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紀錄】語言損傷相似的失語症患者,治療成效卻有可能差很多?

因為非語言認知能力會影響失語症患者預後的表現

ST Wanda
關於語言治療
Dec 18, 2021

--

開了一個新的主題【臨床紀錄】,雖然這個名稱聽起來很正式,但其實只是個輕鬆的隨筆,礙於自己想不到更好的名稱,但又等不及要記錄,就先隨便幫它命名。

這系列主題的文章主要是想記錄自己在臨床治療遇到的困難,搜尋資料後獲得的心得及想法,文章寫得比較輕鬆隨興,期許自己能持續檢視不足,也很歡迎大家與我討論、提供建議。

正在治療的患者當中,有幾位屬於全失型失語症(global aphasia)的患者,雖然都被歸類為全失型,但他們的表現卻也有很大的差異。

  • 有的患者雖然沒有口語,但他可以聽懂部分簡單的詞彙或指令,並會試著回應,例如你問他「眼睛在哪?」,他可以伸手去碰眼睛
  • 有的患者即使沒有準確理解你的指令,但他看著你的口型、動作,就會自動跟著仿說(雖然他可能不懂意思)
  • 而有的則是連模仿、配對,或是與人互動的能力、動機都沒有,平時也不會發出聲音,只有少數在身體感到疼痛的時候,會表現生氣的情緒。

註:失語症類型當中,在理解以及表達向度上最嚴重損傷的患者,被歸類於全失型失語症(global aphasia)(圖1)。

圖1:失語症分類

他們明明都是理解不佳、極少量口語的失語症患者,為甚麼在課堂的配合度、對治療的反應、與人互動的動機有許多不同?

因為失語症患者除了語言的損傷外,常伴隨非語言認知能力(nonverbal cognition, NVC)的缺陷,使患者難以在治療時有良好的互動反應和學習效果,也難將課堂學到的能力類化到現實生活,這些缺陷例如:

  • 注意力變差,例如:維持性注意力、選擇性注意力、轉換型注意力、分散型注意力
  • 執行功能損傷,例如:自我監控及抑制能力、有策略的執行計畫、認知彈性(cognitive flexibility)、心智能力的運用
  • 視覺空間障礙 ,例如:視野缺損
  • 記憶力衰退 ,例如:短期記憶、工作記憶困難

因為失語症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語言和認知缺陷,如果能瞭解患者能力損傷的類型,更能幫助我們治療計畫的擬定,並預期患者治療的成效。

Nicholas(2019)依照語言、非語言認知損傷的情況將患者分成五大類群,並提供ㄧ些治療建議:

嚴重的失語症

A:語言和認知皆有顯著障礙
這類患者無法使用複雜的AAC系統,溝通上也需要較多協助,因此建議使用低科技AAC,或是溝通夥伴提供高度鷹架的溝通方法。

B:顯著的語言障礙,而認知能力相對較佳
治療目標會放在提升患者語言、 AAC使用的獨立性。

C:顯著的語言障礙,認知能力在正常範圍內
患者的認知能力大致是正常的,所以很適合使用高科技和複雜的 AAC 系統,語言治療也會以改善口頭和書寫溝通能力為目標。

輕度的失語症

D:語言和認知皆為輕度損傷
可嘗試介入各種語言治療策略,但認知的損傷會影響治療的類化效果,患者獨立運用策略的成效也會打折扣。

E:輕度的語言損傷,但認知能力正常
非常適合介入各種語言治療策略,並以協助患者成為獨立溝通者為目標。

參考資料:
Murray, L.L. (2012). Attention and other cognitive deficits in aphasia: Presence and relation t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measures. Am. J. Speech-Language Pathol. 21: 51–64.

Nicholas, M. (2019). Why Nonverbal Cognition Matters in Aphasia Treatment: Knowing a person’s deficit pattern will help you develop your treatment plan and predict who may improve the most in your treatment protocol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