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不老:你所不知的鐘錶業盛衰

陶子張
拾歲堂:鐘錶師的學徒
9 min readMay 27, 2020
Horology Store (Source: Wikipedia)

一提到鐘錶的產地,相信大家的腦海中已經浮現了一些瑞士或日本的知名廠牌 。印象裡能琅琅上口的那些鐘錶品牌往往有一個洋派的名字,並且長久以來以舶來精品的形象在平面廣告與展售櫃裡登場。對鐘錶迷來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也不是一兩天的事,畢竟最精密技術都來自海外,給人有種怎樣也學不來的印象。不過你知道嗎?台灣的鐘錶產業曾經創造一段非常輝煌的出口成績,一只在日本商店裡販售的掛鐘,裡面使用的鐘芯就很有可能就是台灣製造的!

Mechanical Lady’s Watch Calibre (Source: Needpix.com)

突如其來的扣門!與時間觀念一起引進的機械鐘錶

鐘錶在台灣的發展契機,依然要從日本殖民時期的建設與政策說起。鐵路的廣設,加上戰爭期間對於生產效率的要求,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許多重大改變。要知道,標準時間在1895年才引進台灣,一開始人們不僅對幾點幾分一點概念也沒有,就連「一星期」是什麼都沒人曉得,鐘錶還相當稀罕,要向大家解釋「火車什麼時候開?」、「什麼時候上下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總督府大力倡導時間觀念,一開始先是在每天中午,在公共場所設置大型時鐘,並在6月10日「時的紀念日」舉辦活動,要求各級機關與學校宣導守時的美德。

時間忽然被切割得細細的,學校教導兒童看時間。人們開始練習整齊劃一的作息,鐘錶就是在這樣的時代作為高價但民生必需的產品被引進,引進的項目又以掛置公共場所的時鐘為主。作為奢侈品,保養與維修不可少,連帶著有修理技術的日本師傅也一起飄洋過海,鐘錶技術從此正式輸入。

鐘錶普及:我總有權利知道自己一天工作幾個小時吧?

「守時、紀律」是這些受日本機械教育的鐘錶師傅們最大的特色,正因為民族精神嚴厲的教化約束與戰時局勢緊張的氣氛,是鐘錶在台灣本土落腳時面臨的處境,但一方面也為鐘錶文化的推動帶來積極的開始。以鐘為主的鐘錶商品大舉進口台灣,鐘錶店在民間陸續出現,兼作買賣與修理的生意。早期本土鐘錶技師技藝多承襲當時日本來的鐘錶師傅。1896年到1933年間,一共有27萬只掛鐘進口到台灣,也就是差不多每三戶人家裡就有一戶有掛鐘。當時可沒有石英機芯,鐘芯零件多以黃銅製成,需要定期上發條與勤加保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鐘錶與時間觀念的慢慢普及,也讓當時在工廠上班的勞工對於工作時數有了基本的意識。你能夠想像嗎?在1920年代,也就是距今近一百年前的台灣,由工人組成公會向政府與資方陳情抗議、甚至發起罷工的社會運動風氣相當盛行。當時提出的訴求包含提高薪資、降低工時、假日雙倍薪等,也有工人要求資方應該免費提供懷錶給勞工使用,可見時間為近現代化帶來的變革,也連帶地讓大家開始關注起勞共的權益,不能看時間的人可能在無形之中被剝削,因此對當時的勞動者來說,時間還是一項應該公平且公開的資訊呢!

Vintage Omega Pocket Watch (Source: Pixfuel)

戰後即景:風浪與當年的一時之選

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立即施一連串的農村土地改革,舊時代的地主與仕紳階級在地方的影響力被大大削弱,日據時期留下的建物與設施也多被國民政府順勢管收,鐘錶業亦是當年受到牽連的其中一項產業。由於多數的日籍鐘錶師在日本天皇宣布戰敗以後便急搭船從台灣撤離,他們所使用的工具、設備等很多來不及帶走,也成為國民府接管的對象。這些資產一但被管收,極可能因為缺乏有效的管理與使用,進而影響產業日後的發展。對於像鐘錶這樣仰賴高度專業技術的產業,帶來的衝擊更是不容小覷。

而戰後這段時間,最具代表性的鐘錶款式,是台灣鐵路局在1950年代採購、專門讓列車駕駛在行車期間對時用的鐵道懷錶,品牌有瑞士的OMEGA、Tissot、日本的SEIKO,其中又以OMEGA的造價最高。行車人員人手一個「鐵道時計」是日本留下來的慣例。在列車行進期間,列車長會將隨身攜帶的鐵道時計放在儀表板上,根據時間來調整車速。即使在今日鐵路電氣自動化的時代,日本電車還能以精準不誤點的特色成為一代都會神話,仰賴的依然是鐘錶報時與人力的精準控制。不過,當時台鐵使用的仍是準度比較不精確的機械懷錶,這批懷錶已經在民國1970年代左右全面回收不再使用,計時工具漸被更加成熟的石英技術給取代了。

Vintage Lady’s Mechanical Watch TELUX-Taiwan-brand (Source: Teddy on Flickr)

Made in Taiwan?國產鐘錶出口的黃金年代

說來說去,究竟台灣的國產鐘錶何時才會登場呢?

1960年代台灣開始進行一連串出口導向的經濟改革,本土輕工業崛起,鐘錶產品也是當時發展外銷的重點產業之一。台南縣的仁德、歸仁皆為當年鐘錶零件的生產重鎮。手錶方面,由於尚無自製錶芯的技術,以周邊配件如錶殼、錶面、錶帶、指針等訂單為主;而鐘製品方面,得利於1980年代台灣的鐘芯製作技術已經成功研發,鬧鐘、掛鐘、座鐘等成品都是當時熱銷海外的商品。畢竟大家對戴在手上的腕錶是什麼牌子的非常講究,但掛在牆壁上的鐘只要造型好看,是什麼牌子則相對不那麼在意。

或許你會問,台灣製造的鐘錶品質真的靠譜嗎?電影《致命的吸引力》中,主角在雨中先是打不開傘,撐開了以後整支傘大開花,讓路人忍不住問他一句「Made in Taiwan?」這令所有台灣人尷尬的一幕,顯示「MIT」的產品在1980年代國際間還給人粗製濫造的印象。不過放心,可別小看台灣產的鐘錶產品,當時國外的大品牌如瑞士的OMEGA、日本的SEIKO、CITIZEN、CASIO等,都在自家產品裡使用了台灣生產的零件。代工品質好,創下亮眼的外銷成績。鐘錶零件主要外銷美國、香港、沙烏地阿拉伯,甚至打進對品質嚴格要求的日本市場。這樣的出口榮景更在1900年代初期讓台灣登上全球第二大的鐘芯生產國,風風光光!

一局賭錯全盤皆輸,生產線外移帶來的悲劇

可惜榮景不常,台灣的鐘錶出口自從1992年達到136億元的高峰後,就有了明顯的下滑。這跟台幣升值、工資上漲,以及東南亞等地的鐘錶廠削價競爭有關。台灣的工廠為了活下來勢必跳進這些低價廠商的成本割喉大戰裡,許多老闆看準了中國大陸勞力低廉、人口廣大,加上大家都說中文,就把工廠遷移過去。帶著開疆拓土的壯志展開淘金之旅,卻沒想到是一場豪賭賭錯的開始。

遷過去的鐘錶廠除了面對異地的法令、人員管理、產品銷售管道與同業競爭等不穩定因素,還因為錯估了中國市場對高價產品的消費力,導致在當地的業績不如預期。更可怕的,是有些不肖廠商看準了台灣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無法擴及中國大陸,就在台灣接單、並於中國的工廠裡仿冒生產。這對許多合法經營、努力開發商品的的台灣廠商來說無疑是一大內傷。當年有將近七成以上的鐘錶廠為了降低成本移往中國,而眾多的國產品牌也就是在這個階段過後相繼消失,或者沒落。

Horology Exhibition (Source: PIXNIO )

高級鐘錶誰在買?成功生還者的江湖一點訣

抬頭看看今天,顯示時間還有小鬧鐘的智慧型手機人手一只,戴錶看時間的人越來越少。而經歷幾番波折幸運活了下來的鐘錶業者們,大多從事海外精品的進口代理。而鐘錶在生活裡的必需程度變得更有限,高級鐘錶的品質又經得起考驗不會被汰換,那麼那些動輒百萬元的昂貴手錶又都是鎖定了哪些客群?而鐘錶商們除了賣錶外還有哪些收入方式呢?

目前高級製錶的最大客戶,主要為金字塔頂層的消費族群,分布於中國、北美、歐洲三大地區,約佔40~50% 的年獲利金額,數值可觀。

此外,有些鐘錶代理商在創業初期就在房地產與廣告出版等業務裡投入資金,這也就為什麼一直以來都能常常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精品腕錶的廣告。另外,高價市場的運作比我們想的還要複雜且低調。而鐘錶,特別是腕錶,因為製造時會使用一些貴重金屬與寶石,這讓它們在市場流通時成另一種變相的珠寶。例如我們常常聽到的勞力士,它的做工在世界名排錶排不上頂尖,但仍有許多客戶指名要買,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所含的黃金比重是市面上最高的。這等於宣告了勞力士錶跟黃金一樣具有良好保值的作用,對大量購買需求的客戶來說,這等於是一種貨幣,方便持有者在當鋪等地方換現。這種特殊需求便讓代理它們的鐘錶商有了穩定的活路。在鐘錶的世界裡,貴不一定貴在看得見的事物上,最值錢的反而是那背後支配的價值。

歷史不會只停在這裡而已

回顧鐘錶在台灣的發展,必須知道它可是伴隨著一連串民生與社會的重大變遷蹣跚而來。這個產業如今還在,是因為熬過了戰時的烽火、政權的掠奪,與發達一夕後跌落千丈的種種夢靨,甚至靠著檯面下的交易維持一線命脈。雖然知道的人不多,但一一細數起來可以說是風風火火的。
以這些過往作為前提,並延續著過去前人的努力與他們對鐘錶的熱愛期待,如今依然可見年輕心血投入鐘錶行業,認真傳承技術,並結合軟實力打造屬於這一代台灣人的新創品牌。相信鐘錶的未來還會繼續隨著台灣的歷史一起上下震盪。只要它還在,也許百年後的有一天,也會有人循著鐘錶的線索找到我們身處的這個時代呢!

拾歲堂 / 編輯部

--

--

陶子張
拾歲堂:鐘錶師的學徒

我是一名鐘錶師傅,目前服務於瑞士外商,致力將神秘的鐘錶工藝,推向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