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GitHub-Digest #50

Wesley
Weekly-GitHub-Digest
9 min readAug 16, 2018

--

2018/08/09–2018/08/15

Web — 網路本身高風險,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open collective 與其說是一個組織,本質上更像是一個自發性的同好聚集在一塊,為了共同熱愛的事情一同努力,你可以選擇成為一個贊助者,專案的 backer 抑或是直接參與成為原始碼的一部分都是可以做到的,誠如官方網站所說的這段話:“The Internet generation needs organizations that reflect who we are; where anybody can contribute to a shared mission; where leaders can easily change; and where money flows in full transparency.”。

opencollective/frontend

Pixel 風格的繪圖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相當親切的存在,在網頁上作畫率先會聯想到的 canvas,但真的任何時候都只有這個選項可以考慮嗎?picssel-art 帶你一步步用 CSS 實現。充份發揮了 box-shadow 的特性,主控台除了畫布之外,還有自字體大小,顏色以供選擇,更能夠在創作完成之後直接輸出或是丟 link 到 Codepen 分享出去。

chinchang/picssel-art

Terminal — 已經是 iTerm 的形狀了呢

sintaxi/surge

最早開始接觸程式不免俗地跑去玩 Rails,當時做了點小東西之後,教學總是會叫你把東西上傳到一個叫做 Heroku 的網站上,打幾個指令之後東西就輕鬆部署上去了,那時還天真的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現在回想才知道原來是工具的強大導致這種自以為是的低能發生。不過話說回來,之後就很少看到類似的服務了,直到我發現了 surge:

全域安裝:

$ npm install --global surge

看看使用說明書:

Surge – Single-command web publishing. (v0.20.1)Usage:
surge <project> <domain>
Options:
-a, --add adds user to list of collaborators (email address)
-r, --remove removes user from list of collaborators (email address)
-V, --version show the version number
-h, --help show this help message
Additional commands:
surge whoami show who you are logged in as
surge logout expire local token
surge login only performs authentication step
surge list list all domains you have access to
surge teardown tear down a published project
surge plan set account plan
Guides:
Getting started surge.sh/help/getting-started-with-surge
Custom domains surge.sh/help/adding-a-custom-domain
Additional help surge.sh/help
When in doubt, run surge from within you project directory.

這邊用我之前寫的 react-webpack-starter 做為示範:

sintaxi/surge

看到那個網址了對吧,所以現在可以去瀏覽看看:

https://shiny-calculator.surge.sh/

如果是 PoC 等概念測試,static sites 或是純前端的網站就非常適合使用 surge 的服務做為展示,更進一步的需求其實他們也有提供 team member 加入這樣的設定,domain name 亦然。

Useful OSS — 好用的開源軟體

  • WorldBrain/Memex Browser Extension to full-text search your browsing history & bookmarks

瀏覽器記錄搜尋一直以來都有許多足以進步和改善的空間,Memex 帶來的體驗是可以解決部分的問題。使用方法很簡單,打開一個新的 tab,然後輸入 wspace_bar 馬上就能夠在網址列進行全文搜索,Memex 會自動去幫你抓取近期瀏覽過且包含關鍵字的頁面,主控頁還有更多像是時間或是 domain 這類型的 filter,甚至可以把這些常常搜尋的通通加入 Collection 的分類。

WorldBrain/Memex

Developers — 開發者們

datepicker 這個專案發現這位開發者的,原作者還開源了做圖片裁切相當著名的 cropper 以及展示圖片使用的 viewerjs。近期的樂趣除了 Netflix 以外就是造輪子。整理了過去曾製作過的專案,包含自己寫過和在公司寫的程式碼,發覺在幾乎無法變動的 deadline 之下,很多時候都是直接套用第三方的 library,然後稍微改個 UI 和樣式,功能和測試通過後大致上沒太多問題就上了,雖然有一定的質量在,但始終有股不踏實的感覺在作祟。要消弭這種感覺,最好也是最笨的方法,就是自己造輪子,重新做一遍。像是一個 datepicker,仔細去思考它的原理,實作過程其實不難,但透過自己的雙手製作出來的感覺是任何事都無可取代的。

fengyuanchen (Fengyuan Chen) · GitHub

Technical Posts — 你都去哪看技術文啊城武

記得大三下那年筆電的 Windows 藍頻壞掉,當時又有個文件在趕,問了資工系的朋友之後他只跟我說可以試試看 Ubuntu,然後順手丟了一個 USB 給我,還叮囑我要記得在開機時狂按 F2 還是 F12。打開一看原來已經把 ISO 檔 燒進去了,接著就進入 Ubuntu 的作業系統了,當下的自己看著這些操作彷彿劉姥姥在逛大觀園,也是進入 Linux 世界的一個契機。爬文的話,鳥哥的文章必不可少,G. T. Wang 的部落格一樣相當有用,還有很好的一點是,一般開發者寫部落格通常只專注在技術層面,很少提到技術以外的範疇。在這裡你還能觀察到不同的生活方式,人生觀等等。畢竟我也不希望拿掉技術以後,只剩下一坨沒有思考能力的爛泥。

G. T. Wang — 分享 GNU/Linux 與 Open Source 技術、教學文件、程式設計技巧、統計研究與生活點滴記錄

You Need Some Music, And A Bottle of Dry Martini — 你一定要把氣氛搞得這麼銷魂嗎

上週六是 RADWIMPS 的演唱會,由於諸多原因實在是不想用到特休,所以搭了早早的凌晨五點客運直接北上,而後聽完又搭了晚上十點的夜行列車南下,一日北南的行程有些緊湊,卻也因為這個時間點,格外喜歡車窗外的夜色,那天晚上回到住處也睡得特別香甜。新莊體育館的場地規模非常適合 RADWIMPS 啊,到現場時已經是人滿為患的狀態了,意外的是搖滾區竟然擺滿了椅子(咦,但更微妙的是,就如同 批踢踢 J-POP 版友所說的,男女比是相當懸殊的 2:8。空氣真的都是香香的。回溯到自己入坑 RADWIMPS,原因之一和多數人相同 (你的名字),但更早則是因為 Aimer 的單曲 “蝶々結び” 而發現了野田寫的詞,在情感描述上的細膩詮釋,讀起歌詞時總是能讓人會心一笑。AADAAKOODAA 和 One Man Live 做為開場的爽快炸裂,遠戀,洗腦,前前前世,いいんですか?,ふたりごと,一路聽現場下來大概出現了三個哭點,ふたりごと 演奏時舞台投射而下的綠藍色光束和空氣中的煙幕不時激盪,遠戀時 Akira 和武田各自 solo 吉他和貝斯時的激烈碰撞,最後則是這首,なんでもないや,全場的大家打開手電筒一致地搖晃起來,回過頭看著四周的的白光,美不勝收。應援的毛巾除了拿來擦汗,應該還有眼淚吧。這是一個有二安的美好夜晚,明年見。

Kimi no Na wa. Orchestra Concert — “Nandemonaiya / なんでもないや” by RADWIMPS『君の名は。』オーケストラコンサー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