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初體驗-中國行動支付的魔法
這幾天利用清明連假,規劃中國四川蜀道劍門之行。由於久聞大陸行動支付盛行,遂想利用本次出行親自體驗一番。出行前的準備包括利用wechat App下載安裝後註冊,由於該App接受台灣人的註冊,包括台灣電話號碼的驗證,及Wechat帳號間的通信,這也是台灣去大陸的旅遊團成員,大都也被要求註冊Wechat帳號,以方便在大陸期間利用帳號彼此互通訊息。到此這些功能,都與一般的Line、Messenger功能無異。另外常用的App為百度地圖(類似Google地圖)及百度搜尋(類似Google搜尋),因為在大陸上網,FB/Line、Gmail、Google地圖及搜尋等都無法直接使用(受大陸長城防火牆限制),需要透過VPN設定或直接使用大陸類似服務之App取而代之等,因此在大陸這些常用App的使用都需要重新學過。
另大陸落實實名制早有耳聞,買高鐵票、長途客運車票,都需實名制。另外共享單車,如摩拜(與微信結合)、ofo(與支付寶結合)則需要大陸電話號碼確認,如無大陸電話號碼則無法騎行。因此行動支付及手機電話號碼,變成所有數位交易與驗證的兩把利器,而且以QR_Code為基礎的行動支付由於交易成本甚低,與一般信用卡支付有很大不同,其勿須POS終端設備,僅需有商家之QR_Code及手機即可完成所有交易,此可謂真正可以落實市井商家之小民經濟交易,這樣的思維,確實有獨到之處。
大陸主要流行之行動支付,有支付寶及微信(Wechat)。本文以Wechat為例,Wechat中有錢包、金融卡、收付款等功能如圖1所示:
Wechat如要啟動行動支付功能,首先需要錢包中有錢。錢包中錢的來源,可以由下列方式轉入:
- 金融卡轉帳而來:但此金融卡必須是大陸金融機構發行之金融卡,尚不接受台灣金融機構發行之金融卡。
- 由他人發紅包之收入而來:Wechat帳號皆有紅包功能,可以將錢包的錢,以紅包方式發給另一帳號,但每天最高僅能發紅包200元人民幣。
- 透過全球華人宗和服務商城(http://www.kavip.com)之微信充值,可以Master、Visa信用卡購買充值至微信帳號,但手續費7%;HiNet/台灣大哥大的支付手續費高達35%。
何種管道可以儲存錢至錢包,及其手續費高低等是其中關鍵。本次體驗是透過信用卡,忍受7%交易手續費,充值部分錢至微信帳戶,另也請大陸朋友,從其大陸銀行金融卡,將錢轉至我的Wechat錢包後,開啟在中國利用Wechat錢包的支付之旅。
接下來是如何支付部分。本次實際體驗,包括傳統市場買水果、小麵攤吃麵、搭地鐵、書店買書、計程車付費、買票等,利用掃描商家QR_Codeg付款(僅拿出商家列印好的QR_Code紙張即可掃描支付,商家可以是流動性商家),或顯示自己的QR_Code由商家掃描後付款(大都為固定地點之商家)如圖2所示。
上述之交易,都在3–5秒即可完成,完成後商家手機會有已收到款項之確認訊息。實際體驗中,顧客吃完麵後,自行掃瞄商家之QR_Code付款後自行離去,期間並未與商家有任何交談,即完成自動交易離開、確認收款(商家手機有付款訊息)過程,讓人印象非常深刻。這樣的交易過程,可以說是劃時代的產物,是中國最獨特、最落地底層的交易模式。我訪談菜市場中賣水果的小攤販,她說約有70%是用行動交易,而且年輕人幾乎都是,但年紀稍大者仍大都用紙幣進行交易。這是活生生的情境,市井小民仍有零錢、紙幣進行交易本無可或非。另一個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地鐵買票,也利用Wechat進行,如圖3所示。大排長龍的地鐵買票人潮,幾乎絕大都是仍用行動支付付款,可見其交易速度之快及普及程度之高,已不可同日而語。
經本次實際使用體驗發現,行動支付確實已普及至市井小民之小額經濟,確實是拿著一隻內有錢包的手機,可以不用帶紙幣,食衣住行可以通行無阻。正如跳過市內電話而至手機電話般,中國正在跳過信用卡而至手機行動支付。而以 QR_Code為基礎的行動支付技術本不是問題,最關鍵的部分為大規模的支付平台已取得商家及消費者信任,而又能整合成以支付寶、微信為兩大主要行動支付平台,讓消費者及商家使用起來非常方便,是中國行動支付成功的最關鍵因素。
行動支付可以說是數位經濟最關鍵的基礎設施之一,它的低交易成本,讓很多以前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可以發生,讓諸多數位創意門檻降低而隨之湧現,諸如數位紅包、數位捐款、分享經濟、活絡小額電子商務等。雖說這些都是市場機制,但能過讓消費者接受、能過快速磨合買賣雙方,中國正揮舞著行動支付的棒子,施展數位魔法,讓中國的數位經濟用其獨特的模式大步邁向不可知的境地。中國何其大,卻只有兩大行動支付平台(支付寶、微信),而台灣何其小,卻有不下100種行動支付(卡),讓消費者、商家眼花撩亂,且各自規模趨小,致最後可能沒有一家可以存活。
行動支付技術看起來不是問題,如何取得商家及消費者的信任才是最大問題,整合成少數2-3家,並與銀行、通信服務商結合,讓商家及消費者方便使用才是真正關鍵所在。近日Line擬規劃在台灣成立純數位銀行,以其超過1800萬的通信用戶為基礎,進行後續之小額行動支付發展是可以想像的。類似之電子商務平台如PChome、電信服務公司如中華電信、台灣大等,尤其是悠遊卡、7–11 iCash等亦都有機會發展其行動支付平台。但無法整合而各自為政造成四輸(商家、消費者、平台業者、銀行),是台灣目前的狀況。大陸成功的行動支付案例,或可讓台灣的相關監管單位真正了解,其中魔法魅力之所在,帶領讓台灣的行動支付快速迎頭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