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GitHub-Digest #35

Wesley
Weekly-GitHub-Digest
8 min readMay 3, 2018

2018/04/26–2018/05/02

Web — 網路本身高風險,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對於新手非常友好上手的 Vue 社群在 2018 年一樣是日漸活躍,這個當初由 Evan You 隻身進行到全職投入的開源專案已經為前端框架圈帶來許多新潮且舒適的開發體驗。在其社群近期推出的 VuePress,其實是一個 static site generator,和 Hexo 和 前一期 介紹過的 docsify 同樣,當初都是為了解決特定的既存問題,可以在 VuePress 的官網指南上看到他們為什麼決定不使用這些工具而選擇自己跳出來自幹一個。許多優秀工具的確都是當時的一時之選,不過對三個月小迭代大翻新的前端圈而言,面對如此大量且複雜度不斷升高的問題,更好的牛肉和解決方案陸續被端出,是成為技術工具的奴隸亦或是輕鬆掌握駕輕就熟?這些都正是在考驗這個時代每位開發者的吸收能力。順帶一提,更為詳細的專文介紹可以參考 Medium 上的 這篇

vuepress
  • xx45/dayjs ⏰Fast 2KB immutable date library alternative to Moment.js with the same modern API

如果你熟悉 Moment.js 那你應該也會對更為輕量的 dayjs 很感興趣。和 Moment.js 高度類似的 API 作法在寫法上可以很無痛的直接轉換過去,提供的功能像是資料 immutable 還有可以一直 chain 下去的直觀用法都是值得一試的原因之一。看了下當前版本的 Moment.js 壓縮後有 16kb 左右,而 dayjs 現階段版本則僅有 2kb 上下,但快不快這件事可不能單純從檔案大小就能比較啊,也因此有開發者在 Issues 丟出類似的問題,如果有個可以公正一點的 benchmark 測試或許更能說服多數人轉換陣營投入 dayjs 的懷抱。

dayjs

Terminal — 已經是 iTerm 的形狀了呢

instagram-terminal-news-feed

上個月把手機上的聊天軟體都砍光了,反正打開筆電後面冊和推都收得到訊息何必裝呢,後來只留下一些必要的記事本和記帳軟體,不過 Instagram 是唯一一個仍倖存的聊天軟體,至於用途應該不用說大家都很清楚吧。不過我還真能想過有天竟然也可以在 CLI 上看 IG 這件事,究竟體驗如何呢?

Python 系列的,先去把這包專案下載下來: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billcccheng/instagram-terminal-news-feed.git

進到專案目錄底下,打這句:

$ pip3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呈現方式可以另帶參數 --color

$ python3 start.py --color

之後就會噴出帳密輸入,照做之後的示範結果如下:

instagram-terminal-news-feed

原作是台灣人這必須先推一個。使用後的感想是畫素粒子實在太大一顆,這麼多像是馬賽克的其實很像在看片啊,或許原作者可以考慮做個 pornhub 版本的會更有搞頭的XD

Useful OSS — 好用的開源軟體

以前跟面冊跟朋友講幹話常常會需要貼梗圖打圖戰,甚至還有一個資料夾專門分門別類放這些第一眼看到會會心一笑但實質上超沒營養的圖片,而比起靜態的梗圖,會動的 Gif 絕對更為吸睛一點。不過在當時多數的聊天軟體還沒有把 Gif 這項服務整合進去,如果我要放一張白爛的熊本熊 Gif 到對話框我還要先去別的網站找到下載再貼進對話視窗,整個流程很卡啊尤其是進行中的圖戰速度慢一拍就等於認輸了,所以 GIFBar 很棒的一點是,它把 Giphy 提供的 api 打包進 Electron,所以現在只要打開 menubar 就能立馬搜尋關鍵字。真心認為 Giphy 這家公司解決很多網路 meme 族的痛點,讚讚。

GIFBar

Developers — 開發者們

在大CS時代下很少人能夠抵抗得住同儕之間互相給予的壓力,非本科到本科絕對不會只是去掉一個字這麼簡單,如果又能做出一番成績所帶來的積極作用勢必能鼓勵到更多後進。PCMan 算是少數從醫學領域轉往電腦科學應用的大神,雖然感覺像是放棄醫學選擇轉換跑道,不過這個時代能夠 Hybrid 的人應該多一點才是啊,有能力的人繼續把技能樹練深練廣,畢竟未來的新興職業依然是會把專業走向更專業。

PCMan (PCMan) · GitHub

Technical Posts — 你都去哪看技術文啊城武

京東商城是中國做 B2C 相當有名的購物網站,而旗下的 Web 團隊又被稱作是凹凸實驗室,所製作並研究過的相關技術都有一個公開的 GitHub repo 專門放置這些資源,看得出是真的在做 Open Oriented 的事情。是說他們家的技能樹也點得很廣啊,一般技術 team 寫寫文章分享採坑心得總結就很有心了,而後他們也自幹了前端框架 Nerv,團隊人夠多自造輪子這也挺合理的,不過到後來竟然連 公開課 都推出了,厲害了我的老天鵝。如果有機會可以加入像這樣有點規模的 team 生活應該也是挺有趣的吧。

Aotu.io「凹凸实验室」

You Need Some Music, And A Bottle of Dry Martini — 你一定要把氣氛搞得這麼銷魂嗎

動畫圈最為熟悉的除了澤野大神以外,另一位數一數二知名的應該就屬梶浦由紀了。其實不太清楚先後順序,但她的創作風格普遍有著濃濃的歐洲宮廷風,也就是樂曲中普遍會聽到較為滂礡的管樂和弦樂的加入,譜詞作品中常常可以見到德語或是義大利語等等,和澤野在這點上似乎不謀而合。初次認識 Kalafina 時,她們是做為動畫空之境界的主要詮釋演出者,梶浦也一手包下全部八章的主題曲製作,反覆聽來聽去印象仍和初次聽到一樣深刻就是這首 Oblivious 了。和澤野的歌姬們 (Aimer,Mika,Cyua,Tielle …) 一樣,梶浦旗下同樣培養著一群優秀的歌姬們。Kalafina 組合中,Keiko 的聲線是尤其突出的,低沉且充滿魅惑之力的中低音色在四周高音環繞中格外獨特。Wakana,12 歲起便接受專門的聲樂訓練之下,一開口脫出的歌聲似乎能一路直達天際,就算是在和聲重唱一樣保持著高層次的辨識度。Hikaru,同樣做為高音部分的擔當,是梶浦特別從三萬多名應徵者中選出的,是名副其實萬中選一的歌聲,在樂曲迭起的爆發和優雅之間總能取得相當完美的平衡。不說還真不曉得,甚至有顆 小行星 是以 Kalafina 做為命名的。如此華麗的三人組合卻在今年三月發生一個最大的轉捩點。引領梶浦入門的製作人離去,梶浦也跟進而退出原先的事務所,最後則是 Keiko 的公開退團聲明,這無疑是判了一個團體的死刑,短期之內要再次聽到她們的現場演出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了。真的挺後悔去年七月中沒衝一波 ATT SHOW BOX。

Kalafina — Obliviou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