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孤獨王者 — 清水大山(一)
清水大山與塔山、三角錐山合稱太魯閣三雄,東側有 1953 年票選出的台灣八景之一的清水斷崖,由於清水大山是由緻密堅硬的大理岩以及片麻岩構成,在加上劇烈的造山運動下造就了直下太平洋的世界級景觀。
清水大山的西側是立霧溪下游最大的支流 — 砂卡噹溪的河谷,砂卡噹溪谷沿途山壁多褶皺,過去曾有多個原住民聚落,兼具景觀生態與人文之美。
前往清水大山的路線主要由兩條,第一條是由太魯閣遊客中心啟登,經德卡倫步道接上砂卡噹林道的藍色路線。
另一條則是沿著砂卡噹溪的砂卡噹步道到達三間屋再陡上至張家莊的紅色路線,到了張家莊以後兩條路線匯合,沿著砂卡噹林道走到 17 k 終點,最後沿著清水大山西稜上切 800 公尺到達山頂。
今年七月的台灣高壓壟罩,下沉氣流不易成雲,花東縱谷與台北盆地數度突破 40 度大關,在這樣的天氣下,我們仍然搭上開往新城的自強號準備開始已經倒團一次的清水大山之旅。
新城車站在 2014 年配合「花東新車站運動」計畫改建,隆起的三角錐狀外貌巧妙地呼應了太魯閣的風景,從這裡搭乘台灣好行線可以抵達太魯閣沿線的景點,十分方便~
在新城車站旁的莊莊早午餐稍微墊個肚子之後搭乘台灣好行到太魯閣遊客中心開始起登。
沿著太魯閣遊客中心後方的得卡倫步道一路在林間陡上,直到抵達砂卡噹林道的流籠頭,路線變得寬敞好走,沿路還有不少瀑布自山壁上流瀉而出,此時將鋼杯用大 D 掛在身上的我當然不會錯過這個好機會,裝滿一大杯山泉水優雅的邊走邊喝,十度不到的山泉水在高溫的午後簡直像天堂一般!
經過了六個小時以後已經傍晚五點半了,我們抵達大同部落,大同部落有好幾間民宿,統一定價一晚含第一天晚餐第二天早餐總共 1500 元。
經過彩虹屋民宿時,老闆招呼我們進去休息,我們走進修剪的整齊無比的綠色草坪,一旁養著許多火雞,草坪上的大樹之間拉著許多緊繃的普魯士繩來曬衣服用,甚至還掛著一個吊床呢!
這不禁讓我想起陶淵明說的: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這樣恬適自給自足的生活是我一直嚮往的,雖然大同部落因為是全台灣最晚接水電的部落而有黑暗部落之稱,但在我看來卻是遺世獨立的天堂呢。
在彩虹屋裝滿冬瓜茶以後還是得繼續走進林道,因為我們這次採兩天的壓縮的行程,而且上半天的時間都用在台北道太魯閣的交通上了,因此第一天勢必得摸黑。
在經過大同部落後的砂卡噹林道明顯乏人維護,時不時被芒草佔據整個路徑,溪溝也將林道切斷,所幸皆沒有形成危險的崩壁地形。
晚上七點半抵達第一水源營地,原本預計推到林道底 17k 的第二水源營地只好作罷。
晚上我準備開始嘗試麵食料理 — 豆漿味噌拉麵。
材料(一人份):
- 水 250ml
- 豆奶 200ml
- 味噌拉麵泡麵包
- 火腿
- 蔥花
- 溏心蛋
- 高麗菜
拿出滷了兩天的溏心蛋,小心翼翼的咬一口,竟然成功有膏狀的蛋黃,秘訣是水滾了之後蛋煮六分半快速冷卻!
這道麵食加入豆奶是為了登山補充蛋白質用,湯頭有些甜味,因為我加了統一蜜豆奶~
夜晚趨光性的昆蟲也與我們同樂,蟬的若蟲、螽斯、飛蛾與毛毛蟲都共襄盛舉,雖然包場了營地但感覺還真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