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心得 — 模仿欲望(一)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Published in
Sep 28, 2023

Wanting:The Power of Mimetic Desire in Everyday Life

出版者:遠見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22/10/31

本書重點

欲望:它無處不在,具有社會性,傳染性和可塑性。我們無意識地模仿他人的欲望 — 因此我們根據他人的需要來評價工作、配偶、品牌、道德觀點,甚至我們自己。這一現象已經被網路巨魔、政治家和廣告公司所利用,但直到法國思想家勒內·吉拉爾(René Girard)發現了模仿欲望的奧秘,這一現象才得以解釋。這本書就是立足於吉拉爾寬闊而崇高的肩膀而寫成的書。

像Google、PayPal、臉書和特斯拉這樣的公司對人類欲望瞭解多少?他們都利用了吉拉爾所說的模仿欲望。人們不直接完全靠自己渴望任何東西;相反,他們從別人那裡得到他們想要什麼的暗示。這種現象的後果一點也不明顯: 競爭、戰爭、關係,以及人類欲望背後的數十億美元投資皆是同一思維脈絡。

本書作者柏柳康(Luke Burgis)利用他作為一名精通古典哲學和神學的企業家的經驗,展示了模仿的欲望是理解為什麼事情會變得一團糟的秘密鑰匙。他探究了模仿欲望的起源(事實證明,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有這種渴望),它的陷阱(渴望別人想要的東西,我們就成了競爭對手),它的影響力(這種競爭會導致暴力)。通過案例研究和各種各樣的例子,他展示了模仿欲望是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 — 從選擇一個浪漫的伴侶到為我們的孩子樹立良好的行為榜樣;從找工作到回應社交媒體帖子;從選舉官員到在資源日益減少的世界中生存。

我們無法擺脫模仿欲望,但是我們可以鍛鍊「反模仿」能力,以抵抗模仿欲望的破壞力。本書提供十五項策略,讓我們可以像管理身體健康一樣管理模仿欲望,啟動模仿欲望的創造性循環,讓模仿欲望成為正向改變的實現之道。管理模仿欲望的十五項策略包括:

策略 1:指名你的榜樣

策略 2:找尋經得起模仿的智慧來源

策略 3:與不健康的榜樣劃清界線

策略 4:以模仿驅動創新

策略 5:開啟正向的欲望飛輪

策略 6:建立並傳達清楚的價值層級

策略 7:以反模仿的方式達成判斷

策略 8:畫出你的欲望系統地圖

策略 9:測試欲望

策略 10:分享深刻滿足感的行動故事

策略 11:加快真相傳遞的速度

策略 12:投注於深沉的寂靜

策略 13:尋找對立面的共存

策略 14:練習冥想型思維

策略 15:彷彿你對別人想要的事物有責任般活著

想要(wanting)並不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這是我們必須爭取才能得到的自由。由於人類欲望有一個強大但鮮為人知的特點,所以這種自由得之不易。

勒內.吉拉爾(René Girard),一九八○年代至一九九○年代中期,他在史丹佛大學任職教授期間發現,我們的渴望大部分是出於模仿(mimetic),也就是有樣學樣,而不是源自內在。人類是通過模仿才學會想要其他人想要的那些東西,就像學會如何說相同的語言並按照相同的文化規則行事一樣。模仿在我們的社會所發揮的作用,比任何人公開承認的還要廣泛。

模仿也有它黑暗的一面。模仿會讓人們追求起初看起來令人嚮往、但最終卻無法為他們帶來滿足感的事物。它將人們鎖在欲望和敵對競爭的循環中,而我們很難逃脫這些循環。

欲望循環

模仿欲望就像重力──它恰恰就是一種引力。重力始終都在運作。有些人的核心肌群和脊椎周圍的肌肉發展得不夠強壯,無法抵抗向下的重力,他們因而無法抬頭挺胸、打直腰桿來面對世界,身體痛個不停。同樣活在重力世界裡,有些人卻有辦法登陸月球。模仿欲望就像這樣。倘若我們沒有意識到它,它將會把我們帶到我們不想去的地方。但是,如果我們鍛鍊正確的社會與情感肌群來因應它,模仿欲望就會成為正向改變的實現之道。

牛頓發現,主宰物體運動的力量必須從關係脈絡去理解;而欲望就像重力一樣,不會自發地存在於任何單一事物或單一個人身上,而是存在於人與人之間。

孩子們參加夏令營,之後進大學。在那裡,他們被放進盒子,他們出來時,一個個都一模一樣。

一旦你知道模仿欲望是如何運作,你就會開始明白如何用它解釋你周遭的世界:不只是那個過著你永遠不會選擇的怪異生活方式的家人,不只是你遇到的職場政治,不只是太過關注社群媒體的朋友,也不只是吹噓自己小孩進哈佛的同事。還有你自己。你會在自己身上看到模仿欲望。

不被採信的真相往往比謊言更危險。這裡的謊言就是:我想要什麼,完全操之在己,不受他人影響,我自己就是決定我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的至尊君王。真相就是,我的欲望是以他人為傳遞媒介的衍生物,我只是欲望生態系裡的一部分,而這個生態系比我所能理解的還要廣大。

獨立的欲望是一個謊言,相信這個謊言只是自欺。但是拒絕真相等於否認我的欲望對其他人的影響,以及他們的欲望對我造成的影響。他們的欲望是透過與其他角色互動而形成──這些角色改變他們的目標及行為,而最重要的是,改變他們的欲望。

吉拉爾發現,我們對許多事物的渴望,並非出於生物的本能,也不是純粹的理性,更不是我們虛幻的自主權的驅使,而是透過模仿。

吉拉爾所說的欲望(desire),並不是對食物、性、住所或安全的驅動力。這些事物一個比較好的說法是「需求」或「需要」(need),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生理層面。生物需求不倚賴模仿。如果我在沙漠中快渴死了,我不用任何人告訴我說我要喝水。

但是,在滿足我們做為生物的基本需求之後,我們就進入人類的欲望世界。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比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要難得多。

吉拉爾感興趣的是,在沒有明確的本能基礎下,我們怎麼會想要某些事物。全世界有數十億個讓人渴望的潛在事物,從朋友、事業到生活方式,人怎麼會比別人還要渴望某些東西?為什麼我們渴望的事物和強度似乎不斷變動,缺乏任何真正的穩定性?

榜樣形塑欲望

我們有另一種類型的外部訊號,取代內部的生物訊號,以誘發這些選擇,那就是榜樣(Model)。榜樣告訴我們什麼是值得想要的人或事物。形塑欲望的是榜樣,而非我們「客觀」的分析或中樞神經系統。人透過這些榜樣進行一種祕密而複雜的模仿,吉拉爾稱之為「mimesis」(意思就是「模仿」)。

榜樣是重力的中心,我們的社會生活圍繞著這些重力中心運轉。隨著人類的進化,我們為生存擔心的時間愈來愈少,努力追求事物的時間愈來愈多,也就是說,我們愈來愈少待在需求的世界,卻愈來愈常待在欲望的世界。

如果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幾乎所有事物都有一個(或一組)榜樣,無論是你的個人風格、你說話的方式、你家的外觀和感覺。但是,欲望的榜樣是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忽視的榜樣。我們很難弄清楚自己為什麼買某些東西;很難理解自己為什麼要努力取得某些成就。這些問題太難了,因此很少有人敢問。

人受到模仿欲望的吸引而接近某些事物。「這種吸引力,」研究吉拉爾的學者詹姆士.艾利森(James Alison)寫道,「這種動向……〔是〕模仿。它之於心理學,就如同重力之於物理學。」因為重力,人會掉落懸崖。因為模仿欲望,一個人會陷入或失去愛情、債務、友誼或公司,或者淪為環境的產物,成為有失尊嚴的奴隸。

當公司內部出現激烈的敵對競爭時,如賦予各個員工明確而獨立的任務,這樣他們就不會為了相同的職責而相互競爭。在角色經常處於流動狀態的新創公司,這一點相當重要。一家公司根據明確的績效目標評量員工(而不是員工之間的相對績效),可以把模仿的敵對競爭降到最低。

臉書是圍繞著身分認同(也就是欲望)而建構。臉書幫助人們看到其他人擁有什麼、想要什麼。它是一個尋找和追蹤其他榜樣、與其他榜樣做差異化區隔的平台。欲望的榜樣讓臉書具備強大的成癮潛力。在臉書出現之前,人們依循的榜樣來自一小部分人,例如朋友、家人、工作、雜誌,或許還有電視。在臉書出現之後,世界上每個人都是潛在的榜樣。臉書不僅有形形色色的榜樣──大多數我們追蹤的人都不是電影明星、職業運動員或名人。臉書充滿我們個人社交圈裡的榜樣。他們與我們的距離,近到我們可以拿自己和他們比較。

因為模仿欲望具社會性,所以會透過文化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它導致欲望的兩種脈動──兩種循環:

1. 循環一(Cycle 1): 此循環導致緊張、衝突和多變性,當相互競爭的欲望以不穩定的方式相互作用時,就會造成關係破裂,製造不穩定和混亂。這是人類歷史上最普遍的默認循環。今天,它正在加速。

2. 循環二(Cycle 2): 此循環揭露我們如何得到自由,把能量導向於追求富創造力和生產力的目標,啟動欲望的創造性循環

隱藏的榜樣- 浪漫的謊言,嬰兒的真相

最初觸動我們想要某樣東西的,是某個埋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人或事物。欲望需要榜樣,而榜樣就是那些只因為他們自己想要這些東西、就讓這些東西在我們看來有價值的人。

我們總是被榜樣撩起欲望,渴望擁有我們目前沒有的東西,尤其是看似遙不可及的東西。眼前的阻礙愈大,吸引力也愈強。

這豈不古怪?我們不會想要那些太容易擁有或是唾手可得的東西。欲望帶領我們超越自己的現況。榜樣就像站在一百碼遠處的人,可以看到轉角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因此,榜樣描述或建議某事的方式,總是讓一切變得不同。我們從未直接看到我們想要的東西,總是間接看到,就像是折射的光線般。當事物被對的榜樣以一種吸引人的方式形塑,我們就會被吸引。

依賴榜樣不一定是壞事。危險的是無法認清榜樣的本質。如果我們沒有認清榜樣,很容易和榜樣陷入不健康的關係。他們會開始對我們造成過大的影響。我們常常對榜樣產生異常的依戀卻渾然不知。在許多情況下,榜樣就是個人的祕密偶像。

我們首先要檢視榜樣大剌剌地發揮作用之處,也就是嬰兒的生活。嬰兒是出色的模仿者。出生後僅僅幾秒鐘,他們就開始模仿其他人。新生兒的模仿能力甚至超越了發展程度頂尖的成年靈長類動物。嬰兒不只可以追蹤母親的目光,甚至可以理解母親行為背後的意圖。

孩子對於別人想要什麼有種自然而健康的關心,但是這份關心在成年後似乎變得不健康。它變成模仿。嬰兒做起來笨拙的事情,成人可以熟練地完成。畢竟每個大人都是高度發展的嬰兒。只是我們不再像孩童時期的我們,先知道他人想要什麼好幫助他們實現願望,而是暗地裡與他人爭搶他們的願望。

在孩童長大成人的過程中,嬰兒的公開模仿轉變為成人的暗中模仿。我們暗中找尋模仿欲望的榜樣,但也同時否認我們需要榜樣。模仿欲望在黑暗中運作。那些在黑暗中仍然看得到的人,掌握完全的優勢。

作者:柏柳康(Luke Burgis)

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畢業,並在羅馬的一所宗鐸大學取得神學學位。曾創辦並領導數家新事業。目前在美國天主教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的喬卡原則性創業中心(Ciocca Center for Principled Entrepreneurship)擔任常駐創業家與計畫主任、教授商業學並開發新教育專案。他是新創事業育成中心第四牆創投(Fourth Wall Ventures)的創辦人和管理合夥人,為人類健康生態領域的企業與人員提供訓練與輔導。現與妻子克萊兒(Claire)一起住在華盛頓特區。

作者個人網站:lukeburgis.com

--

--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喜歡閱讀科普、心理、網路治理、哲學宗教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