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 底層邏輯2 (二)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Published in
15 min readNov 17, 2023

帶你升級思考,挖掘數字裡蘊含的商業寶藏

指數和冪 — 在非線性世界獲得成功的秘訣

《新約·馬太福音》裡有這樣一段表述:“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就是著名的馬太效應。天啊,這也太不“仁慈”了吧?少的人,你還要從他身上把所有的都拿走;多的人,你還要額外地給他?這一定會導致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吧?

《新約·馬太福音》和《道德經》裡說的“多者更多,少者更少”,就是指數增長的傑作。

指數增長還有一個孿生弟弟叫“冪律分佈”。指數增長是原因,冪律分佈是結果。什麼是指數?什麼是冪?我們看一下這個算式:

在這個算式裡,3是“指數”,8是“冪”,而2是“底數”。

指數增長:為什麼一分耕耘不能獲得一分收穫。

前後關聯:把昨天的收穫連本帶利地變成今天的本金。前後關聯就是指數增長的秘密。

什麼是前後關聯?

我們重新看一下達依爾提的要求:每一格裡麥子的數量都比前一格增加一倍。這個要求,翻譯成數學語言就是:小麥棋盤 後一格=前一格×(1+100%)。

所以,如何才能獲得指數增長?建立每一步之間的前後關聯,從而把昨天的收穫連本帶利地變成今天的本金。

前後關聯,是獲得指數增長的數學基礎。理解了這一點,我們才能理解《道德經》和《新約·馬太福音》裡所說的“多者更多,少者更少”現象。為什麼?因為商業世界中,每個人擁有的生產要素都不一樣。在這些生產要素中,有些有天然的前後關聯屬性(小麥棋盤型),而另一些則沒有(智商棋盤型)。

生產要素:為什麼再努力財富機會都不均等

GDP的增長源自“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和淨出口。但是,投資、消費、淨出口其實只是財富創造的統計口徑。真正推動增長、推動財富創造的,是勞動力、土地、資本、科技、數據這五大生產要素的充沛供給和有效使用。

你會發現,勞動力在數學意義上的弱前後關聯性,以及資本在數學意義上的強前後關聯性,必然導致財富向資本方集中。在沒有非市場化因素幹預的情況下,貧富差距一定會越來越大。但是,還有一個生產要素比資本具有更強的數學意義上的前後關聯性,那就是科技。在科技行業,這個數學意義上的前後關聯性被稱為“飛輪效應”。

圖4–4 生產要素與指數增長

資本、科技、數據帶來了個人財富的指數增長,帶來了全球經濟的持續繁榮,但同時也帶來了貧富差距的擴大。這幾乎是必然的,因為指數增長的反面是冪律分佈。

冪律分佈:選對賽道是成功的關鍵

什麼是冪律分佈?

我們回到最開始的指數公式:

有A、B、C三個人,其中,A增長的前後關聯性是0,他是純粹的勞動者;B增長的前後關聯性是20%,他是一個投資人;C增長的前後關聯性是80%,他是一位科技大佬。如果這三個人都以“1”為起點,同樣奮鬥20年,猜猜看,他們創造財富的能力最終會差多少?

在這個算式組裡,算式右邊的三個數(1,38.34,127482.36)就是冪。這三個人掌握的生產要素不同,雖然奮鬥同樣的時日(也就是“指數”相同),他們的財富總額(也就是最後的“冪”)卻有著天壤之別。

在指數增長的長期作用下,遊戲參與者所擁有的籌碼差距越來越大,從而導致極度不平均。

指數增長和冪律分佈其實就是一體兩面,是一件事情。但是,指數增長這一面會帶來經濟增長,冪律分佈這一面會帶來貧富差距。

而作為個人,作為創業者,當你面對一體兩面的指數增長和冪律分佈時,應該怎麼辦呢?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選擇賽道。

選擇賽道

圖4–5 鐘形”正態分佈與“尖刀形”冪律分佈

理解了數學裡的指數和冪之後,你才會明白,“打打殺殺”都是小事;選擇在哪裡“打打殺殺”,才是大事。

跨越奇點:長期主義的本質

在這個奇點之前,農民如果沒有其他的食物來源,是會餓死的。可一旦過了這個奇點,農民就能獲得難以想像的收益。農民的奇點與收益變化如圖4–6所示。

4–6 農民的奇點與收益變化

尋找前後相關性突出的商業模式

我們說過,指數增長背後的數學邏輯是前後相關性,而前後相關就是“小麥棋盤”公式裡的“增長因數”。後一年=前一年×(1+20%)

《指數型組織》給出了一個指導意見:4~5年收入翻10倍。4~5年收入翻10倍,意味著年增長率在60%~80%,而且是連續的。這個增長率只可能來自資本和科技,而不會是勞動力。

做時間的朋友,等待奇點到來

獲得指數增長的關鍵是耐心。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做時間的朋友。

人們用很多說法來勸誡你要有耐心,比如長期主義,比如做時間的朋友,比如複利效應,比如增強迴路,比如飛輪效應,比如馬太效應,比如長坡厚雪。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多者更多,少者更少”,才是世界的正常狀態。

方差與標準差 — 理解群體的差異性,管理更高效

過河不能問“平均”,只能問“最深”。

量化差異性,讓管理變簡單

方差是非常好的用來衡量數據差異性的工具。但是,因為計算方差的過程有“平方”的操作,所以,方差和原數據已經不是一個單位了。如果原數據的單位是“元”,那方差的單位就是“平方元”了;如果原數據單位是“千克”,那方差的單位就是“平方千克”;如果原數據單位是長度單位,那方差的單位就變成面積單位了。因此,雖然方差能顯示差異性,但是我們無法在方差和原數據之間進行進一步分析和計算。

標準差,就是方差的平方根。

在實際應用中,標準差的使用場景遠遠多於方差。

比如,在正態分佈中常使用標準差。

縮小該縮小的差異性

所謂“質量”,就是標準差;而所謂“質量高”,就是標準差小。

所以,什麼樣的產品質量更高?標準差更小的產品質量更高。因為標準差越小,產品質量越穩定;產品質量越穩定,產品質量也就越高。

縮小產品的標準差,是創業者永恆的課題。

其實,不僅產品如此,個人也是如此。什麼樣的人“質量”更高?標準差更小的人,“質量”更高。

員工也一樣。有時候,我們會說某個員工“很靠譜”。什麼叫靠譜?靠譜指的也是標準差小。

領導也一樣。英文中有一個詞叫“Predictable”(可預測的),它是評價管理者的一個重要標準。我們說一個管理者“Predictable”,指的是員工總能預測老闆的決策。

如果你理解了質量的數學本質是標準差,你就會自然而然地明白:提高質量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持續改進。

標準差控制到什麼程度才叫“好”呢?我們通常用DPPM(Defective Parts Per Million,百萬不良數)來衡量標準差控制的好壞,如表5–8所示。

表5–8 西格瑪水準與DPPM

全球最知名的持續改進方法是六西格瑪管理(Six Sigma Management)。六西格瑪管理的核心是一套被稱為“DMAIC”的管理工具。

“DMAIC”是五個英文單詞的縮寫。

D(Def ine,定義):定義質量問題。

M(Measure,測量):收集有關質量問題的測量數據。

A(Analysis,分析):分析數據,發現導致問題的主要原因。

I(Improve,改進):針對原因進行改進。

C(Control,控制):監控改進結果,不斷循環。

圖5–1 縮小該縮小的差異性

擴大該擴大的差異性

中文是“多樣化”。從本質上來說,多樣化就是有差異性。差異性可以激勵產生創造力。

在微軟有一個原則:上下三級不能來自同一所學校。比如我是南京大學畢業的,如果我的上級也是南京大學畢業的,那麼,我在招聘時就要儘量避開南京大學的畢業生。

用基尼係數激發員工鬥志

企業在文化、知識結構、性別上要儘可能地擴大差異性,那麼,在薪酬上應該儘量縮小差異性還是擴大差異性呢?

這就涉及有關差異性的另一個著名概念 — — 基尼係數。

很多人都聽說過基尼係數,知道基尼係數是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的,但是他們或許沒有想過,基尼係數也可以用來衡量公司內部的“貧富差距”

基尼係數是由義大利學者柯拉多·基尼(Corrado Gini)在1912年提出的。基尼係數是一個介於0~1的數,一個國家的基尼係數越接近0,這個國家的財富越平均;越接近1,財富越集中。可是,既然這個指標是用來衡量“差距”的,為什麼不用我們前面講過的方差或者標準差,而是發明一個新概念呢?因為方差、標準差無法比較兩個差異性很大的組織之間的差異性。

當兩個組織在人數、基本收入的數量級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異時,標準差很難衡量這組數據的差異性。這時,基尼係數就可以發揮其價值了。

基尼係數低於0.3是有問題的,低於0.2是危險的,但員工收入的貧富差距大、內部相對差異性大(基尼係數為0.4~0.6),甚至差距懸殊(基尼係數為0.6以上),同樣是危險的,因為過大的貧富差距會自然而然地造成階層對立。員工會罵老闆“吸血”,消極怠工;老闆會覺得員工不努力,必須嚴管。

概率與統計 — 看清創業的真相,依然熱愛創業

雖然我們熱愛確定性,但是這個世界是由隨機性、不確定性、風險和運氣構成的。不能正確理解概率與統計,就不能正確理解這個世界。

概率是針對個體的概念,用來衡量一件事情將要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統計是針對群體的概念,用來計量一群樣本滿足條件的比率的大小。

要用概率與統計看清創業的真相,就要透徹理解以下三個重要概念:數學期望、大數定律和條件概率。

圖6–1 數學期望、大數定律和條件概率

大數定律

就像“指數增長”和“冪律分佈”是一體兩面一樣,數學期望和大數定律也是一體兩面。

當你投了10個、100個甚至1000個項目後,會發現這些“個體的不確定性”已經被逐漸抹平了,而“群體的確定性”慢慢浮現出來。最後,1000個項目的平均收益是無限接近數學期望的。這就是大數定律。

大數定律是概率論史上第一個極限定理,由著名數學家雅各·伯努利(Jacob Bernoulli)提出。這個定理的表述有點拗口:隨機變量序列的算術平均值,向各隨機變量數學期望的算術平均值收斂。

大數定律指的是:如果擲硬幣得到正面的概率是50%,那麼,擲的次數越多,正面朝上的硬幣出現的次數就越接近一半。

平均收益率越來越接近數學期望。大數定律使個體的不確定性被轉化為群體的確定性。

用條件概率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所謂高手,就是把自己活成貝葉斯定理

貝葉斯公式:

貝葉斯定理是條件概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推理。真正的高手每天都在用貝葉斯定理不斷覆盤、改進自己的流程,從而總結出那些“大概率會帶來成功的事情”,也就是“正確的事情”,然後通過重複做這些正確的事情。

利用統計識別商業謊言

這三個統計謬誤是基本比率謬誤、辛普森悖論和倖存者偏見。

1. 基本比率謬誤

即使是最基本的統計方法,也有可能存在謬誤。例如在統計方法中,對於分子大家都沒有異議,但是對於分母,可能的看法就不一樣了。統計市場份額這樣一個看上去再簡單不過的統計問題,都有可能出現謬誤。彼此定義不清,導致基本比率各說各話的繆誤。

2. 辛普森悖論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出在分組策略上。某些特定的分組策略確實有可能導致“在總評中弱勢的一方在分組比較中反而佔優勢”這種情況的出現。

3. 倖存者偏見

我們能看到的只有倖存者,所以,我們總是習慣於從倖存者身上總結特徵,這就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商業世界的倖存者,只學習這些倖存者是不可能得出正確結論的。要想找到真正的成功秘訣,你應該在全部樣本中抽樣統計,去採訪一下那些創業失敗的人。

博弈論 — 找到“最優解”,成為最後的贏家

想要理解博弈論,你至少要理解三個基本概念:收益矩陣、佔優策略、納什均衡。

1. 收益矩陣

收益矩陣有很多名字,比如支付矩陣、報酬矩陣、贏得矩陣、得益矩陣,

2. 佔優策略

佔優策略,又稱優勢策略、支配性策略,它指的是這樣一種策略:如果你採取行動,我會佔據優勢;如果你不採取行動,我也會佔據優勢。無論如何,兩次我都能佔據優勢。

3. 納什均衡

什麼是“納什均衡”?簡單來說,納什均衡就是一種博弈的“穩定結果”,誰單方面改變策略,誰就會受到損失。納什均衡是一個最穩定的狀態,但不一定是好的狀態。穩定在好的狀態上的納什均衡,是“好的納什均衡”;穩定在不好的狀態上的納什均衡,是“壞的納什均衡”。

附錄A 對話吳軍:每個人都要有數學思維

下麵我給你介紹五種數學思維,這五種數學思維讓吳軍老師和我都受益匪淺。

1. 第一種數學思維源於概率論,叫作“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

假如一件事情的成功概率是20%,是不是意味著我重複做這件事5次就一定能成功呢?很多人會這樣想,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如果我們把95%的概率定義為成功,那麼,這件20%成功概率的事,你需要重複做14次才能成功。換句話說,你只要把這件20%成功概率的事重複做14次,你就有95%的概率能做成。如果你要達到99%的成功概率,那麼你需要重複做21次。

2. 第二種數學思維源於微積分,叫作“用動態的眼光看問題”。

牛頓發明瞭微分,用“無窮小”這種概念幫助我們把握瞬間的規律。而積分跟微分正好相反,它反映的是瞬間變量的積累效應。理解了微積分,你看問題的眼光就會從靜態變為動態。加速度累積,變成速度;速度累積,變成位移。

如果你理解了微積分的思維方式,能夠用動態的眼光來看問題,你就會慢慢體會到,努力需要很長時間才會得到認可,你會因此擁有平衡的心態,避免犯這樣的錯誤。

從本質上來說,微積分的思維方式就是用動態的眼光看問題。一件事情的結果並不是瞬間產生的,而是長期以來的積累效應造成的。出了問題,不要只看當時那個瞬間,只有從宏觀一直追溯(求導)到微觀,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

3. 第三種數學思維源於幾何學,叫作公理體系。

什麼是公理體系?舉個例子,幾何學有一門分科叫歐幾裡得幾何,也被稱為歐氏幾何。歐氏幾何有五條最基本的公理:

(1)任意兩個點可以通過一條直線連接。

(2)任意線段能無限延長成一條直線。

(3)給定任意線段,可以以其一個端點為圓心,該線段為半徑作圓。

(4)所有直角都相等。

(5)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並且在同一邊的內角之和小於兩個直角和,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

一家公司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就相當於這家公司的公理。公理直接決定了這家公司的各種行為往哪個方向發展。所有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決策行為,都是在願景、使命、價值觀這些公理上“生長”出來的定理,它們構成了這家公司的公理體系。

而這個體系一定是完全自洽的。什麼叫完全自洽?這指的是,一家公司一旦有了完備的公理體系,就不需要老闆來做決定了,因為公理能推導出所有的定理。不管公司以後如何發展,只要有公理存在,就會演繹出一套能夠解決問題的新法則(定理)。

公理沒有對錯,不需要被證明,公理是一種選擇,是一種共識,是一種基準原則。制定不同的公理,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公理體系,並因此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4. 第四種數學思維源於代數,叫作“數字的方向性”

在數學上,我們把有方向的數字叫作向量。數其實是有方向的。做同一件事情,有的人想往東走,有的人想往西走,有的人想往北走,而你並不知道哪個方向是正確的。這時,你想要的不是合力的大小,而是方向的相對正確性。

5. 第五種數學思維源於博弈論,叫作“全域最優和達成共贏”。

什麼是博弈論?我們每天都要做大大小小的決策,比如,今天是喝咖啡還是喝茶就是一個決策。但這個決策只跟自己有關,並不會涉及別人。而在生活中,有一類決策涉及別人的決策邏輯,我們把它叫作博弈論。

在零和博弈中,你要一直保持清醒:你要的是全域的最優解,而不是局部的最優解。除了零和博弈,還有一種博弈,叫作非零和博弈。非零和博弈講究共贏,共贏的前提是建立信任,但建立信任特別不容易。

這五種數學思維 — — 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用動態的眼光看問題、公理體系、數字的方向性,以及全域最優和達成共贏,我希望你能看懂,並且將其運用到你的工作和生活中。

附錄B 五道微軟面試題

這五道題是:

(1)有三個連續的、大於6的整數,已知其中兩個是質數,求證第三個數能被6整除。

(2)有兩個骰子,每一個骰子都是六面正方體,每一面上只能放0~9中的一個數字,這兩個骰子如何組合才能達到顯示日曆的效果(從01~31)?

(3)昨天,我在早上8點開始爬山,晚上8點到達山頂。睡了一覺後,今天,我在早上8點開始從山頂原路下山,晚上8點到達山腳。請問,有沒有一個時刻,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站在同樣的位置?

(4)上海有多少輛自行車?

(5)如何用兩個指針判斷一個鏈表是否有環?

--

--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喜歡閱讀科普、心理、網路治理、哲學宗教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