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死讀書會《例外狀態》文宣

Vincent Kafka
Vincent Kafka
Published in
2 min readDec 1, 2015

當洪慈庸說她支持廢除死刑,勇敢講出:「作為一個被害人家屬,我會希望加害人受到應有的教訓,但不希望他死亡而讓另一個家庭感受我曾經感受過的痛苦。」一連串對她的責罵跟二度傷害接踵而至,有人說廢死並不重要;有人說他本來無感,但聽了洪姊的廢死理由開始覺得厭惡;有人批評她沒資格代表受害者發言。彷彿整個社會的缺口全都是加害者的過錯,有一種純粹的罪惡存在他身上,並且只能透過受害者的言說,而事實上是你自己的言說才得以取得批判正當性。

我們現在是討論死刑與它自身的關係,不是討論死刑與你的關係。不管你無感或是厭惡,法律跟社會機器都一樣都在運轉,今天槍斃了一批人,明日社會依然又會建構出另一批人送上斷頭台。你不按下停止開關,開始檢視這部機器的結構,了解它如何製造出罪惡,又是誰在決斷罪惡。反倒是將自我主體性無限放大,存在主義式的把個人經驗跟法律現實等同,忽略之間存在的種種斷裂。無意識中訴諸一種私人性的焦慮,把這種情緒謬誤歸因轉嫁給廢死運動。

《例外狀態》中有一段引述:「任何假定在某處有一種存在於其自身之中且只需要被保護的純粹都是一種錯誤。一個存有的純粹性絕非無條件或絕對的;它永遠從屬一個條件,這個條件依循著其純粹性成為爭論的存有而有所不同;但是這個條件絕非內在於存有本身。換句話說,每一個(有限)存有的純粹性並不取決於本身。對自然來說,其純粹性條件乃是外在於它的人類語言。」-班雅明

運動要從思想著手,許多人不是第一線的衝組,也沒有組織能力,我們能做的地方就是思想批判,找最好的老師來上課。《例外狀態》中文版譯者,薛熙平老師將會告訴你,阿岡本從奧斯威辛集中營的猶太人,從關達那摩軍事監獄的美軍俘虜,從911之後的全球內戰中,所看見的、所思索的是什麼。

3/26《例外狀態》讀書會我們不談廢死,談權力掌握者與實行它的能力之間的對立,在面對必要狀態時有多無能決斷;談主權者是如何將決斷置換為排除,從生命的治理變成棄置生命。我們將在所謂法秩序神話面前,赤裸裸的揭露法律的純粹暴力。

「你們法律人為何對那與你們切身之事保持沈默?」洪慈庸站出來了,而你,是否還在沈默。

寫於 2015-3-2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