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心得:你拿什麼換這個 Feature

Ann
Product Code: Ann
Published in
Nov 27, 2023
Photo by fauxels: https://www.pexels.com/photo/photo-of-men-doing-fist-bump-3184302/

「你拿什麼換什麼?」我在公司會議上常常會聽到別人被如此提醒,但直到這句話是對著自己時,才知道它在問些什麼。

這可能是個常見的經營產品的情境:

為了萬聖節的活動想改版官方首頁、宣傳活動的好處,原本預期首頁只要企劃一人天、工程師一人天就能做上去。

結果企劃寫了首頁內文,才想起需要請翻譯翻成多國語言;首頁又剛好沒有適合的庫存圖片,需要設計師花一人天設計;設計師認為這張圖應該要有實物拍攝才能達到最佳的宣傳效果,所以需要發包請攝影師來製作。

「這邊要不要做到多國翻譯,讓更多人看到?」當然好。

「這邊沒有好用的圖,要不要請設計師撥點時間來做?」真是幫大忙了。

「設計師說實物拍攝效果更好,要不要外包一下?」聽起來也很棒。

同事們都想為了「達到最好的促購效果」而努力,在自己的崗位做到最好,但產品經理應該要在這一連串的改動中嗅到問題——如果過去沒有建立專案的邊界,無限同意投入的成本堆疊起來,漸漸會大於效益。

更糟糕的是資源有限,當一群人在一個小點上投注心力,就會有另一邊疏於照顧,這可能是另一個 feature、另一個還沒解的 issue、或未見的商業機會。這就是過去可能在不求回報的學生專案、side-project 未曾強調的:trade-off。

これから

老實說,意識到自己工作缺乏成本效益觀時還是滿挫折的,主要是對自己浪費了公司資源而愧疚,希望下次表現會更好。因此,我得用「從今以後」去思考下次該怎麼管理 feature:

提案前:評估效益,以回推合理的成本規模

在評估產品解法時,都應該要先計算出預期的效益規模。預期 USD400/mth 跟 USD40000/mth 的票,絕對值得不一樣規模的開發方法。

  • 這解法預期的效益是什麼?能否量化?

可以有很多評估維度。revenue-cost 是其中一個客觀明顯的計算角度,但也可能包含提升品牌價值、想減少使用者負面感受等等,端看個案情形。如果是在提案中預期增長的數值,要特別注意用成長幅度而非絕對值計算才更合理。

  • 這解法預期會用多久?

如果官網為了萬聖節改圖,那最多就是持續整個 10 月的事;但是相比下來,官網配合品牌重塑所做的改動是更長遠、會持續 2 年以上的,那它才應該被投注更多心力。

  • 有產品過去、或市面的 benchmark 可以幫助增加計算的信心嗎?

可以回頭搭配公司內部測試的成功案例,當作提案的樂觀結果;也可找市面 benchmark,但通常很難找到、或難以直接挪用,例如案例公司的 user 規模是我方的 1000 倍大,那麼開發某 feature 帶來的商業效益想必可觀,那這時應該乘以某個常數,使案例套用在公司上有合理的數字表現。

提案中:提供充足的資訊,讓眾人思考是否分配資源

在會議上,眾人要以公司角度思考如何分配資源來做這件事,因此企劃需要足夠完整,至少包含上述假設與預期效益、提案內容:流程圖、mockup,幫助大眾想像出還有哪些企劃未盤點到的成本、如何實作。

在這個階段,已經不是「我有個點子,想請大家看看要不要做」而是應該問:

我預計要做這件事,它的預期效益跟成本如下。那我們值得停止其他人正在做的事,改來做這件事嗎?

實作中:建立專案界線,阻止無止盡地投入

回到最開始的官網案例,其實 PM 也不一定一開始就能洞燭先機,提前想到要花錢送翻譯、聘請外部攝影師拍景;但若已經踩穩這個專案合理的成本投入,自然就會在每個熱心同事提出更佳的方案時,清楚地說出 Agree 或 Disagree。

老闆在 1 on 1 提了個比喻,說專案的一開始應該先想像個大架構,隨著時間從模糊看到細節;但不應該是順著架構逐漸旁外生枝,變成更大的一張地圖。我覺得就像薩爾達地圖把一個地區走深,而不是一直去開地圖吧(咦)

「大家喜歡幫助別人,讓工作變得忙碌,讓自己看起來很有生產力。」

在這次的經驗裡學到,調動人力是產品經理工作的一環,阻止同事們無謂的投入也是職責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