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老洋樓 打造龜山文化新基地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
Published in
Dec 24, 2021

【記者鄭宇智/桃園市報導】在桃園萬壽路旁,有棟隱身於檳榔攤後的磚構水泥式建築,這棟建築便是「曹家洋樓」,曹家洋樓曾是地方望族曹家的住處與商號,不過隨著曹氏家族搬離,這棟閩洋和式的三層樓老宅,逐漸荒廢。然而,有群居於龜山的青年,因不忍洋樓走向荒蕪傾頹,因此他們透過網路,號召民眾一同參與修復曹家洋樓的計畫,並將其改造成社區居民得以泡茶、聊天、聆聽講座與地方故事的文化基地。

三層樓的老洋房

一八八四年,清法戰爭開打,法國對臺實施港口封鎖,頓時島內菸草需求大增,如此窘境卻使居於桃園龜崙嶺(今龜山)的曹家菸草產業,日益蓬勃,進而致富;一八八六年,曹家在今日的龜山后街上,興建經營菸草與雜貨的據點與居住地;一九二七年,隨著家族漸大,第二代主人曹丁波將既有磚房改建成三層樓式的洋樓,除了外牆精美的雕飾外,更於三樓建有二座衛塔與一座六角亭,由於整體建物大而華美,更成為日治時期龜山地區的地標;光復後,曹家洋樓更是《自由中國》創刊人雷震與多位黨外人士的集會場地。

不過,隨著政府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與「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曹家田產逐漸沒落,家中族人也漸漸搬離此宅,洋樓的一樓經多位不同經營者承租後,也顯得格外滄桑,二樓與三樓則因年久失修,樓板逐漸坍塌,後院的花園更成為鄰近菜市場堆積垃圾的去處。

「三層樓的老洋房」是當地人對這棟老洋樓最為親切的稱呼,它除了見證了曹家的歷史外,更靜靜地看著龜山的發展與興衰,而這棟建築卻也因失於照護,逐漸衰敗,走向傾頹。不過,這棟老宅的命運,卻在二〇一五年,迎來了一道改變的曙光。

曹家歷史小補帖。製表/鄭宇智,圖片提供/回龜山陣線

選民服務站

二〇一五年,時任立法委員候選人的王寶萱,因關心龜山文史資產保存,經地方文史工作者陳卿峰的引薦下,向曹家洋樓管理人曹青志租下座落於龜山后街上的洋樓,除了作為龜山的選民服務處外,更藉此讓大家關注起龜山文史資產的保存議題。為了讓洋樓成為選民服務處,便號召了志工一同協助整理,而身為在地人的柯茹毓,也在一次網路不經意的瀏覽下,加入老宅整理志工的行列,更是因為這個契機,使她與曹家洋樓結下了不解之緣,更奠定了成立「回龜山陣線」的基礎。

柯茹毓,回龜山陣線理事長,龜山人,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專業在圖文傳播的她,從未想過有日竟會返鄉參與地方老屋的修復,甚至做起社區營造,不過她坦言這一切的起源,皆源自於二〇一四年的那場藝術節的籌備。二〇一四年末,柯茹毓報名參加「第一屆回桃看藝術節」的籌備團隊,在這個團隊中,使他認識了桃園藝文陣線(以下簡稱藝文陣線)與其夥伴,基於籌備藝術節期間對藝文陣線的認同感,隔年,在藝文陣線夥伴的邀約下,她便加入了曹家洋樓整理志工的行列。

二〇一六年,隨著選舉結束,基於這段期間對洋樓的認識與了解,經管理人曹青志的同意後,柯茹毓與曾一同參與修復的志工,決定留下來,持續推動曹家洋樓的修復計畫。

在缺乏資源的情況下,他們以「曹家洋樓文化基地」Facebook 粉絲專頁作為號召工具,透過網路,向在地居民或外地民眾,尋求計畫所需的資源,如整理後院花園時,所需的石頭或布袋,或是一些木頭建材等,甚至在舉辦活動時尋求志工支援等,而也透過網路不斷地推播,使得越來越多人認識龜山的曹家洋樓,並依循著這股好奇,前來參與修復計畫。

為了尋找曹家洋樓未來經營的方式,他們與桃園藝文陣線合作,在理事長​​​​劉醇遠帶領下,拜訪了修復桃園大溪源古本舖、桃園大溪梅鶴山莊的團隊,這些團隊皆是以「老屋保存」作為再造方向,並透過家族與周邊地區的歷史與關係,作為社區營造主軸,如此作法吸引了曹家修復團隊的注意,藉由參訪、觀摩,引以作為未來推廣的方向。

理事長「小毓」,雖在洋樓開放日時相當忙碌,卻不時把握機會,與民眾互動。攝影/鄭宇智

老房子召喚的人

陳良偉,回龜山陣線的成員,他除了是名室內設計師,更是執行曹家洋樓修復計畫的關鍵人物。陳良偉除了修復洋樓外,也協助調查洋樓的歷史背景,並將其進行拍攝紀錄,更於二〇一七年桃園城市紀錄片上映了由他製作的《曹家洋樓》紀錄片。

陳良偉曾於〈曹家洋樓風華再現〉一文中,提及幼時的他居住在日式傳統的連棟瓦房內,不過隨著都市發展,過去居住的老宅被拆除,附近的老屋聚落也一併改建成了豪宅,而這也使得過去他對老宅的記憶,只能存於心中,而無法再次相見,因著這份惋惜,使陳良偉對老宅有著深厚的情感,在一次工作機遇上,認識了參與曹家洋樓修復計畫的夥伴,原先陳良偉是受邀擔任裝修顧問的角色,久而久之,「後來就乾脆自己跳進來做了。」陳良偉如此說道。

負責洋樓修復的陳良偉,在導覽日時還會與民眾分享建築的故事與他的修復心得。攝影/鄭宇智

陳良偉說:「老房子會找人來。」他認為老房子之所以會找人來,便是因為它有需要,它自然便會吸引可以協助它的人來,他說:「我們可能就是她它需要裝潢、維修、整理的時候,那我就來參加這個活動,所以我就被老房子留下來。」

二〇一六年起,曹家洋樓已邁入第六個修復年,使陳良偉深感欣慰的,便是曹家洋樓室內空間的基本需求,逐步完善,他說:「過去只要下大雨之後,便沒辦法留在這個空間,因為二樓可能淹水、一樓則可能在滴雨。」經過這些年修復後,他們將二樓的廢棄物清除,在地面塗上了防水層,避免了一樓的漏水問題,接著又在二樓天花板上加裝了臨時浪板,避免雨水的滲透,也讓二樓過去淹水的景象,走入歷史。不過,礙於技術與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洋樓三樓的屋頂不斷崩塌卻遲遲無法修建,陳良偉說:「​​​​對我而言,我只能先去忽視它(三樓樓板),這對一個想要維護老屋、想要修復老屋的人,是一個很煎熬的事情。」

堆於窗邊的手套,是回龜山陣線與志工們,六年修復洋樓所累積的成果。攝影/鄭宇智

不過,令陳良偉非常感動且支持他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便是在修復洋樓的六年間,回龜山陣線夥伴間的支持,他提到過去為了在後方花園搭一個舞臺,可能買個材料就花了好幾萬元,但協會的夥伴仍相當支持他的決定,這也使陳良偉有很深的體悟:「​​​​『回龜山』的夥伴每一個都很優秀,所以跟優秀的人在做事,你會捨不得離開這個圈圈。」

洋樓的新生

柯茹毓說:「社區營造的重點著重在『人』,而不是硬體設備。」為了讓人能與建物產生連結,柯如毓與團隊將老屋的硬體修復工程轉型成課程,進而吸引大家的參與,如透過學習如何在牆面上漆出平而好看的油漆,或是教導參與的志工們,如何透過既有的木材製作成傢俱等,透過「開課」的形式,讓大家有了參與的動機,除了學習相關知識外,透過這樣的機會,讓民眾一同參與修復的過程,更藉此帶動當地居民的參與動機。

每到了洋樓開放日,總能看見開南大學的學生,熱心地來到花園整理環境。攝影/鄭宇智

柯茹毓提到,初期在推動社造的過程中,龜山居民的參與人數並不多,不過隨著協會不斷舉辦講堂、工作坊,甚至與開南大學及當地社大合作,也成功吸引當地居民的關注,並前來參與活動,二〇二〇年暑假期間,回龜山陣線與花婆婆農工坊,以「留一葉在洋樓」為題,透過馬賽克拼貼的形式,將洋樓附近出現的植物,拼貼於洋樓門前的牆面上,在這場活動中,令柯如毓相當驚訝且開心的便是現場有超過一半的民眾,皆來自她的故鄉「龜山」,這使他感到相當欣慰外,更是回龜山陣線自二〇一六年,推動龜山社區營造的重要成果。

社區居民以洋樓附近的植物為發想,將磁磚拼貼於牆面上,使洋樓附近更具趣味。攝影/鄭宇智

回龜山陣線更舉辦「走出洋樓」的活動,以曹家洋樓為核心,透過徒步、公車等形式,深入走訪龜山地區,讓外界對龜山有了截然不同的體驗與感受,同為回龜山陣線成員,同時也是好楓戶農家的負責人黃曉君表示,無論是洋樓的修復計畫,或是後來發行的《龜山不是島》地方刊物,她說:「讓比較多的人知道龜山,也讓比較多的人知道龜山不是只有工業區那個樣子。」

除此之外,回龜山陣線除了推動曹家洋樓的發展外,近年更積極關注並推動保存,位於桃園機場捷運A7站(體育大學站)旁的「協和磚廠八卦窯」,此八卦窯為龜山地區碩果僅存的磚造窯廠,對於文史建物的保存,黃曉君說:「我們只能先把舊的東西搶下來,如果沒有搶下來,就什麼都沒有。」她表示就如同曹家洋樓一樣,若我們沒有進去裡面的話,我們永遠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樣子,如果我們沒有進來,也就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有別的故事。

回龜山陣線對曹家洋樓的修復,不仰賴政府給予大量的修復預算,而是透過向外界募款,向社區號召的形式,一點一滴的慢慢進行修復,即使過程漫長,卻也讓這段修復的歷程多了許多人的參與與協助,更透過這樣的機會讓民眾,認識龜山的歷史文化與發展脈絡,同時他們更將此作為一個社區的文化據點,人們可在此聆聽講座、聽聽導覽,甚至一同體驗工作坊的樂趣,進而扭轉工業區的形象,重新塑造出龜山新面貌。

牆面上的活動相片,除了是社區營造的紀錄,更是回龜山陣線六年以來的回憶。攝影/鄭宇智

採訪側記

採訪後,我漫步於洋樓內,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洋樓後方的小花園,小花園內的環境格外僻靜,無論是在舞台的廣場區,或是轉進S型小徑的別院裡,皆有不同的感覺,當我要走出花園時,看見一排排堆疊於窗邊的手套,這些為數不少的手套們,整齊劃一卻又佈滿了泥漬,頓時會想起曾一同參與修復計畫的人,整理花園時,究竟搬運了多少垃圾與廢土,又是花了多久時間,才打造出洋樓後方的秘境,此時的心中,不禁充滿了敬佩。

延伸閱讀

荔枝養蜜 再創大湖新生

新瓦屋花鼓隊 保存百年客家庄

剪出社子的記憶 拼出「咱的家」

以皮影戲呈現在地故事 傳承四張犁文化

茶籽堂 苦茶樹園開出地方創生之花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

--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

輔大新聞傳播系實驗媒體 報導社會創新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