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人的生死流亡:路易十四的《楓丹白露》敕令

陶子張
拾歲堂:鐘錶師的學徒
13 min readMar 30, 2020

"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他們沒有帶走金幣,但他們本身就是寶藏!"

1685年末,因為一則敕令頒布,新教徒遭驅逐,卻意外造成人才外流。

流亡新教徒中,多有手藝精絕的工匠,能為所在之地,創造可觀財富。

財富流失,令帝國隱患漸增,念頭在腦海盤旋,迴盪在宮殿中。

端坐黃金寶座上,著一身華貴皮草的君王,撫額沉思,孤獨懊悔。

寶座上的君王,名作路易十四,有個顯赫別號「太陽王」... ...

Louis XIV of France (Source: Wikimedia)

16~18 世紀,法蘭西一度是歐洲最強盛的帝國,經濟環境、社會景況、乃至於宗教活動均領先其他國家,做為盛世產業的「鐘錶工業」,更在此時達到巔峰,變作上流階層爭相捧玩的工藝品,令無數鐘錶工匠隱入侯門,成為半貴族階層。

然而,好景不常,1685 年 10 月 18 日,出於渴望絕對權力的獨裁心理,一紙由「太陽王」路易十四頒布的敕令,硬生生改變了這個美好光景。

諭令的名字文雅,名作「楓丹白露」,可內文卻蠻橫異常,竟是以統一天主信仰為由,驅逐境內新教徒,甚至不惜摧毀大量教堂,致使近 90 萬新教徒流放,流亡至周遭地區。

進入往後的敘述前,關於「天主 / 基督 / 新教」之間複雜的演化關係,須先簡短扼要地說明,才較容易理解後續脈絡。

The Last Supper Stained Glass (Source: peakpx.com)

所謂的「基督教」,其實是一個籠統詞彙,泛指「信仰基督再臨」的所有宗教,包含「天主教 / 東正教 / 新教」三個主要分舵,只是現如今,我們所耳聞的基督教,多指「新教」門徒。

然而,若要更精確地定義,則可追溯至上古時期,源自猶太教信仰的拿撒勒支派,也就是《聖經》紀錄中,耶穌基督臨在世間,教導門徒的期間。

猶太教時期的拿撒勒支派,並無獨一宗教名稱,而是以耶穌本人為主體,組成的民間組織,歷經一系列發生於「耶路撒冷」的連鎖事件後,由十二個門徒傳播「福音」,於各地建立教會組織,持續傳承基督思想,所逐漸形成的集會風氣。

馬可福音《13:2》嘗言:「你看見這些偉大的建築嗎?將來必沒有一塊石頭留在另一塊石頭上面,每一塊都要拆下來」,此一針對聖城「耶路撒冷」覆滅的預言,被視為應驗。

公元 70 年,聖城「耶路撒冷」遭羅馬軍隊攻陷,信仰中心自此轉移至羅馬首都,起初,公元 1~3 世紀期間,出於基督思想的「十誡」規範,禁止偶像崇拜,因而不見容於羅馬帝國的集權崇拜主義,受到血腥鎮壓,歷代皇帝無不企圖抹除此一信仰。

直到公元 313 年,出於政治考量,君士坦丁大帝發布「米蘭赦令」,皈依天主,基督思想才得以受到庇蔭,日後被奉為「國教」。

此後,一直到公元 395 年,伴隨羅馬帝國分裂,舊有公教逐漸一分為二,形成分庭抗禮、水火不容的雙主教情勢,於 1054 年,一紙燒毀的教宗敕令引發紛爭,令統一公教正式分裂為「東正教 / 天主教」。

東正教,繼承較嚴苛的基督傳統,自詡為正統宗派,故稱為「正教」,羅馬天主教則以拉丁辭源「Catholic」命名,意思是「普世眾生」的天主宗教,也就是我們耳熟能詳的「羅馬天主教」。

新教,即是分裂自「羅馬天主教」的一支,是在 16~17 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中,脫離舊有信仰而產生的新興教派,普遍以 1517 年,由 Martin Luther 修士發表的《九十五條論綱》為起源。

Martin Luther 主張簡化原有信仰的繁複儀式,反對日漸腐敗的教廷機構,認為人們獲得上主救恩,是源自「因信稱義」,以《聖經》原文為基礎,同上主建立直接而親密的關係,而非以「金錢 / 奉獻」交易救贖。

Martin Luther posting his Ninety-five Theses , Germany Ferdinand Pauwels ( Source: Wikimedia )

諷刺得是,以「普世眾生」為名的羅馬教廷,在「新教」分裂以前,人們不被允許閱讀《聖經》,只能透由神職人員宣講,並且時常需要繳交高額「金錢 / 奉獻」,換取「救贖」。

新教所持有的「清修」主張,自然是呼應 Martin Luther 修士,針對教廷日漸荒謬的「大赦」規制的批判,也就是中世紀晚期,羅馬教廷為籌措資金,以金錢交易為前提,允許神職人員前往歐洲各地,發放具法律效力的「大赦證明書」,即我們熟悉的「贖罪券」一說。

所以,「大赦」一詞,並未見於任何《聖經》篇章中,亦未見於任何經卷,屬完全「人造物」,起初立意良善,是在決心皈依天主的門徒「懺悔」後,雖在名義上,罪刑已得赦免,但實際上,仍有諸多實務層面的施行需要考量,簡言之,即是「赦免 / 減刑 / 贖罪」之間的權衡。

想當然耳,在日漸腐敗的教廷末期,「大赦」一制,自然淪喪其原本意義,流於濫用,成為權貴階層鑽空子的法律漏洞。

因此,「新教」初始的拉丁語辭源「Protestatio」,並無新舊之意,而是「反抗」的意思,反對不合時宜,違背真理的儀軌和觀念,捨去神職人員的中介角色,以《聖經》原本為信仰依據,修定簡約儀式,專注於禱告和精神層面的靈修,回歸信仰初心。

── 演變到如今,即成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基督教」。

Notre-dame de Fourvière / Catholic Church Art in France (Source: pxfuel.com)

自 16 世紀中葉,法蘭西帝國結束與英格蘭之間的百年外戰,緊接著爆發境內長達 30 年之久的宗教戰爭,於 1598 年,亨利四世發布《南特赦令》,允許境內新教信仰,才換得境內約百年之久,休養生息的時機。

直到 1685 年末,路易十四發布《楓丹白露敕令》,廢除先祖赦令,原意是為統一法蘭西境內天主教徒,企圖從心理上達成絕對集權,從而使帝國邁入更加強盛的境地。

但令他始料未及得是,近 90 萬新教徒中,竟有達 25 萬人之多,身懷高明技藝的工匠,能製作出高附加價值的藝術品,為所在之地創造可觀財富。

敕令頒布,等同流放帝國人才,將不可度量的財寶,白白送給其他國家。

以歷史回溯的眼光來看,此一敕令引發的後果,使工匠人才外流,令帝國實力一夕滑落,諷刺得是,這些所謂「身懷高明技藝」的工匠,其實多數都是長年服務於天主教堂和皇室貴族的匠人,負責進行壁畫彩繪、石像雕刻、玻璃鑲嵌 ... ... 等妝飾工藝。

這些手藝精湛的匠人,以不朽工藝,建造了無數輝煌教堂,乃至於華貴璀璨的凡爾賽宮,明明長年服務於教廷和君王,為何最後卻成了新教徒?

如此匪夷所思的景況,可以側面觀之:日漸耽溺於物質享樂的教廷和皇室貴族,走向腐敗末路,真理和公義,早已蕩然無存,即便是寂寂無名的工匠,也曉得此般道理。

Byzantine Saint Christian Paint (Source: Byzantine)

工匠無名,是手藝人行業的常態,有別於藝術家在作品上的落款,工藝往往不添署名,融入在日常生活中,沉默地安適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積累歲月痕跡。

歲月的痕跡隱晦,但在歷史的脈絡中,卻有跡可循,16 世紀中葉,法蘭西帝國爆發逾 30 年之久的宗教戰爭,追究其原因,便與 16 世紀初 Martin Luther 的《九十五條論綱》有關。

自《九十五條論綱》開始的宗教改革運動,在相隔重洋的歐洲大陸上,促成一支歸正主義興起,普遍以 1536 年,由神學家 Jean Calvin 於瑞士日內瓦發表的《基督要義》 為開端,名作 Calvinism 主義。

此時,法蘭西帝國境內,一支由軍隊士兵集結,名作 Huguenot 的支派,便是源自 Calvinism 主義的激進教派,Huguenot 反對羅馬教廷以教宗為首的神權獨裁,政治上則反對君主專制,儼然便是封建帝國的統治隱患。

至 1560 年末,法蘭西境內的 Huguenot 支派已逾 30 餘萬人,包含許多商業團體和技師公會,特別是許多「鐘錶工匠」均是此派門徒。

Jean Calvin (Source: Wikimedia)

宗教意見分歧,歷來是歐洲近代史上的紛爭來源,自 16 世紀宗教改革運動以降,「羅馬天主教 / 新教」逐漸劃分二脈,前者與皇室貴族密切往來,後者則流傳在民間百姓和軍隊士兵之間,播下日後民主主義的種籽。

西元 1570 年,法蘭西帝國方結束第三次宗教戰爭,天主教主戰派 Guise 家族失寵,溫和派勢力取而代之,於同年 8 月簽署《聖日耳曼和平赦令》,令境內 Huguenot 份子獲得喘息,並鞏固地方勢力。

然而,不到一年時間,和平幻象即遭破滅,西元 1571 年 3 月,魯昂小鎮一帶的天主教遊行活動中,40 名 Huguenot 教徒被視作異端份子殺害,此一事件深化新舊教之間的矛盾。

法蘭西帝國境內,民間社會雖已融入新教信仰,但上層權貴仍舊與羅馬教廷保持密切關係,為保守派天主教徒,新舊教之間的理念分歧,摻合上軍事主義介入 Huguenot 教派的恩怨情仇,產生極端恐怖的暴行。

西元 1572 年 8 月 23 日,Guise家族趁著一樁由當時法蘭西君王的妹妹 Marguerite de Valois ,下嫁新教徒丈夫 Henri I de Bourbon 的婚禮,大肆屠殺到場參與婚禮的新教徒賓客,此一暴行延續數周,死亡人數高達 3 萬餘人,包含新教徒和眾多神職人員。

此一屠殺事件,後來被稱作 " Sain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 "。

Sain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 (Source: Wikimedia)

Sain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 事件,在鐘錶發展史上,可視作 1685 年《楓丹白露敕令》頒布以先,第一次難民遷徙的序曲,奠定了日內瓦做為日後歐洲製錶重鎮的基礎。

法蘭西皇室對新教份子的敵視,以及殘酷暴行,令皈依 Huguenot 的工匠信徒心生恐懼,逐漸遷移境外,主要移居至現今瑞士日內瓦地區,以及西北一帶的汝拉山谷,成為當地屯墾先民。

於此同時,定居於日內瓦的 Calvinism 主義創始人 Jean Calvin,雖主張「清修」教條,禁止一切奢侈物件的製作,但出乎意料的是,他認為機械鐘錶屬於科學研究用途的工具,不應被禁止,應該要大加倡導。

此一申明,令鄰近法蘭西王國的瑞士山谷,一夕間變作培養鐘錶工業的肥沃土壤,為求生計,流亡至此的金匠、銀匠、珠寶工匠,遂與獲得製作許可的鐘錶工匠們合作,建立產業鏈。

於 1601 年,成立「日內瓦製錶工會」,百年發展以降,至 17 世紀末葉,已成為歐洲地區頂級製錶重鎮,至今則有 400 多年歷史。

現如今,聞名世界的 Patek Philippe (百達翡麗)、ROLEX (勞力士)、Vacheron Constantin (江詩丹頓) ... ... 等鐘錶品牌,即源自這個古老的製錶工會。

Watchmakers in Geneva (Source: FHHJOURNAL)

然而,世事無常,Sain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 屠殺中,倖存的新郎倌 Henri I de Bourbon 繼任為法蘭西國君,是為亨利四世,也就是頒布《南特赦令》的君王。

亨利四世出身自權勢關係複雜的波龐家族,又出生在宗教戰爭時期,令其信仰道路曲折,Sain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 屠殺中,為求生存,只得宣告放棄 Huguenot 信仰,皈依羅馬教廷。

而後約 20 年執政生涯,為求境內新舊勢力平衡,始終不得歸回 Huguenot 支派,於 1598 年頒布的《南特赦令》,被視為一種緬懷,此一赦令,一度終結境內宗教紛爭,換得近百年和平。

《南特赦令》頒布,允許新教信仰自由,一度令遷徙境外的鐘錶工匠們,紛紛返鄉回歸,甚至在巴黎成立製錶師公會,著重於琺瑯彩技法的表現,形成日後法系製錶的一大特色。

西元 1630 年,巴黎製錶師公會中,一名出身 Huguenot 的新教徒工匠 Jean Toutin,發表在金屬錶殼上,燒製琺瑯彩繪的妝飾工藝,一時獨領風騷,成了流傳於 Huguenot 製錶師之間的工藝特色。

直到 1685 年,由路易十四發布的《楓丹白露敕令》破壞了此一和平,舊時宗教迫害的記憶回放,令遷回故鄉的鐘錶工匠們,對當局徹底失望,從此遷出法蘭西境內,遠赴瑞士,自此隱居在汝拉山谷 ... ...

Vallée de Joux / 汝拉山谷 (Source: Wikimedia)

汝拉山谷,位於瑞士西北一帶,本是一處杳無人跡的山谷荒地,一年裡,有整整四個月期間,千里冰封,萬雪飄搖,並不適宜居住,若非迫於無奈,流亡避禍的工匠們,想來也不會屯墾於此。

近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彷若天生地造的仙洞,來自遙遠王國的匠人,身懷精絕技藝,卻遭命運相逼,只得遁入方外,潛心修煉,不再過問俗世。

在發布《楓丹白露敕令》以先,日內瓦製錶業,承襲了 Saint Bartholomew’s Day Massacre 屠殺事件中,流亡避禍的工匠們傳入的「琺瑯彩」工藝,卻使得本該具備「計時功能」的鐘錶物件,側重於藝術價值的表現,疏於走時精準的要求。

直到第二次難民遷徙,具備製錶技藝的工匠們,正式移居瑞士山谷,才帶來精確計時的技術能力,補足了瑞士製錶業的弱項,成就了如今聞名世界的製錶工業。

在這奇幻瑰麗的山谷中,無數工匠投身於此,日夜修行,淬鍊出能存亡百年的不朽工藝,成就一脈「鐘錶谷」的傳奇故事 ... ...

Abraham-Louis Breguet (Source: classicdriver.com)

山谷小道偏僻,谷地裡的大湖,能映照藍天,似一枚精心打磨的藍寶石。

他們都說,上主,是手藝精湛的工匠,創造了世間萬物,併天上星辰。

就如同我們一樣,祂也曾行走在曠野,遭遇魔鬼的試探,最後洞見真理 ... ...

── 1685 年,汝拉山谷的小道上,名作 Jonas-Louis Breguet 的男人如是說。

NEXT ISSUE:

--

--

陶子張
拾歲堂:鐘錶師的學徒

我是一名鐘錶師傅,目前服務於瑞士外商,致力將神秘的鐘錶工藝,推向普羅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