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讀本書

譬喻不只是一種修辭,也影響我們的經驗與行為(下)

《我們賴以為生的譬喻》速讀筆記

Vera Chang
VHS — Design vitamin for creative mind.

--

Illustration by Vera Chang

譬喻如何理解一般經驗?

對於「理解」如何可能是本書的中心問題。前面幾章作者利用蘊含展開依據譬喻的多種面向,並以形式多寡、距離遠近等詞語方式視覺化抽象的量度,例如:他跑啊跑啊跑啊跑會比他跑跑得遠。對於重新思考概念的緣由,以及設計師在作靈感發想時很具啟發。

而最後幾章集中論述客觀主義主觀主義的侷限,進而提出「體驗論」的新觀點。

我們心中浮現的是譬喻原貌以及譬喻引領我們穿透日常經驗的洞察力。

超出文化中的諸真理去觀察世界也並無不可。

閱讀時間:大概需要18分鐘適合閱讀對象:文案人、設計師,以及任何對於什麼影響我們日常思考與行為有興趣的人章節概要:16-30章解釋譬喻的整體相合性,並進入定義的解釋與如何創造新的譬喻。接著討論真理問題,從分析傳統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的限制,進而提出「體驗論」的新觀點。

第十六章 譬喻的整體相合性

我們有一組落在「爭辯是旅行」譬喻範圍的案例,使其具系統性的是一對以旅行的兩個事實為基礎的譬喻蘊涵:

舉例:關於旅行的事實:旅行界定路徑
旅行路徑是一個平面
譬喻蘊涵:爭辯是旅行
旅行界定路徑
於是得到:一場爭辯定義一條路徑
爭辯是旅行⇒旅行路徑是一個平面
於是得到:爭辯的路徑是平面

此處的譬喻蘊涵描述了「爭辯是旅行」譬喻的內在系統性,使所有屬此譬喻範圍的例子呈整體相合性。

另一種是兩個譬喻因具有共同蘊含而重疊,正由於此而定義了兩者的整體相合性。

舉例:爭辯是旅行 & 爭辯是容器旅行的非譬喻蘊涵:我們旅行,開發路徑的更多範圍路是一個表面因此,我們旅行,開發更多表面範圍。爭辯的譬喻蘊涵(旅行為基礎):爭辯是旅行我們旅行,開發更多表面範圍。因此,我們爭辯,開發更多表面範圍。爭辯的譬喻蘊涵(容器為基礎):爭辯是容器我們製作容器,開發更多表面範圍。 因此,我們爭辯,開發更多表面範圍。

第十七章 跨譬喻的複雜型相合性

簡單例中發現的整體相合性也發生在複雜案例中,起初隨意、孤立的譬喻表達,例如「支撑你的論證」、「進入核心」、「攻擊某一立場」就會變得一點兒也不隨意了。

這些例子屬於整個譬喻系統,服務於描述爭辯概念各面向的複雜目的。

雖然這樣的譬喻並不提供我們單一的整體呼應型具體意象,但當重疊蘊涵存在時還是整體相合的

舉例:爭辯是旅行 & 爭辯是容器 & 爭辯是建築
以上三類譬喻性建構間的概念重疊,所產生的混合性譬喻
範例 至此,我們已建構了辯論的核心至此一詞取自旅行譬喻,建構一詞取自建築物譬喻,核心一詞取自容器譬喻。

譬喻來自我們清楚界定的具體經驗,使我們得以構成高度抽象的精巧概念。

第十八章 概念結構理論的一些影響

任何有關人類概念系統的合宜理論都必須能解釋:

概念如何 (1)立基⇒ (2)建構⇒ (3)互相關聯⇒ (4)定義

定義的觀點之前,得先檢視語言學家與邏輯學家用以掌握本書所謂的譬喻概念的兩個主要策略,全然與譬喻無涉。這兩個策略是抽象性(abstraction)與同音異義(homonymy)。

*由於這篇文章希望聚焦在譬喻上面,本書詳細分析了抽象性同音異義理論為何不當,有興趣深入了解的讀者可以直接閱讀書本十八章。

第十九章 定義與了解

本書一開始就將人們如何理解自身經驗列入考量,語言則為指引我們獲得這種理解運作的通則提供資料。這些通則涉及整個概念系統,而非個別語詞或個別概念。

這樣的原則通常本質上是譬喻性的,涉及以一類經驗去了解另一類經驗。

什麼被定義以及定義什麼

我們藉由身體、與周遭物質環境的互動、與文化中其他人的互動的經驗構成經驗基本域。

對物件的概念,正如我們對事件與活動等的概念,可以描述為多維格式塔,其範圍由我們在世上的經驗中自然湧現。

舉例:「黑槍」是「槍」,而「假槍」卻不是「槍」「假」這個修飾語保存了槍的某些特性,並否定了其餘,總結起來如下:保留:
知覺特性(假槍看起來像真槍)
肌動特性(握起來像枝槍)
目的特性(為槍的某些目的服務)
否定:
功能特性(假槍不能射)
功能的歷史(如果當初是要造成一枝真槍就不能算是假的)
以上對「假」如何影響「槍」這個概念所的考量指出,「槍」這個概念至少有五個向度,其中三項被保留,兩項被否定。這提示我們若要將「槍」概念化,必須借助一個包括知覺、 肌動活動、目的性、功能性等諸種特性的多維格式塔。

我們運用原型來劃分事物。

舉例:
非原型椅被稱之為椅子,不只憑其名稱本身,也憑其與原型椅之間的關係。

概念必須由原型以及與原型相關的類型來定義。由經驗而生的概念屬開放性,並非硬性界定的。譬喻與模稜兩可的說法是成系統策略,目的是進一步定義概念並改變其適用範圍。

第二十章 譬喻如何將意義賦予形式

說話運用線性詞序:一句之中,字詞先後有序。既然說話與時間有關,而時間是借助空間而譬喻性地概念化的,對我們而言,語言借助空間譬喻性地概念化當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外形大則內容物多 ⇒ 形式多則內容多

舉例:他跑啊跑啊跑啊跑 會比 他跑 跑得遠
運用重詞語疊強化

接近度是影響力的強度

舉例1:接近Khomeini的是誰?[誰對Khomeini最有影響力]舉例2:
He is not Happy.
He is unhappy.
否定前缀un-較分開的否定詞not更接近形容詞happy。感受上下面那句否定更強。

自我第一定位

我們概念系統中為數眾多的概念是由其合乎原型人特徵之多寡來決定。我們經驗中就有一個基礎:認為自己在「上下」二維中偏上、「前 後」方位則偏前、主動多於被動、好多於壞。

語言邏輯

在英語中,with既可指結伴(人),也可以指工具。這使得形式 — 內容聯繫與語言的概念系統相合。

舉例:
I went to the movies with Sally.(結伴)
I sliced the salami with a knife.(工具)

句法並非完全與意義無關,特別是意義的譬喻性方面。語言的「邏輯」是以語言的空間化形式與概念系統之間的整體相合性。

第二十一章 新意 — 日常概念系統以外的譬喻

舉例:愛是合作的藝術品可以引出蘊含如:
愛是作品
愛是活力
愛需要合作...etc
  • 此譬喻凸顯某些特徵,而壓抑另一些特徵。
  • 其蘊含還涵蓋了概念中的其他面向。
  • 此能有一種導引我們未來行為以符合此譬喻的效果。
  • 因此譬喻對行為有審核作用。
  • 譬喻的意義一部分取決於文化,一部分取決於經驗,而文化差異很驚人。

由於我們的社會現實是以譬喻性措辭理解的,我們對物質世界的概念是局部譬喻性的,譬喻在決定何謂對我們而言為真的方面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十二章 相似性之創造

譬喻創造相似性的五種方式

  • 常規譬喻常常以我們在經驗中所感知的相互關聯為基礎。
舉例:我們目前所處的工業文化中, 一件工作所須時間與這件工作所須勞力之間存在一種相互關聯,這種相互關係使我們得以將時間與勞力譬喻性地視為資源。
  • 像「觀念是食物」這樣結構上變化多端之常規譬喻,可能會以方位譬喻與實體譬喻生發出來的相似性為基礎。
  • 新譬喻多半是結構性的,能以常規結構譬喻同樣的方式創造相似性,也就是能以實體譬喻與方位譬喻生發出來的相 似性為基礎。
  • 新譬喻借助其蘊涵,凸顯、貶抑與隱藏等方式挑出某一經驗範圍。
舉例:「愛是合作的藝術品」挑出我們戀愛經驗的某一特定範圍,並在被凸顯經驗的全部範圍與合作藝術品的經驗範圍之間界定一個結構相似性。
  • 相似性可以是對譬喻而言的相似性。
舉例:戀愛挫折經驗可以被理解為類似一次藝術挫折經驗,不只是挫折感,而是與生產藝術品所涉的那種獨特的挫折感。

第二十三章 譬喻、真理與行為

譬喻不只可用於觀察真實,也為政策變動及政治經濟作為的實行提供許可證。接受了一個譬喻,就強迫我們聚焦於其所凸顯的經驗面,導致我們視其譬喻蘊涵為真。

舉例:面對能源危機,卡特總統宣布了「戰爭的道德對等性」。「戰爭」譬喻滋生了一個譬喻蘊涵網,有敵人、會威脅國家安全、必須設定目標、 重定優先順序、建立新指令鏈、計畫新策略、蒐集情報、整軍、制裁、號召犧牲等。

假設卡特總統宣布他已經贏了一場重要的能源戰爭,此一聲明是真是假?

即使是自問也至少必須涉及譬喻的中心部分。如果你不接受存在外在敵人這樣的情形,那麼,客觀真假的議題就不可能浮現。

在生活的各方面,我們都以譬喻來定義真實,然後再以這些譬喻為基礎採取行動。

第二十四章 真理

哲學通常將譬喻視為「純屬語言」,而「真理」對他們而言是客觀絕對的。而本書認為「真理」以理解為基礎,而譬喻是理解活動的主要工具。

為了理解世界並在其中運作,我們必須以公認合理的方式,將遭遇到的事物與經驗作範疇分類。範疇分類凸顯某些特性,同時也壓抑並隱藏其他面向。

要做一項「真」陳述,我們就得選擇描寫的範疇。

舉例:對多數人而言,「地球是球形」為真,但是對精確策畫衛星軌道而言則否。

我們理解某一事物要藉助不同類的事物。

舉例(常規譬喻):當我們將「通貨膨脹」這句理解為真時,會有如下做法1.運用以下兩種譬喻投射來理解以上情境:
a.將「通貨膨脹」視為物質(經由由實體譬喻)。
b.將「多」視為有方位的(經由方位譬喻)。
2.以這兩個譬喻來理解句子。 3.這使得我們的句子理解符合情境理解。---------------舉例(非常規譬喻):「人生是故事」與「白癡說的故事,充滿聲音與憤怒,毫無意義」「人生是......白癡 說的故事」激發了「人生是故事」譬喻,而後者涉及活在持續期待中,期待重要的插曲能與人生整體相合——理智的人生故事。

而理解又分為:直接理解(肉體直接參與的事物)與間接理解(需要藉助另外一種實體或其他類經驗來理解)。

因為理解情境要藉由概念系統,才能理解與我們所理解的情境是否相合。

因此,真理是我們概念系統的一種作用,而許多概念本質上都是譬喻性的,我們藉由這些概念理解情境,所以譬喻也有真假之別。

另外,本書也提出「體驗論的真理觀」與「客觀真理」。

體驗論的真理觀:對一項陳述及其情境兩者的理解若符合我們的目的需求,我們便將此情境中的陳述理解為真。客觀真理:以理解為基礎的理論當然不屬於「純客觀真理」。本書也不相信存在純然客觀的真理。並舉例:Snow is white” is true if and only if snow is white.
但在定義真值的過程中必須考慮人類理解的某些元素。你不理解這個句子,這個句子就對你毫無意義。

這些事實提示,對意義與真理的恰當解釋必須以理解為基礎。

第二十五章 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神話

本書在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之外提出第三種觀點:譬喻思維

之所以聚焦於譬喻,是因其整合了理性與想像力,理性至少涉及範疇、蘊涵以及推論,通過一物看另一物是想像力的眾多面向之一。

並提出兩種主義的缺失:

  • 客觀主義忽略了理解與真理必須與文化概念系統 相關並且不可能被絕對中性的概念系統所限制之事,也忽略了人類概念系統本質上是譬喻性的。
  • 主觀主義忽略了我們的理解是立基於我們在自然和文化環境中的成功運作而獲得的概念系統,也忽略了,譬喻理解涉及譬喻蘊涵之事實。

第二十六章 西方哲學與語言學中的客觀主義神話

所有權威立場都以客觀主義神話為基礎。

本書強調,我們文化中許多問題可能起因於對客觀主義神話的盲目接受,以及缺少徹底主觀性之外的選擇。

對譬喻的解釋如何質疑西方客觀主義傳統,藉由對語言、真理及意義做更周詳的客觀主義假設而回答之。

  • 意義是客觀的:局限於對條件真假的理解,而不受情境、說話人等影響。
  • 意義與肉身體驗無關
  • 字詞與世界相合無需人的理解
  • 意義理論基於真值理論
  • 意義與應用無關
  • 意義是合成的 — 建築砌塊論:而某一語言的每一個句子必須包含所有必備的建築砌塊,再加上句法,就足以提供句子的真值條件。其所排除 的「多餘物」正是人類的理解活動。
  • 客觀主義認可無須人類理解的本體相對論
  • 語言表達是客體:客體與客體之間自有關係,不必依賴人類的理解。
  • 語法與意義及理解無關:語法純屬形式問題,不受語意即人類理解影響。
  • 傳訊理論:因為意義是客觀存在於語詞的,若不是你未運用正確的語詞來說出你的意思,就是你所說的話被別人誤解了。

第二十七章 譬喻如何揭示客觀主義神話的局限

  1. 將客體視為我們與世界相互作用以及對世界的投射運作中相關的實體。
  2. 將特性視為相互作用產生的而非固有的。
  3. 將範疇視為藉由原型界定的經驗格式塔,而非藉由「集合論」硬性規定並且下定義的。

客觀論譬喻解釋何以不當?反對抽象性、同音異義、相似性觀點(借助詞彙之間的固有特性)

  • 同音異義:具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有區別的直陳(客觀)義,如“bank”是兩個詞,一條河的“bank”(岸)與你存錢進去的 “bank”(銀行)。
  • 相似性觀點:此相似性並非其本身固有的,而是以其他譬喻為基礎的,諸如「心是容器」「觀念是物件」。

第二十八章 主觀主義神話的不當之處

在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神話之外的第三種選項:體驗論神話

主觀主義對於人們如何了解自身的經驗與語言的某些立場主要是傳承自浪漫主義傳統。主觀立場羅列如下:

  • 意義是私有的
  • 經驗是純粹整體性的
  • 意義無自然結構:意義是私人的感覺、經驗。
  • 情境無結構
  • 意義不能自然或恰當表徵:從不被他人完全知曉,從不傳遞給他人,理解這些所 需的情境是無結構的。

立基於一個基本假設:經驗無自然類,因此不可能容許對意義與真理有自然的外在限制。

第二十九章 體驗論選擇:舊神話新裝義

保留客觀主義的

科學知識仍然是可能的,但放棄絕對真理的訴求,因為可能有一個普遍共識:科學理論所隱藏的不會比所彰顯的少。

其結果會是一個更合理地評估:何謂科學知識?科學知識有何局限?

保留主觀主義的

顯示意義如何總是對某人而言的意義。

還對以下狀況提出解釋:理解活動如何借助譬喻而運用想像力的原初資源,如何使賦予經驗新義從而創造新真實。

體驗論能夠滿足真與合理性雙重考量,但不包括客觀主義對絕對真理的迷戀,或主觀主義對想像力完全不受限的堅持。

第三十章 理解

客觀主義與主觀主義神話背後有個共同的人類動機—對理解的關注。

客觀與主觀主義採取的角度是:人與所處環境是分離的。而體驗論則聚焦於人與自然環境及他人持續的互動,並認為這種與環境的互動涉及雙向改變,並開創了更豐富的視角。

  • 人際溝通與雙向了解:在創造一致並溝通非共享經驗之本質的過程中,譬喻想像是決定性的技巧,此一技巧有頗大部分要看你融合世界觀以及調整經驗範疇化方式之能力。
  • 自我理解:發展一種對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之自覺,覺察其自何處進入我們日常生活,而何處沒有。以及無休無止地從事透過新選擇的譬喻來看自己人生的過程。
  • 慣例:文化譬喻以及由其定義的價值,都經由慣例傳播。我們內隱的尤其是不自覺的自我概念以及價值觀,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自然湧現的漫不經心的慣例。
  • 審美經驗:藝術工作通過其自然範圍提供新方式建構我們的經驗,依照體驗論觀點,藝術是具想像力的理性事件,也是創造新真實的手段。
  • 政治:政經系統中的譬喻能藉其隱藏之力而引起人性降級。
舉例:勞力是資源藏在此一譬喻中的是勞力本質,有意義的勞力與非人化的勞力之間並無區隔,對所有的勞力統計而言,不存在有意義的勞力。

事實上,只有運用其他的譬喻才能看穿譬喻,正如透過譬喻去理解經驗的能力是一種感知,就像視覺、觸覺或聽覺,而譬喻所提供感知與經驗世界方式卻是獨一無二的。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謝謝你看到這裡,歡迎分享。

Hello,我是Vera,目前在 IT 產業工作的 Visual Designer。你可以在下面這些地方找到我。BehanceDribbbleWebsit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