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雙重用途技術(Dual-Use Technology)-量子技術(Quantum technology)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Published in
4 min readJan 29, 2019

中國正努力在2035年前成為量子通信、雷達和密碼學等領域的全球領導者。兩用量子技術的研究,長期以來一直得到各種政策計畫和戰略的支持,其中包括「863計畫」和「1997年國家基礎研究與發展計畫」,或「973計畫」,旨在支持包括量子技術在內的兩用先進技術的研究。最近,「中國製造2025」計畫還呼籲在量子計算方面取得進展,並標誌著提升對這些技術的興趣和資金水準。從那時起,許多國家級的計畫都呼籲進一步研究量子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是2016年3月開始實施的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計畫和「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計畫,這三個規劃也是2016年開始實施的。量子也被認為是中國軍民融合戰略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因為量子技術具有廣泛的軍事用途。因此,「十三五」科技軍民融合專項計畫將量子通信和計算納入重點項目。所有這些計畫都表明,中國政府對量子技術的進步給予了高度支援,對量子技術的資金投入水準也是如此。雖然用於量子技術研究的資金總額尚不清楚,但一些研究表明,它可以達到數億美元。

中國也為此設立了一些機構。在國家層面,中國科學院於2017年夏季,成立了量子資訊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Quantum Information and Quantu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Research Insitute),北京也在建設量子資訊科學國家實驗室(National Laboratory for Quantum Information Science),預計2020年建成。按照軍民融合的國家戰略,中國國防工業也參與了這一進程。例如,中國科技大學已經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AVIC)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CSIC),建立了致力於量子研究的聯合實驗室和研發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下屬的軍事科學研究院(AMS)和國防科技大學(NUDT),也加大了他們的定量研究力度。PLASSF也可能參與研究工作,儘管關於其參與的可核查資料很少。中國科技巨頭的專長也在發揮作用,像百度和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已經與中科院和其他與政府有關的機構建立了研究量子技術的聯合研究中心和專案。

完全運作的量子軍事系統可能還有一段路要走。然而,中國的努力已經開始收到成效。例如,北京已經建立了一個從北京延伸到上海的量子通信網路,並計畫在全國範圍內擴展這個網路。儘管這一網路尚未完全投入使用,但一旦完成,它可能有助於中國軍方和政府利用量子密碼學實現通信安全。此外,中國是第一個在2016年8月成功發射量子衛星到太空的國家,這可能有助於北京建立一個全球量子通信網路。據報導,中國正在大力投資量子雷達、成像和導航技術,這些技術可能有重要的軍事用途,特別是作為一種增強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能力的方式,減少解放軍對太空北斗衛星系統的依賴,並有可能抵消敵方的隱形技術。儘管這些都是重要的進步,但中國的進步不應被誇大,因為量子技術在軍事行動中的實際應用尚未實現。因此,還不清楚這些技術是否會對目前假定的未來戰爭產生影響。

一些歐洲公司和政府也在幫助中國實現其量子雄心方面發揮了作用。例如,中國在2016年發射的量子衛星,就是中國和奧地利研究人員合作研究專案的成果。發射量子衛星的想法最初是由奧地利物理學家Anton Zeilinger向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提出的。然而,他未能獲得歐空局的資金和支助。Zeilinger說,「(歐洲航天局的)機制如此緩慢,以至於沒有做出任何決定。」於是,Zeilinger的團隊轉向中國,與曾擔任其博士導師的中國科學院潘建偉領導的團隊合作,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量子衛星。此外,一些報告指出,中英太空科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也可能在從事量子傳感方面的工作。

應關注事項:

發現量子技術在民用和軍事應用中的實際潛力。

中國的量子通信網什麼時候才能全面運行?它會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嗎?

中國是否能在美國之前研發並運行一種能夠探測隱形飛機的量子雷達?

--

--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喜歡閱讀科普、心理、網路治理、哲學宗教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