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雨萱、戴穎慈/台中市報導】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以活化歷史建築為出發點,將臺中市市長公館搖身一變,成為兼具展覽與餐館等複合式功能的「不老夢想125號」,在此打造「不老食光」餐廳,實施高齡就業,由阿公、阿嬤擔任廚師、服務生,提供便當、下午茶等餐飲服務。
從古早味料理到便當直送 建築修復工程成轉捩點
不老夢想125號的建築為臺中市市長公館,是日治時期洋房宅院建築,二〇一六年OT將營運權移轉給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在此創設高齡就業,將一部分的空間規劃為「不老食光」餐廳,由阿公、阿嬤擔任廚師以及服務生,販售碗粿、麵線等古早味料理。然而,因建築遭受白蟻蛀蝕,展開為期前後三年的修復過程,其中八到九個月的密集整修,使得用餐空間無法使用,「125號便當直送」就成了解決方案 — — 將長輩的煮菜專長融入營運內容,也讓社會大眾品嚐阿公阿嬤的「手路菜」。
由於不老夢想125號鄰近三間學校 — — 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等學校、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國立台中科技大學,考量普遍學校便當預算上限,將價格訂為八十元。
便當主食每天一種,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不老夢想推廣中心組長陳姿婷說:「就像回家吃飯一樣,媽媽今天煮什麼你就吃什麼嘛!」一來簡化備餐過程,二來減少食材浪費。
便當外送範圍以周邊三公里為主,陳姿婷說:「長輩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脆弱。」在不老食光餐廳工作的十四位長輩平均年齡六十三歲,以機車作為代步工具,到了目的地再利用推車推上樓。
為了友善高齡就業職場,除了推車,在廚房擺放椅子,當長輩腳痠,或是烹調過程需要等待的時候,可以坐著休息。
不老料理人的料理教室
七十歲阿嬤黃綉嬌,在餐檯上動作流利捲著杏鮑菇切片,前方三位中年婦女寫著筆記,深怕錯過一個步驟、沒記錄到火侯油溫。接著,她不疾不徐地將杏鮑菇依序放入鍋裡油炸,原來這道料理是她特別替身為出家人的女兒量身打造的素食版本薑絲大腸。
很難想像綉嬌阿嬤五十多歲時的狀態 — — 失能、中風、行動不便,申請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的長照服務,恢復生活自理能力之後,去年六月在照護人員的引薦之下,抱著「試試看也好」的心情開始在不老夢想125號上班。
綉嬌阿嬤第一次來到不老夢想125號就愛上這裡的環境氛圍,更在這裡結交朋友。主管每天照三餐問候「會不會累?」、客人鼓勵「你們年紀這麼大了,還可以做這麼好吃的東西!」,加上一天上班五個半小時的彈性排班制,讓之前獨自一人在家「被電視看」的綉嬌阿嬤覺得「在這裡上班是非常幸福的」,她笑著繼續說「現在換我可以照顧別人了」。
鹹豬肉派展現青銀共創
綉嬌阿嬤在某次記者會料理鹹豬肉,香氣四溢,在場民眾嘗了都說讚不絕口。同樣在不老夢想125號工作的年輕人鄭茜文,就將鹹豬肉跟派皮結合,做成鹹豬肉派。「現在很夯!賣得很好喔!」綉嬌阿嬤再三推薦這道下午茶餐點,接著說「他們年輕人的頭腦比較好,所以我們老人會的,跟他們年輕人互相配合」她對於青銀共創的合作模式充滿正面積極,期待未來有更多新的點子在這裡萌芽、茁壯。
採訪側錄
綉嬌阿嬤前大半輩子,一定從沒想過自己七十歲能夠在大眾面前展現廚藝,還將婆婆的拿手菜結合派皮做成中西合璧料理。我瞥見桌上的說明牌,一問才了解鹹豬肉原來是她婆婆世代流傳的料理。當時,綉嬌阿嬤為了與婆婆溝通,學會日語,婆婆還教她辦桌料理,兩人關係好得不得了。他多次告訴我「這個派是我們現在推出灰常的夯、混好吃」,台灣國語口音帶著自豪語氣。綉嬌阿嬤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將專長結合工作,是受時下許多人欣羨。
延伸閱讀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