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與活動】失語症團課教案-「樂觀/悲觀」

有主題的討論,能誘發患者講出更多內容唷!

ST Wanda
關於語言治療
Sep 8, 2021

--

禮拜一固定有一堂成人失語症團課,人數不多只有三位個案,課堂時間45分鐘,比平時一對一的上課時間還要長。

今天帶了一個活動,特別將它紀錄下來,除了與大家分享外,也許自己之後也能重複運用。

活動的靈感是近期收到一本幾米的新書《幸運遇見你》,裡面提到「幸運不幸運,全由你怎麼看世界」的概念。
課堂一開始,我便從「幾米」這位插畫家帶入,詢問大家認不認識這位插畫家,也一併把幾米「生病後開始創作的故事」與大家分享。

接著,以經典的「半杯水」帶入樂觀及悲觀思維的概念,
並以一問題切入重點,詢問大家「你覺得你是樂觀還是悲觀的人?」

原以為大家會不好意思回答,沒想到有人開始說:

P’t阿伯:「我比較悲觀一點,晚上睡不著的時候。」
STs:「晚上睡不著特別容易想東想西的。」
P’t大姊:「我數羊就好,一下子就睡著了!」
P’t 大哥、阿伯相視而笑。
STs:「你果然是樂觀的人,數羊這個方法應該對悲觀的人沒什麼效果。 」

詢問大家「你看到甚麼?」

再來,我擷取論文「做情緒的主人:國小六年級 樂觀情緒課程方案之行動研究」的部分段落與大家分享,樂觀與悲觀的定義到底是如何?

我先解釋樂觀的定義,接著分別請人幫我朗讀出悲觀的定義。

當然,若以表格來說明實在太難理解!所以下方表格僅做為參考,我會改以較口語的方式向大家解釋。而文獻中亦有內文詳細說明,我會請大家幫我朗讀出部分句子,訓練朗讀、閱讀理解能力。

引用自:方德隆、吳佩珊(2009)。做情緒的主人:國小六年級 樂觀情緒課程方案之行動研究

接下來,跟大家說明很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看你是如何看待問題的。
並展示出一系列的「一體兩面圖 」,這裡的每張圖,都可以用至少兩種角度去看,進而得到兩種不同的解讀。請大家分享他們看到了甚麼,然後換個角度看看,有沒有看到別的東西藏在圖片裡面!

最有趣的是,有的人怎麼樣都看不出來,這時候可以請已經看出來的人以口語描述,幫助他人理解。

通常個案們終於發現時,會發出感到興奮的讚嘆聲「我看到了!」。

原本還有接下來的活動,但大家討論得太熱烈沒有時間進行,所以建議可以分成兩堂課去執行這一系列的活動。

最後的活動是以假設的情境+情緒圖,請大家試著以「樂觀者/悲觀者」的角度去描述這兩類人是如何看待事情的。

以上圖舉例:
STs:「這張圖是當你下班回家後,發現身邊的人今天都無法一起吃晚餐,所以你獨自在家吃晚餐。」「好,那你們覺得圖片中的人應該是樂觀還是悲觀的人?」「所以悲觀的人遇到這種事情心裡會想甚麼?」「那如果她是樂觀的人呢?你覺得樂觀的人會怎麼想?」「那你會怎麼想?」

都是以相同的邏輯進行提問。
假設情境 →判斷圖片角色是樂觀/悲觀 →另一種人會如何思考 →你會如何思考

本次的活動很適合以團課的方式進行,可以讓不同性格的病人們互相分享自己看待世界的生活之道。

樂觀的人可能會對於悲觀者的思維感到驚訝,同樣悲觀的人也會很好奇,樂觀者為甚麼會這樣思考。所以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跟彼此互相學習、互相給予鼓勵與支持,而夥伴的力量與建議,對失語症患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參考資料:
方德隆、吳佩珊(2009)。做情緒的主人:國小六年級 樂觀情緒課程方案之行動研究。課程研究卷期,4(2),29–55。

相關資源:
上面所提及的情境圖,可以透過日本的免費素材網站找到(搜尋看看人物的主題),推薦給您!
https://www.irasutoy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