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商到廣告,透過持續學習和挑戰,來發揮職場影響力 — Joseph

Irene Chen
Taiwanese in Data Science
8 min readDec 19, 2023

Joseph 目前在 Taboola 擔任 Algorithm R&D team lead,上一份工作是 Pinkoi 的 data lead,擁有扎實的推薦系統演算法、軟體開發和團隊合作的經驗,以及許多學習方式和成長思維,都將在這篇訪談文章中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職涯發展小故事

因 BBS 啟發對軟體的興趣

Joseph 進入軟體世界的起點,是高中時期為了管理 BBS,開始研究 FreeBSD、Linux 等系統,還有 BBS 的軟體和程式開發,也積極參與 open source 社群。

因為這些經驗,大學時期在朋友的引薦下,進入清華大學張俊盛教授的 NLP實驗室,架設 Hadoop 來做資料計算,也因此接觸 NLP、Information Retrieval、data mining 等領域,在研究和嘗試後,發現這些領域很有趣,因此想從事 data 相關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 Pinkoi 的收穫

進入 Pinkoi 後,Joseph 才發現學界和業界是有落差的,學界通常是 one-time pipeline,而業界則是要建立長期穩定的系統,是兩個不太一樣的概念。當時也幾乎沒有推薦系統、資料工程、數據分析等相關知識,作為公司第一個要處理這些領域的人,剛開始著實花了滿多時間嘗試的。

在開始建立推薦系統時,遇到兩大難題,第一是沒有數據追蹤系統,缺數據資料、缺 data warehouse、缺 event tracking,第二是剛從學校畢業,有實驗室的 NLP 經驗,但缺乏電商領域的 domain knowledge,對推薦系統領域的瞭解也不全面。

因為不懂,所以積極學習,在職場前兩年的下班生活,基本是每天2~3小時的學習時間,上 Coursera 和 Udemy 的線上課程、看文章、參加 meetup 並請教類似領域的開發經驗,直到工作上手穩定。也許一開始沒有很好的產出,但能力是磨出來的!

在獲得資料和累積 domain knowledge 後,接下來的課題就是要怎麼跟產品做連結,因為產品團隊很少主動提想要創造什麼體驗的需求,所以有陣子 Joseph 就像 sales 一樣要推廣自己的團隊,直到有機會去負責一個 squad,也就是 cross-functional 的團隊,才讓機器學習和 data 有機會和產品有更深的連結。

轉職到 Taboola 的契機

當初因為有點冒牌者症候群,想要透過面試來測試自己的能力和價值,是否被市場認可,一開始 Joseph 也沒打算加入 Taboola,因為 Taboola 是做 business product,對產品的掌握度低,不像 consumer product,可以設計互動,來做出讓使用者喜歡的產品。

後來 Joseph 決定轉職,是在面試時被說服了,原因有三個:喜歡挑戰,喜歡被刺激和跟聰明的團隊共同成長,還有被美國 LA R&D VP 俞寧寧的真誠和認可,她說「不用對自己設限這麼多」,就決定轉職了。

跨國團隊的挑戰

在新公司當然也遇到一些挑戰與限制:第一是如何在跨時區和文化的環境下,證明自己並發揮影響力,第二是如何透過英文表達來增加說服力,第三是在大公司體制下,只是 Machine Learning 大團隊中一員,對於整個產品的掌握度和影響力變低。

在大公司分工更細,一個小部件可能就是一個團隊負責,就像一台大型飛機,你的責任是讓飛機持續飛,為它加上新的小功能,讓它能飛得更快。而過去建過小飛機的經驗就很有幫助,對整個飛機有基本認識,就更容易找到大飛機中需要修改的部分,這也是剛開始在小公司工作,能夠瞭解更全面的好處。

從 Pinkoi 到 Taboola,Joseph 擁有多年推薦系統與演算法的經驗,接著這一部分是關於推薦系統的應用分享:

根據應用場景設計推薦系統

推薦系統就像中間人,引導使用者找到想要的東西,而在建置推薦系統前,可以思考的四個面向:

  1. 產品很依賴內容才需要做推薦系統,讓對的內容 match 到對的使用者,讓對的內容有機會有更多的曝光,舉例:Pinkoi 使用者追求更快速找到想要的商品,平台希望新商品和商家能夠曝光,來增加受眾廣度。
  2. 事先確認推薦系統的目標和長期價值,像是希望客戶能購買或回購、增加受眾或商品的廣度等,舉例:Netflix 的首頁,讓每個人看到不一樣的畫面,才能擴大使用者,並確保受眾有看到想看的內容。
  3. 根據規劃的使用者歷程,來做合適的推薦系統模型,舉例:使用者在這個畫面是要探索商品、找相似商品、找新的點子等,都要有對應的方法去滿足不同的需求,而不只是追求數字上的成長。
  4. 同產業同規模的平台對推薦系統的需求可能不同,像是 Pinkoi 是追求設計的平台,使用者有自己的偏好、商家也有自己的設計風格,所以不能做熱門商品,而是讓偏好的商品被看到,但在 momo 這個大眾品牌,比較沒有個人偏好,通常消費者已經確定要買的商品或品牌,只需要搜尋功能,不一定要個人化推薦系統。

推薦系統在對公司和使用者的喜好上會有衝突嗎?

推薦系統通常會追求各個面向的平衡,所以犧牲是有可能發生的,舉例:用戶分買家和賣家,有時增加冷門賣家曝光的機會,會犧牲熱門賣家的營收,同時也可能會犧牲買家看到預期商品的機會。

如何將推薦系統和產品與業務做連結?

推薦系統特別需要和商業策略和產品做連結,有些公司有 product manager 會討論如何透過推薦系統,來創造最大價值,有些公司則需要自己向外推廣,看其他單位是否買單,所以建議工程師要有 product mindset,清楚產品和公司的目標,不限制自己只能寫 code,而是思考如何發揮最大價值。

在推薦系統或 event tracking 開發時遇到的困難?

當初在 Pinkoi 因平台多元,當前後端越來越分離時,會需要專案來瞭解如何透過前端來埋點、如何設計架構、和復原出使用者歷程等,花很多時間研究平台架構,即使埋點成功後,埋點也很容易因系統調整而壞掉,需要再進一步研究如何讓系統更加穩定。

從上述 Joseph 的故事,會發現他是個很喜歡接受挑戰的人,即使一開始沒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在經過學習後也能漸漸上手,因此這部分是 Joseph 的職涯和個人成長經驗分享:

新鮮人該選大公司或小公司?

看自己的目標和想要成就什麼。小公司比較有機會發揮影響力、獲得較廣的知識領域,容易橫跨多個 function 或部門一起推動事情。大公司比較穩定、有現成的學習資源,分工較細、容易鑽得深,但也容易看得窄與進入舒適圈,所以當成長曲線緩慢下來,轉到能追求成長的小公司,也是不錯的選擇,能夠進一步發揮影像力,累積從無到有創造東西的經驗。

擔任管理職的挑戰

Joseph 提到他在管理職重視的三個階段:

  1. 早期的 project management:如何做好專案管理和應用 aglie mindset
  2. 中期重視 people management:如何做 one-on-one、hiring 和團隊成長
  3. 後期則是 product management:如何讓 engineering 和 data 與產品有更好的連結來發揮價值

其實管理職不一定適合所有人,需要接受對別人的成就負責,讓團隊內的每個人都成功,讓每個人的目標都能和產品和公司一致,也要思考如何幫助 member 發揮最大價值、追求成長。

擔任管理職後會有 hand-on 的技術焦慮?

擔任 team leader 會有更多時間和 member 討論如何規劃和執行,討論的內容也是自己的經驗,其實成長得更快,還能增加決策的能力,就像 leader 是做 BFS,而 member 是做 DFS,high level在廣度上能累積更多。

招募的方式和看重的特質

在招募方面,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多的資訊來判斷求職者,是否適合自己的團隊,所以需要先有團隊 persona,接著列相對應的特質和面試題目,而 Joseph 滿看重團隊成員的成長和自學能力、反應與接受挑戰能力、思考和積極程度,當然還要有 product mindset 用商業角度來看問題。

有效的學習方法

其實每個人有不同的成長方式,Joseph 分享自己學習新東西時,會先規劃學習清單,排計畫並完成它,或是將學習變成日常習慣,固定每天花一定時間來學習新知,可以是書籍、電子報等等,尋找資源並排序執行。

讀書會又是另一種方式,除了能和人有交流外,組織學習的東西並輸出會更深刻,像是 Pinkoi 的團隊每周要完成兩個學習,一個是深度的學習:每季一本書或課程,每周完成進度並討論如何應用,另一個是廣度的學習:每周一個人分享自己的學習,不限主題。

最後,想來總結這次訪談,從 Joseph 的經驗中發現不管是工作上的選擇,或是推薦系統演算法的方式,都需要先瞭解做這件事的目的,才知道該如何挑選和尋找資源,在追求成長方面,能接受挑戰、發揮自己的價值,而且不要自我設限,才能被看見和發揮更大的職場影響力!

更多活動內容,請關注 TWiDS FB粉絲專頁

審稿和採訪:鈺評
撰稿:Irene

--

--

Irene Chen
Taiwanese in Data Science

哈囉,我是Irene,這裡會記錄我的學習筆記,一起學習吧!|GitHub https://github.com/imirenechen|Learning instagram.com/imiren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