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 理性生活(一):教你打破慣性,改寫自己的人生故事

A Guide to Rational Living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11 min readSep 9, 2023

--

作者: 亞伯.艾里斯(Albert Ellis), 羅伯特.哈珀(Robert A. Harper)

本書重點

你認為自己夠誠實,能進行自我分析,那麼本書可提供有情緒障礙的個人,尋找眾多解答,幫助你改善看待自己的想法,並以更有效益的方式面對生活。

理情行為療法是美國心理學家亞伯・艾里斯(Albert Ellis)與羅伯特・哈珀(Robert A. Harper)於1955年開創至今的心理治療方式,它不同於一般心理治療方式。理情行為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REBT)主要是改變自我挫敗的行為模式與信念,透過挑戰理性思考下的不理性的固化思考模組,進而轉換為理性信念模式的一種諮商方法。採用REBT的諮商師,不只會讓你知道自己確信有情緒方面的問題,也會告訴你,若想克服這些障礙,最好能察覺自身自我挫敗思想與行為,並挑戰改變根本性的非理性行為,改以更理性的方式行事。這些諮商師會敦促你做出改變。

想要改變,你得先挑戰自己

使我們心煩的不是人或事。我們之所以煩躁,是因為我們相信這些人事物能使我們心煩。「煩惱的源頭是自己」。態度與行為的深層改變,可肇因於許多條件和經驗。有情緒問題的人很可能在遭遇生命中某段重大經歷,或得知他人處境、完成誠實的自我分析,或是與對自己有幫助的諮商師聊完後,情緒就會獲得改善。事實上,想改變基本人格,就必須進行自我分析,就算有優秀的諮商師相助,除非堅持對自己做出有利分析,否則通常只能獲得表面且不持久的改善。決定REBT是否有效、能為他們帶來多大幫助,終就還是自己。雖然諮商師能幫助你改善思考方式,帶他們無法代替你思考。想要改變,你得先挑戰自己,去覺察並積極克服自我挫敗的行為模式,並學習能帶來自我滿足的新方法來思考、認知、感受和行動。

思考決定你的感受

只要改變想法,就能改變情緒。正因為我們一直灌輸自己某些觀念,所以公開發表意見前才會感到焦慮。正因為這些害怕事情會變得糟糕透頂的信念,我們幾乎馬上就會感到焦慮。這些焦慮情緒中幾乎都含有我們的思想、態度和信念,因此只要改變我們的想法,它們通常能產生明顯的改變。

感受很可能是被說服後的後果: 情緒ABC理論

1. 目標或價值觀(G): 生存並依靠以下條件,以維持合理的快樂與滿足: (1) 自己;(2) 與他人關係;(3)創造與成就;(4)發揮原創性與創意;(5)享受生理、情緒與精神活動。

2. 誘發性經歷或逆境(A): 干擾或阻止我們滿足目標的事件、遭遇、經歷或思考。例如: 在實踐重大目標過程中遭遇失敗、遭他人錯待、快樂遭到剝奪、生病或受傷害。

3. 對逆境的信念或想法(B):

(1) 針對困境的理性信念(rational behavior): 希望困境不會發生的偏好與期望。例如「我不希望在工作中失誤」、「我討厭被人們以不公平方式對待」等。

(2) 針對困境的非理性信念(irrational behavior): 要求困境絕對不能發生的強烈訴求。例如: 「我絕不能在工作中失誤,否則我就是個沒有用的人」、「人們絕不能以不公平方式對待我,否則他們就是爛到骨子裡的傢伙」等。

4. 逆境與信念下所衍生的結果(C):

(1) 健康結果(Healthy consequence): 是逆境與理信互動後所產生、具建設性的情緒與行為。例如: 工作發生失誤時,因後悔和失望,並採取行動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2) 不健康結果(Unhealthy consequence): 是逆境與不理信互動後所產生、具破壞性的情緒與行為。例如: 工作失誤時感到恐慌、自我批判,但拒絕提升自己能力或找其他工作。

本書主軸: 只要能自我省察並修正一些錯誤的想法,就很有可能學會如何擁有更滿足、有創意且不受情緒所困擾的生活。

清晰的思考能改善你的情緒

人類的情緒大致源於思考。這是否表示你可以(或說應該)靠理性控制所有情緒? 不盡然。身而為人,有四種基本歷程,對你的生存與快樂有益:

1. 知覺或感知,也就是視覺、味覺、嗅覺、觸覺、聽覺。

2. 感受或情緒,例如愛、恨、恐懼、喜悅或悲傷。

3. 動作或行動,例如走路、飲食、游泳、攀爬與遊戲。

4. 理性或思考,像是記憶、想像、假設、總結、解決問題等。

知覺、動作、思考與情緒是全面同步運作,且我們無法將思考與知覺、動作和感受分開。事實上,從某些方面來看,現代人的行為比過去更為幼稚、離譜,也有更多的情緒問題。情緒才是當今人類生活最重要的問題,而非思考。 (上述四項基本歷程的順序,不一定如上述)

情緒從何而來?

甚麼是情緒?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與控制情緒?

神經科學專家Stanley Cobb指出,情緒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1. 內心的感受。通常伴隨著你對當下事件的詮釋。

2. 一連串生理變化。讓你與當下環境保持連結,維繫某種正常平衡。

3. 多種主動行為模式。這些行為受到環境刺激,也是你持續與環境互動的產物,展現出你在生理與心理方面的變化。

由於情緒主要是針對他人的反應,因此不只有生理和心理面向,也包含社會層次。情緒的產生上涉及三個層次:

1. 首先是大腦中與情緒有關的部位(下視丘)和身體的神經網路(自律神經網路)受到某種生理刺激。

2. 再來是知覺與移動的過程(感覺動作)。

3. 第三則牽涉到我們的渴望與思考(也就是意志和認知)。

一般而言,負責情緒和負責知覺、動作和思考的大腦部位,一旦受到刺激就會產生變化。

若想控制情緒,也有三種主要作法:

1. 生物化學法: 例如可透過電療或服用鎮靜劑,可以讓亢奮稍微冷靜一點。

2. 藉由感覺系統讓人放鬆: 例如舞蹈、瑜珈或呼吸法。

3. 運用意念和思考: 例如想像令人平靜的場景,或專注於能讓人靜下來的心緒。

這些做法要如何搭配,才能達到最好的情緒控制成效呢? 這主要取決於情緒受擾動的程度,以及你希望如何改變或控制自己的感受。

理情行為療法認為思維的轉變是控制情緒的最好作法。因為絕大多數的破壞行情緒都源自於不切實際、不合邏輯且自我破壞的思維。因此若想徹底且永久改善情緒障礙問題,最好充分運用理性。

P63所謂的情緒,大致上都源自於某種偏差、充滿偏見且帶有強烈評判意味的思維;而所謂的思考,則是以沉著的態度對情況進行評估,並以冷靜的頭腦分析其中所有元素,最後再提出合理的結論。

理性思維的象徵

你的感受與價值觀及目標,尤其是生存及幸福息息相關。當感受能幫助你實現這些目標時,我們就稱它為「健康的感受」;反之,則是不健康的。REBT能告訴你如何清楚分辨健康的負面情緒,例如無法獲得渴望的事物時,內在真實感受到的悲傷或煩惱;以及出現相同慶況下的不健康或自我挫敗的情緒,例如憂鬱、自我批判或憤怒。

理性思維通常會帶來健康的情緒;不理性思維通常會帶來不健康情緒。

何謂理性思維?

只要能幫助你做到以下兩件事,就是理行思維:

(1) 生存。

(2) 達成自己所選擇的目標或價值觀(能讓你覺得活著很愉快、享受生命或有價值)。

許多情緒能增進健康與福祉,要是全然失去情緒,也將使人失去人性,但我們反對過度負面、自我挫敗又極度情緒化的感受,因為這通常只會阻礙你實現生存的目標和擁有快樂。

理性思維的五大特徵:

(1) 理性信念接受且大致上遵循社會現實所具備的事實和規則。

(2) 依據理性信念行事,通常有助於你的生存,並免於於傷害。

(3) 依據理性信念行事,將有助於加速並更有效率的達到個人所選擇的目標。

(4) 依據理性信念行事,能將內在的個人衝突對周遭環境的破壞降至最低。

(5) 理性信念具有社會意義,有助於保持、延續並提高幸福感。

情緒是由思考所創造

只要發覺並改變既有的強烈信念,就可以改換自己的思考及其所導致的情緒。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人們經常創造出許多非必要的不健康情緒,例如憂鬱、焦慮、憤怒和無價值感,只要你能改變自己的思考,並採取相應的有效行動,就能重塑這些感受。

那些導致你消沉的情緒,大都是自己選擇創造出來的,若你真心改變,也能透過選擇做出調整。

擺脫情緒障礙 — 思考和感受都出自於你的選擇

若不健康的負面情緒大致上源於自己的思考,就表示你可以選擇自己的思緒和感受: 你通常可以這樣想,也可以那樣想。若你選擇活下去、享受生命,某些思緒將有助於你達成這個目標。假設持續性的感受多半來自於思維(不論是意識或潛意識),就表示快樂或悲傷來自於我們對外在事物的認知、態度或想法,而非單純源於事件本身。

「人不會因事情而煩惱,卻因為他們看待這些事情的觀點而煩惱」。

主要阻礙以健康情緒思考的原因:

(1) 有些人就是無法條理分明的思考。

(2) 儘管他們知道如何思考才合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3) 他們夠聰明,也受過足夠教育,但受困於自己情緒,不知該如何運用自身的知識和智慧。許多情緒問題往往肇因於不愚蠢的人所做出愚蠢的行為。

辨認並減少問題行為 - 理性思考通常能帶來健康的情緒。

1. 無條件的自我接納

2. 大多數的自我挫敗行為來自於缺乏認識

3. 別讓以偏概全模糊了焦點。

那些人容易出現問題行為?

具備以下特質的人較容易出現問題行為:

(1) 經常以錯誤觀點看待事物。

(2) 嚴重危害自身安全。

(3) 習慣性阻礙自己按進度朝目標邁進。

(4) 經常遭遇讓自己覺得不舒服的痛苦。

(5) 會製造與他人之間不必要的衝突。

人們為甚麼會顯現出這些很顯然自我挫敗的行為呢?

神經質行為大都肇因於人們傾向將個人偏好,無限上綱成絕對的需要。人們往往把自己的願望和渴望當成需要和必須,以至於常常將個人目標和期待升級成所有人(包括自己在內)都必須嚴格遵守的非理性原則。

情緒問題真正的機制應該是「刺激à信念à反應」,或如REBT所定義的「誘發性經歷->信念->結果」。總而言之,直接困擾我們 (產生令人不快的情緒後果) 的,並非生命中的事件(誘發性經歷)本身,而是非理性的訴求 — 我們認為應該、必須、絕對要發生的事(信念)。

人類這種生物仍傾向於以這些扭曲又自我挫敗的方式思考,但既然思考模式的主宰者基本上是自己,我們自然能修正這些錯誤,為錯誤的思想程式碼除錯,並克服這些人性的弱點。我們可以致力於:

(1) 提升客觀性,排除讓人困惑的事實與干擾。

(2) 打破經常讓自己身陷險境的習慣。

(3) 放棄以追求衝突為優先的宗旨。

(4) 以合理的偏好和評價,代替自我挫敗的要求與譴責。

(5) 接受自己和他人實際上都是有缺點的人類。

REBT認為,當人類最重要的渴望遭到剝奪時,幾乎會自然而然且健康地感到悲傷和挫折。不過,你最好別讓自己過度的擔憂或在意,也就是讓自己不健康地驚慌、自我貶抑、恐懼、憂鬱或震怒。

你會因為心理上或精神上受到攻擊而「感到傷痛」,其實是你藉由自我貶抑或自憐所創造出來。事實上受傷是創造出來的感覺,在傷害你的,就是你自己。

理性總是有理的嗎?

你絕對沒有看過像人類這樣集常識與愚蠢於一身的混雜動物。人類天生容易受到影響、迷信、冥頑不靈又愚蠢透頂,涉及人際關係時更是如此。

個人與他人之間的兩難

「做自己」和「和他人好好想處」兩個目標間,你只能達到不完美的平衡。理性確實不容易達成,你通常會發現難以界定甚麼是理性與非理性行為。更何況,如果過份極端,也可能讓理性變得十分不理性:

(1) 人類想要生存,就必須仰賴某種程度的情緒。

(2) 人類的品味或偏好,雖然往往不理性或缺乏根據,但很有可能會為生命帶來極大的樂趣。

(3) 有時候,當理性發揮到極致時,不但毫無效率,還會導致自我挫敗。

(4) 徹頭徹尾理性(極端理性)的生命常會變成機械化的存在。

過度理性一點都不理性

理性生活本身不是目標。理性主義者認為,理性或理智才是知識的源頭。但我們認為知識高度受到認知和思考影響,知識也仰賴人類的知覺、感受與行動。極端、跨大或教條式的理性本身就是不理性。當我們把理性帶到自我挫敗的極端、演變成一種教條時,理性便不再是理性。絕對的理性是絕對的荒繆。

REBT的支持者常遭人批評行為「過度理性」。理性代表理智、有效率、不自我挫敗。我們也認為人類的情緒、感性、創意與藝術是十分理性的追求,只要理的追求不要過於極端,以至於阻礙生活和獲得其他享受,就沒有問題。

用深刻的理性觀點,減少問題情緒

1. 完美的解答不存在,你需要的是持續修正。

2. 為自己建構有效的新觀點。

你應該建立並創造深刻的理性觀點,除了辨認出潛在的非理性觀點,還能積極反駁它。接著,以理性信念取代這些非理性信念,讓你的生活更有效益,也更快樂。

書中列出一些深刻的理性觀點,包括:

1. 選擇的自由與決心

2. 靈活思考

3. 無條件自我接納

4. 無條件接納他人

5. 提高挫折容忍度

6. 拒絕災難化

7. 接受挑戰,試著別讓自己那麼容易受干擾

待續…

--

--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喜歡閱讀科普、心理、網路治理、哲學宗教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