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n’t Stop Changing — 創作是永遠的進行式
在街頭藝術盛行的城市中,作品的創作手法不斷推陳出新,一個不經意的低頭抬頭都能有所發現。除了開放的街道巷弄之外,城市中的廢棄建築也是創作者的競技場之一,他們手握色墨,跨越象徵繁華進步的都會光景,於破碎與邊緣中畫下異於主流的生命隱喻。
說到街頭藝術(Street Art),第一個浮現腦海的是什麼?
是柏林圍牆上蘇聯領導人Brezhnev與最後一任東德領導人Honecker熱烈的「兄弟之吻」(The Kiss)、是玩世不恭,作品帶有強烈社會批判性的英國塗鴉藝術家Banksy,還是台北街道無所不在的大腸王?
若你曾在倫敦搭過火車,必定對位於軌道兩側建築牆面上的塗鴉文字有印象,甚至於車廂裡外,無處不見各種奇形怪狀、難以辨認的「簽名」,這對於喜愛體面市容的人來說,真是恨不得馬上報警處理,更別提欣賞。街頭藝術的歷史,可回溯至1920至1930年代的紐約,當時街頭上的塗鴉(Graffiti)大多出自於黑幫之手,作為劃分地盤之用,尚未與藝術創作高度相關 ; 直至1970到1980年代,這項充滿挑釁與反叛意味的街頭文化發展得特為猛烈,在特定街區上形成了獨特氛圍,因而開始受到關注與討論。加上媒體將街頭塗鴉與紐約時興的嘻哈文化做起連結,嘻哈塗鴉(Hip-hop Graffiti)因此在各類型塗鴉中自成一路,而這也是現今台灣街道上較為常見的塗鴉風格。(*影迷建議片單:Wild Style ,1983)
在台灣,多數人對於街頭藝術的印象仍然停留在文字塗鴉或單純以噴漆創作的圖像,但放眼各國,今日的街頭藝術早已發展出多元形式,包含海報黏貼(Wheatpasted poster Art)、貼紙藝術(Sticker Art)、街頭裝置(Street Installation)、雕塑(Sculpture)…等,在街頭藝術盛行的城市中都相對常見,而除了開放的街道巷弄之外,城市中的廢棄建築也成為創作者的競技場之一。他們手握色墨,跨越象徵繁華進步的都會光景,於破碎與邊緣中畫下異於主流的生命隱喻。
街頭藝術之所以經常引發討論,除了傳統創作模式的非法性,作品本身也有著十足的趣味。作為青少年次文化的一種面向,街頭藝術作品得以即時反映當下的社會問題與政治現況,有對資本主義、戰爭、社會階層、性別意識的反動,也有對政治操作的揶揄,因此我們不難發現,世界各國的政治人物不約而同地成為創作者的牆上常客。
街頭藝術究竟是藝術創作、自我表述,還是一種犯罪,國內外支持與反對者都各有見地。2018年,英國塗鴉藝術家Banksy在拍賣會上自毀以一百多萬英鎊售出的作品《Girl with a Balloon (2006)》,這驚世駭俗的畫面依然讓人記憶猶新,蘇富比歐洲當代藝術部主管Alex Branczik的一句:「看起來我們被班克斯(Banksy-ed)了」,為這起事件下了最佳註解。當街頭藝術走入藝廊、博物館,與當代藝術建起更深的關聯,你可以說它因此失去了街頭的靈魂,也可以稱它為一種反攻與佔領。
濕地|venue 是一個不屬於任何單一群體、不能被貼標籤的空間,每個有發展潛力的想法都能在這裡被討論,甚至實現。此次特意將一到五樓中央梯牆面規劃為創作場域,是帶著一顆野心,希望打破一般活動與展覽的檔期限制,讓喜愛這裡的人們,每每造訪都有新鮮畫面,永遠對這裡感到耳目一新。當更豐富的創作類型陸續被引入,空白牆面漸次填滿,水泥老屋將成為藝術集散地,也期待街頭上自由創作的奔放與靈感,能為空間的應用帶來更多想像。
使場館處於不間斷的變動之中,是一個願景也是一項使命。濕地|venue 接納實驗,更要帶動實驗,與其羨慕歐美街頭的多變不羈,不如把手裡資源丟出一試,看看這棟老建築還能被玩成什麼模樣。
參觀訊息|
地點:濕地|venue 中央梯
時間:即日起~無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