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DS Taipei 2022 | 從理解到應用,LINE TAXI 如何運用數據打造產品 — 黃佩恩 Hayden Huang

講者介紹Hayden目前擔任LINE TAXI的共同創辦人兼技術長。畢業於多倫多大學資工系,作為一名軟體工程師,Hayden曾任職於多家國際企業,如:HTC、Intel和Mozilla Taiwan。不同於一般工程師的職涯規劃,Hayden選擇在2016年開啟她的創業旅程,並與陳泰成共同創立LINE TAXI,至今仍努力的走在創業的路上。身為軟體工程師的她,熱愛理解事物也喜歡解決問題,同時熱愛著山林。

LINE TAXI

LINE TAXI前身為TaxiGo,是Hayden與共同創辦人兼CEO陳泰成於2016年共同創立的公司,提供全新的計程車叫車服務,無需下載app,用LINE即可輕鬆叫車、預約計乘車的叫車平台,打造乘客、計乘車共好服務,並於2019年改名為LINE TAXI。

source: Hayden Huang

LINE TAXI主打不需要使用者下載app,直接透過LINE就能提供使用者即時便利的叫車服務。打開LINE首頁,點擊LINE TAXI圖示,即可開始使用叫車服務。

source: LINE TAXI官網

除了提供方便快速的叫車服務外,LINE TAXI透過雙向評分制度,讓使用者與司機皆能為這項服務進行評分,以此維持良好的服務體驗。目前LINE TAXI的註冊用戶數已經突破200萬人,合作司機超過12,000位,服務範圍遍及全台各地城市。

數據到底能幫我們什麼?

LINE TAXI擁有龐大的使用者搭乘資料,對於如何處理這些數據,Hayden說道,一開始在接觸的時候,總是希望能從這一堆數據中發現什麼超級了不起的Insight,然後就稍微調整一下,馬上公司業績就會有10倍的成長。

但,這是不可能的!

Hayden以自身的經驗,提出數據的三個應用:

  1. 觀測指標
  2. 資料探索
  3. 想法驗證
source: Hayden Huang

建立有效的指標可以讓我們了解公司的現狀。想像我們是一個城堡,需要慢慢往外擴張我們的領土。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在四面八方放站在城牆上的守衛,一有人來進攻就要吹號角,這是我們數據應用的第一步。例如:將商業上的關鍵數據建立好觀測指標,可以讓我們知道目前的營運狀態有沒有任何異常,甚至在系統上設置自動提醒的功能,一有問題產生就能立即發現。

資料探索則是理解數據,並且更近一步了解數據之間的關係。例如:在LINE TAXI 我們最重要的指標是媒合率。媒合率低,代表乘客叫車沒有司機接單。
我們最直接想到的是需要提升司機數量。但進一步觀察,媒合率低的都是夜間時段,白天的媒合率都在我們設定的標準之上。所以其實我們需要的並不是整體的司機數量增加,而是增加夜班司機。這樣的解讀就可以幫助我們去思考,我們是要招募夜班司機,還是鼓勵一些人去跑夜班。

想法驗證是經由建立觀測指標,進行資料探索,從中得到一些Insight,依此進行實驗設計,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例如:LINE TAXI原先沒有開放司機在接單前可以看到乘客的目的地,推測有些司機因為不能事先確定路程來安排自己的接單方式,而不願意加入LINE TAXI。在開放後,確實增加了LINE TAXI的合作司機數量,但是會造成一些司機出現選擇性的接單,減少短程乘客的媒合。

為什麼需要數據?常常都是從一個問題開始

作為提供媒合平台的公司,LINE TAXI常常需要思考要怎麼做才能增加用戶數?要怎麼做才能增加媒合率?要怎麼做才能增加司機收入?

這些大大小的問題,Hayden將其分成四類:

  1. Simple
    這類問題很簡單,我們能夠輕鬆的看出其中關係並且解決他,通常問題與答案有一對一的關係
  2. Complicated
    這類問題需要透過分析來找出其中的關聯性
  3. Complex
    這類問題較複雜,較難看出清楚的邏輯,可以透過嘗試性的探索或是設計實驗進行研究
  4. Chaotic
    難以定義問題,需要長時間的研究
Source: https://thinkinsights.net/strategy/cynefin-framework/

Hayden提到有時候遇到問題必須先快速反應,等之後再進行分析,例如:線上付款,因為還沒收到款會先結束服務,在提供服務的當下還沒有建立有效的觀測指標,無法得知整個模式是否健康。雖然當下不知道會不會出問題,但是ㄧ遇到問題仍然需要快速處理,無法等到分析完成才開始解決。

在LINE TAXI有一套快速取得數據的即時系統,它可以讓全公司都能參與即時數據的觀測,增加大家對數據的認知。

source: Hayden Huang

產品的演進,其實都是一步步而來的。我們會收到各種需求以及回饋,每個都跟數據息息相關,因此對於產品,Hayden提到LINE TAXI的做法是設定目標關鍵成果 (OKR,Objective Key Result),並成立跨部門的小組,讓大家可以快速的針對Chaotic的問題進行討論。此外,LINE TAXI有每週的讀書會制度,讓大家都了解data。

source: Hayden Huang

Hayden說:「Data像小樹苗,要有組織架構才能使Data發揮作用。」

數據應用容易產生的誤區

Hayden表示觀測區間是ㄧ個應用數據時很常發生的誤區,有些觀測指標屬於領先指標,有些觀測指標則屬於落後指標,不能拿落後指標來進行預測,落後指標通常用來檢驗營運是否健康。

另外,並非所有的決策都要data-driven,很多時候一開始沒有data,但不是一定要有data才能行動。

Q&A

Q1:
LINE TAXI的Data Team內部如何分工?

Ans:
LINE TAXI的Data Team是跨部門的,透過不同部門的人力來組成小組,每個小組除了固定的工作外,又會指派成員跟其他小組作研究。

Q2:
當時為什麼會選擇叫車產業進行創業,以台灣市場來說,台灣大車隊算是龍頭,如何和他們競爭?另外,叫車平台的獲利模式為何,有鑒於Uber至今都尚未獲利,想了解LINE TAXI在獲利模式的想法。

Ans:
國外已經有發展叫車產業,但當時台灣還沒有,是個新題目,再加上叫車產業屬於使用頻率高的行業,於是選擇踏入叫車產業,創辦TaxiGo,直到2019年改名為LINE TAXI。
LINE TAXI本身的獲利來自收取司機與乘客的媒合費。台灣大車隊在產品介面較傳統,而LINE TAXI在產品介面上較新穎,這是LINE TAXI比起台灣大車隊更吸引人的一點。
然而,Uber因為一開始發送大量的折扣使得至今還未獲利。

Q3:
想知道當初 LINE TAXI 在設計時,為何不設立獨立app,而是內嵌在LINE中?

Ans:
一開始確實有做,但是自行開發獨立的app,還要吸引用戶下載,成本太高,因此選擇內嵌在LINE中,再搭配聊天機器人,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Q4:
想知道貴公司如何搜集線下的數據?

Ans:
蒐集客人與司機的評分,並且設立櫃台,查看司機的車輛是否符合標準,再將資料上傳平台。

Q5:
好奇像這樣的平台產品,需求者與提供者,一開始如何快速提升雙方的使用者?

Ans:
從發傳單開始,LINE TAXI有各自的team負責,司機與乘客兩邊都會一起做。初期投入成本高,一旦雙北做起來了,後面就比較容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