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啟人生 : 一個哈佛教授的生命領悟,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Published in
25 min readJun 30, 2024

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 Finding Success, Happiness, and Deep Purpose in the Second Half of Life

作者: 亞瑟.布魯克斯 Arthur C. Brooks ,出版社:天下雜誌,出版日期:2023/05/31

作者: 亞瑟.布魯克斯 Arthur C. Brooks

研究幸福的社會科學家、哈佛甘迺迪研究院與哈佛商學院教授、《大西洋》雜誌最受歡迎打造人生專欄作者。曾任華府知名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院長,著有《愛你的敵人》(Love Your Enemies)與《保守之心》(The Conservative Heart)等暢銷書。職涯始於古典樂法國號樂手,有長達十多年時間跟著樂團,在美國與西班牙各地巡迴演出。

本書非常適合中年人以上的一般人閱讀。誠如書名副標題所言,「給你把餘生過好的簡單建議」,書中重點包括從發揮流體智力,改變為發展晶體智力,學著運用智慧,重啟人生第二曲線。書中用了很多佛學偈語與禪修冥想的字句,不過還好的是盡管你不是佛教徒,也應該不會覺得不快。整本書還算非常值得擬重啟人生的人士閱讀。

過去,我們總以為只要認真努力,擁抱簡單的成功公式:心無旁騖,犧牲個人生活,一心一意往上爬,辛苦總會有代價。如今,我們領悟到人生不是一路往上衝,高峰過後可能就是谷底;不管是誰,現在多閃耀、多風光,有一天都會走下坡。

很多職涯勝利組的人,其實私底下都很痛苦,而且幾乎毫無例外。我把這個現象,稱為「奮鬥者的詛咒」(striver’s curse),亦即一向努力表現傑出的人,最終卻發現自己陷入令人恐懼又無法避免的衰退,工作成果愈來愈難讓人滿意,做得更多、成就更少,生活裡也欠缺美滿的人際關係。

當人生不免走下坡時,能否把現實轉變成機會,打開生命的另一扇窗?嘗試提供解決方案是本書的主要目標。

逃離奮鬥者詛咒的方法

我為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制定改變的策略與步驟,希望在進入人生下半場時,不僅不會感到失望,甚至過得比上半場更快樂,也更有意義。

不幸的是,你不曾深入思考如何面對派對尾聲,只懂得緊抓著唯一擅長的策略不放:你更努力工作,嘗試讓盛況延續,假裝自己什麼都沒變。然而,那是一條註定通往悲劇的道路。

踏上重生之旅

在經濟學領域,有所謂的「史坦法則」(Stein’s law),源自1970年代著名經濟學家史坦(Herbert Stein)的一句話:「無法永遠進行的事,終將停止。」乍聽之下,這有講跟沒講一樣,對吧?然而,人在面對自己的生命時,往往會假裝這件事不存在。要是忽視它,最終只會傷害你的職涯,你會感到愈來愈追趕不上,暗自埋怨上蒼為何如此不公平。

在此先提醒你,對於像我們這種一遇到事情,直覺做法就是更努力的人來說,這條新路違反了各種內設的直覺。我會請你承認自身的弱點,坦然面對。還有,你必須放手,拋開那些曾努力爭取過的大多數東西;以前你是那麼想得到,如今卻會扯你後腿。

從前在追求世俗成就時,你忽視的人際關係,如今要重新建立起來。此外,雖然很不想面對,你必須展開結果未知的轉型。

職涯走下坡的時間比你預期的早(很多)

Your Professional Decline Is Coming (Much) Sooner Than You Think

不論從事哪一種高技能職業,幾乎都會在快40 歲到50 歲出頭時,不可避免的走向衰退。

每個人都有差不多的苦衷

你肯定知道自己的事業、體能與心智遲早有一天會衰退。只不過你八成以為那是很久以後才會發生的事。

今日所謂的「知識工作者」幾乎沒有人會承認,他們預期自己在70歲前就可能衰退;有的人甚至預估自己過了80歲才會走下坡。回顧過去一百多年來的重要發明家與諾貝爾獎得主,得出結論︰重大發現最常出現在將近40歲時。科學家找到重大發現的可能性,在20歲至39歲之間穩定上升,接著在40歲至49歲、50歲至59歲、60歲至69歲之間劇烈下滑。但在70歲提出重大創新的可能性,和20歲時差不多,機率大約是零。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西蒙頓(Dean Keith Simonton),研究創意工作的專業衰退模式,並建立模型預測一般人士的職涯走向。大量的數據符合圖1的走向。

圖1 創意工作者的顛峯,出現在職涯的第20年

平均而言,創意工作者的顛峯,大約出現在職涯的第20年,也因此研究結果顯示,人們通常會在35至50歲之間開始衰退。不過,這是很多領域加起來的平均值,西蒙頓發現不同領域的差異很大。

如何讓大腦老得慢一點

很多研究都說,1萬小時的練習(或某個非常高的時數)能帶來精通。換句話說,人生是有公式的,愈常做某件事,就會做得愈好。

人類的奮鬥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事實上,「普通人」的一生,如不曾有過重大事蹟,他們可能反而不會因為生活回歸平淡,感到如此難以釋懷。我們或許可以稱這種現象為「職業心理的重力定律」(principle of psychoprofessional gravitation):衰退帶來的痛苦,與你先前達到的聲望高度,以及你對於那個聲望帶有的情緒依附直接相關。研究顯示,相較於無所求的對照組,人要是曾在職業生活中追求權力與成就,一般會在退休後較為悶悶不樂。證據也顯示曲終人散時,高成就將帶來負面影響,例如許多職業運動員在退役後,很難適應新人生,不乏成癮或自殺等悲劇性的例子。

許多功成名就的人因此陷入惡性循環:他們害怕衰退,不滿成功的時刻愈來愈少,益發留戀過往的成就,高處不勝寒,這個世界沒急著要幫你,畢竟沒人會覺得成功人士需要可憐。人生勝利組哀嘆活得很苦,只能讓人假意勸慰幾句。

然而,那種痛苦很真實。那要怎麼辦?其實只有三條路可選:

1. 否認事實,憤怒自己居然衰退,籠罩在沮喪中。

2. 接受事實,承認自己確實衰退,把老化當成無可避免的悲劇結局。

3. 接受過去帶來成功的元素,在未來將不再有效,培養新強項與新技能。

發展你的第二曲線

每次際遇變化都是機會。 但不要把世俗成功看得太重, 記得為這個世界做出貢獻。

年齡增長之後出現的能力,對某些職業比較有利,例如理論數學家一般符合西蒙頓提出的數據預測,早早達到職涯顛峯,也早早衰退。然而,應用數學家(例如運用數學解決商業實務問題)就不同了,他們達到顛峯的年齡晚很多,因為他們的專長是結合與運用已經存在的概念,而這是年長者比較突出的能力。

兩種智力的消長

心理學家卡泰爾在1971年出版的《能力》(Abilities: Their Structure, Growth, and Action)一書中,假設人類同時具備兩種智力,但上升時段卻出現在人生的不同時期。

第一種是「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卡泰爾定義成邏輯推理、彈性思考與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所謂的原始聰明。研究人員發現,流體智力涉及閱讀與數學能力。創新者一般擁有很高的流體智力。卡泰爾的研究專長是智力測驗,他觀察到一般人的流體智力最高峯,出現在相當早期的成年階段,接著在30至40歲就急速下滑。

卡泰爾認為,人類不只有流體智力,還有「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也就是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庫存的能力。仰賴知識庫存的晶體智力,一般會隨著年紀增長,隨著一個人進入40歲、50歲、60歲,一路攀升,要到人生非常晚期才會下降,甚至完全不會衰退。

卡泰爾形容這兩種智力:「從概念上來講,流體智力是解析抽象問題的脈絡化能力,晶體智力則代表人在一生中透過涵化(acculturation,不同文化相互影響的結果)與學習所獲得的知識。講得白話一點,你年輕時擁有原始聰明,老了則擁有智慧。你年輕時有辦法提出大量事實,而你老的時候知道那些事實是什麼意思,也曉得如何運用。

Ps. 涵化(acculturation),是指因多種不同文化相互接觸,從而導致的文化變動以及心理變化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持續地互相接觸著,而導致一種文化同化其他文化的元素。兩個文化之間的涵化既可以是單向的,也可以是交互影響的。涵化也可稱為文化適應、文化移入。

圖1的成功曲線,基本上是流體智力的發展曲線,一路往上攀升到35歲左右,接著在40多歲與50多歲下滑,但如同圖2所示,同一時間其實還暗藏著另一條曲線,也就是在成人的中晚期階段持續上升的晶體智力曲線。

圖2 步入中年,腦子不會變得不管

人有兩種智力, 但高峯出現在不同的階段, 你永遠可以重新設計職涯, 善用晶體智力展開另一種人生。如果你的職涯只靠流體智力,的確很早就會由盛轉衰。但如果你的職涯需要晶體智力,或是你重新打造職業生活,更加仰賴晶體智力,你達到極盛的時間將延後,也連帶很晚才衰退,甚至不會衰退。如果能成功轉換,你就能破解人生密碼。

東西方的經典都提到在人生下半場走向教學的概念。「如同以燃燒的蠟燭照亮他人。」在哲學教授海瑞格(Eugen Herrigel)的名著《箭藝與禪心》(Zen in the Art of Archery)中,箭術師傅說道:「老師以心傳心,傳承正道精神,啟迪學生。」西塞羅是西元前一世紀的羅馬政治家、律師與哲學家也提到人生下半場的職責:

老年人……看來理應減輕他們的體力勞動,但增加勞心的活動。長者也應該努力貢獻自己,透過忠告與實務智慧,盡可能幫助友人與年輕人一臂之力,以及最重要的是效忠國家。

西塞羅堅信老年要做三件事:首先,這個時期應該致力於服務他人,而不是閒散度日;其次,晚年最大的禮物是智慧,長者的學問與思想將帶來豐富他人的世界觀;最後,在這個階段,我們天生的能力是提出忠告,輔導、建議與教導他人,但目的不是累積金錢、權力或名聲等世俗的報酬。

晶體智力能帶來傳道、授業、解惑的能力。

每次際遇變化都是機會

第二曲線的存在,對所有人來講,都是天大的好消息。

(1) 首先,這下子我們能解釋為什麼到了40至50歲,能力通常會下滑了。換句話說,各位如果到了我這個年紀或是更年長,不是只有你會力不從心。

(2) 第二,年紀大的人,更能藉由第二曲線抵達新的成功。

(3) 第三,大部分研究的看法都認同,相較於第一曲線,在第二曲線獲得的東西更為珍貴(即便在金錢與名氣方面的報酬沒那麼亮眼)。

達爾文在碰上撞牆期後,沮喪失意,在悲傷中死去。和大部分的人一樣,達爾文不曾尋找或發現到自己的第二曲線,因此在人生的後面階段,心中只有時不我與的感嘆。

巴哈則不一樣。他進入流體智力的後半段曲線後,毫不猶豫地跳上晶體智力曲線,不再回頭。他不再是第一名的創新者,但轉型成為指導者的角色,去世時受到世人愛戴與敬重,一生圓滿。即便沒有以前那麼出名,但從各種角度來看,巴哈死而無憾。

讓第二曲線接替第一曲線

長輩最重要的任務是傳承信念。擁有成功不必在我的氣度,反而能讓你成為最成功的前輩。

有些事不是努力就有用

接下來要協助各位跳下第一曲線,跳上你的第二曲線。從發揮流體智力,改變為發展晶體智力,學著運用智慧。我會先介紹拖住你的三股力量與掙脫的方法:

(1) 你對於工作與成功的執著。

(2) 對世俗獎勵的渴望。

(3) 以及恐懼衰老。

接下來,會解釋為讓第二曲線接替第一曲線,現在就必須開始做的三件事,包括:

(1) 培養人際關係、

(2) 展開性靈之旅,以及

(3) 坦然接受不足之處。

最後,還會談開始轉型時,心中八成會冒出的感受。

戒掉渴望成功的癮

一旦自認比別人優秀,「更優秀」就成為核心自我認同, 每次失敗有如小小死了一遍。

在工作狂的人生中,工作勝過一切關係

「或許比起快樂,我更想要出人頭地。」

選擇出人頭地、不選快樂的人就像有其他癮頭的成癮者一樣,對成功成癮了。有些研究認為(我的研究也讓我同意這種說法),工作壓力大的人容易藉助酒精自我療癒,包括飲酒過量。喝酒有如開關,可以關掉焦慮感(暫時關掉)。不過,酒精不是奮鬥者唯一容易成癮的物質,甚至可以說不是最糟的一種。我見過最糟糕、最棘手的癮,其實是工作狂(workaholism)。工作狂一詞由心理學家奧茲(Wayne Oates)在1960年代提出,源頭是他的時間太寶貴,兒子必須到診所預約,才能見到爸爸。奧茲在1971年將工作狂定義為︰「必須不斷工作的衝動或無法控制的工作需求。

這種症候羣是事業有成的人特有的疾病。別的不說,他們光是工作時數就很驚人。《哈佛商業評論》指出,美國的執行長平均每星期工作62.5小時,一般工作者是44小時。問題是,生產力帶來的獎勵,比不上落後的恐懼,恐懼纔是一直推著工作狂向前的動力。很快的,工作排擠掉人際關係與其他活動。除了工作,工作狂的人生裡沒有太多東西,這進一步強化了惡性循環。工作狂會增強恐懼與寂寞,而恐懼與寂寞又會增強工作狂。

把成功當目標,永遠不可能滿足

酒鬼確實是對酒上癮,但他們真正離不開的,其實是酒精對大腦做的事。工作狂也一樣。工作狂真正渴望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渴望成功。他們會為了金錢、權力與名聲,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與幸福,因為名利帶來認可、掌聲與讚揚。

西元400 年左右,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 在他的《懺悔錄》(Confessions)中,有個精采的段落。他先是提到自己對成功有永不饜足的渴求︰「我汲汲營營,追名逐利……對此熱血沸騰,腦海裡全是那個念頭。」(凡是對成功上癮的人都能瞭解那種感受。)接著,又描寫自己在米蘭的街頭路過一個乞丐,暗中羨慕對方:「他瀟灑自在,我惶惶終日;他無憂無慮,我魂不守舍。」

然而,成功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目標。對成功上癮的人,永遠不會「夠成功」。成功帶來的興奮感只會持續一、兩天,接著就得等下一次成功。

著名的前一級方程式賽車手裏貝羅(Alex Dias Ribeiro)寫道:「仰賴成功開心的人,不會開心。對那樣的人來說,成功職涯的尾聲等同窮途末路。他們註定死於痛苦,或是在其他職涯追逐更多成功,活著就是想辦法一次又一次成功,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在這種情況下,成功之後是空虛的。」

不要物化自己,你不是你的工作

自我物化(self-objectification)定義為不考慮自己的完整人性,從第三人的角度看待自己。例如凝視鏡中的自己,感到不夠好或沒價值,或是感到志得意滿,洋洋得意。在工作領域,自我物化是指依據工作表現或職業地位,判斷自己這個人有沒有價值。

恐懼背後是驕傲,愛比較的人不幸福

自我物化的根源是「驕傲」(pride)的問題。在我們的現代社會,驕傲帶有正面的意涵,用於表達欣賞,例如我告訴孩子,爸爸為他們感到驕傲。或是我不臉紅地說,我替這本書感到驕傲。

工作原是意義與使命感的源頭,卻演變成工作狂,害我們失去人際關係。成功原是卓越的果實,卻成為一種癮。一切都是驕傲造成的。恐懼與驕傲息息相關。許多對藥物或酒精成癮的人士表示,他們成癮的原因是害怕「正常」生活中的痛苦、壓力與無聊。對成功成癮的人通常也懼怕很多事,包括害怕失敗。

極度害怕失敗的人

他們做事的動機,比較不是有可能獲勝、獲取有價值的東西,而是害怕會搞砸。「財富就像海水,喝得愈多,就愈渴,名氣也一樣。」這是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在1851 年寫的,比社羣媒體問世的時間,還要早一百五十年以上,現在這個問題的嚴重程度又提高了十倍。

研究人員很久以前就發現,社會比較會降低快樂程度。不過其實不需要做研究,也能明白這個道理。只要看幾小時的Instagram,你就會體會到什麼叫又羨又妒,原因是你把自己的成功,拿去比較你眼中他人的成功(真實性令人存疑),而這種事不會有好結果。

關鍵下一步,學會明智的割捨。接下來,我們來討論該怎麼做出明智的割捨。

反璞歸真

你必須削去人生這塊玉石中不必要的部分, 直到找到自己。

在西方,我們以爲成功與快樂來自避免失去,不斷囤積更多東西,要有更多金錢、更多成就、更多人脈、更多經驗、更多名氣、更多追蹤者、更多財產。多數的東方哲學則警示,貪得無厭將導致唯利是圖與虛榮,人的本性被蓋住,因而尋覓不到快樂。我們必須削去人生這塊玉石中不必要的部分,直到找到自己。

西方人在成長過程中,一般認為人生應該要有很多東西,即很多的戰利品。偏東方的思想則認為這種想法是倒退的。年紀愈大,不該用很多外在的東西來代表自我,而該反璞歸真,在過程中找到第二曲線。

完成願望清單(Bucket List),人生就會幸福美滿?

每個人都曉得這種清單,就是列出所有你死前想看、想做、想得到的東西,而這和為了得出完工的藝術作品,不斷塗塗畫畫,完全是一樣的概念:只要完成清單上所有的事,你的人生就會幸福美滿。

佛陀提出「四聖諦」這個實用的指南,教人如何處理令人煩惱的執著:

第一聖諦:長期的不滿導致生活的苦(梵文的dukkha)。(苦)

第二聖諦:苦的起因是渴求、渴望與執著於世俗的事物。(集)

第三聖諦:不感到苦的方法就是不再渴求、渴望與執著。(滅)

第四聖諦:不再渴求、渴望與執著的方法是遵守八正道。(道)

為什麼滿足感難持久?

在我們的蜥蜴腦深處(確切來講是大腦的邊緣系統),在遠離意識層面的地方,滿足感是簡單到不可思議的方程式:滿足感=獲得你想要的。

成癮基本上是體內平衡的適應不良,大腦變得擅長處理平衡不斷被打破。14歲頭一次喝酒,你會在昏亂中感到狂喜,但多年酗酒後只會微醺,而且酒醒後感到很不舒服。你的大腦疲於「反酒精」,你需要酒精才能感到「正常」。那種現象是我們社會科學家所說的「慾望跑步機」(hedonic treadmill)你一直跑,一直跑,但沒有實質的目標進展,完全只是在避免一旦停下或慢下後,你會摔下跑步機。

讓我們更新一下公式,放進剛才提到的事情,讓滿足的等式更精確一點:

滿足感=不斷獲得你想要的。

比起獲得,更怕失去?停不了的比較遊戲。我們談成功帶來的滿足感時,還得考慮另一個因素:成功全是比較出來的,我們通常感到無法停下這場比較的遊戲,也因此得出另一條公式:

成功=持續比別人多。

那種情形自然會引發恐懼感,也因此:

失敗=擁有的比較少。

我們對於變少的抗拒,甚至勝過想要更多的衝動。

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因為提出這個洞見,獲頒經濟學諾貝爾獎。他和特沃斯基(Amos Tversky)一起提出「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挑戰人類是理性主體、以相同方式衡量得到與失去的假設。這個理論指出,對同一樣東西,相較於獲得,人類實際上受失去所引發的情緒影響更深。我們會出現康納曼與特沃斯基所說的「損失規避」(loss aversion)。這就是為什麼相較於股市上漲10%,下跌10%的時候,新聞媒體會沉浸在世界末日裡。這也是我們深深痛恨失望的原因。研究顯示,我們願意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失望。

展望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如果你丟了一支錶,你會很沮喪,即便你其實另外還有四支手錶。

總而言之,以下三條公式解釋了人類的衝動,指出為什麼我們似乎永遠無法獲得持久的滿足感:

滿足感=持續獲得想要的東西。

成功=持續擁有比別人多。

失敗=不如人。

得不到滿足感是職業衰退特別令人痛苦的地方:你為了獲得滿足感,使出渾身解數,但不進反退,在慾望跑步機上逐漸落後。

在你放棄一切希望之前,我有好消息:你還是可能獲得滿足感,只不過不能靠舊公式。我們需要放棄亂七八糟的算式,改成下面這個公式,納入了釋迦牟尼、阿奎納(義大利神學家)與最可靠的現代社會科學:

滿足感=你擁有的 ÷ 你想要的。

這裡方程式的分母:你想要的東西。你增加手裡的東西時,要是沒控制慾望,你的慾望將不斷增生,愈要愈多。當你步步高昇時,反而很容易愈來愈不滿,因為你想要的,永遠超過你擁有的。慾望過多,滿足感愈低。

要管理自身欲望,關掉跑步機。借用西班牙天主教聖人施禮華(Josemaría Escrivá)的話來講:「需求最少的人,擁有最多。不要替自己製造需求。」如何削去多餘的石頭?以下提供三個方法。

(1) 問「為什麼」,而不是「有什麼」。立下反向願望清單:不要只是加,還要減。

(2) 開始削去多餘石塊的第二個方法,是檢視那些讓我們變成不知足經濟人的建議,然後反其道而行。

(3) 若要破除在填滿的畫布上增添筆畫的習慣,第三個方法是開始專注於生活中的小事 (往小修練)。

滿足感不會來自追求愈來愈大的東西,而是來自於自關照小事。一行禪師在《正念的奇蹟》(The Miracle of Mindfulness)中解釋:「洗碗時,洗碗就好。這句話的意思是洗碗的時候,你應該充分意識到自己在洗碗。」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如果我們想著過去或未來,「在洗碗時,我們並未活著。」我們不是在重溫逝去的過往,就是在「被吸進(只存在於概念中的)未來」。唯有維持正念,纔是真正活著。

把眼光放在對的地方

本書反覆駁斥願望清單的概念,因為你最終只會感到永遠都不夠。不過,傳統的願望清單還是有個好處,那就是讓我們集中精神思考,既然人在世上的時間有限,究竟該如何運用纔好。願望清單的作用,是確保你不會在生命的盡頭大喊:「我還沒準備好要死!我這輩子還沒坐過熱氣球!」(這可不是胡謅的。熱氣球平均名列2017年的願望清單民調第六名。)(全球 Bucket list 排名清單: https://www.bucketlist.net/ideas/)

替人生終點做好準備,是下一個挑戰,也是轉機。

思考人終有一死

工作、工作、工作,然後去見上帝。沒有第二曲線,因為沒必要。這種處理流體智力衰退的策略,我稱之為「精神抗爭法」,典故是詩人湯瑪斯(Dylan Thomas)於1951年的名作〈不要溫柔地步入良夜〉。這首詩鼓勵讀者:「奮鬥、奮鬥,不讓生命之光逝去」。湯瑪斯是在談死亡,這首詩是寫給他正在與死神搏鬥的父親。沒錯,人類永遠在向死亡咆哮。

誤把衰退當成死亡宣告

作家布魯克斯在《品格》(The Road to Character)一書中,區分出人生的兩份成績單︰「履歷成績」(résumé virtues)與「追悼文中的美德」(eulogy virtues)。履歷成績是指事業與世俗的成就,這種成績需要與他人比較。追悼文中的美德則與精神道德有關,不必比較。追悼文中的美德是在你的葬禮上,你真心希望大家會談論你的方式,例如:「他和藹可親,精神高尚」,而不是「他累積了大量的常客飛行里程數」。

16世紀的法國散文家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便談過:「讓死亡不再壓制我們的方法,就是讓死亡不再陌生。我們要經常接觸死亡,讓自己習慣,心中最常想到的事就是死亡。」思考死亡甚至能讓人生更有意義。如同小說家佛斯特(E. M. Forster)所言:「死亡會帶走一個人,想到會死則能救一個人。」怎麼說?簡單來講,物以稀為貴。記住自己活在世上的時間有限,我們將因此在今天更享受還活著。

不想獨自走過衰退,就要維繫好人際關係

哥倫比亞小說家馬奎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寫道:「孤身死去是世上最不幸的事。」當然,馬奎斯的意思是在你嚥下最後一口氣時,身旁沒有任何人,這聽起來的確是悲劇。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們所有人都是獨自走過死亡的過程,而且俗話說得好,金錢乃身外之物,「死不帶去。」然而,不只錢帶不走,親友自然也不可能陪你上路。那就是為什麼人們感到死亡好可怕。

人際關係本質上帶有超越的力量。只要我們願意,關係能神奇地讓我們上升到更高的境界,脫離柴米油鹽醬醋茶。與其死命抵抗職涯衰退的趨勢,不如抓住美好的機會,走向喜悅的泉源,懂得愛人與被愛,從第一曲線轉換到第二曲線。

孤獨是可以治癒的

感到孤獨和獨處不一樣,因為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依舊能和他人有情感與社交上的連結。事實上,獨處是情緒健康與心情平靜的關鍵。有的人只要依舊擁有健康的社交與情感連結,他們其實獨處時最快樂。神學家與哲學家田立克(Paul Tillich)在經典之作《永恆的現在》(The Eternal Now)中寫道:「獨處是一個人的美妙,孤獨則是感到形單影隻的痛苦」

孤獨是感到情緒上、社交上被孤立。研究已經證實,孤獨引發的壓力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生病、失眠、認知遲緩與高血壓。感到孤獨的人傾向於喫高卡路里、高脂肪的飲食。比起不感到孤獨的人,他們也更容易過著坐著不動的生活。

職場上的友誼極度重要

芝加哥大學社會神經科學家、孤獨研究的先驅卡喬波(John Cacioppo)所言:「孤獨反映出你對於人際關係的感受。」也因此即便和家人在一起,或是身處眾人圍繞的工作場所,工作狂依舊感到無比孤獨。除了深愛的工作,他們一無所有。

領導者特別容易感到孤獨,很大的原因是職場上很難擁有真正的友誼,或是不可能和下屬交朋友。但職場上的友誼極度重要,70%的受訪者表示,快樂的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有朋友。58%的人表示,如果知道新工作的同事不好相處,他們不會為了加薪跳槽。

普林斯頓心理學家康納曼等人所做的研究,提供領袖為什麼會被孤立的線索。研究人員請一大羣職業女性說出自己的一天,找出帶來最大的正面與負面情緒的時刻。正面情緒的時刻不令人意外:前三名的活動依序為性愛、社交與放鬆。最能帶來快樂的互動夥伴前三名則是朋友、親人與配偶(似乎和剛才的活動前三名順序不一樣,但沒關係)。最會帶來負面感受的三大活動是工作、育兒(孩子們,抱歉了)與通勤最負面的互動夥伴中,第二名與第三名是顧客和同事。然而,負面互動的冠軍是誰?答案是上司。沒人想和孤獨的上司相處。

2003年的研究發現,下屬通常把主管當成童年時期的權威人士,例如父母或老師。即便員工沒喊上司「媽咪」,雙方不可能建立平等的友誼,主管陷入社交孤立的狀況,即便升官前,大家可能是同事。

分享脆弱,才能帶來深度連結

布朗 (Brené Brown)在暢銷著作《脆弱的力量》(Daring Greatly),提供了這方面的詳實論點。布朗談到,如果我們真心想要快樂與成功,就必須在他人面前展現自己的弱點。築起高牆,把自己圍起來,反而會傷到自己。防衛心強不是什麼可愛的人格特質,永遠幫不了我們。坦誠展現脆弱,纔是正確的人生策略。

經驗中學到一件事:我能與人交心,是因為我的弱點,而不是優點。

想和某個人建立深入的人際連結,就必須坦誠示弱,你的長處或你在世俗層面有多成功,那一類的事不會讓人和你交心。

「精英」是一種特殊頭銜,不是很多人都能享有那種地位。精英學歷不會讓人感到你們是一國的,反倒是深度人際連結的障礙。

最有意義的人生經驗,往往很痛苦

心理學家弗蘭克(Victor Frankl)在經典名著《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指出弗人能在各種苦難中,找到人生的意義與個人成長。多數人具備復原力,甚至能夠在失去與負面事件中成長。

在落潮時拋竿

你最大的人生轉變不必是危機, 反而是令人興奮的冒險, 充滿以前從來不知道的機會。

「你得等落潮,也就是潮水快速退去的時候釣魚。」老漁夫告訴我。

「孩子,落潮時你只可能做錯一件事。」他說。

「是什麼?」我問。

「沒把你的釣魚線放進水裡。」

人生的落潮是從流體智力過渡到晶體智力,這將是生產力極高的大豐收時期。

你從一個曲線跳到另一個曲線;你面對你的成功成癮症;你讓人生化繁為簡;你思考自己會死;你建立人際關係;你展開你的林棲期。

Ps. 林棲期(梵語:vānaprastha)是婆羅門教四行期中的第三個階段,也是印度教四吠陀人生階段的第三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一個人應該放棄世俗的生活,隱居森林,過苦行生活,為靈魂解脫作準備。林棲期的目的是淨化身心,為靈魂解脫作準備。婆羅門教認為,世俗的生活充滿了痛苦和煩惱。只有放棄世俗的生活,一個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解脫。

你以為的絕境,藏著豐收的祕密

這種令人不安的人生轉換,心理學的專有名詞是「閾態」(liminality),意思是轉換工作、組織、職涯道路與關係的那段期間。

佛陀經常提到每一件事的無常(梵文是anitya):「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佛陀感到最諷刺的一點,在於變動是宇宙最主要的特性,卻也是我們最難接受的事。讓自己平靜的前提,是接受人生無常。冥想無常的方法有很多,基本形式幾乎都一樣,就是鎮定地觀照與接受四周每一秒的變化,例如在不批判的狀態下,留意自己的思緒與看法永遠在變,從一個主題遊蕩到下一個主題。方法是感受自己的呼吸,或是感受自己的脈搏,想像你無法感知的變化

心理學家鮑梅斯特(Roy Baumeister)在《生活的意義》(Meanings of Life)中提到,人一旦找到意義,生活看來會更加安定。或許矛盾的是,轉換時期的痛苦,將創造出生活的意義,人因此能安心度過後續的變動,替老化與各種轉變帶來最大的安慰。感覺痛苦的轉變,不一定是危機

四大策略讓你活出生命最大價值

整理歸納了過去所見過最精采的研究與最成功的策略如下:

1. 找到你的棉花糖

在重新出發的這一刻,「究竟下一個吸引你的棉花糖是什麼?」在你開始投入新的付出時,你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

2.工作本身就是獎勵

在職涯中,我們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只把工作當成達成目的的手段。以為「達到目的就會快樂」,其實是誤會一場。這是人生必須釐清的重要真相之一。當職涯只是達到目的、獲取報酬的手段,即便真的得到報酬,也不會滿足。有了正確目標後,藉由服務他人讓自己成功,就能讓接下來的職涯本身成為獎勵。

3.盡可能做最有趣的事

沒有幸福的享樂,將成為空虛的愉悅;沒有享樂的幸福則枯燥乏味。我認為我們在追求職業棉花糖時,理應平衡樂趣與意義。樂趣與意義的核心是有趣。你真心感興趣的東西樂趣無窮;既然那樣東西能讓你保持興趣,一定也帶有意義。也因此「這份工作是否讓我深感興趣?」是很有用的測試法。你可以藉此找出新活動是否是你的新棉花糖。

4.轉換跑道不必走直線

在人生的早期,你可能擁有超級直線的職涯。然而,你現在要進入第二曲線,比較適用的模式很可能是螺旋型。也就是好好想一想,你今日真正想要的東西,而不是你過去追求的東西。

度過轉型期,如獲新生

藏傳佛教有一個叫「中陰」的概念,那是指介於「死亡」與「重生」之間的存在狀態。索甲仁波切在《西藏生死書》(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中形容,中陰是「你踏進懸崖邊的那一刻」。你知道跳下去就自由了,但要跳下去卻很可怕。不過,接著你跳了,經歷很快就過去的過渡期後,你重生了。

--

--

Vincent Chen-WS
Vincent Chen

喜歡閱讀科普、心理、網路治理、哲學宗教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