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 資訊超載的幸福與詛咒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Published in
11 min readJul 25, 2023

Too Much Information: Understanding What You Don’t Want to Know

作者:凱斯.桑思汀Cass R. Sunstein : 哈佛大學法學院羅勃‧沃姆斯利大學講座教授(Robert Walmsley University Professor),也是世界衛生組織行為洞見與科學科技顧問小組主任。曾任歐巴馬總統的白宮資訊法規辦公室主任。著有《成本效益革命》(The Cost-Benefit Revolution)、《推力》(Nudge,與理查‧塞勒合著)、《雜訊:人類判斷的缺陷》(與丹尼爾.康納曼等合著)、淤泥效應(Sludge)等書。

本書重點

由於作者背景,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法律及行為經濟學家,是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外,曾任職歐巴馬政府推動公共政策,尤其是政府資訊揭露相關的法規政策。因此本書尤其適合政府公共政策及關心資訊揭露政策的人士們閱讀。

破解資訊愈多愈好的迷思,幫助自己過得更快樂的幸福生活學:

(1) 你願意付多少錢來使用社群媒體?你要收到多少錢才願意放棄使用它?

(2))在電影院看電影時,你是否想知道爆米花的熱量有多少?

(3) 你是否想知道自己的基因潛藏什麼疾病的風險因子?

藉由行為科學的研究,了解資訊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包括:

●為何我們會(不)想要取得資訊?以及誤以為自己(不)想要某些資訊?

●警告和強制性標誌的資訊是否會帶來效益?

●資訊帶給我們什麼感覺?是開心,還是難過?

●我們何時會追求資訊?何時會迴避資訊?

●揭露大量資訊的社群媒體究竟會讓我們過得更好?還是更糟?

●政府要求人民提供繁瑣的資訊會造成什麼影響?

桑思汀認為,資訊是一項強大的工具。有時我們會希望能有更多資訊,例如車子的油耗表現、藥袋上的用藥警告;但有時希望能有更少的資訊,像是股票虧多少錢、是否有致癌基因等等。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更清楚了解每一項資訊發揮什麼作用、真正達成哪些用途,這樣才會讓生活變得更快樂、自由、長久與美好。

知識就是力量,但無知才是幸福

事實上我們其實沒有想知道大量的資訊,很多資訊對我們來說毫無價值,甚至有很多資訊我們寧可不知道,有時候也不想要知道,甚至想要不知道:

(1) 不想要知道: 沒有動機想要知道(沒有興趣知道)。例如啤酒、咖啡、披薩、冰淇淋對健康造成的風險;隔壁餐桌上的先生頭上有幾根頭髮;巷口咖啡店的豆子來自哪裡?

(2) 想要不知道: 主動(積極)迴避/排斥(資訊迴避(information avoidance)(事實仍需更進一步發掘),例如是否會罹患阿茲海默症、基因是否容易得癌症或心臟病、所有同事對你的看法、可能幾歲會死亡。

(3) 寧可不知道: 被動迴避資訊,因為知道會感到不悅/痛苦(事實已呈現在哪裡)。例如爆米花的熱量、戒掉Facebook能讓人更快樂。

「求知」的兩大動機:

1. 情感價值: 資訊可能帶來正面情緒,例如開心、樂趣、驚喜或寬慰。

2. 工具價值: 能讓我們做想做的事情、去想去的地方,以及選擇想選擇或逃避想避免的事物。

評估「想不想知道」某項資訊的心理偏誤:

(1) 現時偏誤(present bias): 人們只看今天和明天,而忽視長遠的未來。某些資訊雖然讓你當下感到痛苦,長遠來看卻可能對你有利,例如逃避站上體重計、取消每年一次的健檢等。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有一句名言: 「願上帝令我禁色,不過明天再說好了」。

(2) 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 在得與失的程度相等的時候,我們對「失」的厭惡,將會高於對「得」的喜悅。

(3) 聚焦錯覺(focusing illusion): 常會因為太重視某些事物,於是過度放大這些是對我們感受幸福可能的影響程度。「你關心的任何事情所造成的影響,其實都沒有你想的那麼大」。我們長高估壞消息的影響力,也會抱著不切實際的樂觀(更為樂觀)。

(4) 可得性捷思(availability heuristic): 常會拿最容易取得的例子當參考。

任何一群人通常具有極高的異質性

(1) 對同一資訊,有些人能從中取得極高工具價值,有些人去一點也得不到。

(2) 對於同一件壞消息,有些人警鈴大作,有些人毫不在意。

(3) 有些人更容易產生現時偏誤、更傾向損失規避、或是心態更為樂觀等。

(4) 受可得性捷思影響,有些人樂觀,有些人悲觀,每一個對未來的結果與發展產生不同預期。

作者研究列出不同類型的幾類資訊,詢問400位美國人是否想要這些資訊,又願意支付多少費用。該研究證實了下列四項簡單命題:

(1) 民眾想取得有用或能帶來正面情緒的資訊。(如果預期取得資訊反而會變得不開心,民眾就容易迴避,這就是所謂的鴕鳥效應(ostrich effect))。

(2) 民眾付費取得資訊的意願高低,取決於(a) 資訊的有用程度。(b) 資訊令人感到快樂的程度。

(3) 如果資訊沒有用處或令人感到悲傷,民眾想要取得資訊的程度會大大降低。

(4) 民眾的回應有極高的異質性。

消費者真的想知道這些事?

我們之所以想要資訊,往往是因為資訊有用或令人愉快。但有時資訊雖然有用,卻會令人不愉快;有時令人愉快,卻對我們有害。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到底該取得資訊或逃避資訊,就像是一場賭注。

  1. 有利於消費者的資訊,消費者真的想知道這些事嗎?
Table 1.3 Consumer disclosure 消費者資訊揭露

2. 政府的資訊揭露,消費者真的想知道這些事嗎?

談到公共政策,並不能只以人民的意見為準。確實有理由江資訊進行客製化接露讓真正需要資訊的人取得資訊。但政府資訊揭露一般無法客製化,例如食物熱量標示。靠未來科技,愈來愈容易做到資訊客製化,或是針對特定對象揭露。

如何計算「幸福」?

揭露資訊之後,能不能變得更幸福? 做出各種標示或警告真的是好主意嗎? 何時揭露最好?

美國政府推出相關重大法規時,都被要求以明確福利主義(增進民眾福利)導向來回應四個問題,強調各項政策對人民的影響:

(1) 政府應該何時要求揭露資訊?或者換句話說,在什麼情況下會出現市場機制失靈?

(2) 資訊揭露的成本與效益為何?

(3) 如何計算其中的成本與效益?

(4) 根據成本效益分析或其它指標,資訊揭露是否利大於弊?

資訊真能帶來好處嗎?

揭露的資訊如果過於複雜、冗長、難以理解,可能根本不會帶來任何好處。

獲得資訊反應的心理機制

資訊揭露除了想解決傳統資訊不對稱或誘因不一致所形成的市場失靈;有時也是為了保護消費者。我們的到資訊時的反應,會受到下列幾種心理機制的影響:

1. 注意力有限。

2. 無法注意到錯失的資訊。

3. 注意力受動機影響。消費者只看支持自己決定的資訊,而對其他資訊視而不見。

4. 機率判斷出現偏誤。

5. 道德許可: 讓人以為得到某種許可,可以去做原本覺得不對的事。

6. 乞丐效應與影射焦慮效應: 乞丐效應(panhandler effect)意指揭露利益衝突後,雙方雖然都知道建議人可能得到利益,接受建議的人卻可能感受到壓力,覺得應該要協助建議人取得利益。影射焦慮效應(insinuation anxiety effect)意指接受建議的人擔心一旦拒絕建議(得知利益衝突後),會釋放出一到負面訊息,傳得出自己似乎認為那項建議帶有偏見,即暗指建議人貪圖利益。

7. 聚光燈效應與「洩密的心」效應

例如業者極可能高估資訊揭露後受到公眾注目的程度,這種想法接近「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一般人會高估旁人對自己的注意程度;也像是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的知名小說「洩密的心(the tell-tale heart)」中的主人翁,他殺人後,將屍體埋在公寓地板下之後,總覺得警察肯定聽到死者的心跳聲。「洩密的心」效應尤其能發揮的領域,在於企業道德與對社會負責任的行為。

讓資訊揭露真正發揮效益

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改善資訊揭露政策? 若能掌握行為科學,就能提出各式各樣的答案:

1. 簡化與凸顯: 減少不重要的資訊揭露,並凸顯重要的資訊。

2. 標準化與可比較資訊。

3. 社會比較資訊: 透過社會比較,或許能建立描述性規範(descriptive norm,陳述多數人的實際行為,譬如95%的人會按時繳稅)和指令性規範(injunctive norm,陳述多數人認為該有的行為,例如95%的人認為公民應該按時繳稅)。描述性規範的效果高於指令性規範,大家通常更想做別人實際在做的事,而不是覺得應該做的事。

4. 「有聲有色」的重要性: 圖片、語音、視訊呈現的揭露效果較佳。

5. 智慧揭露與中介機構: 要是接收資訊的人覺得難以判斷,不訪交給中介機構,由中介機構梳理資訊,做出判斷。歐巴馬政府推出「智慧揭露(smart disclosure)」計畫,鼓勵供應商提供可下載、機器可讀的資訊,部分原因正是為了方便中介機構參與,協助(例如)能源與醫療照護的消費者了解自己的行為,進而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道德錯誤

倘若我們出於道德考量,認為應該揭露資訊,政府就要盡其所能,了解揭露資訊後是否真正消除道德上的惡,或增加道德上的善,而消滅惑增加各有多少。畢竟出於道德動機的法規揭露,有可能成為作作樣子的表面功夫。

Morally motivated labels: (a) dolphin-safe label, (b) conflict-free minerals label, © fuel economy label, and (d) non-GMO label.

淤泥效應(Sludge effect)

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提出淤泥效應,意指民眾想要往某個方向前進時,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阻饒的現象。無論在公私部門,都可能為了自身或他人利益,加劇淤泥效應的現象。在大多數情況下,政府根本已經要求得到太多的資訊,並且在流程中讓民眾感受到挫折、屈辱,賠上許多時間和金錢。

需要淤泥效應的理由

(1) 程序完整性: 可透過自動化來減緩淤泥效應。

(2) 取得實用資料。

(3) 自我控制問題: 例如結婚/離婚之「冷靜期(cooling-off period)」設計。

(4) 隱私與安全。

(5) 鎖定目標: 想取得稀有資源的人要加以篩選,政府可能將「付出時間與心力的意願」視為一種鎖定目標的方式,確保商品交給真正需要與想要的人手中。

許多機構都需要定期稽核內部的淤泥效應。

淤泥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來自於制度設計的過程中所造成的交易成本(這裡指的是經濟學上的交易成本),這種交易成本會讓制度推行的過程中,產生重重的阻滯,這就是作者指的淤泥效應。 組織中的淤泥效應,有可能是組織運作不效率的主因之一,造成淤泥效應的原因,有可能是組織管理者基於自私的原因,每個組織管理者都這個做,淤泥效應就會放大。

本書作者另一本專書: 淤泥效應

<<淤泥效應:解開制度的束縛,重新找回組織執行力>> Sludge: What Stops Us from Getting Things Done and What to Do about It;凱斯桑思汀 (Cass R. Sunstein),出版社:天下文化

其它資訊

1. 熱量標示,害人無法好好享受爆米花。

2. 一條生命的價值約900萬美元。一隻狗的生命價值為1萬美元。(美國統計生命價值-value of statistical life: VSL)。

3. 網路上到處可見的隱私揭露事項,但真正會閱讀內容的消費者不到3%;更有高達75%的消費者認為隱私權政策是要保護消費者隱私。然而恰恰相反,這些政策是要確保消費者放棄自己的隱私。

本書結語

有時候得到資訊就像遭到詛咒一樣,資訊會讓人感到焦慮、恐懼、羞恥,甚至絕望。「要不要取得資訊」就像是一場賭注。例如: 假設你事先知道別人對你的評價,或是知道自己的準備是否如預期般的充分,反而可能無法取得出色的表現(你真的知道所有朋友對你的真正看法嗎? 根據調查,大多數人並不想知道)。

資訊工具價值能夠延長、甚至挽救生命;資訊享樂價值能讓生活中許多好消息讓人感到快樂,或是鬆了口氣。但有些資訊即是當下不見得讓人感到愉快,我們還是想知道。

人對於資訊、對於答案所帶來的前景會出現情緒反應。要判斷民眾究竟想不想取得資訊、什麼時候想取得資訊,就要將重點擺在「他們認為自己取得資訊後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在許多領域只要遇上風險,似乎都會建議要揭露資訊。一旦某種行為或手段引發嚴重的道德問題,我們就會聽到: 消費者有知的權利。但應考量的是,資訊揭露後是否真的能讓民眾過得更好? 例如研究證據顯示,食物熱量標示基本上是正面做法,基改食品標示幾乎肯定是負面作法。而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研究強制揭露資訊會造成的實際效果。

--

--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喜歡閱讀科普、心理、網路治理、哲學宗教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