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靠譜歌王 yesterday

Taotzu Chang
WatanabeTao
Published in
10 min readJul 1, 2019
一把好吉他需要配一首好歌

雖然到目前為止也沒寫太多電影的心得,但這應該是第一部我在撰文時,電影才剛上映。

在預告剛出來的時候,我相信有在看電影的人,看到這部的預告,大概就可以預期會是什麼樣的套路,而實際上也的確照著這樣的套路在走。

開始觀看這部電影時,我已經做好了「也許會很糟」的心理準備,但最差,就是聽 The Beatles 的歌,好像再壞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音樂類型的電影從沒少過,這幾年更有許多知名的電影讓這類型的電影接受度更大,例如《la la land》、《begin again》,也各自找了像 John legend、Adam levine 來擔任電影中的角色。雖然我還沒有機會看火箭人,但在不久前的《Bohemian Rhapsody》應該也還讓人記憶猶新。

《yesterday》也就是這次所要聊的靠譜歌王,從根基就相對尷尬,一來他不是傳記電影,二來他雖然是架空的劇情,但勢必會大量去運用 The Beatles 的歌。對於年輕的群眾來說,也許 The Beatles 已經有一點距離,雖然這次有 Ed sheeran 支援,但畢竟主軸都是在一個「外人」唱著 The Beatles 的歌,最慘的下場就是沒拉到年輕的族群,粉絲也不買帳。

而事實上,電影上映了兩三天, ptt 電影版裡沒有幾篇文章,多數的評價也都是給予負評,其實我也覺得是可以預期的結果。

如果直接說結論,我認為這是一部非常粉絲取向的作品,雖然我覺得他有意圖要像現在的年輕人描述 The Beatles 在我們心中有多重要,但劇中太多是只有粉絲才會笑,或者是流淚的片段,即便這是我少數會看到大哭的電影,但我還是認為,如果對 The Beatles 的粉度不夠,可能會看得非常無感。

因為我猜多數朋友應該也不會去看,下面我就比較不顧忌的會提到電影劇情的部分,假若你已經準備要去看了,那我建議直接去看電影,不需要看這篇文章。

以下的部分,分享給不打算去看的朋友,如果能夠騙到一個人去看,就算我成功了。

第一個部分,我想先聊聊基本的劇情。

劇情方面,其實我並不特別喜歡 Richard Curtis 的電影,當然每部電影都是非常膾炙人口的,例如BJ單身日記》、《愛是您.愛是我》、《新娘百分百》,而因為導演是 Slumdog Millionaire / 貧民百萬富翁》的 Danny Boyle,讓我還抱有一絲的希望。

我看許多事前的宣傳,都把這部電影定調是「愛情喜劇」,如果以愛情喜劇來檢視這部電影的話,我想除了失敗以外,找不出別的形容詞了。

愛情這條線在電影裡,大概就是 Ellie 學生時代聽了主角 Jack 在學校表演唱了 Oasis 的 wonderwall 後,就一直想要將 Jack 推上搖滾的殿堂,但天不從人願, Jack 無論唱得再怎麼賣力,即便是在大型的音樂祭,也只能窩在最邊緣的小帳篷,沒有粉絲,沒有好歌,就如同一般人一樣,搖滾的夢醒了後,開始思考是否要回到學校教書。

而在電影中,就像預告所提到的,經過一次全球大停電,全世界都忘了 The Beatles ,於是主角靠著 The Beatles 的歌,一路大紅,而在這每個階段,都因為 Jack 與 Ellie 那種互相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情感,同時受到了「劇情」的強行擠壓而分別。

在最後,也有點強行的將兩個人再度交織再一起,總之,如果你跟我說這是一部愛情喜劇,我只能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容,你跟我說這是最擅長寫愛情電影編劇的劇本,我會說他應該是老了。

扣掉愛情的部分,把 Jack 在大停電後的發跡過程整理一下,劇情其實也很好預測。原本決定要放棄音樂這條路,因為獲得了全世界只剩下自己記得 The Beatles 的歌這個契機,開始演出 The Beatles 歌,獲得了錄製小成本製作專輯的機會,然後偶然被飾演自己的 Ed sheeran 聽到,接著邀請 Jack 擔任自己演唱會的暖場。當然,獲得了大量曝光機會後,The Beatles 歌曲的質量馬上讓唱片公司也好,一般大眾也好,迅速地注意到了 Jack。

藉由多年數張專輯的濃縮,Jack 很快地就獲得了錄製專輯的機會,當然,當知名度越來越大,Jack 內心的煎熬也就越重。

果不其然,在「屋頂演唱會」後,出現了同樣也記得 The Beatles 的人,此外在 Jack 的夢境裡,於 James Corden 的節目上,出現了聲稱自己才是歌曲原作的兩個人,然後帶到了 Paul 跟 Ringo 的腳(預告中有出現的畫面,因為一個沒穿鞋,主觀認定就是 Paul)。這些事件讓 Jack 開始懷疑自己的作為,加上疏遠了 Ellie,所以在最後, Jack 跟世界坦承這些創作都來自 The Beatles,並不是他的創作,並把所有歌曲都免費上傳後,回到家鄉教書作結。

很喜歡鐵軌旁錄音室的那段分鏡,拍得真好

講完了劇情,來聊聊我為什麼會說這是一部很粉絲取向的電影。

The Beatles 在全世界有很大量的歌迷,我想是不爭的事實,也許在台灣的影響沒那麼大,但在英美等地,可以很容易地用 The Beatles 的歌詞來帶出各種共鳴。

James Corden 的 carpool karaoke 系列,有一集就是請到了 Paul McCartney,而在 Paul 上車前,James 就作勢打給 Paul ,一說出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 觀眾就笑了,就是這樣的原因。

在電影很開頭的時候,Ellie 照顧被車撞的 Jack,Jack 問她會照顧他到 64 歲嗎?在沒有 The Beatles 的世界,沒有《When I 64》這首歌,所以 Ellie 不懂 Jack 想表達什麼。

這部電影中帶有了大量,你可以說是惡趣味的梗,硬塞的歌詞梗,一些讓人帶有共鳴的小細節。

例如當 Jack 拼命在回憶歌詞時,其中當他在試著重現 《Eleanor Rigby》這首歌的歌詞時,不停的在跳針「到底是誰在縫襪子,誰撿了一把米」,以及「什麼時候才會唱到 look at all the lonely people」,我差點笑的飲料都噴了,因為我也只記得「all the lonely people」,如果你 google “all the lonely people”,你甚至可以看到有人上傳了這首歌,而且把歌名打成「all the lonely people」,底下留言雖然有人吐槽歌名是 Eleanor Rigby,但也有人回文說,沒辦法,我們都只記得 all the lonely people。

原聲帶裡有 something,但電影中好像沒出現

這種感覺就像是,如果陳珊妮消失在這個世界上,你想要認真的回想《乘噴射機離去》的歌詞那樣。

為了要想起更多歌詞,Jack 臨時趕往 liverpool,而在那裡,因為沒有 The Beatles,strawberry fields 成為了廢墟。

如果把電影中的愛情成份跟主線劇情先擱置在一邊,這部電影給我更多有點宗建感覺的傳道精神。

因為 The Beatles 消失在這個世界上,而 Jack 是唯一可以唱出他們歌曲的人,那他是不是有責任把這些歌曲傳遞給世人。

當另外兩個還記得 The Beatles 的歌迷闖入了 Jack 的休息室,他們手中握著一艘 yellow submarine ,Jack 原本擔心他們是來揭穿他,但沒想到他們兩個是要來向 Jack 道謝,因為他拯救了失去 The Beatles 音樂的他們。「we all live in a yellow submarine」不只是訴說著歌詞,更是描述「我們是一夥的」,除了有一個人住在 octopus’s garden 以外。

在這個世界中,Ed sheeran 很犧牲的被當作把 Jack 拱上去的墊腳石,一次又一次的利用 The Beatles 的歌與 Ed sheeran 做比較,我想也是想要強調 The Beatles 的偉大。當 Jack 第一次唱《Let it be》給父母聽時,因為一再被打斷而發怒後,生氣的說「你們是全世界第一個聽到這首歌的人,就像是看著達文西把蒙娜麗莎畫出來一樣」,我想也是藉由這樣的方式,來闡釋在導演,或者編劇心中的 The Beatles。

懷念信義誠品的屋頂音樂節

而劇中讓我忍不住流淚的一幕,我認為也是這部片最大的爆點,在 Jack 跟兩位僅存記得 The Beatles 的人抱在一起轉圈後,他們留下了一張紙條,並且說他們花了一段時間才找到,要 Jack 過去一趟。

Jack 搭著計程車,來到了非常偏僻的鄉下,走入一間木屋,像是一間畫室,你依稀可以看見一幅很有 《image》專輯封面的畫,接著一個帶著圓框眼鏡的老人回頭,那個回頭的瞬間,我就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大哭了起來。

因為 The Beatles 不存在,所以 John Lennon 當然沒有被槍殺,平淡了過了一生。

我相信導演選擇放入這段,評價一定是兩極的,但即便是在電影的幻想世界中,也許我們都曾盼望著,可以看到 John 活在這個時代,當我們看著一天天衰老的 Paul 與 Ringo,對於歌迷來說,The Beatles 佔有了我人生很大的一塊,我們曾經前往每個他曾經駐足的地方致意。

也許是有了點年紀後特別容易感傷,也許是太過於希望有這樣的可能性,我甚至記不太得電影後來還演了什麼,而一直沈浸在那個時刻中。

雖然這個時代依然有戰亂,世界依然沒有和平,可能不是《image》裡的那個想像的世界,但因為有 The Beatles 的音樂,讓我們在這樣的世界裡,活得更快樂一些。

雖然我猜票房最後會很慘,但如果你本身是 The Beatles 的樂迷,以許可以試著進戲院去享受這樣的一個架空世界。

但就像我說了,本部片對我來說最大的爆點,以及所有有趣的地方,都建立在你很熟悉 The Beatles,換個立場,如果今天這些細節,都不是我所熟知的,我對 John 沒有任何的情感,可能,肯定,不會有這麼多共鳴。

如果說這部片是粉絲取向,我完全同意,如果你連 Jack 房門上有 radiohead 海報都會注意到,我想這就是你該看的電影。

我自己認識 The Beatles 是從一張 snoopy 音樂專輯開始,那是一張大多數是純演奏,少數幾首有配唱,給小孩子聽的專輯,封面很明顯的就是選用了 Abbey road 專輯的概念。

如果有興趣,在 youtube 搜尋 “snoopy’s the Beatles” 就可以找到每一首曲目。

時間一轉就是將近三十年的時間,一直都很慶幸活在充滿他們音樂的時代,但關於更多,我想也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就差不多在這裡打住。

最後附上一張任性的自拍照結束這篇文章,希望票房不要慘賠,幫導演禱告一下,雖然我覺得很抖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