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系列#1 — 輿情分析師

透過數字變化,提供客戶從行銷到公司營運的解決之道

BooksandCareer
Views from BI & PM
Apr 8, 2019

--

系列文章介紹

讀者們大家好,這篇文是 BooksandCareer 的新系列文章:「職涯訪談」。此系列文章將透過訪談問答的文字形式,讓各位了解不同職業的工作內容與所需技能。

希望這些職涯介紹的系列文章能幫助到求職中的大學新鮮人、想轉跑道的全職工作者,或是單純對不同工作領域有所好奇的讀者們。

本篇身為先發,就由平台作者之一(GT)來介紹現職工作:輿情分析師。

先打個預防針!完整文章已搬運,Medium 僅保留部分內容。建議移轉至此閱讀完整版:

#1:什麼是輿情分析師?

首先,什麼是「輿情」呢?

它是較多群眾關于社會中各種現象、問題所表達的信念、態度、意見和情緒等等表現的總和。(來源:漢語網)

簡單來說,輿情可說是人們對特定議題所發表的看法。現在產業提及的輿情分析,主要都是以「網路輿情」為主。不論是社群平台(如:Facebook、微博)或是論壇(如:批踢踢實業坊)的討論或貼文,這些內容我們都視之為「網路輿情」。

而「輿情分析師」便是從眾人的看法、言論中,進行歸納、統計,給出企業洞察(Insight)的人

#2: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包含什麼呢?

輿情分析師的工作內容可以簡化成以下幾點:

  • 從數字中提取有價值訊息

這段文字說來籠統,其實就是要你探究數字變化與成因,像是:客戶/競品的官方帳號表現和上期有何不同,原因是什麼?

這些問題就得仰賴分析師透過工具去發現變化,而每間公司在分析方式與使用工具上都有所差異。以我們公司為例,不外乎就是使用 Excel、PowerBI 這兩種分析工具(按 Data 量區分)。其他分析工具,如:R、Python、Tableau、SQL、Access,雖然這些技能不是 MUST,但在我們的同事中,也有不少人是相當在行的。

畢竟你能上手的工具越多,在應對龐大資料量時能更從容,對於資料視覺化的呈現也握有更多選擇!

  • 將上述訊息製作成相應報告

輿情分析的繳交頻率與呈現方式,按照客戶需求、產業規模而有所別。

首先,繳交頻率短至每週、每月,長期的也可能是季度或是年度報告。呈現方式則相當多元,從大家熟悉的 PowerPoint、Word、Excel 到互動式介面(Interative Dashboard,如 Tableau)都有可能,如前面提到的,這些都以最能完善呈現報告,並同時合乎客戶需求為優先考量。

  • 有必要時須並向客戶口頭說明

顧名思義,我們偶爾會需要和新客戶進行會議(Pitch)介紹我們提供的服務;另外,也有些客戶是合約中明列指出他們有定期簡報的需求。

#3:輿情分析師需要具備清理數據的能力嗎?

在進入分析流程前,可能會有讀者好奇分析師手上的數據是不是自己爬蟲、清理的呢?——其實不是唷!

由於我們公司的數據採集(crawl)、清理(clean)、標記(tag)、分析(analyze)各有負責的部門,所以很幸運地,我們拿到的分析數據已經是打好標籤、足以進行分析的乾淨數據了!

雖然不需具備清理或採集資料的能力,但還是很建議讀者們可以有這些概念,這樣在和技術人員溝通時,更能優化整個撈取資料的過程。此外,也因為自己恰好是待在分工較精細的公司,不見得所有輿情分析師的工作內容只包含「分析」唷!

#4:輿情分析師產出的報告,實質上的內容是什麼呢?

根據客戶需求,我們產出的報告可以解答不同的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