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能品牌化嗎?如何幫一本書做品牌?
紙本書,一直是一種很有味道的存在,儘管形式上,在經過了紙張、活字排版、印刷術、電子載體、電子油墨等發明後,我們紀錄文字的方式,早就從亙古的洞穴畫形式、紙張、書本,演變成現在的電子文檔以及電子書,但,紙本書從來就不曾完全被科技取代。「書能夠品牌化」嗎?該怎麼做?
本文刊登於:VIEWPOINTS branding 品牌視角
最近因為一項跟「書」有關的品牌化專案,讓我接觸甚至重新思考這項看似與「品牌化」沒什麼關聯的領域。究竟應該怎麼幫一本書「做品牌」呢?幫一本書「做品牌」又代表什麼意義?怎麼幫書做品牌,意義才會大過於「行銷」,目的才會不只是「攻佔排行榜」?
這是一本關於領導力的書。當我們第一次接觸到這個案子,出現在我腦袋中的第一個念頭是「又是一本關於領導力的書!」。這樣的難度有多高?簡單的在博客來網路書店中搜尋「領導」相關的書籍,你會得到超過14,000筆的搜尋結果。這還只是中文書的部分,更不要說如果我們在Amazon上面搜尋了。
由於專案目前還在進行中,我們也還沒有最終的答案,但以下是我的想法:
重新思考目的,「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許多產品品牌化的困難點在於,當產品本身已經被製造出來才試圖透過品牌化來推廣時,這樣的品牌是僵硬沒有靈魂的。
品牌化並不是一種賦予產品意義的作法,而是將產品本來就蘊含的意義傳達出來。
所幸,專案中的這本書,目前仍在撰寫中。我們也因此鼓勵作者重新思考「為什麼要寫這本書」。是因為作者所屬的公司是企業領導顧問所以急需一本權威著作、是因為作者本身具有多年的領導經驗樂於分享、還是因為想要幫助讀者突破職場上遇到的挑戰與困難?
我們曾經在「從大娛樂家淺談品牌建立」文中提到,每個品牌都需要有個明確目的,才能支持一個品牌在遇到任何挑戰或困難時不致於迷失方向。幫「一本書」品牌化也是相同的道理。當書賣得不暢銷、當書評不好的時候該怎麼反應?
而擁有一個明確的目的,也才能定義什麼樣的成果才叫「成功的品牌化」。暢銷就是成功嗎,還是建立權威才算?建立權威就是成功嗎,還是成為經典才算?
「書」到底要賣給誰?-產品該怎麼定位?
當我們確立了創作的目的後,接著我們就必須思考,如何定位這本「書」。書要賣給誰,又是誰會來買這本書?
在文章一開始提到,簡單在博客來中搜尋「領導」就會出現超過14,000筆的搜尋結果。想透過品牌化從這麼多書籍中脫穎而出,我們似乎得先問問自己,「這本書,到底要賣給誰?」。
從搜尋排行榜來看,排名在第一頁的書籍,幾乎都屬於「科普」書籍,也就是人人都可以閱讀,然後讀完,會讓我們覺得「稍稍懂了一點如何領導」的書籍。這些書籍的定位,很顯然的就是瞄準一般大眾讀者。你可以是學生、上班族、初階幹部、高階經理、老闆,通通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收穫。這些暢銷的科普書不乏權威人士的著作,不過即使是大師作品,為了能吸引大眾讀者的興趣、幫助理解、確保可讀性,內容大多都是淺顯易懂、點到為止。
你可以說,這些暢銷的科普書,就是大師智慧的精華,大家都能閱讀,能不能參透,就看讀者本身。
有另一種書,是在特定領域中屬於必讀經典,但是卻無法獲得大眾讀者青睞的。這些書就像是教授指定的課堂讀物,在我們離開校園之後,不再是以「研究或學習」為目的的閱讀,就鮮少碰觸的書籍。
這一類的書籍,有特定且固定的閱讀群眾,也許不會成為暢銷書,卻能夠成為該領域的必讀經典。
拿品牌學領域中的大師作品來舉例,大衛‧艾克被譽為品牌三部曲的作品(《管理品牌資產》(1991)、《建立强勢品牌》(1995)和《品牌領導》(1998)),是相關領域人士的必讀作品,其中不少概念仍沿用至今,但對於非相關領域的讀者而言,書中的理論、模型就難免枯燥難以閱讀。而大衛‧艾克在2014年出版的「Aaker on Branding」則更像上述提到的「科普書」(台灣譯為:品牌王道)。
因此,這本書,究竟要賣給誰?目標讀者群在哪?或者說,誰適合閱讀這本書?是我們第二個要思考的課題。
閱讀就是一種消費,讓讀者擁有最棒的閱讀體驗
在做產品品牌化的時候,會考慮到完整的消費體驗。而在這個案子中,我們把書本看作是一項產品,對於書本而言,就是閱讀體驗。
在將產品定位後,接著必須考慮的,就是為本書的目標讀者群建立完整的閱讀體驗
完整的閱讀體驗,可能包括 1. 讀者接觸到書「之前」所接受到的訊息、2. 看到書「當下」的反應、3. 閱讀「過程」的感受、4. 閱讀「之後」衍生的互動機會。
「之前」- 在現今網路資訊發達的時代,善用社群媒體的力量,就有機會能夠影響讀者接觸到書「之前」的訊息。舉例來說,透過「經理人月刊」粉絲專頁提供的免費內容,我接觸到「行銷4.0」這本書的資訊、透過YouTuber「閱部客」,了解到「知識的假象」這本書的概念。這兩個例子都很成功的建立「接觸前的體驗」,兩者都成功地觸發了我的下一個行為:進一步去了解這本書。
「當下」- 而看到書「當下」的反應,就像我們對任何事物產生的第一印象一樣,很大程度的決定了我們願不願意去進一步接觸。而書本封面,是我們在看到書的那一刻,比書名更早映入眼中的元素。
我喜歡平面設計大師 奇普·基德(Chip Kidd)對於書籍封面的描述:「書本封面是精華,它就是故事的三行俳句詩」。言簡意賅地道出書本封面與書本內容應該存在的連結。
不僅僅只是封面設計,所有外顯在書本外的元素與訊息(例如:連續10年高踞亞馬遜分類榜TOP1),都應該要能夠吸引讀者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與內容進行連結。
「過程」- 閱讀過程中的感受,讀者能夠感受與得到什麼?是淺顯的科普知識,還是深入的專業知識?除此之外,書本在手上的重量、精裝還是平裝、書本用紙的選擇、文字大小,都影響整個閱讀過程的感受。
「之後」- 閱讀之後的體驗建立,是相對比較困難的。比較常見的作法,有像是作者簽書會、座談、工作坊、公開演講。藉由活動創造機會,讓作者與讀者能有更進一步的機會溝通書中的內容與各自的想法。
在這個段落中,無論是社群媒體、部落客、封面設計、簽書會、作者讀者互動,聽起來,好像都是為了提升曝光度、觸發購買行動、提高黏著度而進行的「行銷行為」。不過,這裡強調的是,所有的「行銷行為」所整合而成的「完整閱讀體驗」,而不是單探究個別行銷策略能帶來的效益。
跳脫框架,「書可以不只是一本書」
不過,上述三個步驟,我們其實都還是把想法局限於「書僅僅只是書」的框架之中。在這個框架之中,我們很自然而然的就會把「暢銷的商管書」視為假想對手。
但,我們還能做的更多嗎?
我們回頭去思考「書」存在的意義,是做為傳遞理念的載體與工具。因此,如果作者撰寫本書的目的是為了傳遞一個「新的領導理念」,那麼「書」就不該是最終的產品。
意識到這一點後,我們決定不把這本書僅僅定位成書,而是「互動教學」。
我們不是在賣書,是深信一個理念,而且想傳達給讀者
因為想傳達理念給讀者,因此我們希望書中的內容能夠活躍起來,躍上社群媒體、網站、影音串流、線上教學課程。甚至邀請本書的共同創作者,一同與讀者針對書中的內容進行深度的探究。
在下一篇文章中,我們也會討論一個概念:「『產品』其實是品牌的『具現化產物』」。而「書」其實就是一個偉大想法的具現化作品。
嘗試對於已存在的產品進行品牌化的意義是非常侷限的。相較於書本本身,內容的「核心概念」更值得將其品牌化。就如同「品牌資產」這個概念,不單單只是存在於「管理品牌資產」一書中,而是透過不斷的討論、修正與調整,才能使這樣的概念依然存在於相關領域中,歷久不衰。
當我們跳脫框架後,「書」似乎就不再只是為了競爭銷售排行榜而存在。
書本不該只是文字落下後形成的死知識,而是可以流動、交流的互動式教學。
品牌化也不只是一次性的行動,而是隨時間不斷調整內容、提升價值的過程
這次的「書本品牌化」專案,相較於過往的幾個案子,更偏向於產品品牌化的類別。而「書本」本身,又是一個相對具有挑戰的項目。
如同我們最後一段所說的,暢銷並不能代表是一個成功的品牌。即使如「人類大歷史」、「快思慢想」這樣的暢銷書,在讀者的心目中算「品牌」嗎?而像「哈利波特」、「小王子」、「權力遊戲」等存在著各式各樣週邊,甚至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在讀者的心目中算「品牌」嗎?
跳脫既有認知的框架,可以為產品品牌化帶來更多不同的想法與作法。但前提是,必須要有明確的創作目的作為根基。
關於如何幫一本書做品牌,你/妳有什麼獨特的看法嗎?歡迎留言一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