以及對行銷團隊)?針對測試已經上線的產品以及還在原型階段的產品,你在測試上會做出何種差異化?今天你得到的metrics結果為XXX,假使今天你得到的結果是YYY,你會如何處理?等等。

結語

這篇簡單分享了我碰過的research assessment的形式,如果大家有興趣知道更多,也許可以考慮針對不同的形式再各寫一篇較為詳盡的文章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