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與活動】構音治療 — 擦音的視覺提示小教具

該如何讓小朋友理解,發音時氣流拉長的概念呢?

ST Wanda
關於語言治療
Oct 12, 2021

--

在進行構音治療的時候,有些小朋友年紀較小、還不認得注音符號,單純聽與說的練習對他們而言有點抽象,因此治療師常常會運用多感官輸入(例如:聽覺、觸覺、視覺),幫助小朋友習得正確的發音方法。

擦音的「塞音化」、「塞擦音化」是很常見的音韻歷程,經常是因為發音時氣流不足所導致。以目標音「ㄒ」為例,小朋友如果出現「塞擦音化」的情形,可能會把「ㄒ」發成不送氣塞擦音「ㄐ」(西瓜 →機瓜),或是送氣塞擦音「ㄑ」(西瓜 →七瓜)。

而「ㄐ」、「ㄑ」、「ㄒ」三個音的構音位置相同,主要的差異是噪音氣流的時長,「擦音」>「送氣塞擦音」>「不送氣塞擦音」(鄭靜宜,2005),所以持續、穩定的拉長氣流可以幫助小朋友正確發出「ㄒ」音。

那治療師在教學時,該如何讓小朋友理解「持續、拉長氣流」的概念呢?
在區辨的階段,我會利用階層化的視覺提示,將抽象轉為具象概念,幫助他們理解。

先拿出三張雲的卡片(圖1),問小朋友「你覺得哪朵雲的風風看起來最強?第二強的是哪個?哪朵雲都沒有風風?」
再來依序示範給小朋友聽,各個雲對應的發音是甚麼:

風風最強的是ㄒ~~~~
第二強的是ㄑ —
最後沒有風風的是ㄐ

可以用較誇張的示範讓小朋友感受氣流長度的差異,同時給予觸覺提示,讓小朋友以手背感受吹出來的風。

再來可反覆練習,隨機發音後請他點選相對應的圖片,或是交換工作,治療師指圖請他們發出相對應的音。

圖1:三朵風量不同的雲

對於那些還不會認注音的個案,如果到了練習說詞彙/句子的階段,我會以圈圈當作視覺提示的物件。

一個圈圈代表一個字,所以個案在練習時會一邊以手點字一邊發音。
白色沒有圖案的圈圈是不包含目標音的字;藍色吹風的圈圈是包含目標「擦音」的字。
當個案點到目標字時,就可以給予他「氣流要拉長~~~」的提示。

同樣地,也可以讓個案練習聽辨,治療師念詞彙/句子時請他排列圈圈,排完之後再請他念一遍。

另外還可以自行設計其他圖樣作為提示物,像是橘色圈圈(圖3)適合有後置音化情形的小朋友,提醒他們舌頭要往前伸。而粉色圈圈則適合前置音化的小朋友,提醒他們舌頭不能跑出來等等。

大家可以利用這些概念,設計、建立一套專屬個案的構音提示教具。

圖3

參考資料:

鄭靜宜(2005)。不同發語單位、言語速度和發語詞位置對國語音段時長的影響。南大學報,38(1),161–1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