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天然護膚品 手工水粉 粒粒皆辛苦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
Published in
5 min readMar 22, 2017

【記者劉詠樂/馬來西亞報導】乳白色顆粒狀的水粉是祖母輩的美容產品,主要以白米和水製作。只要把水粉放在手心,加一點水讓它溶成粉漿,再敷在臉上,清涼爽快,還有去油美膚的功效,男女皆宜。

檳城水粉師傅楊景明年輕時曾從事捕魚、養豬、配藥和賣峇拉煎等行業,在後來三十歲才開始製作水粉。楊景明二〇一六年因病辭世,但水粉行業並沒有因此而後繼無人。次子楊松發在楊景明過世前就辭掉原本的工作,回家向父親學藝,因為他知道父親希望家業可以被傳承下去。

古早護膚品 回想起水粉的各種回憶

水粉,對年輕一輩的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東西,但是對於年老的一輩,這卻是他們最天然的美容產品。它是無添加人工化學物的純天然手工製品,僅用米和水製成的天然保養品。除此之外,它也是個即將失傳的手工行業,更是華人傳下來歷史悠久的手工藝。

攤在屋外大太陽底下曝曬的水粉。 攝影/劉詠樂

很多人說,水粉就是古早人的護膚品。敷在臉上,清涼爽快,還有去油美膚的功效,男女老少皆宜。一顆一顆乳白色似水珠般的水粉,正是以前祖母輩在洗臉後混合些許水,把水粉溶解成膏狀的液體,再均勻塗抹在臉上的保養品。

玻璃瓶裝的水粉。 攝影 / 劉詠樂

年約四十歲曾經使用水粉的李太太說:「以前有看過我媽媽做,我自小就是搽水粉長大的,以前哪裡有這樣多種類的保養品!」她還說,「我媽媽用洗米水做水粉,以前每天都看她塗在臉上,白白的一層,就這樣去買菜了!」

近年來,完全純天然、不含化學藥物的手工水粉在馬來西亞逐漸被現代化妝品所取代,走向沒落。

檳城手工水粉師傅楊景明於二〇一六年因病辭世,享年七十六歲。 他的次子楊松發繼承家業,不讓水粉行業因此而沒落。他說,「我爸爸嘴上常講不勉強我們繼承他的生意,但我們明白爸爸還是希望水粉這個手藝傳下去的。」因此,他辭掉原本在工廠的工作,回家向父親學藝,全心投入水粉行業。

製作水粉不簡單 粒粒皆辛苦

從市區開車前往檳城浮羅新路頭港口需要大概四十五分鐘時間,這是一座民情樸素且充滿美麗大自然的小山城。

楊松發表示,製作水粉的過程非常繁雜且耗時,因為全是手工製造。他說,他們會購入碎白米,清洗大約五到六次後,再用水浸泡白米至少一個月,發酵時間愈長品質愈好。在這個月里面,為了確保發酵的米中沒有汙染物質,前十天需要用凈水再反複沖洗十多遍。泡水的米在發酵過程中,會散發出一股酸餿味,所以每星期必須換水一次,直到一個月後才開始把已經發酵成熟的碎米用機器研磨成漿。

「以前我爸爸剛開始用石磨把米研磨成米漿,時間長又耗力氣,但是後來他改用研磨機。」 楊松發回憶起父親以前曾從事捕魚、養豬、配藥和賣峇拉煎(馬來西亞一種調味料)等行業,在後來三十歲才開始製作水粉,臉上不禁浮現對父親的思念。

楊松發在小木屋內用麻布袋過濾米漿。 攝影/劉詠樂

楊松發把磨好後的米漿放進麻布袋過濾,然後讓米漿的水份瀝乾長達8小時,時間越長,裏面的水份越少。瀝乾後的米漿就會形成粉團狀,再加入適量的凈水讓它變得濃稠。

經過攪拌後,楊松發將米漿註入布滿小孔的模具上,底下墊一張紙片,再用鐵片均勻推開,顆粒大小一致的水粉就會順著洞孔滴落成型。

「以前我爸爸做水粉時,沒有這個模型,都是手工製作。他用做蛋糕那種擠奶油的方式做,很麻煩耗時,而且做出來的水粉比較大塊。之後我爸爸才突發奇想,研發出這個模具。」楊松發笑說,「這個模具做水粉也是要靠經驗,速度和力度都會影響成品。」

楊松發說,用模型一次可製作八百顆左右。

楊松發父親發明自製的水粉模具。 攝影 / 劉詠樂

這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

楊松發把剛做好的水粉放在自製的竹架上,拿到太陽底下曝曬。 攝影/劉詠樂

楊松發皮膚黝黑,他說那是他製作水粉時長期曝曬在大太陽下的成果。

「我們沒什麼pantang(馬來語禁忌的意思)。如果說,做水粉最怕遇到的事,那就是沒有太陽。如果遇上一直下雨的天氣,那就麻煩了!」楊松發解釋,那是因為水粉曬得夠乾才不會發黴,而且不夠乾的水粉也很容易裂開。發黴的水粉需要丟棄,而裂開的水粉則可以重新做過。

這家水粉的老字號「檳島為記」,僅此一家。楊松發說,他們只用玻璃瓶盛裝水粉,因為水粉如果用塑料瓶裝的話,會很容易變質。他也納悶提到,市場上出現的塑料瓶裝的「為記」水粉並不是他們所製作,顧客反映,他們才知曉此事。

楊松發風趣地解釋說,「我會在裝水粉的時候,加一些pandan葉(斑蘭葉,香料)讓水粉的味道嗅起來沒那麼奇怪,但也不會太多,畢竟主角還是水粉。」

延伸閱讀

創意手工繡花鞋 打造刺繡新風貌

手工製作純米米粉 永盛米粉好實在

大學生齊創業 打造高品質手工皂

更多報導請看生命力新聞

--

--

生命力新聞
生命力新聞

輔大新聞傳播系實驗媒體 報導社會創新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