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kly-GitHub-Digest #51

Wesley
Weekly-GitHub-Digest
8 min readAug 23, 2018

--

2018/08/16–2018/08/22

Web — 網路本身高風險,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當你在社群網站看到朋友圈分享某篇文章,一一點開後才發現原來已經一大堆分頁卡著瀏覽器,那幾個常見的 favicon 也是看得有些雜亂,如果能夠稍微換個口味會是如何呢?favioli 能夠幫助你在每個分頁的 favicon 做點小調整,把原先的圖示替換成你指定的 emoji,是說那個介面很有 Slack 的既視感啊。這大概是近期看過最鬧的開源專案,感覺不怎麼有用卻很中我的胃口 wwww。

ivebencrazy/favioli
  • FiloSottile/mkcert A simple zero-config tool to make locally trusted development certificates with any names you’d like

距離 Release 快兩個月前了,mkcert 的使用量也有不小的成長。這年頭沒有 https 的網站基本上只會越來越少見,Chrome 官方早早表明了這些事實,多數人都聽過的 Let’s encrypt 服務,在免費憑證上提供了不少的扣打做為使用。mkcert 做的事情是類似的,只不過主場搬到了本機端。brew install mkcert 簡單安裝之後接著初始化,就可以看到熟悉的綠色鎖頭出現在 localhost 了~

FiloSottile/mkcert

Terminal — 已經是 iTerm 的形狀了呢

sharkdp/bat

Linux 上的許多指令和簡稱都是有其用意所在,像是 man 是指 manual,ls 就是把所有東西 list 出來,起初會覺得為什麼要這樣命名,但用慣用久了以後總是會心一笑。這次要來看看的是升級版後的 cat 指令:

使用 Homebrew 安裝一下:

$ brew install bat

看看使用說明書:

bat 0.4.1
A cat(1) clone with wings.
Use '--help' instead of '-h' to see a more detailed version of the help text.USAGE:
bat [OPTIONS] [FILE]...
bat <SUBCOMMAND>
OPTIONS:
-l, --language <language>
Set the language for highlighting
--style <style-components>
Comma-separated list of style elements to display [default: auto]
[possible values: auto, full, plain, changes,
header, grid, numbers]
--color <when>
When to use colors [default: auto] [possible values: auto,
never, always]
--paging <when>
When to use the pager [default: auto] [possible values: auto,
never, always]
--wrap <mode>
When to wrap text [default: character] [possible values:
character, never]
--list-languages
Displays supported languages
--theme <theme>
Set the theme for highlighting
--list-themes
Display a list of supported themes for syntax highlighting
-n, --number
Show line numbers (alias for &apos;--style=numbers&apos;)
-u
(ignored)
-h, --help
Print this help message.
-V, --version
Show version information.

可用的配置多的眼花撩亂呀,我們就嘗試玩個最基本的吧,改造前:

sharkdp/bat

改造後:

sharkdp/bat

媽呀整個煥然一新了呀,連 git 做過的增減也是一清二楚,話雖如此,我還是希望哪天打下 cat 這個指令的時候會真的跳出一隻貓出來。

Useful OSS — 好用的開源軟體

  • checkly/puppeteer-recorder Puppeteer recorder is a Chrome extension that records your browser interactions and generates a Puppeteer script

雖然暫時還處於 alpha 的開發階段,但 puppeteer-recorder 絕對會是個值得持續追蹤的專案。主要步驟有三,裝上 Chrome Extension 之後,按下 Record 鍵,接著 background script 就會開始記錄期間發生過的動作和事件,停止錄影之後則會產出一份 Puppeteer 的 script 以供後續使用。Puppeteer 推出之後,相關應用如雨後春筍般接連產生,如果自己的成果早已是顯而易見地站在巨人肩膀之上,一開始就表明自己的立場不是很好嗎?嘴巴盡說著違心之論也不是什麼特別光彩的事情。

checkly/puppeteer-recorder

Developers — 開發者們

因為看到了專案才有了新的發現,萬物皆可 RSS 的 RSSHub,自幹的 HTML5 且支援彈幕的 DPlayer,都是出自於 DIYgod 這位開發者。DIYgod 這個名稱我想來想去,目前想到最好的翻譯還是創世神。個人認為最有意思的還是原作者經營的部落格,這篇 关于开源项目赞助这件事 ,有著強烈的二次元風格(褒意,勿戰),在介面的互動和設計上存在著很多細節是值得多加深入思考的,Bilibili 真的有著不少技術大神啊。

DIYgod (DIYgod) · GitHub

Technical Posts — 你都去哪看技術文啊城武

同樣是在推特上看到外國開發者轉推的部落格,非常新,所以篇數還很少,但目前有的內容都是大推。Frontend News 專注的領域明顯就是放在前端,因為這篇 Don’t write CSS, configure it with Tailwind 才認識到 Tailwind 這個與眾不同的 CSS framework,The Clipboard API crashcourse 這篇更是直接帶你實際製作常見的剪貼版功能。接下來的就像是 THE HEAP,原作者會在這裡分享最近讀到的文章,主題除了既有的前端三本柱以外,還有 performance,design,ML 等等。

Frontend News

You Need Some Music, And A Bottle of Dry Martini — 你一定要把氣氛搞得這麼銷魂嗎

對於動漫遊戲圈的原創 OP 所締造出的音樂藝術性,我一向是認為足以媲美古典樂在歷史上的定位,澤野弘之,梶浦由記,旗下的歌手和樂團演出都是讓所謂別人眼中的次文化漸漸走入主流市場不可或缺的關鍵。Animenz 是我少數幾個有在追蹤的音樂頻道,也是少有的憑藉音樂才華就能在 Y 圈取得百萬訂閱的 YouTuber。他所創作的鋼琴曲多為 Cover,放眼望去都是各大知名動畫的片頭片尾或是插曲,東京喰種的 Unravel,Code Geass 反逆的魯路修第一季片頭 COLORS,Guilty Crown 的 Departures,就算你是個不怎麼看動畫的樂迷來到 Animenz 的頻道,如果不特別說,你是很難在第一時間意識到 “啊,原來這首歌是出自這部動畫的啊!”,換言之,當你開始意識到這件事的時候,你早已深陷 Animenz 驚人的改編功力了。特別難能可貴的是,Animenz 的琴譜都會在影片 release 後一併跟著分享出來,雖然指法爆幹難的就是了 Orz。

Unravel — Tokyo Ghoul OP [pian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