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千個禮拜》 — 想活出生命的意義,重點不是高效,而是抉擇
每天睡前,review明天待辦事項後才能安心休息;醒後,確認子彈筆記,重新用GTD法審視任務,區分做與不做、緊急不緊急;審視完畢,使用番茄鐘試圖專心25分鐘,並用Timelogger記錄自己每分每秒都做了些什麼… 以上是我最瘋狂增進自己生產效率時的描述,而你,又中了幾種?
我曾經癡迷於研究這種類似的生產力工具,希望提升自己的效率,期待著總有一天我能把所有事情都settled 了,能夠從此過上不慌不忙、游刃有餘、邁向人生巔峰的日子。彷彿到了那一天,我就活出了我自己生命的意義。
沒錯,用上了這些工具後(雖然也並沒有運用地很到位,因為本性算是蠻散漫的人),工作進度似乎掌握地尚可,但待辦事項還是越來越多:想看的書、想進修的課、想聽的講座…共通性就是,感覺學習之後可以讓我更厲害、更成功,賺更多錢。這些事物將我的周末塞滿,一刻也不得閒;然而這種看似充實的生活法,卻越來越讓自己感到疲倦,覺得我到底為什麼要這麼做?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直到我看到了《人生四千個禮拜》。
你知道,你的人生只有四千個禮拜嗎?
這本書的重點非常直接深怕你看不到似的,大喇喇的就寫在了封面上:《人生四千個禮拜》。 直到這時我才驚覺,原來看似很漫長的人生,其實就只有四千個禮拜。 我總是想著,我要好好運用時間,好讓自己變得更厲害、更成功、賺更多錢後,然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然而,卻沒有意識到矛盾的是,幸福快樂都是「以後」的話,那我不就永遠都不是幸福快樂了嗎?難怪我永遠在問生命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那麼,人把「時間」作為一種可運用的資源,產生出不斷期待未來的想法這件事,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時間如何變成一種資源?
起初,人類是沒有「時間」觀念的,你要是跟古人提說我們要好好利用時間,才能有更美好的未來,他們一定覺得你瘋了。 時間對他們而言就是活著,我該幹嘛就幹嘛,現在的事不是都為了以後(當然還是有一些可能像是為了未來,例如說為了冬天廚糧之類的,但大抵上他們活在當下)。 人類開始有「時間」觀念是為了修道院的修士們為了要「一起」早修,為了判斷早修與協調時間,而發明了機械鐘。至此,「時間」開始和「生命」獨立分開,並被視為一種「資源」而存在。 而人有一種特性,就是會試圖竭盡全力運用「資源」,彷彿沒創造出最高價值就像吃虧了一樣。 但,我們這麼追求效率,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我們追求效率幹嘛?
作者在《人生四千個禮拜》這本書中探討了許多案例,但歸根究柢大概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項:
一、 達成目標
誠如前述,想要更有能力、功成名就、五子登科。這其實是大多數人的追求,並不奇怪。比較值得探討的是,我們追求的,實際是我們想要的嗎?還是我「應該」要賺很多錢,我「應該」要達到一定的社經地位…這些念頭與目標,其實是家人社會的期待?此外,資本主義也起到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作用,畢竟那背後的基本邏輯就是鼓勵人們不斷消費。所以要有當季的新衣、最新款的電子用品等等,但那其實並非實際「需要」,而是被灌輸洗腦的「欲望」。
二、想要解決所有問題
想要完成上司交辦的所有工作事項,想要陪伴孩子成長,想要探望陪伴家人,想要家裡打擾的一塵不染,然後擠出點時間去享受自己的娛樂與嗜好…想要的太多太多,而時間卻有其限度,因此我們試圖高速運轉,誤以為解決問題的答案,就是更有效的利用時間。
我們假設只要讓自己更有效率,所有的待辦事項都能完成,所有的問題都能夠解決。但事實上我們根本不會有足夠的時間完成每一件事,此外,問題的重要性也很主觀,我們不可能解決每個身邊利害關係人(父母、師長、老闆、另一半、孩子、社會大眾)包含自己的問題。
此外,「問題本身」可能也根本不合理(完成更多的工作、提高工作品質、想要同時完美完成所有的事情)。
三、逃避真正要做的事
此外,藉由自己充分忙碌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不用去思考正在進行的事物是否是對的,或是去做真正對生命重要的決定。思考生命的意義此類事物會讓我們焦慮與不安,而極力想要擺脫。 套句心理治療師Bruce.Tift的話:「自己不必在清醒的狀態下,經歷有如幽閉恐懼症的感受,被現實困住、禁錮、無能為力。」
Source:Milad Fakurian, unsplash
現實是什麼?
現實就是,我們的時間是有限的,且我們並不「擁有」時間。因為除非我們活過,否則都不算真正可「支配」時間,只是「預期」我們可以支配它。 所以海德格才會說:「我們,就是時間」。
而時間有限這件事情,其實不算是壞事,就因為有限度,才會讓我們的生命顯得如此有趣。否則想像生命可以無止盡延續下去,人生不會有任何風險,不用急著要做些什麼…這樣的人生該有多無趣啊 !
當我們終於意識並接受這個事實,我們才不會一再拖延那些重要的時刻:陪伴重要的人、探索有興趣的事物、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或是做重要的決定,終於開始明白生命的意義。錯過和做錯:「都反而讓我們的選擇有了意義,因為那代表我們毫不保留地站定立場,投入心中最重要的那件事。」
此外,我們必須停止相信,只要越有效率,所有的麻煩終究可以被解決的不實謠言。而一旦我們停止像滾輪上的老鼠白忙,就能夠做出更理想的抉擇。
知道人生有限後,該如何做呢?
一、 立刻去做真正重要的事
人生真的只有四千個禮拜,你開心或不開心,接受或不接受,就真的只有平均這樣的時間去活。 真正把握生命,你必須用你有限的時間,專注在你重視的少數幾件事情上,那也就是生命的意義。 所以不應說:等到OO以後,我就去做XX。 所以不應只是白忙,把所有人生活在試圖解決每一件問題上。 最終我們的遺憾只會跟「自己有關」。而不會是老闆叫你做,但你無法完成或做不完美的那項專案。 所以想想臨終的時候會對自己說什麼「早知道…」,那就是我們現在立刻要去做的事!
二、 選擇性拖延
沒錯,你沒看錯,《人生四千個禮拜》指出,為了要做最重要的事,我們必須要選擇性拖延。「管理有限時間的核心挑戰不在於如何完成每一件事(it’s impossible),而在於如何以最明智的方式決定不要做什麼,或是拖延做什麼,以及如何不要因此懷有罪惡感。」 之前我老是想要擁有太多的目標、有太多想做的事,結果連嗜好變成負擔,過猶不及的結果就是超載只想直接躺平。 此外也要記得機會成本:當我們做了「相對不重要的事」,也就排擠到「相對重要的事」 那我們該如何進行這項拖延「藝術」呢?
原則一、時間應該先支付給自己 就像定期定額投資,那定額必須在一開始拿到薪水就先扣留下來,否則到最後會發現都已經去了奇怪的地方(衝動性購買、與朋友的交際費)。故你的時間扣打應該也優先留給自己。
原則二、限制進行中的工作 嚴格規定自己在同一時間能做的事情數量,建議一次不要做超過三件事。其他事項都只能等名單空出來後才能做。同時分心從事多件任務的品質(或也有可能最後一件都沒有完成),遠遠不及一次只專心少數的事。
原則三、抗拒重要性中等的誘惑 據說,巴菲特的私人駕駛曾經請投資大師給他關於管理時間的建議。 巴菲特教他列出人生最重要的二十五件事,依序排列,安排好單子上的前五件;至於剩下的二十件,不是要有空去執行,而是要不惜一切代價努力避免去執行。 理由很簡單,因為剩下的這二十件事,沒有重要到構成核心,但吸引力卻大到足以讓他分心,而影響到最重要的那五件事。
三、順流與活在當下
我們常常焦慮,而且常常是過度焦慮,深怕未來的發展不如預期因而過度計畫(像是剛交往就懷疑對方能不能走到最後,剛拿到offer就怕自己會被裁員)。 但仔細想想,有太多人生中重要的事情都發生在未計畫之中了:如果沒一時興起去聽那場演講,就不會遇到日後對自己影響深遠的mentor; 如果沒因為朋友邀約去參加聚會,就不會邂逅自己的另一半…然而就像《人生四千個禮拜》所述,就算我們再怎麼要求保證,也無法真正保證,甚至不知道是否能活到想要的結果發生的那一刻。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注意力擺在唯一真正歸我們管的那段時間,也就是這一刻,認真活在此時此刻。 當然計畫還是必要的 — 但只是在當下做出認為對未來最佳的判斷與預測,至於結局,沒有人可以保證。
四、 找回休息
當我們持續把時間當成要盡量利用的資源,我們就會有壓力,連休息時間都被犧牲來從事具有生產力的工作(或培養自己更有生產力),因為我們隱約意識到,如果不這麼做,人生就會失敗。此外,我們堅信只要將吃苦耐勞的精神塞滿生命中的每一刻,最終將帶來甜美的結果:我終於不用感到必須多做一件事,才能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與生命的意義。
但這樣做的後果就是我們再也沒有辦法好好休息,而覺得放假時間是件苦差事。並且非常弔詭的是:「當我們與時間的關係幾乎完全是工具性的,當下這一刻便會失去意義。當你很快就不會再有『以後』,把事情不斷延遲到以後的某一刻,究竟有什麼意義?」
要活得有價值,應該注意「當下」而非「未來」。因為「未來」永遠都不會來臨(永遠都是未來),且就算在計算好的未來那一刻,我們終於達成了目標,那時我們還是不會覺得開心的。就像叔本華所說:「你不是永遠處於尚未達成的階段(因此你並不滿意,因尚未得到想要的東西),就是已經達成了。(同樣不滿意,因為再也沒有奮鬥的目標)人的存有與存在成為像鐘擺一樣擺盪在痛苦與無聊之間」。
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把更多的時間用在我們單純為做而做的活動:自己真心想做,而不計較未來是否會有回饋。
(延伸閱讀:「終極的時間管理,就是生命的管理」人生只有4千個禮拜,你要怎麼過?)
Source:S Migaj, unsplash
五個重要的人生問題,協助釐清與活出生命的意義
我們該如何選擇?或是判斷自己是否在白忙?有哪些根本信念與想法需要多加檢視?作者在《人生四千個禮拜》中提出可以問自己五個問題:
一、在生活或工作中的哪一個部分,你目前追求的是安逸,但其實需要稍微走出舒適圈?
心理治療師詹姆斯。霍利斯建議,在做人生每一個重大決定時,要問:「這個選擇會讓我格局變小(靈魂乾枯),還是變大(成長的挑戰)?」 多數人其實都會懼怕脫離舒適圈(包含我也是),但如果是自己確認真的重要、死之前沒做到就會後悔的事,那就需要奮力一搏。
二、你是否要求自己達成不可能的生產力或績效,或是用哪種標準來評判自己?
如果你知道,你訂下的標準根本難以達到,永遠不可能挪出所有你希望的時間,那麼你今天會如何改變利用時間的方式? 哲學家藍道也提出:「要求自己做到沒人能達到的標準是一種殘酷的行為,比較人性的作法事盡量放棄這樣的努力。把你不可能的標準摔碎在地上,從碎片中撿起有意義的幾件事,從今天起就開始做。」
三、 你在哪些方面必須接受你就是你,你當不來你心中認為該當的那種人?
多數人的目標是成為社會、或你認為你該成為的人。 但這本來就很主觀,若是爸爸希望你當醫生,媽媽希望你考公職,老婆希望你當企業家發大財,那請問該做哪一個? 我們必須接受自己有時就是當不成想要變成的那種人。 「一旦不再感到令自己窒息的壓力,認為非得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就能勇敢面對自己此時此刻的性格、優缺點、才能與熱情所在,跟著他們走。你喜歡如何利用時間的答案,有可能提示了善用時間的最佳方法。」
四、在人生的哪些領域你依舊不敢出擊,想等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之後再說?
有多少次機會來臨時,我們總是退縮不前,想著:「我還沒準備好,我還需要多一點時間…」以至於和機運擦肩而過 ? 但其實, 每個人都是臨時上陣。大多數人的工作實際是手忙腳亂應付一場又一場的危機,就連檯面上看起來很厲害重大的如政府政策也是(《人生四千個禮拜》中提到的例子是重大的政府政策居然是在計程車上想出來的!) 不論大小事,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且由於大家都一樣亂七八糟的,所以也不必要為自己的表現感到難為情。
Just do it!
五、如果不必管某件事有沒有用,你會如何改變度過一天的方式?
因為時間必須有效利用,必須在我有生之年開花結果,所以我們極力考慮,目前我花的時間,是否會導引我邁向「成功」。 但如果我們能接受成功不必在我,而真正想要實現自己生命的意義,那麼有哪些造福世人、有遠見、投資遙遠未來的事,值得今天就做? 就像1882年開始興建的西班牙的聖家堂,如果沒有已經作古的前人立下基礎、接力進行,我們今天也見不到如此宏偉的世界遺產。 當不再考慮「世俗應該要」的情況下,考慮那些自己想做的小事,或有生之年可能看不到結果的事。
Source:Aron Visuals, unsplash
結語: 生也有涯,所以認真選擇該做什麼
「節制」或許是現代人最需要修練的德行吧。但現行的資本主義推崇消費至上(不是就說資本主義不好,而是的確有其詬病的地方),所以我們有了想要要求更多,永遠都不滿足,就如同暴食症一般,明明已經撐到了極致,還是想繼續吃。 在物質永遠不嫌多、地位永遠不嫌高的前提下,我們極致利用所能運用的時間。每分每秒都必須被妥善用來進行生產力工作,或是提升生產力,否則就會感到罪惡感,並恐懼自己的人生終將失敗。或者是,忙碌,不過就是逃避自我的行為,因為這樣就不用去做真正該做的事情。 我也曾經陷入在這樣的迴圈中,因為恐懼失敗,因為不想面對,所以讓自己瘋狂加班,忙到昏天暗地,甚至連休息日也都上了一堆的課;努力塞滿每一刻,就能用「太忙」的理由,不回去探望家人。 然後,等到家人已經不在了,才後悔莫及。 也曾經聽到爺爺很悵然地說,本來以為退休了,就會有時間去想去的地方走走。 但從他退休到離開這個世界,也不過十年。
生命的意義,其實就在於活出充實、自在,而且,是做自己想要且重要的事。
我們到底還要把「快樂」與「真正值得」的事無盡推遲到哪一刻呢? 《人生四千個禮拜》這本書無法帶給你答案,因為每個人的答案都不同。 但他卻終於可以把從陀螺般瘋狂旋轉的我們暫時抽離出來,試著去看真正的自己是誰,並想想這些對人生真正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