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 認知覺醒: 開啟自我改變的原動力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Published in
29 min readJun 28, 2024
周嶺著,人民郵電出版社,2020.9 (簡體字版)

作者: 周嶺

一位心智探索者。在個人改變和成長的路上,廣泛涉獵腦科學、認知科學、心理學、行為科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成為一位心智探索者與實踐者。

作者雖非什麼心理學大師,但他擬藉由認知(元認知)的覺醒進而開啟自我改變的論述,包括三重腦、能力的舒適區 — 拉伸區 — 困難區、元認知概念及期望透過提升元認知能力建立「專注力」、「學習力」、「行動力」、「情緒力」等,仍然非常值得參考,非常推薦閱讀本書。

本書重點 — 開啓自我改變的原動力

無論科技多麼發達,有一樣東西卻始終無法直接傳遞,那就是心智。所謂心智,通俗地說,就是我們看待人和事的態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斷與選擇。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時,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三觀)全部都是從零開始的,所有習性、習慣、模式也要從人性的初始狀態開始發展。而不少人的初始狀態是混沌的,他們天然追求簡單、輕鬆、舒適、確定,這種天性支配著他們,成爲他們喜怒哀樂的生理起點,然而身陷其中的大多數人對此知之甚少。

我們對自己的無知使自己看起來就像一個“醒著的睡著的人”。我們知道一個人不可能同時“醒著”和“睡著”,這二者顯然是矛盾的,但在指出這個邏輯錯誤之前,你不妨先一起看看我們的人生軌跡,或許你會同意我這個說法。

他們對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渾然不知:不知道事物的構成、框架,不知道努力的路徑、方法,也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能做什麼、最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畢竟人生是個單行道,無法從頭再來。最後他們不得不敲碎那顆高傲的心,在無奈和嘆息中默默接受平庸的人生。

我發現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覺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覺醒,真正的覺醒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渴望,立足長遠,保持耐心,運用認知的力量與時間做朋友;我發現人與人之間的根本差異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因為認知影響選擇,而選擇改變命運,所以成長的本質就是讓大腦的認知變得更加清晰;

從混沌到警醒,從迷茫到清晰,慢慢解開了“願望覺醒”和“方法覺醒”的秘密,知道了如何激發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內在動力,如何變苦澀的毅力支撐為科學的認知驅動。

無論在大腦構造、潛意識、元認知、刻意練習等基本概念的解讀上,還是在自控力、專注力、行動力、學習力、情緒力等具體能力的使用策略(包括早起、冥想、閱讀、寫作、運動等必備習慣的養成)上,都有相對獨到的原理呈現和具體可行的方法提供。這些積累勾勒出了本書的基本樣貌。

但當你真正看清這本書的樣貌時,你會發現實踐和改變才是這本書的核心,所以,更多的時候你需要把它當成一本工具書,時常回顧、思考和實踐,直到自己發生真正的變化,而不是一讀了之、過過“腦癮”。

從大腦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我們會再“進化”一次

三重大腦

約3.6億年前,它們開始向陸地進軍,地球進入屬於爬行動物的時代。為了適應陸地生活,爬行動物演化出了最初的“本能腦”。本能腦的結構很簡單,只有一個原始的反射模組,可以讓爬行動物對環境快速做出本能反應,比如遇到危險就戰鬥或逃跑,遇到獵物就捕食,遇到心儀的異性就追求等。很多學者把本能腦也稱為原始腦、基礎腦、鱷魚腦、蜥蜴腦,或者乾脆叫爬行腦。

哺乳動物的大腦裡也發展出一個獨特的情感區域(邊緣系統),腦科學家稱之為“情緒腦”。在哺乳動物中,猴子經常被人類當作觀察和實驗的物件,因此情緒腦通常也被稱作猴子腦。

人類沉迷于自己獨有的理智,所以把這個新的腦區稱為“理智腦”,當然,也有人喜歡稱它為理性腦或思考腦(見圖1–1)。

圖1–1 人類的三重大腦

在我們的大腦裡,由內到外至少有三重大腦:年代久遠的本能腦、相對古老的情緒腦和非常年輕的理智腦。但大多數人並不知道這些,只是憑感覺認為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動物都只有一個大腦,而人類僅僅比它們聰明一點。這種錯誤的認知使我們像那個救蛇的農夫一樣,經常做一些愚蠢的事情。

高低之分與權力之爭

令人欣慰的是,高級的理智腦是我們人類所獨有的,它使我們富有遠見、善於權衡,能立足未來獲得延時滿足,從這個角度看,本能腦和情緒腦確實要低級些。不過我們若是因此而沾沾自喜,未免高興得太早了,因為理智腦雖然高級,但比起本能腦和情緒腦,它的力量實在是太弱小了。細數起來,理智腦弱小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四個方面。

(1) 第一,從出現的年代看,本能腦已經有近3.6億年的歷史,情緒腦有近2億年的歷史,而理智腦出現的時間只有250萬年不到。

圖1–2 三重大腦的年齡類比

(2) 第二,三重大腦發育成熟的時間不同。本能腦早在嬰兒時期就比較完善了,情緒腦則要等到青春期早期才趨於完善,而理智腦最晚,要等到成年早期才基本發育成熟。如果不需要準確的數位,我們大致可以認為它們分別在2歲、12歲、22歲左右發育成熟,算起來各階段時間相差約10年,所以在人生的前20年裡,我們總是顯得心智幼稚不成熟。

(3) 第三,我們的大腦裡大約有860億個神經元細胞,而本能腦和情緒腦擁有近八成,所以它們對大腦的掌控力更強。同時,它們距離心臟更近,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可以優先得到供血,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極度緊張時往往會感覺大腦一片空白,這是因為處於最外層的理智腦缺血了。

(4) 第四,本能腦和情緒腦雖然看起來很低級,但它們掌管著潛意識和生理系統,時刻掌控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調控著呼吸、心跳、血壓……因此其運行速度極快,至少可達11 000 000次/秒,堪比當今世界上運行速度最快的個人電腦;而理智腦的最快運行速度僅為40次/秒,相比起來簡直弱極了,並且理智腦運行時非常耗能。如果你是第一次聽說這些,肯定會感到驚訝。

種種跡象表明,理智腦對大腦的控制能力很弱,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做的大部分決策往往源於本能和情緒,而非理智。當然,不管是何種因素影響我們做出決策,初衷都是讓我們好,只不過本能腦和情緒腦的決策往往與現代社會脫節,因為它們以為自己還處於原始社會。

本能腦和情緒腦的基因一直被生存壓力塑造著,所以它們的天性自然成了目光短淺、即時滿足。又因它們主導著大腦的決策,所以這些天性也就成了人類的默認天性。這些在遠古社會具有生存優勢的天性,在現代社會反而成了阻礙,甚至可以說,我們當前遇到的幾乎所有的成長問題都可以歸結到目光短淺、即時滿足的天性上,不過在現代社會,用避難趨易和急於求成來代指它們顯然更加貼切。

·避難趨易 — — 只做簡單和舒適的事,喜歡在核心區域周邊打轉,待在舒適區內逃避真正的困難;

·急於求成 — — 凡事希望立即看到結果,對不能馬上看到結果的事往往缺乏耐心,非常容易放棄。

我們做不成事,並不是因為願望不夠強烈,也不是因為意志力不足,而是因為默認天性太過強大。比如,我們明知道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不宜多吃,但背後仿佛總有人慫恿再吃最後一口;我們明知道沉迷手機不好,但手和眼睛就是無法從上面挪開……每次理智腦與本能腦、情緒腦對抗的時候,敗下陣來的總是理智腦,甚至有時候它還沒來得及啟動,身體就已經被本能和欲望(情緒)“劫持”了。

這樣的大腦構造導致我們總是陷入“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特別想要,但就是得不到”的怪圈,比如:

·明知道讀書重要,轉身卻掏出了手機;

·明知道跑步有益,但跑了兩天就沒了下文;

·明知道要事優先,卻成天圍繞瑣事打轉……

·這會兒也看不了幾頁書,不如玩會兒遊戲放鬆一下。

·不吃飽飯,哪有力氣減肥呢?

·今天先玩吧,明天一定加倍學習,把今天浪費的時間補上……

事實上理智腦很少有主見,大多數時候我們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都是在對自身的行為和欲望進行合理化,這正是人類被稱作“自我解釋的動物”的原因。

成長就是克服天性的過程

人,生來混沌。根本原因在於出生時我們的理智腦太過薄弱,無力擺脫本能腦和情緒腦的壓制與掌控,而覺醒和成長就是讓理智腦儘快變強,以克服天性。誰在這方面主動,誰就能在現代社會佔據更大的生存優勢,因為理智腦發達的人更能:

·立足長遠,主動走出舒適區;

·為潛在的風險克制自己,為可能的收益延時滿足;

·保持耐心,堅持做那些短期內看不到效果的“無用之事”;

·抵制誘惑,面對舒適和娛樂時,做出與其他人不同的選擇……

習慣之所以難以改變,就是因為它是自我鞏固的 — — 越用越強,越強越用。要想從既有的習慣中跳出來,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製力,而是依靠知識,因為單純地依靠自製力是非常痛苦的事,但知識可以讓我們輕鬆產生新的認知和選擇。

需要提醒的是,讓理智腦變強大並不意味著要抹殺本能腦和情緒腦,事實上也抹殺不了,它們三位一體,缺一不可。換一個角度看,也沒有必要抹殺,因為本能腦強大的運算能力和情緒腦強大的行動能力,都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源,只要去深入瞭解、循循善誘,就能為己所用,甚至這些力量還是成就我們的關鍵。

理智腦不是直接幹活的,幹活是本能腦和情緒腦的事情,因為它們的“力氣”大;上天賦予理智腦智慧,是讓它驅動本能和情緒,而不是直接取代它們。

焦慮的根源

焦慮的原因就兩條:想同時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焦慮的本質也契合這一觀點:自己的欲望大於能力,又極度缺乏耐心。焦慮就是因為欲望與能力之間差距過大。

再往深了說,焦慮並不完全源於我們的主觀意識,而是來自我們大腦的生理結構。我們已經知道人類的天生屬性是避難趨易和急於求成,也就是說,在我們內心深處早就埋下了這樣的種子:急於求成,想同時做很多事;避難趨易,想不怎麼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焦慮是天性,是人類的默認設置。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自責或愧疚,也沒有必要與天性較勁,而應想辦法看清背後的機理並設法改變。當然,最簡單的方法是反著來,比如:

·克制欲望,不要讓自己同時做很多事;

·面對現實,看清自己真實的能力水準;

·要事優先,想辦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接受環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只是這些說辭就像是正確的廢話。道理誰不懂呢?關鍵是如何真正提升能力和保持耐心。

耐心可以說是人類最珍貴的品質之一了,它直指我們急於求成、避難趨易的天性,可謂得耐心者得天下,所以我們不妨從耐心這個關鍵字開始談起。

得耐心者得天下

缺乏耐心,是人類的天性。缺乏耐心根本不是什麼可恥的事,和自己的道德品質也全無關係,這僅僅是天生屬性罷了,每個人都一樣。無論從歷史、現實考量,還是從生理角度看,一切關於耐心的線索都指向了理智腦這塊人類獨有的前額皮質上 — — 瞭解這一點,對於解放自我意義重大。

認知規律,耐心的倍增器

很多時候,我們對困難的事物缺乏耐心是因為看不到全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所以總是拿著天性這把短視之尺到處衡量,以為做成一件事很簡單。事實上,如果我們能瞭解一些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改用理性這把客觀之尺,則會極大地提升耐心。如圖1–3所示,複利曲線就是一種理性工具。

圖1–3 複利曲線

複利效應顯示了價值積累的普遍規律:前期增長非常緩慢,但到達一個拐點後會飛速增長,不過要想獲得這種力量,我們需要冷靜面對前期緩慢的增長並堅持到拐點。

當然,前提是選擇正確的方向,並在積累的過程中遵循刻意練習的原則,在舒適區邊緣一點一點地擴展自己的能力範圍。

舒適區邊緣另一個重要的規律是它揭示了能力成長的普遍法則:無論個體還是群體,其能力都以“舒適區 — 拉伸區 — 困難區”的形式分佈,要想讓自己高效成長,必須讓自己始終處於舒適區的邊緣,貿然跨到困難區會讓自己受挫,而始終停留在舒適區會讓自己停滯(見圖1–4)。

圖1–4 在舒適區邊緣擴展自己的行動範圍

人類的天性卻正好與這個規律相反。另外,你可能也發現了:複利曲線和舒適區邊緣是一對好朋友,它們組合在一起可以讓我們在宏觀上看到保持耐心的力量,而且這種力量適用於每一個普通人。

有了上述宏觀規律作支撐,我們就可以觀察微觀規律了。對於學習成長而言,成長權重對比是每個人都應該首先認識的,它揭示了“學習、思考、行動和改變”在成長過程中的關係:即對於學習而言,學習之後的思考、思考之後的行動、行動之後的改變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內層的改變量,那麼在表層投入再多的學習量也會事倍功半;因此,從權重上看,改變量﹥行動量﹥思考量﹥學習量(見圖1–5)。

圖1–5 成長權重對比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焦慮,就是因為只盯著表層的學習量。但就是沒有深入關注過自己的思考、行動和改變,所以總是感到學無所獲,甚至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應該繼續加大學習量,結果陷入了“越學越焦慮,越焦慮越學”的惡性循環。同時,表層學習也是最能直接看到效果,而底層的改變則不那麼容易發生,所以急於求成的天性也會促使我們選擇前者。停在表層,我們就會陷入慾望漩渦,什麼都想學、什麼都想要,忙忙碌碌卻收效甚微;若是能深入底層,盯住實際改變,我們就能跳出盲目、焦慮、浮躁的怪圈。

怎樣擁有耐心

當然,培養耐心的過程可能比較長,不要指望一下子就能很有耐心,如果對自己不能立即變好這件事感到焦慮,這本身就是缺乏耐心的表現。所以,培養耐心要從接受自己缺乏耐心這一事實開始。

其次,面對誘惑,學會延遲滿足,變對抗為溝通。舒適和誘惑是本能腦與情緒腦的最愛,完全放棄舒適和誘惑就相當於和本能腦、情緒腦直接對抗,很顯然,理智腦不是它們的對手,失敗是遲早的事。明智的做法是和它們溝通,這也是理智腦最擅長的。就像上面自己和自己對話一樣,溫和地告訴它們:“該有的享受一點都不會少,只是不是現在享受,而是在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後。”這是一個有效的策略,因為放棄享受,它們是不會同意的,但延遲享受,它們是能接受的。

最後,面對困難,主動改變視角,賦予行動意義。所以,要想辦法看清那些想做之事的意義和好處,你看到的維度越多,耐心就會越強。

事實上,這還不是最高級的方法,你肯定想不到最高級的方法是請本能腦和情緒腦出動來解決困難。所以,想辦法讓本能腦和情緒腦感受到困難事物的樂趣並上癮,才是理智腦的最高級的策略。學會釋放本能腦和情緒腦的強大力量,我們就會無往不勝!

人生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

進化之手巧妙地採用了意識分層的手段,它讓潛意識負責生理系統讓意識負責社會系統,如此分工,意識便得到了解放,可以全力投入高級的社會活動。這就是進化的力量。然而進化是一把雙刃劍,意識分層在給人類帶來巨大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副作用 — — 模糊。

因為處理各種資訊的速度不對等,意識很難介入潛意識,而潛意識卻能輕易左右意識,所以人們總是做著自己不理解的事。這種潛意識的模糊讓人心生迷茫和恐懼,而迷茫和恐懼又使我們的認知、情緒和行動遭遇各種困擾,繼而影響人生的走向。

模糊,正是人生困擾之源。而人生也像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誰的模糊越嚴重,誰就越混沌;誰的模糊越輕微,誰就越清醒。

(1) 學習知識,消除認知模糊

人的認知能力需要從零開始積累,而潛意識卻一直存在,所以我們需要終身學習,因爲掌握的工具越多,認知能力越強,消除模糊的能力就越強。

正如你知道了“元認知”,就知道了該如何反觀自己;知道了“刻意練習”,就明白了如何精進自己;知道了“運動改造大腦”,就清楚了如何激發自己的運動熱情……領域內的精英無不是比其他人瞭解的知識更多,他們的盲區更小,認知更清晰,因而也更有影響力。

生命的首要任務是生存,於是,基因自我設計的第一原則是節能,凡耗能高的事情都會被視爲是對生存的威脅。而潛意識沒有思維,只有本能,它會努力讓身體走低能耗路線,誘導我們娛樂、享受,所以本能通常都是阻礙學習的,而人若不學習,又無力克服本能。

(2) 拆解煩惱,消除情緒模糊

認知模糊來自內部,而情緒模糊來自外界。真正的困難總比想像的要小很多。人們拖延、糾結、畏懼、害怕的根本原因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難,而是內心的想法變得模糊。

記住,任何痛苦事件都不會自動消失,哪怕再小的事情也是如此。要想不受其困擾,唯一的辦法就是正視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給它進入潛意識的機會,不給它變模糊的機會;即使已經進入潛意識,也要想辦法將它挖出來。

(3) 裡清外明,消除行動模糊

認知清晰,情緒平和,最終還要行動堅定。很多人把行動力不足的原因歸結為環境干擾或是意志力弱,其實,行動力不足的真正原因是選擇模糊。所謂選擇模糊,就是我們在面對衆多可能性時無法做出清晰、明確的選擇。選擇模糊就是一種不確定性,而人類面對不確定性時會不自覺逃避。

在現代生活中,要想讓自己更勝一籌,就必須學會花費更多的腦力和心力去思考如何擁有足夠清晰的目標。我們要把目標和過程細化、具體化,在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條單行通道,讓自己始終處於“沒得選”的狀態。

總之,人生就是一場消除模糊的比賽,我們比拼的不僅僅是成長的速度,還有成長的模式。在這條賽道上,領先的群體都有意無意地做著同一件事:消除認知、情緒和行動上的模糊。消除模糊需要主動反本能,所以這必然是一條更難走的路。不過你也無須害怕,鼓起勇氣面對就好了。

感性:頂級的成長竟然是“憑感覺”

在之前的內容裡,我一直強調理性的重要性,並把模糊的感性歸入需要克服的天性的範疇,但這次我要為感性正名。爲了方便理解,我把理性表述爲意識,把感性表述爲潛意識,事實上它們就是這麼回事。

潛意識沒有思維,只關心眼前的事物,喜歡即刻、確定、簡單、舒適,這是屬於天性的部分,同時,它處理資訊的速度又極快,至少可達11000 000次/秒,能極其敏銳地感知很多不易察覺的資訊,這是屬於感性的部分。而意識,即我們的理性思考,處理資訊的速度只有40次/秒,潛意識是它的275 000倍,二者的能力有著天壤之別。

這種快慢對比就會造成“認知錯位” — — 很多資訊早已被潛意識察覺到,但意識仍一無所知。比如當你第一次見到某人時感到些許不適,很快你就露出了禮貌的微笑,這表明潛意識察覺到了一些不良資訊,但這個過程轉瞬即逝,思維根本察覺不到,反而給出一大堆分析和理由,讓自己接受對方,結果往往事與願違。

憑感覺學習

“憑感覺”之所以被稱為頂級的方法,是因為它能幫我們感知真正適合自己並需要的東西,讓自己處於學習的“拉伸區”。如果單純運用理性,我們通常會向優等生看齊,把眼光放在那些最難的題目上,想著如何追趕他們;如果順從天性,我們就會在最簡單的題目上打轉(見圖2–1)。

圖2–1 理性、感性、天性的選擇傾向

潛意識的感性總能幫我們發現什麼是真正適合自己的,從而引導精力投入,快速提升自己,因為在拉伸區內學習難度最小、需求最貼合、見效也最快,很容易產生心流。

憑感覺尋找人生目標

學習只是冰山一角,感性的力量適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面臨重大的人生問題時,如選擇伴侶、確定職業、尋找人生目標等。

我們需要用心去感受什麼事情讓自己最觸動,而不是用腦去思考什麼事情最有利。理智的分析和計算無法解出內心的真正需求,唯有感性的覺知和洞察才能讓答案浮出水面。而且正確的答案往往都是利他的,因爲真正長久的人生意義和幸福只能從他人的反饋中獲得。

先用感性選擇,再用理性思考,或許是一個更好的策略,尤其是在做那些重大選擇時。誠如洪蘭教授的建議:小事聽從你的腦,大事聽從你的心。

元認知的介紹

請參閱: 「元認知 (Metacognition)概念介紹」(https://vincent-wschen.medium.com/%E5%85%83%E8%AA%8D%E7%9F%A5-metacognition-%E6%A6%82%E5%BF%B5%E4%BB%8B%E7%B4%B9-17ab6f8025e3)

以下各部分,係以元認知能力為基礎,外觀世界,借力前行,藉以分析如何建立「專注力」、「學習力」、「行動力」、「情緒力」。

專注力 — — 情緒和智慧的交叉地帶

用元認知來觀察自己的注意力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相信你可以輕易觀察到這種現象:

·身體做著A,腦子卻想著B;

·跑步的時候,手腳在動,腦子卻在考慮明後天的安排;

·吃飯的時候,嘴巴在動,心裡卻在擔憂與他人的關係;

·睡覺的時候,身體不動,思緒卻像瀑布一樣傾瀉而出……

然而這種“做A想B”的行為模式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使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徒生煩惱、漸生愚鈍。從某種意義上說,它正是我們煩惱和無能的來源。

“行動”如軀體,“感受”如靈魂

我們可以試著分解注意力。回顧任何一件事,我們的注意力其實都可以分為“集中在行動上的”和“集中在感受上的”兩部分,比如:

·跑步時,跑是行動,剩下的是感受;

·吃飯時,吃是行動,剩下的是感受;

·睡覺時,睡是行動,剩下的是感受……

起初,行動和感受二者是統一的。

我們會在做一件事情時全身心地感受這件事情,將注意力全部放在和當前事物相關的事情上。隨著行動越來越熟練,我們在行動上集中的注意力越來越少,分散在其他地方的注意力越來越多,於是我們不再去耐心感受行動。從此,分心代替專注,身心開始分離(見圖4–1)。

圖4–1 身心合一與身心分離

分心走神的原因與危害

分心走神的原因無非兩個:一是覺得當下太無聊,所以追求更有意思的事情;二是覺得當下太痛苦,於是追求更舒適的事情。因為身體受困于現實,只好讓思想天馬行空。而生命是由當下的一個個片段組成的,身心合一的片段組成的就是幸福專注的高品質人生,身心分離的片段組成的就是分心走神的低品質人生。分心走神還會造成拖延和低效,因為情緒總是滯後于行為,所以人們做事時進入狀態往往很慢,需要情緒過渡。

可見,分心走神的本質是逃避,所以,面對困難時,身心分離的人總會不自覺地退回舒適區,而身心合一的人則更容易跳出舒適區,直面困難。

學習專注:深度沉浸是進化雙刃劍的安全劍柄

進化是一把雙刃劍,它給人類帶來能力的同時也帶來了痛苦。人們因能感知太多資訊而感到心神不寧,或因產生過多欲望而痛苦不堪,又或因擔憂能力不足而滋生焦慮,無論順境或是逆境都不得安生。

專注力集中者優勢就在於能夠主動遮罩干擾,選擇需要的資訊並沉浸其中,為此他們甚至會主動練習,比如有人會故意在聲音嘈雜的地方鍛煉專注力,這使他擁有了隨時隨地進入深度閱讀和思考狀態的能力。

深度沉浸的方法

專注學習有“主動選擇資訊”和“深度沉浸”兩個概念,但前者只是入口,後者才是關鍵。因為能主動選擇資訊的人不一定能沉浸其中。這世上能聚焦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其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數人都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然而獲取深度沉浸的能力不能僅靠熱情,它更是一項技術,是有方法論的。

《刻意練習》這本書給了我們大致的答案。心理學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科學家羅伯特·普爾經過大量的研究後指出:所謂天才,其實並不神秘,其本質是“正確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練習”。換言之,我們沒有變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為方法不對或練習不夠。“正確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個特徵。

(1) 第一,有定義明確的目標。

(2) 第二,練習時極度專注。

沉浸的關鍵是要做到“極度”專注

專注的真正動力並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斷發現技巧上的微妙差異和持續存在的關注點,精力越集中則感知越細微。 極度專注不僅是學習的關鍵,也是靈感的來源。如圖4–2所示,作者芭芭拉·奧克利曾在《學習之道》這本書中這樣介紹:大腦在學習的時候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意識”的專注模式,另一種是“潛意識”的發散模式。

圖4–2 意識和潛意識的工作模式

所謂專注模式,就是當我們專注於某件事的時候,前額葉皮層就會自動沿著神經通路傳遞信號,這些資訊會奔向與我們思考內容相關的各個腦區,將它們連起來。在這種模式下,我們可能找到答案,也可能找不到答案,因為真正的答案不一定在我們意識關注的腦區。此時就需要潛意識的發散模式來説明我們,它能夠讓大腦跳出原來的工作區域,讓神經元隨機地和不相關的區域進行連接,從而得到也許能解決問題的答案。

所以變聰明的秘訣就是:先保持極度專注,想不出答案時再將注意力轉換到另一件與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會神,讓意識極度投入;事後完全忘記,讓意識徹底撒手。這樣,靈感和答案就會大概率地出現。

(3) 第三,能獲得有效的回饋。

(4) 第四,始終在拉伸區練習。

著名心理學家米哈裡·契克森米哈賴在《心流》一書中提出這樣一個模型(見圖4–3):當人們對當前的活動感到厭倦時,說明應該提高難度;當人們對當前的活動感到焦慮時,說明應該保持這個水準專注練習,如此反復交替就可以讓自己進入心流通道,沉浸其中。

圖4–3 心流通道

依據上述四點建立主動沉浸的行為模式(見圖4–4),時常練習則能將其固化為深度沉浸的底層能力,從而輻射生活的方方面面。

圖4–4 刻意練習四要素

學習力 — — 學習不是一味地努力

前一章描述的深度沉浸其實並非刻意練習的真正核心,其真正核心在於難易匹配上。好的成長是始終遊走在“舒適區邊緣”

何為深度學習

1946年,美國學者愛德格·戴爾提出了“學習金字塔”理論。之後,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也通過實驗發佈了“學習金字塔”報告,報告稱:人的學習分為被動學習和主動學習兩個層次(見圖5–1)。

圖5–1 學習金字塔

如圖5–2所示,以閱讀為例,從淺到深依次為:聽書、自己讀書、自己讀書+摘抄金句、自己讀書+思維導圖/讀書筆記、自己讀書+踐行操練、自己讀書+踐行操練+輸出教授。

圖5–2 閱讀金字塔

如何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有以下3個步驟:

(1)獲取高品質的知識;

(2)深度縫接新知識;

(3)輸出成果去教授。

簡單的知識陳述無法達到深度縫接的效果,只有做到知識轉換才能用舊知識體系對新知識進行深度縫接,所以在重構時,我們可以只取最觸動自己的觀點

關聯:高手的“暗箱”

有效閱讀的三個步驟,也是深度學習的三個層次:

·知道資訊點

·關聯資訊點

·行動和改變

不難看出,知道資訊點是最淺的層次,完整、深入的學習還包含關聯和行動。

圖5–3 關聯是學習的重要環節

體系:建立個人認知體系其實很簡單

如何判定一個人是否厲害?

知識不一定能給我們帶來認知能力,而認知能力必然包含有效的知識。這部分有效的知識是能幫助我們判斷、選擇、行動、改變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處於認知圈邊緣的知識與我們的實際需求貼合得最緊密,因此也更容易讓我們產生觸動,進而與現有的知識進行關聯。而他人認知體系中的很多知識,縱使再有道理,如果距離我們的認知或需求太遠,就相當於處在了學習的困難區(見圖5–4)。

圖5–4 在認知圈邊緣擴展最有效

我們不需要全盤掌握他人的知識體系,只需要掌握那些最能觸動自己、離自己需求最近的知識(見圖5–6)。

圖5–6 建立認知體系,關聯各家的“觸動碎片”

“觸動碎片”能夠與自身緊密結合,慢慢變成自己的一部分,最終織出一張屬於自己的認知網路。

體系的本質就是用獨特的視角將一些零散的、獨立的知識、概念或觀點整合為應對這個世界的方法和技巧。我們再走近一點觀察,就會發現每個人的認知體系都是不同的,高手們也是根據自己的關注點,不斷收集該領域內觸動自己的資訊,然後加工整合,形成獨特的認知體系。

主動休息的秘密

一個真正的自控高手,不是一個只知道衝刺的人,而是一個善於主動休息、保持平衡的人。義大利人法蘭西斯科·西裡洛創立於1992年,其核心就是:先極其專注地工作25分鐘,然後休息5分鐘,如此循環往復。這種工作法有點類似於高強度間歇性訓練。這個有點類似番茄工作法。

行動力 — — 沒有行動世界只是個概念

世界上有一個底層的系統規律叫“增強迴路”,它的發生就好比兩個小孩子發生了爭執,一個人打了一拳,另一個人就更用力地踢一腳,他們每一次的反應都會強化矛盾,升級暴力。注意力的使用同樣遵循這個規律,最初的選擇會影響行為自動增強的方向。

圖6–1 注意力的增強回路

注意力的增強迴路是正向的還是負向的,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最初的選擇。在初始階段,強迫自己先做重要的事情,一旦進入正向的增強迴路,你便能擁有強大的行動力 — — 這正是增強自製力、提升行動力的秘密。但如果在增強迴路的起點,做出有利選擇所消耗的自製力是最小的,如果等負的增強迴路形成,再想改變就難嘍!

如果一切都只知道個大概,這對提升行動力來說,是很致命的。清晰力,也就是把目標細化、具體化的能力 — — 行動力只有在清晰力的支撐下才能得到重構。

一切源于“想清楚”

不管你處在什麼狀態下,只要拿出筆和紙,寫下目標、寫下時間,你的元認知能力就能迅速提升,你就會動力滿滿。歸結起來還是那句話:認知越清晰,行動越堅定。

這真是一個成長中的悖論:想先看到結果再行動的人往往無法看到結果。耍小聰明的人會因為結果不明朗,擔心付出沒有回報,所以不願行動,以致永遠停留在原地(見圖6–5)。

圖6–5 距離太遠,看不清目標

事實上,只要道理正確,就別在乎那些小聰明,帶著不計得失的心態向前走,你會發現目標越來越清晰(見圖6–6)。

圖6–6 走近了就能看清目標

突破閾值

當自己從來沒有主動做成過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以為做成一件事很容易,於是生出很多不切實際的慾望和想法,而慾望越多,就越做不成事。打破這些悖論的方法就是不計得失地先行動起來。有些人並不完全同意這些觀點,因為他們行動後依然看不清結果、體驗不到好處、消除不了欲望。如果是這樣,我想你有必要先審視一下自己的行動量,看它是否突破了發生改變的閾值。因為付出的努力必須達到某種程度才能影響一個體系,而努力程度低於這個閾值時,你的行動就會收效甚微。

圖6–8 行動量需要突破閾值

認知其實是一種技能

認知覺醒就意味著看清,意味著主動改變默認設置,並做出新的選擇。從現在開始,把認知當成技能,知道或想通一個道理時,不要高興得太早,想想後面還要做大量的練習,這樣就不浮躁了。現實和理論都告訴我們:懂得百點不如改變一點。真正的成長不在於自己懂得了多少道理,而在於自己改變了多少。對成長來講,道理都是“空頭支票”,改變才是“真金白銀”。當你凡事都以改變為標準時,你的成長路徑會更加清晰。

情緒力 — — 情緒是多角度看問題的智慧

研究結果顯示:在一定的前提下,貧窮確實會使人變笨,這不是因為貧窮讓人能力不足,而是因為貧窮造成的稀缺俘獲了人的注意力,進而降低了人的心智頻寬。

所謂心智頻寬,就是心智的容量,它支撐著人的認知力、行動力和自控力。心智頻寬一旦降低,人很容易喪失判斷力,做出不明智的選擇,或急於求成,做事缺乏耐心,難以抵擋享樂的誘惑。

稀缺只是“變笨”的一種誘因,事實上,任何能製造壓力的事件都會擠佔我們的心智頻寬。只要我們的注意力被某一個巨大的事物吸引,我們就有可能進入稀缺狀態,進而降低心智頻寬,做出不明智的行為。

唯有心智富足,方能解憂

物質條件無法決定我們的命運,真正影響我們的是心智頻寬是否富足。有了富足的心智頻寬,我們就能在任何環境中擁有支撐自己的遠見、耐心、行動力和自控力,在變化的環境中解救自己。那麼如何才能獲取心智頻寬呢?我想,最重要的莫過於保持自我覺知了。對此,我給大家備上五帖覺知“良藥”,請各位按需取用。

第一帖,保持環境覺知,理智選擇。

第二帖,保持目標覺知,少即是多。

第三帖,保持欲望覺知,審視決策。

第四帖,保持情緒覺知,謹慎決定。

第五帖,保持閑餘覺知,自我設限。

單一視角:你的壞情緒,源于視角單一

事實上,在面對各種困境的時候,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往往是考驗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它不僅能幫助人們獲取智慧、成就事業,還能幫助人們在生活中拓展格局、化解煩惱。視角單一的人容易固執、急躁和鑽牛角尖,而視角多元的人則表現得更為智慧、平和與包容。

遵守下面幾個原則,自己就能逐漸擺脫單一視角的限制,成為生活的“攝影大師”。

(1) 一是勤移動。顧名思義,就是多移動你的“相機”機位,嘗試用不同的視角看問題。在焦慮、緊張的時候,不妨假設自己是一個局外人,用第三視角來觀察自己,你會發現自己的很多擔心其實是多餘的,因為別人並不是那麼在乎你。這種多視角觀察的能力其實就體現了元認知能力。有了元認知,我們更容易在自我觀察上保持覺知,進而在語言表達上也體現出“高情商”的特質。

(2) 二是善學習。有些時候我們之所以看不到一些角度,是因為自身學識不夠,不知道有那個視角存在,所以要多學習,借助高人的視角來觀察世界。

(3) 三是要開放。更準確地說是保持客觀、不臆斷。很多人情緒不好,是因為他們把自己做的假設當成了事實,在不確定對方真實想法的情況下,直接把情緒發洩了出來。

(4) 四是尋幫助。出現特殊情況時,注意力會被巨大的危險所俘獲,心智頻寬降低,容易陷入單一視角,而此時,提供有效的外部視角,説明他們更好地處置特殊情況。要學會主動尋求外部幫助,借助他人的多維視角來克服自己單一視角的局限。

(5) 五是多運動。適當的有氧運動會提升我們體內多巴胺的水準,而多巴胺對於創造力和多角度思考能力來說都很重要。鍛煉不僅能幫我們從負面情緒中快速走出來,也會引導大腦從新的角度看待事物,或者從不同角度觀察問題,所以,越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就越要多運動,越是想不通的時候越要多運動。

(6) 六是常反思。

遊戲心態:幸福的人,總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現代積極心理學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愛德華·德西和理查·瑞恩的“自我決定理論”了。它指出人類有三種天生的內在需求:關係需求、能力需求和自主需求(見圖7–3)。

圖7–3 自我決定理論中人類的三種內在需求

換句話說,一個人想要生活幸福,需要具備以下因素。

·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得到別人的愛與尊敬;

·有獨特的本領、技能,為他人帶去獨特價值;

·有自主選擇的權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特別是“自主需求”,它是自我決定理論的關鍵與核心。也就是說,我們如果能主動選擇和掌控所做的事情,就會產生內在動力,獲取幸福。

結語

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覺知覺知,自古以來都是精英的自我修煉方式。換言之,即使你沒有萬貫家財,也可以通過提升覺知來增強自己感知世界、完善自我的能力。有了覺知,我們就能慢慢過上一流的生活,即使它來得不會那麼快。

--

--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喜歡閱讀科普、心理、網路治理、哲學宗教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