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共享經濟的潛力與挑戰-以中國共享單車之發展為例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Published in
9 min readApr 30, 2018
2018.04.05 pm 20:17 中國成都春熙路南段、西段步行街交口景象-1
2018.04.05 pm 20:17 中國成都春熙路南段、西段步行街交口景象-2

上述兩張圖象,是2018.04.05(四)中國成都春熙路南段、西段步行街交口景象,該日是清明連三天的假日,從四面八分的騎乘者將共享單車放置於路口所造成的景象,已對行人及交通造成嚴重影響。

一、大陸共享單車概況

1. 2016年為大陸共享單車元年,大陸目前式全世界最大的共享單車場域,營運商摩拜(mobike)、ofo、永安行、酷騎、小鳴、小藍…超過30家,2017年底用戶已超過5000萬人。

2. 摩拜之金流與微信(wechat)結合、ofo與永安行投向支付寶,ofo又同時接入滴滴出行。各營運商爭相爭取獲得大APP的導流,以大幅降低獲得新用戶的成本。

3. 共享單車同時是資本與網路流量之爭奪戰場,2017年摩拜的幾輪融資高達25億人民幣,ofo更高達40億人民幣。大陸共享單車上中下游的產業鏈,儼然已經形成,未來的兢爭將更為激烈可期。

4. 無停車樁、用二微碼開鎖、GPS定位、手機APP計費為共享單車之標準配備,摩拜與ofo兩家對單車車身硬體之策略不同,唯皆持續硬體設計與功能的版本改進(如實心胎、鋁質車身、車型改進等)。在APP軟體部分,除掃描租車、站點車輛查詢、個人騎乘紀錄查詢、行動支付等基本功能外,亦將納入如碳積分、個人碳交易查詢、紅包車…等創新功能。

5. 共享單車具中國互聯網+典型創業特徵,規模效應突出,結合自助化及行動智慧化效果明顯,且滿足出行最後一哩實際殷切需求,競爭日益激烈。

6. 中國主要發展城市為上海、北京、成都、廣州/深圳、杭州、武漢等城市。

二、標準網路創新模式: 摩拜紅包車

本文照片圖像在街頭出現的單車湧進路口或地鐵站旁的”潮汐現象”,要如何改進? 伴隨單車損壞率、人工營運費、人力調度等費用等不斷提升,競爭的持續戰已從資本戰邁入需要解決營運維護的問題。營運商除採大規模的舖車戰,及人工調度的管理維護外,亦亟思考可能的創新模式,而摩拜紅包車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摩拜參考Pokemon Go模式,以遊戲方式鼓勵用戶更多騎乘摩拜單車,同時透過騎乘過程中,通過獎勵政策激勵用戶積極參與到摩拜單車生態圈中。具體玩法如下: 用戶可以透過APP的GPS定位找到”摩拜紅包車”並解鎖騎行,有效騎行超過10分鐘即可獲得獎勵: 不僅2小時騎行免費,更可獲得最低1元,最高100元的現金紅包獎勵,用戶領取之紅包金額可以累計,超過10元可以通過微信或支府寶提現。此一模式,鼓勵用戶騎行,讓局部車輛共需失衡情形得以改善,不再單純依賴人力進行調度。

三、共享單車面臨的問題

無樁式共享單車的模式,完美的接軌了80年、90年代年輕人”不擁有、不拒絕、不負責”的生活方式,正符合年輕、瘋狂的氛圍,也造成諸多災難。這些現象都需假以時日及經驗累積後,才能逐步步上發展正軌。共享單車在技術、管理問題及外在環境面臨之問題概述如下:

1. 單車的損壞與維護: 共享單車入駐的每一座城市,都發生類似偷盜、破壞的案例,有喻共享單車已成為公民素養的照妖鏡。除公民素養提升外,亦思考有無創新方式,可以預防或減少人為的破壞,例如摩拜與芝麻信用、前海徵信合作建立信用體系,芝麻信用達650分可免押金措施的可能性等嘗試性措施。

2. 亂停車問題:

(1) 市政規劃不足導致用戶被迫亂停放

地鐵入口、公車站旁、商業中心附近等共享單車亂停放最為嚴重。目前各城市公共交通規劃道路設計,以汽車為主,其次為機動車,卻未事先規劃足夠的單車需求,停車位甚少。另外平台業者密集投放大量單車,導致街頭共享單車數量遽增,停放位置不足,致造成用戶亂停放的嚴重現象。

(2) 部分用戶缺乏規則意識主動亂停放

共享單車有一定公益特性,用戶須遵循相關規定騎程及停放。用戶如規則意識不足,只圖自己方便,卻忽視社會大眾利益,導致任意亂停放現象,此與人民公民素養有關,屬全民素養教育環節,較為複雜,非一時可以快速解決。

3. 押金的合法性及管理問題: 包括押金模式造成大量資金沉積,龐大資金如何管理,是否應交由第三方信託存管理等? 又如何保護用戶權益? 未來是否有可能採取信用免押金模式? 信用制度又應如何執行?

4. 共享單車事故的法律責任: 如單車品質問題、交通不可抗拒事故、平台管理(如12歲以下騎乘)問題等之經濟賠償及法律議題,是否需配合意外險及其他相關規範要求?

5. 共享單車用戶資訊保存及資訊安全問題: 龐大用戶數量及騎乘數據,帶來超級大數據涵蓋用戶騎乘軌跡、行為等,需要嚴守個茲堡戶籍資料安全相關規範。

6. 共享單車需要明確法律地位:

(1) 城市對自行車的定位策略與規劃: 政府道路交通的整體規劃,如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定位要清楚,共享單與公共交通之搭配,以發揮短距離、綠色出行的功能,需要給予共享單車在城市發展中適切角色、路權與定位。

(2) 2017.05.22中國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共享單車對解決公眾短途出行、緩解城市交通擁擠、構件綠色出行體系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3) 中國各省市政府於2017年相繼出爐地方共享單車或載具之法規,如上海、成都、北京相繼出爐地方性規範之法規。

7. 共享單車硬體標準制定

智慧共享單車未來之發展,會持續進展,將會面臨充電、解鎖、GPS定位、通訊(如NB-IoT)等智慧型解決方案及多家供應商相容之問題,相關硬體規格有待未來標準之制定。

8. 持續不斷之創新技術服務,協助解決管理問題: 共享單車生態系之永續發展,亟需結合小額行動支付及信用制度等創新服務,以持續完善可永續經營之營運模式。

四、台灣共享單車的下一步

台灣目前共享單車以有樁式YouBike為主,無樁式的O-bike為輔。在整體推動上,政府比較未從建構共享經濟產業生態觀點,而純以地方政府交通管理觀點出發。因此並無出台全國性之指導意見,而僅為地方性的交通管理自治條例方式出發。包括台北市、新北市及高雄市均已提出共享運具相關管理自治條例:

1. 台北市「共享運具經營業管理自治條例」

2. 新北市「無柱式公共自行車營運管理自治條例」

3. 高雄市「共享自行車發展管理自治條例」

各縣市亦皆已開始對不當停在人行道或其他非停車區的共享單車進行嚴格拖吊和開罰。

台灣共享單車由於台北市有樁式YouBike(配合捷安特-台灣著名全球自行車製造商)推動較早於2015年即開始,基本上無亂停車問題。後進之Obike衍申之亂停、押金、車身品質不佳等議題,遂對YouBike的挑戰性較為不足。其他縣市如台中iBike、高雄cBike、屏東pBike等規模較小。迄今台灣共享單車整體管理與使用亂象尚不嚴重,整體競爭卻不如大陸主要城市。雖然台北市YouBike之使用普及率亦佳,但長期之發展而言,創新服務不足,競爭亦不夠激烈,如無樁式、畫線停車、小額支付結合之如紅包車之創意缺乏、共享單車創意設計研發投入不足等,對台灣共享單車的生態發展都是值得擔憂的不利的因素。

五、共享經濟的一些思考

大陸共享單車的模式,是將共享經濟發揮到極致的案例。共享經濟的核心精神是利用新進的ICT技術及共享平台,透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機會,將(閒置)資源讓人人可以參與,進而優化生活體驗。例如單車、摩托車、汽車、民宿、小額貸款等。傳統產業紛紛走向分享經濟,都在思考是否租比買更伐算? 訊息撮合是否更有效率? 是否更具有規模優勢等等,皆期待共享經濟之營運模式可以滿足更多用戶需求,以帶動新一波的數位經濟發展。但共享經濟之破壞式創新,常帶來艱辛的導入歷程。檢視創新企業的艱辛歷程循環包括從觀望、放任不管、既得利益牴觸衝突、地方政府行政干預、最後徵求民意/專家意見、試圖平衡利益、訂出管理辦法、創新企業經營、公眾利益/政府管理如何取得平衡等等。如以共享單車為例,想像10年後的理想發展情境會是如何?如何能快速步上軌道? 然後進而其他共享經濟模式之推動等等,都具有無比的發展潛力。台灣在共享經濟的大架構下,目前仍相對衝勁不足且阻力因素仍多,唯有鼓勵更多人投入、鼓勵更多共享經濟模式之發展,並更快速取得相關利害關係人參與,透過公開透明的有效政策制定機制,希望能全面正視共享經濟的潛力與挑戰,方能擁抱全球共享經濟發展的巨大潛力。

參考資料

  1. 一場共享經濟盛宴:以共享單車為例,作者: 林宸,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日期:2017/06/01
  2. 交通运输部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2017–05–22, http://www.mot.gov.cn/yijianzhengji/lishizhengji/201711/t20171101_2930880.html
  3. 上海市规范发展共享自行车意见,2017–05–17,http://credit.mot.gov.cn/zhuantizhuanlan/gongxiangdanchexinyongqixing/zcljgxdc/201711/t20171107_2933512.html
  4. 臺北市共享運具經營業管理自治條例(草案),http://www.laws.taipei.gov.tw/flowchart/wfStatusDetail.aspx?id=18249
  5. 無柱式公共自行車管理 新北自治條例草案通過,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138674

--

--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喜歡閱讀科普、心理、網路治理、哲學宗教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