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生產力的一年— — 讀書心得

Vincent Lin
Woodchuck.tw
Published in
4 min readOct 6, 2017

我是一個沒有生產力的人。

這圖騙你的,時間跟生產力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好像有點讀太多這種講生產力的書,看到後面有麻痺了,因為講的大多是重複的事,只有些地方會些許增減,我大概一陣子不會買這種書了吧。

還是一樣只會講一些我自己覺得對我自己有用的。

先講那些差不多的事

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本這方面的書了,大部分都是再重複這幾點:

  1. 精力有限,把它拿來做對你重要的事,或是善用生理最專注的時間。
  2. 拖延的話就想辦法解決它(設定小目標、列出拖延的成本…)。
  3. 降低網路的使用。
  4. 適當的運動、充足的睡眠。
  5. 讓大腦進入「天馬行空模式」(或是稱作『發呆』)。
  6. 養成好習慣(適當的提示、適時的獎勵)。

巴拉巴拉巴拉~看到我都覺得我自己可以出一本書了。

讓我們先來搞懂為什麼要提升我們的生產力。

提升生產力的意義

讓我們能夠以較少的時間完成所有必須要做的事情,使得我們能夠把更多的時間投注於人生中真正重要、有意義的事情。

專注

遇見未來的自己

這其實是個小項目,放在處理重要任務以及預防拖延的下面,但我覺得這本書講到的方法其實跟其他書籍講得差不多,比較有趣的就是這個『遇見未來的自己』。

書內所描述的狀態是說,你越是把『未來的自己』當作陌生人,你越有可能將工作丟給未來的自己,而且你也會越容易把事情拖到明天才做。

這種狀態其實還蠻常見的,堆積如山的稍後閱讀清單(Read it later)、答應在未來參加一個你已經知道沒用的會議、不斷的把行事曆的項目往後挪等等都是這種心態的實踐。

等到未來的你(沒錯還是你)遇到仍然會用同樣的心態去面對,也許是一樣再丟給更未來的自己,也或許會乾脆直接擺爛解散。

人類很容易替未來的自己承諾一些當下的自我不想做的事情,我們稱之為『規劃謬誤』。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工程師(programmer)這行經常遇到技術債的問題,就是一個前人丟工作給未來陌生人的血淋淋例子,不過我們倒是有一個很幽默的解決方法:

Always code as if the guy who ends up maintaining your code will be a violent psychopath who knows where you live.

相較要體貼未來的自己,不如開始預防未來的自己會穿越時空來揍你吧。

戰鬥或逃跑

儘管我們的大腦從兩百五十萬年前石器時代至今演化了許多,但我們的身體卻沒有太大改變。

書裡這部分在探討的是運動之後對於腦部以及身體的正向影響,我會刻意挑出來是因為我覺得這種說法才有說服我,有好幾本這方面的書(還有你的長輩們)都會說『要運動~運動才會健康~』之類的,但是身為一個每天坐在電腦前的工程師,實在很懶得去運動啊,更何況運動又不只是去運動而已,還要考慮一堆事情。

從生物化學的角度來看,開始運動時,你的大腦會將其是之為『戰鬥或逃跑』的狀態,也就是藏在基因中、百萬年前的你遇到野生劍齒虎的記憶就會甦醒,令你的大腦會釋放出一堆化學物質來面對這樣的情況,不管是要拿起武器往前衝還是逃跑。

他是老虎,不是劍齒虎。

不得不說我還蠻同意的,畢竟人類變成現在這樣也才幾千年,變成蹲在電腦前也只有不到十幾年的時間。

最後

也不知道是因為這個時代變化太過快速還是怎樣,書局的排行榜幾乎每天都會有關於『生產力』的書在暢銷,說真的剛開始看還覺得不錯啦,因為的確會釐清一點自己生活上的盲點,但看久看多了之後,發現其實就跟那些什麼小資賺大錢、學著被討厭做自己之類的書差不多。

這些書買了、看了真的有提升你的生產力嗎?還是你在把原因歸咎到生產力不足時,忽略掉更大的弱點呢?我覺得這最重要原因還是回歸本身,也就是人(自己)身上。

思考一下,什麼是你真正重要、有意義的事情呢?

大概就是這樣吧,我的朋友。

--

--