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思考的框架(二)--九大思維模型
本書介紹的九大基本思維模型:
思維模型01 地圖不等於疆域本身(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思維模型02 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思維模型03 第一性原理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思維模型04 思想實驗 (Thought Experiment)
思維模型05 二階思維 (Second-Order Thinking)
思維模型06 概率思維 (Probabilistic Thinking)
思維模型07 逆向思維 (Inversion)
思維模型08 奧卡姆剃刀定律 (Occam’s Razor)
思維模型09 漢隆剃刀定律 (Hanlon’s Razor)
一、思維模型 01 : 地圖不等於疆域本身(The Map is not the Territory) — 核對現實情況。
在我們看來,地圖比土地 更加真實。 — — D.H勞倫斯
The map appears to us more real than the land. — D.H. Lawrence
反映現實的地圖並非現實本身。即便是極其精細的地圖也絕不完美,因為它們只是現實世界的縮影。如果一幅地圖以最高的保真度來刻畫疆域,它就不再是縮影,也因此失去了用途。地圖也可能是在某個時間點的抓拍,其所代表的事物或許早已不復存在。在我們思考問題、做出決策時,記住這一點至關重要。
我們每天都會使用地圖,地圖説明我們從一座城市去往另一座城市,幫助我們將複雜的事物簡化。類似的例子還有財務報表(旨在簡化處理一家公司成千上萬筆複雜的交易)、關於辦公流程的政策檔、關於如何養育幼兒的指導手冊,抑或是你的績效評估表。上述均為簡化某些複雜領域的模型或“地圖”,以便在過程中予以引導。
地圖的用處在於其具有解釋性和預測性。
地圖的要素
1931年,數學家阿爾弗雷德·科日布斯基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發表了一篇關於數學語義學的論文。科日布斯基開創性地引入了“地圖不等於疆域本身”這一概念,隨後逐漸被普及。換句話說,對事物的描述並非事物本身,模型不是現實,抽象出的概念並非被抽象的物件本身。具體而言,以下引用的是科日布斯基的原文。
1. 地圖與疆域的結構可能相似,也可能不同。對旅客來說,倫敦地鐵線路圖實用性很強,但列車司機根本用不著它。地圖十分有用,是對某片疆域的描述,但它具有一個特定的目的,不可能對所有人來說都有用。
2. 兩個相似的結構具有相似的“邏輯”特徵。如果地圖顯示德累斯頓位於巴黎和華沙之間且地圖沒錯的話,那麼在現實中一定也是如此。如果你手中的地圖描述了德累斯頓的具體位置,那你應該也可以借助這張地圖去往那座城市。
3. 地圖不等於實際的疆域。倫敦地鐵線路圖並沒有描述站在考文特花園站裡的感覺,你也不會用線路圖來尋找地鐵站的出口。
4. 一張理想的地圖,其內容應該包括地圖的地圖、地圖的地圖的地圖,等等,無限迴圈。我們可以把這種特徵稱為“反身性”。
事實上,我們應對複雜現實的唯一方法就是對其抽象化。閱讀新聞就是汲取他人抽象化之後的產物。
我們無意中忽略了地圖並不是現實。一旦誤把地圖當作現實,我們就會自以為自己無所不知,會針對地圖制定靜態的規則或者政策,卻忘記了我們身處的世界其實日新月異。一旦開始閉門造車,或者忽略回饋迴圈,我們就會對地形的變化熟視無睹,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隨之降低。現實世界複雜混亂,想要簡化一切的傾向情有可原。然而,如果目標只是進行簡化,而非真正理解,我們就不免屢屢做出錯誤的決定。
世界是動態的。隨著疆域的變化,我們的導航工具必須能夠靈活地應對各種情況,或者適應雲譎波詭的時代。如果地圖或模型的價值與其預測或解釋事物的能力掛鉤,那它就需要具備現實的代表性。地圖必須隨現實的變化而變化。
地圖不是萬能的
地圖/疆域的最大問題在於,疆域的某些風險沒有顯示在地圖上。如果我們不看路,一味地悶頭參考地圖行進,就會落入這些風險的陷阱。
模型是探索的工具,而非強迫他人服從的教條。模型是指南,而非法律。
請記住,所有模型都是錯誤的。實際問題是,它們到底要錯到何種程度才會徹底喪失用途。 — — 喬治·博克斯
«Remember that all models are wrong; the practical question is how wrong do they have to be to not be useful.» — George Box
為了盡可能準確地使用地圖或模型,我們應當考慮以下三個重要因素:
1. 最終仍以現實為准;但我們必須記住,地圖記錄的只是某一特定時刻的疆域情況。即便地圖準確地描繪了過去的模樣,也不能保證它一定可以精准描述現狀或者將來的情況。疆域的變化速度越快,地圖就越難與時俱進。
2. 考慮製圖師的因素;地圖並非純粹客觀的產物,它還反映了創作者的標準、價值觀及局限性。
3. 地圖可以影響疆域。
二、思維模型02 : 能力圈 (Circle of Competence) — 你的知識盲區在哪裡?
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在某些地方很聰明,而且我會待在那些地方的附近。
— — 湯瑪斯·沃森
I’m no genius. I’m smart in spots — but I stay around those spots. — Thomas Watson
如果我們做事的驅動力是自尊心,而非自身能力,我們的頭腦中就會存在盲點。知道自己真正理解什麼,就會明白自身的優勢所在。同樣,虛心承認自己的知識盲區,就能瞭解自己的薄弱之處和進步空間。瞭解自己的能力圈可以改善決策和由此產生的結果。
如何打造和維護自己的能力圈
打造和維護自己的能力圈涉及三個關鍵因素:好奇心和求知欲、監測,以及回饋。
怎樣應對能力圈之外的事物?
成功運用能力圈的其中一步就是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處於能力圈之外,也就是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做出決策。
要想成功應對能力圈之外的事物,要點有三:
1. 至少要瞭解一些這個陌生領域的基本知識,同時承認自己只是“陌生人”,而非“萬事通”。但要記住一點,基礎知識很容易獲得,並且往往會給習得者帶來盲目的自信。
2. 主動與該領域內的優秀人才交流。花時間做一點兒功課,至少確定一下你需要問哪些問題,以及需要哪些資訊才能做出理智的決策。
3. 利用對基本思維模型的瞭解,彌補自己對陌生領域知識的匱乏。
能力圈一定是有邊界的。我們只能在有限的領域內培養做正確決策的能力。沒有人的能力圈可以涵蓋一切,能夠深入理解的知識是有限的。因此,找到自己的能力圈,知道在能力圈邊界外應該如何行事至關重要。
無知往往比知識更容易帶來自信。 — — 查理斯·達爾文
«Ignorance more often begets confidence than knowledge.» — Charles Darwin
三、思維模型03 第一性原理 (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 — 回歸基本。
我不知道人們是怎麼了:他們不是通過理解來學習,而是通過其他方式,比如死記硬背。他們掌握的知識是如此不堪一擊! — 理查·費曼
I don’t know what’s the matter with people: they don’t learn by understanding; they learn by some other way — by rote or something. Their knowledge is so fragile! — Richard Feynman
第一性原理是逆向分析複雜情況、釋放創造力的最佳方法之一。第一性原理有時被稱為“第一原理推理”,它是一種工具,通過將最基礎的理念或事實從由此產生的假設中剝離出來闡明複雜的問題,剝離後剩下的都是精華。如果你知道某件事的第一性原理,你就可以基於這些原理建立其他知識,從而創造新的事物。
第一性原理確立了在任何給定情況下都不可繼續簡化的元素。
建立第一性原理的技巧
如果我們永遠不學習拆解某樣東西、檢驗我們對它的假設,再進行重建,最終我們就會被別人所說的話束縛住,被一直以來做事情的方法困住,從此停滯不前。除自然法則外,一切事物都只不過是我們共同的信仰。金錢的概念是一種共同的信仰,還有邊界、比特幣、愛……都是我們共同的信仰,同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如果我們想在一種情況下確定原則,從而擺脫教條和共同信仰的束縛,我們可以使用兩種技巧:蘇格拉底式提問法和“五個為什麼”。
(1) 蘇格拉底式提問法(Socratic questioning)
運用蘇格拉底式提問法,通過嚴格的分析確立第一性原理。蘇格拉底式提問法是一個紀律嚴明的提問過程,可以用來確立真理,揭示基礎的假設,區分知識和愚昧。蘇格拉底式提問法同普通討論之間的關鍵區別在於,前者試圖以系統的方式得出第一性原理。蘇格拉底式提問法通常遵循以下流程。
1. 澄清你的想法並解釋想法的來源。(為什麼我會這麼想?我到底是怎麼想的?)
2. 對假設提出挑戰。(我怎麼知道這是真的?如果我的想法正好相反呢?)
3. 尋找論據。(我該如何支撐自己的論點?論據來源於哪裡?)
4. 思考其他可能的視角。(別人可能有什麼想法?我怎麼知道自己是對的?)
5. 探究後果和影響。(如果是我錯了,該怎麼辦?如果我錯了,會有什麼後果?)
6. 質疑最初的問題。(我為什麼會那樣想?我的想法對嗎?從推理過程中,我能得出什麼結論?)
蘇格拉底式提問法可以杜絕對直覺的依賴,限制強烈的情緒反應。
(2) 五個為什麼(Five Whys)
“五個為什麼”的目標是最終找到“什麼”或“怎樣”。它並非關乎自省,比如“我為什麼有這種感覺”,相反,它旨在系統深入地研究一句陳述或一個概念,以便將可靠的知識與假設區分開。如果你提出的“為什麼”引起了一句對可證偽事實的陳述,那麼你就找到了一條第一性原理。然而,如果你的提問最後以“因為我曾經這麼說過”或者“事實就是如此”告終,那麼你找到的可能只是一個基於流行觀點、文化迷思或者教條的假設,這些都不是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可以推翻過去不準確的假設
從第一性原理進行推理,可以幫助我們跳出歷史和傳統觀念,試探一切可能的邊界。在真正理解了發揮作用的原理之後,你可以思考現有的方法是否合理。通常它們其實並不合理。
四、思維模型04 思想實驗 (Thought Experiment) — 想像一切的可能性。
思想實驗是指“用來探究事物本質的想像工具”,包括哲學和物理學在內的許多學科都會利用思想實驗來探究未知的領域。思想實驗可以開闢調查和探索的新途徑,它的強大之處就在於它能説明我們從過去的錯誤中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可以幫助我們挑戰不可能,評估行為的潛在後果,重新審視歷史,以便做出更好的決策;還能幫助我們找到自己真正想要實現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最佳路徑。
與科學方法相似,思想實驗一般包含以下幾個步驟:
1. 提出一個問題;
2. 進行背景研究;
3. 構造假說;
4. 通過(思想)實驗進行測試;
5. 分析結果並得出結論;
6. 與假說相對比並相應進行調整(提出新的問題等等)。
思想實驗的真正力量在於,你可以不限次數地改變某個變數,來驗證其是否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重新想像歷史
思想實驗的一個常見用法就是重新想像歷史,我們一直都在運用這種方法。這些方法被稱為歷史反事實和半事實。如果發生的是Y而不是X,結果會如何?結果還會跟原來一樣嗎?
電車實驗
思想實驗經常被用於探索倫理和道德問題。在解決生死攸關的問題時,我們顯然不建議你為了找到最符合道德標準的行為而殺死一群無辜的人。這就是思想實驗的價值所在。
憑直覺想像並不直觀的事物
思想實驗的另一個用途是提高我們憑直覺想像非直觀事物的能力。換句話說,我們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在頭腦中進行思想實驗來驗證直覺的正誤。 這方面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著名的“無知之幕”,這一概念是由哲學家約翰·羅爾斯在其影響深遠的著作《正義論》中提出的。為了找出最公平公正的社會構建方式,他提出社會設計者應當躲在“無知之幕”背後進行操作。這意味著,在他們即將創造出的社會中,他們也不知道自己會扮演何種角色。
思想實驗可以告訴你已知資訊的邊界,以及你應該嘗試的範圍。為了改進我們的決策,提高成功的概率,我們必須積極探索自己能想到的一切可能。思想實驗不是做白日夢,它既需要嚴謹的態度,又需要不懈的努力。你使用思想實驗的次數越多,你就越瞭解實際的因果關係,也越明白真正可以達到的目標。
五、思維模型05 二階思維 (Second-Order Thinking) —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
技術本身是好的,但科學家和工程師只會片面地看待問題。他們只解決了問題的某些方面,並沒有解決全部問題,結果就是技術狠狠地打了我們一記耳光。 — 芭芭拉·麥克林托克
Technology is fine, but th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only partially think through their problems. They solve certain aspects, but not the total, and as a consequence it is slapping us back in the face very hard. — Barbara McClintock
幾乎每個人都能預見自己的行動所造成的直接結果。這種一階思維簡單、安全,但以這種思維方式,你肯定會和其他人得到相同的結果。二階思維則要求我們進行更長遠、更具整體性的思考,要求我們不僅要考慮自己的行為及其最直接的結果,還要考慮更深層次的結果。
通常人們都不會考慮二階效應,等到開始考慮時往往為時已晚。二階思維教給我們兩個重要的概念,也是使用該思維模型的基礎。如果我們想要瞭解這個世界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就必須考慮到二階乃至更高階的結果。對於我們所處的關係網絡,我們必須盡可能地保持坦誠和敏銳的觀察力。短期收益是否值得拿長期的痛苦來換?
讓我們來看看二階思維可以發揮巨大作用的兩個領域:
1. 將長遠利益置於眼前利益之上;
2. 構建有效的論證。二階思維可以幫你規避問題、預測挑戰,從而提前加以解決如果我們可以證明自己已經考慮了二階效應,並且努力驗證了二階效應也是有利的,那麼我們的論證就會更有說服力。
沃倫·巴菲特用過一個非常貼切的比喻來描述二階問題,即當遊行中的一些人決定踮起腳尖時,所有人都必須踮起腳尖。沒人能看得更清楚,但他們自身的處境都變得更糟了。
信任和可信度是多次互動積累的結果,也正因此彰顯了二階思維的作用和價值。倘若我們在與人交往時總是追求即時的回報,除非雙方各取所需,否則這樣的相處必然長久不了。將利益最大化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多加考慮自己的行為會對他人或者我們自己的聲譽造成哪些二階效應,這樣才能獲得他人的信賴,才能享受與人合作的裨益。
雖然二階思維富有價值,但我們必須注意一點:你不能任其導致滑坡效應的癱瘓。滑坡效應指的是一旦開始行動A,整個處境就會每況愈下,持續走下坡路,從而引發一連串後果B、C、D、E、F。
我們需要避免滑坡論證及其可能導致的分析癱瘓。二階思維需要評估最可能產生的影響及其最可能導致的結果,檢查我們對自己行為造成的典型結果的理解是否準確。
利用已掌握的資訊盡可能全面、長遠地思考一個問題,可以讓我們考慮到時間、規模、閾值等諸多方面。權衡不同的路徑就是思考的全部意義,花一點兒時間進行前瞻性的思考可以為今後節省大量的時間。
六、思維模型06 概率思維 (Probabilistic Thinking) — 概率有多大?
探索未知和不可控的事物時,概率論是我們唯一可以依賴的數學工具。幸運的是,這個工具雖然複雜,卻非常強大、方便。 — 本華·曼德博
The theory of probability is the only mathematical tool available to help map the unknown and the uncontrollable. It is fortunate that this tool, while tricky, is extraordinarily powerful and convenient. — Benoit Mandelbrot
概率思維本質上是通過運用一些數學和邏輯工具,估算特定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概率思維是我們提高決策準確度的最佳工具之一。在這個世界上,每個時刻都由一組無限複雜的因素決定,概率思維則可以幫助我們確定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瞭解了這些結果之後,我們就可以更精確、有效地做出決策。
我們需要解釋概率的三個重要方面,這樣就可以把它們整合進思維體系,從而提高成功的概率。
1. 貝葉氏思維(Bayesian thinking);
2. 肥尾曲線(Fat-tailed curves);
3. 非對稱(Asymmetries )。
貝葉氏思維的核心內容如下:鑒於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瞭解比較有限,但瞭解到的資訊都十分有用,而且會不斷遇到新的資訊,我們或許應該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認真考慮已知的內容,越多越好。貝葉氏思維告訴我們,在做決定時要使用所有相關的已知資訊。統計學家可能會稱其為“基本比率(base rate)”,也就是吸收有關過去情況(比如你現在所處的情形)的外部資訊。此概念與條件概率(Conditional Probability)類似。事件可以是獨立的,比如拋硬幣,也可以是非獨立的。非獨立事件是指某個事件的結果取決於先前發生的其他事件。
肥尾曲線:大多數人比較熟悉的是鐘形曲線,那優美、對稱的波浪線條展示了從身高到考試成績等諸多事物的分佈規律。鐘形曲線很棒,易於理解,也方便使用,它的專業名稱叫作“正態分佈曲線”,但肥尾曲線的極端情況並無上限。永遠要格外注意尾巴,這可能是最重要的變數。
在正態分佈的情況下(比如整個人群中身高或體重的分佈),在可能的範圍記憶體在異常值,但這些異常值一般都有一個相當明確的範圍。你永遠不會遇到一個體重為男性平均值10倍的男人,但在像財富曲線這樣帶有肥尾的曲線中,集中的趨勢有所不同。你可能會經常遇到比普通人富有10倍、100倍乃至10 000倍的人。這是大相徑庭的兩個世界。問題就在於曲線的肥尾:恐怖暴力事件的風險類似于財富,而樓梯滑倒致死的風險更像是身高和體重。未來十年裡,有多少事件可能發生?曲線的尾巴有多肥?重要的是,不要坐下來想像每種可能的情況(這肯定是做不到的),而是要以正確的方式對待肥尾領域:將自己定位為求生存的人,甚至是從不可預測的未來中受益的人;保持世人皆醉我獨醒的正確思考,對我們並不完全瞭解的世界進行規劃
非對稱:最後,你還需要考慮所謂的“元概率”,也就是你自己做出的概率估算本身準確的概率。另一個常見的非對稱表現就是人們估算路況對路程時間影響的能力。你有多少次是“準時”出發且提前20%的時間到達目的地?幾乎從來沒有過?你有多少次是“準時”出發,卻遲到了20%的時間?總是這樣?這就對了。你的估算誤差是非對稱的,向單一方向傾斜。這種情況經常出現在概率決策中。
反脆弱(Anti-fragility)
身處這樣一個我們不甚瞭解且由肥尾主宰的世界,我們怎樣才能從不確定性中獲益?納西姆·塔勒布在其《反脆弱》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事物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受到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負面影響的、面對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不受任何影響的,以及受益於波動性和不可預測性的。應對這樣一個世界有兩種方法:要麼嘗試進行預測,要麼嘗試做好準備。
《反脆弱》的心態非常獨特。只要有可能,試著讓隨機性和不確定性成為你的朋友,而不是你的敵人。有哪些方法可以讓我們做好準備,用反脆弱性武裝自己,以便從世界的動盪中受益呢?
方法一是華爾街交易員所說的“上行選擇權”,也就是尋找我們認為存在更多機會的情況。
方法二是學習如何“正確地”失敗。“正確地”失敗有兩大組成部分:首先,適度冒險,避免跌倒了一次就一蹶不振(永遠不要徹底離場);其次,培養韌性,從失敗中學習,然後東山再起。掌握了這兩點,你的失敗都只是暫時的。
概率思維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用來評估未來可能的世界面貌,以便我們有效地制定戰略。
七、思維模型07 逆向思維 (Inversion) — 轉變你的視角。
衡量一流智力的標準是能夠在頭腦中同時持有兩種相反的觀點,並且仍然保持大腦的正常運轉。比如,一個人應該既能夠看清前路希望渺茫,又能下定決心力挽狂瀾。 — — — 法蘭西斯·斯科特·菲茨傑拉德
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ing ideas in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 One should, for example, be able to see that things are hopeless yet be determined to make them otherwise. — F. Scott Fitzgerald
逆向思維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改善你的思維方式,因為它能説明你識別並消除成功的障礙。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它意味著從起點的另一頭著手解決問題。大多數人都傾向於用從前往後的方式思考問題,逆向思維可以讓我們把問題倒過來,從後往前思考。有時從開頭入手很不錯,但從末尾著手或許更有效率。
不妨這樣想:避免愚蠢要比追求智慧容易得多。將向前和向後思考的能力結合起來,可以幫助你從多個角度看待現實。
在生活中運用逆向思維有兩種方法:
1. 先假設你要證明的內容要麼是對的,要麼是錯的,然後找出還有什麼其他需要為真的條件。
2. 與其直接瞄準目標,不如深入思考你需要避免什麼結果,然後看看還有哪些剩餘的選項。
八、思維模型08 奧卡姆剃刀定律 (Occam’s Razor) — 簡單點兒就好。
任何人都能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創造力就是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 查理斯·明格斯
Anybody can make the simple complicated. Creativity is making the complicated simple. — Charles Mingus
相較複雜的解釋,簡單的解釋更有可能是正確的。這就是奧卡姆剃刀定律的精髓,它是一個邏輯和解決問題的經典原理。與其浪費時間試圖反駁複雜的情況,不如基於最簡單的解釋更自信地做出決定。
奧卡姆剃刀定律以中世紀邏輯學家威廉·奧卡姆的名字命名,它是我們在不同的解釋中進行選擇的基本規則。奧卡姆寫道:“如無必要,勿增實體。”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更傾向於最簡單的解釋。
對奧卡姆剃刀定律的一個重要反駁是,有些事情根本沒有那麼簡單。非法傳銷和龐氏騙局這樣的詐騙組織總是反復出現,這算不上奇跡,但也沒那麼顯而易見。確切地說,沒有任何簡單的解釋足以說明問題。
事實上,人類動力飛行的發明是非常違反直覺的,需要瞭解氣流、升力、阻力和燃燒等晦澀的概念。只有將一系列正確的因素精確地組合在一起才能做到。只知道怎麼讓飛機離開地面遠遠不夠,你還得讓它保持在空中飛行。
雖然我們總希望事事簡單,但不可簡化的複雜性同簡單一樣,都是我們現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我們無法運用奧卡姆剃刀定律來人為製造簡單。如果某個事物不能被進一步分解,那我們只能按照原樣處理。
在試圖簡化的過程中,我們需要確保代碼依然可以執行我們所需的功能。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簡單性,一種解釋被簡化的前提是,它依然能夠為我們提供準確的理解。
簡單的解釋相比複雜的解釋更有可能是正確的,這有助於我們節約自己最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九、思維模型09 漢隆剃刀定律 (Hanlon’s Razor) — 不要做最壞的打算(Don’t assume the worst)。
我需要仔細聽,才能聽到沒說的話。 — 圖利·馬東塞拉
I need to listen well so that I hear what is not said. — Thuli Madonsela
漢隆剃刀定律指的是,能解釋為愚蠢的,就不要解釋為惡意。在複雜的世界中,使用這一模型有助於我們避免妄想和偏執。如果我們拒絕假定一切糟糕的結果都是壞人的錯,那我們尋找的就是可能的選項,而非錯失的機會。這個模型是在提醒我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也提醒我們時刻捫心自問,對於已發生的事情是否還有其他合理的解釋。包含主觀意圖最少的解釋,往往就是可能性最大的解釋。
當有人突然超了你的車,倘若以惡意來揣度他人,那合理的推論就是這個人一定做了很多危險的事情。要想故意擋你的路,他必須首先注意到你,估測你的車速,判斷你的駕駛方向,還要卡在恰到好處的時間點突然轉向,讓你猛踩刹車,卻不會造成事故。這需要花大力氣。更簡單也更有可能的解釋是,他根本沒有看到你,這只是個錯誤,不含任何主觀意圖。那為什麼你會誤以為是前者呢?為什麼我們的大腦會產生這種有悖邏輯的聯想呢?
當我們看到自己不喜歡的甚至是錯誤的事情發生時,我們會假定這是他人有意為之,但更可能的情況是這完全是無意的結果。假定有人故意做錯事,就好比假定琳達更可能是一名銀行出納員兼女權主義者。大多數做錯事的人並不是心懷鬼胎的壞人。
誤把愚蠢當惡意就會導致妄想症,總是揣度惡意會讓你誤以為自己處於他人世界的中心,這是一種太過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事實上,每個惡意行為的背後幾乎總有更多的無知、愚蠢和懶惰。
人都想把自己定義為理性的動物,但當他被要求按照理性行事時,他可又要發脾氣了。 — 奧斯卡·王爾德
«One is tempted to define man as a rational animal who always loses his temper when he is called upon to 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ctates of reason.» — Oscar Wilde
漢隆剃刀定律旨在説明我們感知愚蠢或錯誤,以及它們無意間造成的後果。漢隆剃刀定律表明,在一個行為背後所有可能的動機當中,耗費最少精力的動機(比如無知或者懶惰)比需要主動惡意的動機存在的可能性更大。
漢隆剃刀定律最終證明了真正的壞人比你想像的要少。人非聖賢,是人就難免會犯錯,會陷入怠惰因循、思慮不周和動機不良的陷阱。如果我們能認識到這個真理並採取相應的行動,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更輕鬆、更美好,也更高效。
魔鬼謬誤(The Devil Fallacy)
你把僅僅因愚蠢而導致的後果歸咎於邪惡……你覺得銀行家是惡棍,但他們並不是,企業高管、贊助人、統治階級等都不是。人類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會為自己的行為建立合理的解釋。”我們都曾陷入過這一謬誤,而漢隆剃刀定律是幫助我們消除謬誤的偉大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