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 #2 食物與景點

繼廣州後又一個吃貨城市

Sunny Tsai
流浪筆記
Mar 8, 2020

--

中山路浮誇的海鮮拼盤。

由於地理位置與歷史背景,福建與臺灣在食物口味上相似度頗高。這幾天在廈門,晃過每個街角幾乎都能看見熟悉的小吃,如海蠣煎 (蚵仔煎)、燒仙草、燒肉粽、潤餅、魚丸、麻糍 (麻糬)、韭菜盒、花生湯等等,當然也有其他著名的小吃,如沙茶麵、土筍凍、四果湯、閩式腸粉、蛋滿灌等。

來到廈門,吃貨如我首要任務就是去品嚐這赫赫有名的「沙茶麵」。濃濃的沙茶醬搭配爽口的麵條,加上種類豐富配料,光用想像的就覺得特別吸引人。

廈門可愛的迷你公交車。

抵達廈門站的時間差不多是下午四點,因為本人非常懶也討厭去擠總是人潮洶湧的名店 (與網美店),於是就依大眾點評推薦直接前往附近一間名叫「吳番婆」的麵店。這家小店隱匿在大馬路旁的小巷子裡,小小的店面桌椅不多,點餐檯旁有個透明冰箱 (吃到飽餐廳挖冰淇淋的那種),裡頭有著各式的配料供顧客選擇。

老闆是當地廈門人,看著我站在琳瑯滿目的菜單前不知從何著手,便熱情地推薦了我幾道最受歡迎的配菜:削骨肉、米血、大腸、丸子等等。

在廈門吃了兩次沙茶麵。

廈門的「沙茶」與臺灣人普遍所熟悉的「沙茶」(吃火鍋常見的沾醬) 其實是不同的醬汁。廈門等沿海地區在中國早期較早對外開放,福建因而成為許多東南亞華僑的祖籍地之一。因為貿易頻繁,人們較常接觸舶來品,眼前這碗麵的湯底「沙茶」就是從東南亞傳入的食物之一。其實「沙茶」原名應作「沙嗲」,因為「嗲」在福建方言裡諧音為普通話「茶」,隨著時間拉長,大家也就習慣以普通話稱其為「沙茶」了。

我選了經典的沙茶湯頭,配菜則點了花椰菜、削骨肉、米血與丸子。滿滿一碗麵讓人食指大動,濃稠的湯表面上浮著一層厚重的油,因平常飲食比較清淡本想著會很不習慣這種重口味的食物,在第一口湯入口後卻頗為驚艷,雖然味道確實很重,又油又鹹高熱量減肥不宜,但沙茶的味道非常香,帶著一股花生的香氣。濃稠的醬汁口感類似咖哩,搭配米血堪稱絕配 (米血狂熱者)。

後來在沙坡尾又吃了一次沙茶麵,但個人覺得吳番婆比較好吃。

這次在廈門的行程,前兩晚選擇住在思明區的 Airbnb,與從香港搭高鐵來的朋友們會合後,再一起搭船前往鼓浪嶼。其實關於這次的 Airbnb 的住宿體驗,只能說是在與室友相處之道上學了一次寶貴的經驗,稍稍影響到當時的心情,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這兩天在廈門把該走的地方大略走了一遍:中山路步行街、沙坡尾、曾厝垵、頂澳仔貓街、南普陀寺、廈門大學等等。

(延伸閱讀:廈門大學|芙蓉隧道:我愛妳,再見)

廈門的中山路,類似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東路、與廣州的上下九,遊人如織十分繁華,一路上有數不勝數的餐廳、紀念品店、網紅店 (趙小姐的店、張三瘋奶茶、八婆婆燒仙草),還有各式各樣的手搖飲料店 (伏見桃山、一點點、梅超瘋、厝內小眷村)。雖然商業化,但來廈門一趟還是得來逛一下開開眼界的。

中山路步行街。

在熱鬧的中山路,我試了另外兩項有名的小吃:海蠣煎與燒肉粽。而這次我到的這家店「1980 燒肉粽」在網路上似乎蠻出名的,因為碰巧經過人潮不算多,索性進來嚐嚐名店的滋味。

燒肉粽與海蠣煎。

這兩樣在臺灣也是常見的小吃,個人認為肉粽與印象中的口味沒有太大區別,口感軟軟糯糯油油膩膩,米粒糊在一起缺乏粒粒分明的口感,吃的時候搭上甜醬 (紅色) 與花生醬 (咖啡色),味道會更加豐富。

另外這盤海蠣煎,在臺灣稱作蚵仔煎,差別在於廈門的海蠣煎放了非常多的大顆的牡蠣而幾乎沒有青菜 (在臺灣通常會放小白菜),喜歡蚵仔的人應該會吃得非常過癮。

中山路還有一家聽說曾在微博上很紅的「失戀博物館」。

下一個景點是被我稱為「網美群聚地」的沙坡尾。

沙坡尾其實指的是一個廈門的老港口「沙坡尾避風塢」,曾是廈門最繁華的漁港,保留了閩南漁港最原汁原味的樣貌。沙坡尾藝術西區則是在漁港附近,由舊廠房改建的文藝園區,雕塑、陶藝、手作小店、文青男女、創意市集、裝置藝術等等,總之就是你能想到當今最流行的那些元素,然後變成眾多網美爭先恐後拍照打卡的地方。

因為討厭拍照又不喜歡人太多的地方,所以我只花了十分鐘走馬看花。

相較之下,我比較欣賞具有歷史底蘊與文化氛圍的地方,過多刻意的裝飾難免顯得俗氣、彷彿能在空氣中嗅到資本主義的味道,讓人很難去感受屬於那塊土地原有的情感,像沒靈魂的空殼。不過以上皆為個人想法,我相信非常多人會喜歡藝術西區這種熱鬧又有許多獨特藝術裝置的地方,也很適合親子出遊踏青,就純粹各有所好而已。

前四張為沙坡尾老港,後兩張為藝術西區(排隊拍等照的人們)。

在沙坡尾,我們又嚐了一次沙茶麵,這次加點了神奇的福建小吃土筍凍。

土筍凍,起源於泉州,裡面條狀物是一種叫「可口革囊星蟲」的無脊椎動物。總之,就是一種原生於淡鹹海交匯沙地的蠕蟲。至於土筍凍的做法這裡暫且不提,大家知道了到廈門大概就不會想品嚐這道小吃了,還是先嘗試味道再了解製作過程比較 ok。

不過呢我還是能分享一下味道的,土筍凍吃起來口感類似果凍,搭上醬油與醋,味道略鹹。星蟲的部分口感有點 Q,富含膠原蛋白。聽網上的評論都說土筍凍「肉清、味美甘鮮、清香軟嫩、滑溜爽口」,土筍凍口感確實很滑溜,至於「肉清、味美甘鮮、清香軟嫩」,我怎麼都沒有這種感覺 (笑)?

左為土筍凍,右為加點的清湯麵。
在沙坡尾走著走著碰到 KFC 老爺爺的山寨老婆。

頂澳仔貓街,一個以貓咪為主題的藝術街區,並非真的貓咪,而是貓咪塗鴉與裝置藝術。是個拍照的好地方,每次經過都擠得水洩不通,所以當時只逛了幾家小店。這個地方普普,時間有限的話建議直接去鼓浪嶼。

總是很多人的貓街。

再來也是個人潮洶湧的景點:南普陀寺。有著千餘年歷史的古老佛寺,現為閩南香火鼎盛的寺廟,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南普陀寺距廈門大學與沙坡尾非常近,這些景點彼此間步行皆能抵達。

依舊多人的南普陀寺。

另外關於曾厝垵,我覺得逛起來感覺跟臺北的淡水有點類似。琳瑯滿目的商店與各式各樣的小吃,足夠讓人流連一陣子。根據馬蜂窩描述,曾厝垵曾是一個樸實的小漁村,後來因為觀光發展而成為當今最熱門的藝術村之一,被譽為「全中國最文藝村落」。然而實際上,曾厝垵給我的感覺比較像是在逛夜市,大概是因為「人真的太多了」,沒有特別感受到文藝的氣息。不過在找美食、買紀念品這方面來說曾厝垵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們在店員熱情推薦下瘋狂試吃一輪後,朋友便拎了一大袋花生糖回去當伴手禮。

曾厝垵。

最後就是號稱「中國最美的大學」廈門大學,詳細內容就看下面這篇吧。

(延伸閱讀:廈門大學|芙蓉隧道:我愛妳,再見)

廈大校園與大排長龍的校門口。

--

--

Sunny Tsai
流浪筆記

1995 臺北人,背包旅行狂熱者,愛潛水更愛曬太陽。曾在香港、南非、英國求學。目前是位全職NGO工作者,累積工作經驗的同時,記錄著角落裡不為人知的故事,及對生活的觀察與解讀。Instagram: @world__inmye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