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地方選舉民進黨大敗,總統蔡英文於開票結果揭曉後,在民進黨中央黨部召開記者會,宣布辭任黨主席。(圖片來源:民進黨臉書專頁直播畫面)

民進黨「期中考」為何慘敗?臺灣公民社會透露什麼訊息?

沃草公民學院
沃草 Watchout
Published in
6 min readNov 27, 2018

--

作者:陳方隅,美國密西根州大政治所博士候選人、菜市場政治學編輯

2018年臺灣地方選舉以及十案公投結果揭曉,執政的民進黨遭遇嚴重挫敗,國民黨贏得了15個縣市首長還有幾乎各地的議會多數,總統蔡英文宣布辭去黨主席一職。為什麼民進黨執政短短兩年,就在地方選舉及公投這項「期中考」上獲得慘兮兮的成績?有哪些可能的原因,造就了這次選舉結果?這場選舉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現象,對臺灣公民社會來說,又有哪些是需要關注及思考的呢?

民進黨敗選主因:人民對執政結果的不信任及不滿

這個一面倒的選舉結果(包括公投案),最主要反映出來的就是大家對執政黨不滿。從各種民調當中都可以看出,總統蔡英文的不滿意度始終居高不下。顯然人們對這兩年來的各主要政策方向有很多疑慮(例如勞動議題,年金改革,轉型正義,同婚,能源政策,以及農業議題都是這次大家主要討論的重點)。

在人們普遍對執政黨不滿意的狀況下,伴隨的是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刮起的旋風。他在短時間內以簡潔的口號、易懂的語言、親民的形象,「換人做做看」的情感訴求,明顯地打動不少人,也發揮很好的「母雞帶小雞」效應,在許多縣市的宣傳效果都非常好。這也是執政的民進黨一直都忽視的地方,直到選舉近了才認真看待韓國瑜旋風。

如果放到世界上許多民主國家近期的政治發展來看,這個選舉結果或許是可以預期的。尤其是右派保守力量結合著民粹的風格(特別要講一下,「保守」這個詞是相對於「自由」,在政策光譜上的兩邊,並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民粹」也不見得就一定是壞的,它本身是一個中性的詞),主打爭取那些在經濟發展不平等狀況下,相對剝奪感比較深的經濟輸家們。

從整體經濟結構來看,雖然蔡政府上台後的經濟成長率、外貿出口量、失業率等表現都優於過去,尤其外貿額度屢創新高,基本工資的調漲幅度在兩年內也已幾乎等同於過去20年的調整量。但整體經濟結構的問題仍在(參考:《未竟的奇蹟》),年輕人普遍低薪、長工時的狀況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改善,在政客及媒體的不斷提點之下,自然會有不少人把這筆帳算在執政黨的頭上。

除了經濟不平等的結構問題難以撼動,值得一提的是,在修改勞基法、前瞻發展計劃等攸關臺灣經濟前景的政策討論上,執政黨展現出來的態度一再地把自己推向民意的對立面,既沒有展現溝通誠意,更沒辦法說服人們相信政府正在解決問題。加上臺灣許多媒體不斷傳達「經濟不景氣」的訊息,先不管合乎事實的比例有多少,在大量渲染不景氣以及人們對執政黨的不信任之下,人們自然而然用經濟考量來投票、把票投給過去大家認為很會拚經濟的國民黨。

接下來值得關注的幾件事情

首先,是社會對公共政策的理解和判斷。目前,人們對公共政策的論辯程度和風氣都還很不足,這一方面是人之常情,因為現代人們很忙,取得和吸收資訊需要時間以及許多額外成本。另一方面,是主要大黨的候選人和媒體帶起的風氣,縣市首長不參加政見發表會或是辯論會的狀況非常普遍,拒絕公民團體或者是獨立媒體的提問似乎也成常態,更不用說其他層級的選舉,更是沒什麼人在意政見發表這回事。這次選舉後,這種狀況可能會更理所當然,因為選民看來並不在乎公共政策的實質討論。

第二,公投門檻降低,公投綁大選成為一個新型態的動員手段,可能造成選民資訊過載。例如這次選舉,很多人是到了投票所才開始研究各項公投主文的意思,投票所大排長龍的狀況也有可能讓大家更失去投票的耐心。公投原本是做為代議政治的補充,但現在卻會投出許多有可能互相矛盾,或者是和整體國家政策、甚至和大法官釋憲相違背的結果。

第三,媒體失去「第四權」功能。媒體在民主政治中扮演重要角色,除了傳統所謂「第四權」的監督政府責任之外,也扮演資訊篩選與傳遞的重要媒介。但這次大選期間,有媒體可以在一整天的新聞花費大多時間報導韓國瑜,或者費力把某些人物塑造成「無色」、「好人」,加速淡化政黨政治的分界。主流媒體失去了監督公權力、促成公共討論、查核相關資訊的功能,在全球都在討論各種假消息、錯誤消息的時代(尤其是臺灣人愛用的line群組,上面常充滿著各種未經查證的消息),媒體的蒼白與弱化,可能是接下來我們很需要嚴肅面對的問題。

第四,從政黨政治的角度來看,兩黨都將面對重大的黨內重組。選前就已有調查研究告訴大家,現在選民對兩大黨的信任度都在降低,自我標榜沒有政黨認同的比例是史上首度過半。從縣市議員各政黨得票來看的話,跟上次選舉相比,中國國民黨從386席上升到394席,總得票率上升3.5%,對比於該黨縣市長得票數增加了超過一百萬票,比例其實不算太高。而以這次選舉結果來說,各地方派系的重振以及過去不在「接班梯隊」當中的人選竄起,則讓國民黨的「建制派菁英」面臨挑戰。

對民進黨來說,議員席次從291席大幅降至238席,得票率下降6%,必然面對黨內權力重組。相對來說,幾個年輕小黨則有所斬獲【1】,在複數選區下本來就是小黨衝刺的舞台。不過,臺灣地方政治的版圖在大部份地方,即使看起來有一些組成成份的改變,但其實從來沒有政黨輪替。

在全球的民粹風潮和公共討論式微的狀況下,傳統大黨的號召力將面臨更多挑戰。

莫忘中國因素

民主政治並不是只有投票一天的事情,許多政治參與的過程都非常重要。以上是純粹從國內政治的角度進行分析,另外還有一個影響這次選舉的重大因素,就是中國

全球主要媒體對這次選舉的報導,絕大多數都會提到是臺灣對抗中國的指標,也已經有許多智庫提出研究報告指出,臺灣位於中國網路輿論戰影響的第一線。

我們或許很難找到「直接」的金流證據來證實這些事情,但別忘記中國對臺灣的主權野心。選舉結果出爐後,國台辦也已經發出明確訊號讚賞承認「九二共識」和提倡兩岸交流的當選人。過去主流媒體還會扮演監督的角色(例如,在《水果政治學》一書當中曾提到,馬政府時有段時間曾經請中共不要再派代表團來買水果、最好也不要有官員來訪,因為媒體都在監督採買成效,造成負面效果),但接下來媒體還會有多少能量來做件事?非常需要公民社會持續關注。

簡單來說,這次選舉的結果匯集了人們對執政黨的諸多不滿,保守派團體和反對黨利用公投來進行合作與動員,在媒體全天候報導的包裝助攻,以及外在的中國因素下,讓縣市長版圖回歸到2014年以前的格局。這對執政者來說是非常重大的警惕,也考驗執政團隊接下來的智慧。

【1】2018大選中有所斬獲的小黨包括:時代力量當選16席,綠黨3席、社民黨1席,另外還有親民黨8席,台聯5席,無黨團結聯盟5席,新黨2席,民國黨3席,勞動黨2席,及中華民族致公黨1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